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衛人注意!酒後不能開車人人皆知但藥物服用後也不宜開車!

酒後不能開車人人皆知, 但還有一種和酒駕幾乎同樣危險的駕駛行為, 知道的人卻不多, 那就是藥駕。

實際上, 很多藥物在服用後會引起嗜睡、眩暈等副作用, 影響司機的反應能力和正常操作。

那麼, 哪些藥物服用後不宜開車呢?

(網路圖)

銀川市第三人民醫院藥械科科長、副主任藥師武金會提醒:除了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麻醉藥品這兩類法律明令禁止的藥物, 生活中常見的影響駕車的藥物大致可分為四類。

市民買藥時, 應請教執業藥師, 仔細聽他們的用藥指導, 服藥前應閱讀藥品說明書, 重點瞭解藥品禁忌症和副作用, 不可超劑量服藥。

對於可能影響駕駛的藥物, 儘量在開車前4小時不要服用, 或者服藥後6小時再開車。

如果是必須要馬上吃的藥, 可在上車前減半服用, 駕駛結束後補充全量。

當然也可以選擇替代藥品, 例如過敏時可以選用對中樞神經抑制作用的藥,

例如氯雷他定, 感冒時選擇不含鎮靜成分和抗過敏成分的日片或康力諾片、代爾卡片或鋅布顆粒等。

(網路圖)

四類藥物影響駕車的症狀

讓人瞌睡犯迷糊

最常見的就是感冒藥, 因為市面上銷售的感冒藥大多為複方製劑,

同時含有止咳、抗過敏類、解熱鎮痛類、鎮咳類、緩解鼻塞類等成分, 一站式緩解咳嗽、鼻塞、打噴嚏等症狀。

這其中, 抗過敏類成分對駕車影響最大, 例如撲爾敏, 它有抑制神經中樞的作用, 會引起犯困、嗜睡、疲倦等副作用, 患者服用再開車, 容易反應遲鈍, 動作不協調。

其次是鎮咳成分, 例如苯丙呱林、右美沙芬等, 同樣會讓人困倦。

如果發現藥物名字裡有“撲”、“敏”、“苯”、“唑”等字眼, 服用後就會出現嗜睡, 不建議服用後立即開車。

導致眩暈或幻覺

常見的有鎮咳藥物右美沙芬(蒲賽蘭), 那可丁克, 尤其是噴托維林(咳必清), 服用後10分鐘可出現頭暈眼花、全身麻木等症狀, 並持續4~6小時。 多數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長期服用可能引起幻覺。

一些清熱鎮痛藥物,

例如雙氯芬酸(扶他林、戴芬)服用後有1%的可能出現腹痛、嘔吐、眩暈等症狀, 一些抗心絞痛的藥物, 例如雙嘧達莫(潘生丁), 服用後約有25%的概率出現頭痛、眩暈。

抗病毒藥物金剛烷胺服用後有幻覺、眩暈、神經錯亂、視物模糊症狀, 這些藥物也不適合在開車前服用。

可能導致視物模糊

例如解除胃腸痙攣的藥物東莨菪堿、阿托品, 擴張血管的藥物二氫麥角堿, 鎮痛藥物布洛芬, 抗心絞痛藥物硝酸甘油, 抗精神病藥物卡馬西平等。

導致出現定向障礙

例如鎮痛藥物杜冷丁, 抗胃潰瘍藥物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 以及避孕藥, 長期服用避孕藥可能導致視網膜血管發生異常, 導致服用者出現定向障礙。

以後別再扔掉藥盒裡的“小紙條”了!

有人沒仔細看腎衰竭!

近日, 據武漢晚報報導, 為了讓感冒好得快, 武漢40歲的孫女士買來3種感冒藥一起混著吃, 結果引發了急性腎衰竭!

原因是市面上出售的感冒藥裡大都含有同一成分--對乙醯氨基酚, 3種感冒藥混吃加大了藥物劑量, 不良反應的危險性也會成倍增加, 造成急性腎衰竭。

學會5看藥品說明書很重要

1、看清成分, 避免重複服藥。

2、看懂貯藏藥品說明

3、看清用藥危險性

4、看清用量

5、看清如何服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