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不要把轉氨酶與肝功能劃等號(專業版)

什麼是肝功能?推測絕大多數讀者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轉氨酶!事實上, 轉氨酶只不過是臨床上常用的檢查肝臟功能的一項指標而已, 很多情況下轉氨酶水準正常與否或水準高低, 不能代表肝臟功能好壞或與肝功能好壞不成比例。

先說肝功能。 肝臟有哪些功能?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類:

第一、代謝功能, 即合成代謝、分解代謝和能量代謝, 所以肝臟被稱為“加工廠”。 人每天攝入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各種營養物質, 這些物質在胃腸內初步消化吸收入血後被送到肝臟, 然後在肝裡完成分解和再合成的過程, 並把攝入的營養物質轉化為人體自身的成分, 所以吃進去的豬、牛肉, 長出來的卻不是豬、牛肉, 同理可得吃了豬皮, 並不能養顏。

第二、解毒功能。 有毒物質(包括藥物)絕大部分在肝臟裡被處理後變得無毒或低毒。

在嚴重肝病時, 如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 肝解毒功能減退, 體內有毒物質就會蓄積, 這不僅對其他器官有損害, 還會反過來加重肝臟損害, 選藥有風險, 吃藥需謹慎。

第三、分泌膽汁。 肝細胞生成膽汁, 由肝內和肝外膽管排泌並儲存在膽囊, 進食時膽囊會自動收縮, 通過膽囊管和膽總管把膽汁排泄到小腸, 以幫助食物消化吸收。

第四、造血、儲血和調節迴圈血量的功能。 新生兒的肝臟有造血功能, 長大後不再造血。 肝臟就象一個倉庫, 在需要時可以供出一部分血液來, 為其他器官所用。

第五、免疫防禦功能。 肝臟裡有一種數量不小的細胞, 叫做庫普弗細胞, 它既是肝臟的衛士, 也是全身的保護神, 因為入血的外來分子, 尤其是顆粒性的抗原物質,

如有機會經過肝臟, 那麼就會被這種細胞吞噬、消化, 或者經過初步處理後交給其他免疫細胞進一步清除。

接著說轉氨酶。 通常說的轉氨酶有兩種, 即谷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很多年前它們分別被稱為穀丙轉氨酶(GPT)和穀草轉氨酶(GOT),

甚至有人簡單地把GPT“簡稱”為PT, 把轉氨酶水準在80以下的稱之為“小PT”, 這些稱謂當然都不正規, 且不表。 轉氨酶參與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 它們催化某一氨基酸的α-氨基酸轉移到另一α-酮酸的酮基上, 生成相應的氨基酸, 原來的氨基酸則轉變成α-酮酸。 也就是說它們是維持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 是人體內的正常成分。 如果以為轉氨酶僅僅是肝臟裡的酶(甚至醫生都會習慣地稱之為“肝酶”)那就錯了, 只不過是它們在肝臟裡的含量更高而已。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畢竟, 作為肝臟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們代表肝臟行使代謝功能。 實際上, 轉氨酶普遍存在於動物、植物組織和微生物中, 肝、心肌、腦、腎等動物組織都有較高含量。

轉氨酶本應該“呆在”肝臟細胞裡面, 如果肝細胞一旦遭到各種炎症的打擊和破壞, 轉氨酶就被釋放到了血液, 檢測“肝功能”時就會發現轉氨酶增高。 這些酶的“消化作用”, 可能會損傷到胃腸平滑肌和骨骼肌, 從而引起食欲減退、噁心嘔吐和肌肉無力等症狀。 因此,這些症狀的出現,也常常成為判斷是否有肝損害的依據。

說到這裡,讀者們一定要注意“損害”這兩個字。損害,有大有小,有多又少,大到或者多到幾乎把肝臟的90%以上的細胞都摧毀了,顯微鏡下見到的肝臟簡直是“一片荒涼”,小到或少到只有部分肝臟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顯微鏡下只是見肝細胞水腫,或者肝細胞像個被吹大的氣球。可想而知,前者一定伴隨肝功能的嚴重減退,專業上稱之為“衰竭”,患者的生命屬於垂危狀態;而後者的肝功能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患者也可能沒有任何不適。我們又可以再次用“加工廠”來說明這個問題,要維持正常人的生存,或正常的生命活動,大約只要有1/3的肝臟“開工”即可,就像實體工廠,由於生產能力大於市場需求,部分工人或部分機器停工不會影響生產線的正常運行;如果機器破壞太多,或者工人停工太多,加工廠可就要停產了。所以科學家們就發明了“人工肝”來替代肝臟工作。只可惜,由於人體肝臟的功能太龐雜,人工肝的替代作用,遠遠達不到人工腎(血透)的效果。

回到文題,為什麼說轉氨酶不能與肝功能劃等號?請看下文:

