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喜歡吃肉的人愛長胃腸息肉?胃腸息肉容易癌變嗎?

也許大家對胃息肉還比較陌生, 可是在生活中, 很多人已經患上了胃息肉, 這是一種不容忽視的胃腸疾病。 如果不儘早治療的話, 一旦惡化, 對身體的危害是相當大的。

胃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間質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狀病變。 正常胃粘膜由於粘膜周圍萎縮, 出現腔內息肉狀改變。 增生性改變時, 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現息肉狀改變。 增生性改變既可出現局灶性或彌漫性息肉狀改變。 胃息肉還別名為胃酸, 疼痛, 噁心, 厭食, 消化不良, 體重下降, 腹瀉。

胃息肉早期或無併發症時多無症狀。 出現症狀時常表現為上腹隱痛、腹脹、不適,

少數可出現噁心、嘔吐等症。 胃息肉有單發也有多發者。 對於胃息肉的治療通常是經胃鏡直視下導入鐳射切除, 術後原胃部不適症狀會全消失, 並且康復良好, 無任何不適症狀。 胃息肉是一胃疾病較為嚴重的, 為防止其發生惡變, 所以出現胃部不適檢查出胃息肉者, 一定要趁早治療。

誘發胃息肉的原因:

1、誘發胃息肉的主要原因還包括免疫因素。 慢性萎縮性胃炎, 部分與患者血中自身抗體有關。

2、化學因素。 長期服用大量非甾體類消炎藥, 如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另外煙草中的尼古丁可破壞吸煙者的胃粘膜屏障或影響胃粘膜的血液迴圈。

3、物理因素。 長期飲濃茶, 烈酒, 食用過熱, 過冷, 過於粗糙食物, 可導致胃粘膜損傷。

4、心力衰竭, 肝硬化合併門脈高壓, 營養不良等都可引起慢性胃炎, 糖尿病, 甲狀腺疾病, 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和乾燥綜合症患者同時伴有萎縮性胃炎較多見, 胃部其他疾病, 如胃癌, 胃息肉, 胃潰瘍等也常合併慢性萎縮性胃炎。

遺傳因素也受到重視。

5、生物因素。 目前研究較深入的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 被認為是很多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喜歡吃肉的人愛長息肉

專家提醒, 結腸息肉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人群易患結腸息肉。

部分胃腸息肉的發生與遺傳有關, 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 胃腸息肉早期多無臨床症狀, 有症狀時常表現為腹脹、腹部不適, 合併糜爛或潰瘍者可有黑便或便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現, 結腸息肉近肛門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大便形狀異常、大便習慣改變等症狀。

由此可見, 胃息肉並不是小病, 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在平時的生活中除了要注意生活細節之外, 一旦發現患了胃息肉, 是不會自己好的, 所以一定要儘早到醫院治療。

胃腸息肉易癌變嗎?

小張的父親患腸癌而住院治療, 在陪伴父親的日子裡, 父親的主治醫生建議小張做一下腸鏡, 看看有沒有腸道息肉。 “如果發現有, 趕快除掉可免除後患!”小張有些不解, 我年紀輕輕的, 還不到四十歲, 也沒有任何胃腸道不適的症狀, 為什麼醫生要這樣建議?據胃腸專家解釋, 部分胃腸息肉的發生與遺傳有關, 有家族集聚的特點, 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 有時候父親有, 兒子有, 孫子也可能有, 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胃腸道息肉有癌變可能

胃腸專家介紹,胃腸道息肉是指胃腸道黏膜面凸起到腔內的任何可見的過度生長的組織。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錯過瘤性息肉。隨著腺瘤息肉體積的長大,其癌變率也隨之增加,總癌變率為10%~20%。廣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於癌變,從病理組織學分析,管狀腺瘤癌變率較低,占5%,混合型腺瘤癌變率為20%,而絨毛狀腺瘤癌變率可達50%以上。故息肉一經發現,即使是小腺瘤,也應及時切除。

據介紹,胃息肉的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大約三分之二的息肉出現在60歲以上的人群。男性和女性的發病率相似。很多胃息肉的發生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因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高的地區人群胃息肉發病率也比較高。大腸息肉是常見病,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好發於50歲以上人群,至80歲可達30%~40%,結腸息肉發病率我國是2.3%-4.4%,以男性稍多見。

胃腸道息肉如何早發現?

專家指出,胃腸道鋇餐造影、內鏡檢查等均可檢測出胃腸道息肉,但胃鏡和結腸鏡檢查是發現胃腸道息肉最可靠的方法。一旦發現胃腸道息肉,一般都須切除,多數胃腸道息肉都可在內鏡下行息肉電切、電凝術等治療,對於內鏡下無法治療的息肉,則需行外科手術切除。

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癌症協會推薦對,50歲以上人群行大便潛血和內鏡檢查,由於部分胃腸道息肉還有家族集聚和遺傳的特點,故對家族性息肉病家族成員從10歲開始行結腸鏡檢查,一旦發現息肉,則須行內鏡下切除,無法切除者則行外科手術切除。息肉切除術後一般要求1年之後複查內鏡,一直複查至未發現息肉,之後可3-5年複查內鏡。

胃腸道息肉有癌變可能

胃腸專家介紹,胃腸道息肉是指胃腸道黏膜面凸起到腔內的任何可見的過度生長的組織。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錯過瘤性息肉。隨著腺瘤息肉體積的長大,其癌變率也隨之增加,總癌變率為10%~20%。廣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於癌變,從病理組織學分析,管狀腺瘤癌變率較低,占5%,混合型腺瘤癌變率為20%,而絨毛狀腺瘤癌變率可達50%以上。故息肉一經發現,即使是小腺瘤,也應及時切除。

據介紹,胃息肉的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大約三分之二的息肉出現在60歲以上的人群。男性和女性的發病率相似。很多胃息肉的發生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因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高的地區人群胃息肉發病率也比較高。大腸息肉是常見病,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好發於50歲以上人群,至80歲可達30%~40%,結腸息肉發病率我國是2.3%-4.4%,以男性稍多見。

胃腸道息肉如何早發現?

專家指出,胃腸道鋇餐造影、內鏡檢查等均可檢測出胃腸道息肉,但胃鏡和結腸鏡檢查是發現胃腸道息肉最可靠的方法。一旦發現胃腸道息肉,一般都須切除,多數胃腸道息肉都可在內鏡下行息肉電切、電凝術等治療,對於內鏡下無法治療的息肉,則需行外科手術切除。

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癌症協會推薦對,50歲以上人群行大便潛血和內鏡檢查,由於部分胃腸道息肉還有家族集聚和遺傳的特點,故對家族性息肉病家族成員從10歲開始行結腸鏡檢查,一旦發現息肉,則須行內鏡下切除,無法切除者則行外科手術切除。息肉切除術後一般要求1年之後複查內鏡,一直複查至未發現息肉,之後可3-5年複查內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