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持續創新是傳統製造業轉型的關鍵

引言:

值《中國企業報》創刊30周年之際, 為全面回顧這精彩紛呈的30年, 展望未來更加輝煌並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光榮夢想, 《中國企業報》將連續推出系列報導, 以“十九大精神進企業”為主題, 集中展示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改革發展創新的經典篇章, 分享《中國企業報》助力中國企業發展、與企業共同成長的心路歷程。

企業家寄語——

創新是發展進步的靈魂和不竭動力, 是企業尋找生機和出路的必要條件。 持續創新, 是藍思科技從傳統製造業向高科技產業成功轉型的關鍵, 也是藍思科技未來繼續引領行業的保證。

“沒有創新, 就沒有藍思科技的今天”。 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群飛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 藍思科技的成長史就是一部創新求變的技術奮鬥史。

不懂改革創新企業無法生存

伴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步入後期、人口紅利逐步消失以及人口老齡化,

在要素低成本的比較優勢中迅速崛起的中國傳統製造業正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帶來的生存壓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 顯著增強我國經濟品質優勢。

周群飛認為, 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國製造業企業當前正處於人口紅利衰減階段, 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堅持貫徹落實“創新引領, 開放崛起”的發展戰略, 尋找科技創新帶來的“新的人口紅利”, 才能為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讓企業從“汗水型”向“智慧型”的蝶變。

“創新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

是發展進步的靈魂和不竭動力, 對於一個企業來講就是尋找生機和出路的必要條件”。 周群飛認為, 一個企業不懂得改革創新、不懂得開拓進取, 它的生機就停止了, 這個企業就要瀕臨滅亡。

持續創新讓藍思科技引領行業

“創新的根本意義就是勇於突破企業的自身局限, 革除不合時宜的舊體制、舊辦法。 ”周群飛認為, 企業應在現有的條件下, 創造更多適應市場需要的新體制、新舉措, 走在時代潮流的前面, 贏得激烈的市場競爭。

創新曾讓藍思科技殺出重圍, 獲得並抓住商機。 周群飛介紹, 在鐘錶行業競爭激烈的2003年, 藍思科技憑藉創新成功轉型到以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觸控玻璃等為代表的視窗防護屏行業, 躍進了一個現代電子資訊產業的藍海。

在2D玻璃時代, 藍思科技又提前佈局2.5D、3D玻璃, 並提前創新研發精密陶瓷、藍寶石等新材料, 引領著手機外觀變革的浪潮。

“不追求規模最大, 但技術儲備必須行業領先。 ”這是藍思科技一直強調的戰略。 與之對應的是, 2016年, 藍思科技研發支出13.84 億元, 同比增長20.99%, 占營收比重9.08%。 截至2017年底, 藍思科技總計已獲得專利授權681件。 其中在3D玻璃、藍寶石面板、陶瓷面板等新興領域專利數居於行業前列。

“持續創新, 是藍思科技從傳統製造業向高科技產業成功轉型的關鍵, 也是藍思科技未來繼續引領行業的保證。 ”周群飛這樣說。

供給側改革是企業前進的大機遇

當前, 中國供需關係正面臨不可忽視的結構性失衡,

“供需錯位”已成為阻擋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路障:一方面, 過剩產能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大包袱。 另一方面, 中國的供給體系總體上是中低端產品過剩, 高端產品供給不足。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論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強調, 必須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在周群飛看來, 供給側改革, 就是要淘汰落後產能, 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 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供給側改革是國家發展的大舉措, 指明了今後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和著力點, 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也是企業前進的大機遇。 ”周群飛介紹, 為回應國家供給側改革號召,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防護玻璃行業的骨幹企業,藍思科技從自身實際出發,正著力通過全面推進自動化升級改造、智慧改造來提升公司整體生產效率,增強核心競爭力。

憑藉領先的行業技術、快速的研發與投產能力、卓越的品質管控、優勢的產能規模、優質的全球客戶、穩定的核心團隊,贏得了包括三星、LG、亞馬遜、微軟、諾基亞、華為、OPPO、VIVO、小米、聯想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客戶。

“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供給側改革發展路徑,為中國製造做大做強貢獻力量”。周群飛這樣表示。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防護玻璃行業的骨幹企業,藍思科技從自身實際出發,正著力通過全面推進自動化升級改造、智慧改造來提升公司整體生產效率,增強核心競爭力。

憑藉領先的行業技術、快速的研發與投產能力、卓越的品質管控、優勢的產能規模、優質的全球客戶、穩定的核心團隊,贏得了包括三星、LG、亞馬遜、微軟、諾基亞、華為、OPPO、VIVO、小米、聯想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客戶。

“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供給側改革發展路徑,為中國製造做大做強貢獻力量”。周群飛這樣表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