一、轉氨酶水準正常或輕度異常,肝臟損害卻持續存在。見於某些肝炎病人,比如所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這些人乙型肝炎病毒指標一直陽性,但轉氨酶從來沒有升高過,若對這樣的病人做肝臟活組織檢查卻能發現肝臟的炎症反應很嚴重,有的甚至已經發生了纖維化或肝硬化,更甚者已經發展為肝癌。我國為了反乙肝歧視,明文規定不允許入學、就業體檢,甚至婚檢者常規檢查乙肝病毒的相關指標,體檢機構也因誤讀國家政策,不開展乙肝病毒了“兩對半”的檢測專案。這就導致大量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長期不被發現,最終有可能釀成很嚴重的後果。另一種病情嚴重而臨床上很容易被忽視的疾病是慢性丙型肝炎,不少患者甚至都已經被確診為肝硬化或肝癌,轉氨酶還是正常的,更令人遺憾或懊惱的是:丙型肝炎現在是可以用藥物治癒的,因為得不到及時診斷而失去治療機會,那是多麼可惜!

二、轉氨酶水準很高,但只是一過性的肝損害。這種情況不會給肝功能造成很大影響,後果也不嚴重,比如服用某種肝毒性藥物導致的急性藥物性肝炎,只要及時停藥,肝損害會終止;又比如喝酒,也可能會導致轉氨酶大幅度升高,只要不再繼續飲酒,轉氨酶就會很快恢復正常。另外,大多數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在發病早期轉氨酶水準一般都很高,經過短期休息和治療後很快恢復正常。

三、轉氨酶不高或正常,黃疸很深。有三種情況:一是膽道阻塞,膽汁排泄不暢,做肝功能試驗檢查時發現血液膽紅素很高,而轉氨酶不高或輕度升高,可見於膽管結石、膽道和胰頭周圍的腫瘤患者;二是重型肝炎。這是一種很嚴重的肝病,病死率很高。患病的早期,轉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膽紅素在較高的水準上,但隨著病情的進展,膽紅素越來越高,轉氨酶反而下降,及至正常,醫學上稱之為“膽酶分離”,這是病情嚴重的信號,靠藥物治療恐已無濟於事,做人工肝治療可能維持一段時間,條件允許時最好及時做肝移植手術;三是淤膽型肝炎。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以肝內小膽管損害為主,導致膽汁分泌異常,比如各種急性黃疸型肝炎、藥物性肝炎、妊娠期肝病等。

四、某些肝硬化和肝癌病人,儘管得了晚期肝病,肝功能很糟糕,但轉氨酶卻是正常的。他們中的不少人是因為有了大量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者體檢時發現其他異常才得知原發疾病。需要提醒的是,這些所謂“少數”病人在我們醫生的病例記載裡卻不算少。在人們生活水準普遍提高的今天,每年 1~2 次健康體檢是不可缺少的,這能發現不少發病很隱匿、進展很緩慢的疾病,隱源性肝硬化就是其中一種,多數小肝癌也會在體檢時被發現。

五、還有一類現代文明病,即脂肪肝,表現為轉氨酶輕度升高,大多數在100單位左右,這種人一般體重超標,或嚴重超標,或者有大大的肚腩,或者血脂很高。近幾年來在我們國家“脂肪肝”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這與缺乏運動、飲食過量、飲食結構不當、嗜酒無度等有關,是典型的“富貴病”。

最後要給大家糾正一個很大的認識誤區:轉氨酶異常就有傳染性。就此解釋三點:

一、導致轉氨酶升高的肝臟炎症性疾病主要有五類:即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只有病毒性肝炎才可能有傳染性。

二、即使是病毒性肝炎,是否有傳染性,不是由轉氨酶決定的,而是由患者的血液或體液中是否有病毒以及病毒的含量決定。

三、病毒性肝炎的傳染途徑有別,急性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為糞-口途徑傳播,在急性期有接觸傳染的可能性,所以要隔離患者,以免傳播病毒;而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過血液途徑傳播病毒,日常接觸不會感染病毒。可見,無論什麼途徑傳播,需要設防的是患者體內的病毒,而不是轉氨酶。

綜上,肝臟很脆弱,傷肝的因素也很多,受傷後最早出現和最直接的證據是血液中轉氨酶水準升高,在一定範圍內,轉氨酶的水準與肝損害的程度成正比,但又不儘然,尤其是轉氨酶的高低與肝臟的功能強弱並不完全成比例,與肝炎的傳染性有無或強弱也毫無關聯。讀者諸君,請不要“望酶生義”,更不要“望酶生懼”。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一旦出現轉氨酶異常,還是要請專科醫生來解讀。

