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2018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點:胸腔穿刺

胸腔穿刺的適應證

適應證:為明確胸腔積液的性質, 需做胸腔穿刺抽液檢查以助診斷;對有大量積液或積氣而產生肺壓迫症狀者, 以及膿胸患者須抽液進行治療時;必須向胸腔內注射藥物等。

胸腔穿刺的全過程

1.囑患者坐位面向椅背, 兩前臂置於椅背上, 前額伏於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 患側前臂上舉抱於枕部。

2.穿刺點選在胸部叩診實音最明顯部位進行, 胸液較多時一般常取肩腳線成腋後線第7-8肋間;有時也選腋中線第6-7肋間或腋前線第5肋間為穿刺點。 包裹性積液可結合X線成超聲檢查確定, 穿刺點用蘸甲紫(龍膽紫)的棉簽在皮膚上標記。

3.常規消毒皮膚.戴無菌手套, 扭蓋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緣的穿刺點自皮至胸膜壁層進行局部浸潤麻醉。

5.術者以左手示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膚, 右手將穿刺針的三通活栓轉到與胸腔關閉處,

再將穿刺針在麻醉處緩緩刺入, 當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 轉動三通活栓使其與胸腔相通, 進行抽液。 助手用止血鉗協助固定穿刺針, 以防刺入過深損傷肺組織。 注射器抽滿後, 轉動三通活栓使其與外界相通, 排出液體。

6.抽液結束拔出穿刺針, 覆蓋無菌紗布, 稍用力壓迫片刻, 用膠布固定後囑患者靜。

如何選擇胸腔穿刺定位點

(1) 胸腔穿刺抽液:先進行胸部叩診, 選擇實音明顯的部位進行穿刺, 可結合x線及B超定位。

穿刺點可用甲紫在皮膚上作標記, 常選擇:肩胛下角線7-9肋間;腋後線7-8肋間;腋中線6-7肋間;腋前線5-6肋間。

(2)包裹性胸膜積液:可結台x線及超聲波定位進行穿刺。

(3)氣胸抽氣減壓:一般選取患側鎖骨中線第2肋間或腋中線4-5肋間。

因為肋間神經及動醉脈沿肋骨下緣走行, 故應經肋骨上緣穿刺以避免損傷神經和血管。

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項

(1)凝血缺陷、出血性疾病和服用抗凝藥物治療者, 應做相應處理後再行此術。

(2)胸穿部位的麻醉要充分, 以防胸膜休克的發生

(3)穿刺應緊貼肋骨上緣進針, 以免刺傷肋間血管和神經。 並應使針、乳膠管或三通開關、針筒等保持密閉, 以免空氣進入胸內造成氣胸。

(4)穿刺要細心, 手法應熟練, 消毒應嚴格, 以免引起新的感染、氣胸、血胸或誤傷血管、心臟、肝臟和脾臟。

(5)在穿刺過程中應避免咳嗽。 並應隨時觀察患者的變化。 如有臉色蒼白、出汗、頭暈、心慌、脈搏變弱, 應立即停止穿刺。 並讓患者平臥, 必要時給氧氣吸入,

皮下注射腎上腺素或苯甲酸鈉咖啡因等。 另根據病情做相應處理。

(6)抽液必須緩慢, 如因治療須大量抽液, 則應在穿刺針後接三通開關, 治療放液不宜過多。 必要時可分次抽吸, 第一次抽液最不超過600ml, 以後每次抽液量一般在1000ml左右。

(7)如抽出血性液體, 應立即停止抽液。

(8)須向胸腔內注射藥物時, 抽液後接上備好的盛有藥液的注射器, 抽胸液少許與藥液混合, 再行注入, 以確保注入胸腔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