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棚栽培春萵苣筍措施

大棚栽培春萵苣筍一般於11月上、中旬將大、小苗分別定植於已扣好薄膜的大棚內。 利用大棚栽萵筍, 可以將上市期提前到2月中旬左右, 比露地栽培提早1個月上市, 此時正直蔬菜春淡季節, 價格較高, 平均畝產量可達1500公斤, 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大棚栽培早春萵苣筍, 應選擇抗病、耐寒、早熟, 肉質莖肥大的優良品種, 如杭州大白尖葉、成都掛絲紅等。 一般在播種育苗後, 當苗具有4—5片真葉時, 及時移植到大棚內, 株行距為25釐米x30釐米。 定植初期要注意通風降濕, 夜間氣溫在5℃以下時仍要通風, 以提高植株抗凍性。

當植株莖部開始膨大至收穫前, 氣溫在0℃以下時, 大棚內夜間要覆蓋小拱棚並加蓋草簾, 白天將草簾揭開。 增加光照。 棚溫白天控制在15—200cC, 超過24應通風降溫, 以免植株徒長和未熟抽薹, 喪失商品價值;夜間不應低於5℃, 以促進離筍迅速生長、膨大。

植株定植後澆足活根水,

5—6天緩苗後澆一次緩苗水, 並隨水追1次提苗肥, 每畝施入尿素10—15公斤或稀薄人、畜糞尿, 以後連續中耕鬆土2—3次, 以利蹲苗, 促進根系生長發育。 當植株長到8片葉開始團棵時, 再追1次肥, 每畝施入尿素20公斤, 然後繼續中耕、蹲苗;長至16—17片葉, 莖部開始膨大時, 應及時澆水, 並隨水追施一次壯苗肥, 每畝施複合肥25—30公斤。 此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地面稍幹就澆水, 澆水要均勻, 防止大水不均, 造成莖部開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