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近七成農民屬低收入群體 國土部出招:宅基地有望成重要財富來源

[文/韋金 山哥看財經原創文章, 轉載請注明出處]

自1998年以來, 我國城市居民財富呈爆炸性增長。 讓人遺憾的是, 幾億農民並沒有從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紅利中分到太多蛋糕, 城鄉居民財富差距在過去二十年中已發展到一種令人乍舌的地步。 筆者認為, 以房產為代表的財產性收入多寡是造成這一懸殊差距的最重要原因。

在1月15日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 國土資源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姜大明擲地有聲的說:“現在, 已經到了將土地增值收益、資源配置更多投向‘三農’的時候了。 ”

此次會議透露出一項重磅資訊,

即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有望成為農民的一項重要性財產收入來源。 薑大明強調, 要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鼓勵大膽探索。 “探索盤活利用農村閒置農房和宅基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促進鄉村振興的經驗和辦法。 ”

目前, 中國城市中產階層、高收入階層擁有的財富令很多發達國家感到汗顏。 投行瑞信13日發表最新全球財富報告顯示, 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國家, 僅次於美國;以中產階級人數計中國為全球之冠, 達1.09億人。

不久前, 義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 2017年全球奢侈品消費達到創紀錄的1.2萬億歐元, 其中中國消費者花費了4000億歐元, 占比達到三分之一。

中國貧困農民數量之多與上述現象形成鮮明對比。

2018年1月, 社科院發佈的一項資料顯示, 中國已經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大約有4.5億人, 占比達34%左右, 低收入群體為占比達到35%。 但是在農民階層中, 低收入群體占比卻高占66.9%, 中低收入群體也占20.2%——我國低收入群體主要存在于農民階層之中已是不爭的事實。

從階層分佈上來觀察, 雇主階層、國有部門中產階層、非國有部門中產階層在中等收入群體和和高收入群體中占比較大。

房產拉大中國人財富差距

據報導, 集中中國大部分貧困人口的西部地區在過去這些年獲得了發展, 中國收入差距在縮小。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持續開放後, 居民收入財富曾不斷拉大, 但是自2009年之後工資收入的不平等就沒有再加劇過。

儘管收入差距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但在中國90%家庭擁有房產的背景下, 房產在加劇這種財富不平等。

筆者的朋友小郭是一個身價幾百萬的富翁。 這和他作為一名大學青年教師的收入沒啥關係, 他平均月收入9000元左右。 他之所以在研究生畢業兩年後能成為百萬富翁, 部分要感謝他的父母。 在房價迅速飆漲的2016年, 小郭于當年7月份在北京五環邊的霍營以每平3萬元價格買下一處100多平的二手房, 他的父母支援了大部分首付款, 僅僅3個月後這套房子市場價格接近翻倍。

在北京, 商品房價格動輒每平方米10萬元, 小郭這點財富根本算不了什麼。 對於在這座城市中已經打拼超過10年的人來說,

擁有兩三套房並不是令人驚訝的事。

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顯示, 房產淨值是家庭財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全國家庭的人均財富中, 房產淨值的占比為65.99%, 在城鎮和農村家庭的人均財富中, 房產淨值的比重分別為68.68%和55.08%。

讓人期待的鄉村振興戰略

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問題是現存的主要社會與經濟問題。 十九大報告提出“兩步走”戰略, 在2035年, “要使人民生活更為寬裕, 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 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準差距顯著縮小,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央創新性的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中國鄉村

筆者注意到, 在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 提出要實現鄉村振興必須重塑城鄉關係, 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未來中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將會放在農村;二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走共同富裕之路。 會議還強調要完善農村產權制度。

因此, 在1月15日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 薑大明強調要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 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

為了保護農民權益不受侵蝕。薑大明特別指到,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的口子不能開,嚴格禁止下鄉人員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等。

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

為了保護農民權益不受侵蝕。薑大明特別指到,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的口子不能開,嚴格禁止下鄉人員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