因此,這些症狀的出現,也常常成為判斷是否有肝損害的依據。

說到這裡,讀者們一定要注意“損害”這兩個字。損害,有大有小,有多又少,大到或者多到幾乎把肝臟的90%以上的細胞都摧毀了,顯微鏡下見到的肝臟簡直是“一片荒涼”,小到或少到只有部分肝臟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顯微鏡下只是見肝細胞水腫,或者肝細胞像個被吹大的氣球。可想而知,前者一定伴隨肝功能的嚴重減退,專業上稱之為“衰竭”,患者的生命屬於垂危狀態;而後者的肝功能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患者也可能沒有任何不適。我們又可以再次用“加工廠”來說明這個問題,要維持正常人的生存,或正常的生命活動,大約只要有1/3的肝臟“開工”即可,就像實體工廠,由於生產能力大於市場需求,部分工人或部分機器停工不會影響生產線的正常運行;如果機器破壞太多,或者工人停工太多,加工廠可就要停產了。所以科學家們就發明了“人工肝”來替代肝臟工作。只可惜,由於人體肝臟的功能太龐雜,人工肝的替代作用,遠遠達不到人工腎(血透)的效果。

回到文題,為什麼說轉氨酶不能與肝功能劃等號?請看下文:

一、轉氨酶水準正常或輕度異常,肝臟損害卻持續存在。見於某些肝炎病人,比如所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這些人乙型肝炎病毒指標一直陽性,但轉氨酶從來沒有升高過,若對這樣的病人做肝臟活組織檢查卻能發現肝臟的炎症反應很嚴重,有的甚至已經發生了纖維化或肝硬化,更甚者已經發展為肝癌。我國為了反乙肝歧視,明文規定不允許入學、就業體檢,甚至婚檢者常規檢查乙肝病毒的相關指標,體檢機構也因誤讀國家政策,不開展乙肝病毒了“兩對半”的檢測專案。這就導致大量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長期不被發現,最終有可能釀成很嚴重的後果。另一種病情嚴重而臨床上很容易被忽視的疾病是慢性丙型肝炎,不少患者甚至都已經被確診為肝硬化或肝癌,轉氨酶還是正常的,更令人遺憾或懊惱的是:丙型肝炎現在是可以用藥物治癒的,因為得不到及時診斷而失去治療機會,那是多麼可惜!

二、轉氨酶水準很高,但只是一過性的肝損害。這種情況不會給肝功能造成很大影響,後果也不嚴重,比如服用某種肝毒性藥物導致的急性藥物性肝炎,只要及時停藥,肝損害會終止;又比如喝酒,也可能會導致轉氨酶大幅度升高,只要不再繼續飲酒,轉氨酶就會很快恢復正常。另外,大多數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在發病早期轉氨酶水準一般都很高,經過短期休息和治療後很快恢復正常。

三、轉氨酶不高或正常,黃疸很深。有三種情況:一是膽道阻塞,膽汁排泄不暢,做肝功能試驗檢查時發現血液膽紅素很高,而轉氨酶不高或輕度升高,可見於膽管結石、膽道和胰頭周圍的腫瘤患者;二是重型肝炎。這是一種很嚴重的肝病,病死率很高。患病的早期,轉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膽紅素在較高的水準上,但隨著病情的進展,膽紅素越來越高,轉氨酶反而下降,及至正常,醫學上稱之為“膽酶分離”,這是病情嚴重的信號,靠藥物治療恐已無濟於事,做人工肝治療可能維持一段時間,條件允許時最好及時做肝移植手術;三是淤膽型肝炎。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以肝內小膽管損害為主,導致膽汁分泌異常,比如各種急性黃疸型肝炎、藥物性肝炎、妊娠期肝病等。

四、某些肝硬化和肝癌病人,儘管得了晚期肝病,肝功能很糟糕,但轉氨酶卻是正常的。他們中的不少人是因為有了大量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者體檢時發現其他異常才得知原發疾病。需要提醒的是,這些所謂“少數”病人在我們醫生的病例記載裡卻不算少。在人們生活水準普遍提高的今天,每年 1~2 次健康體檢是不可缺少的,這能發現不少發病很隱匿、進展很緩慢的疾病,隱源性肝硬化就是其中一種,多數小肝癌也會在體檢時被發現。

五、還有一類現代文明病,即脂肪肝,表現為轉氨酶輕度升高,大多數在100單位左右,這種人一般體重超標,或嚴重超標,或者有大大的肚腩,或者血脂很高。近幾年來在我們國家“脂肪肝”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這與缺乏運動、飲食過量、飲食結構不當、嗜酒無度等有關,是典型的“富貴病”。

最後要給大家糾正一個很大的認識誤區:轉氨酶異常就有傳染性。就此解釋三點:

一、導致轉氨酶升高的肝臟炎症性疾病主要有五類:即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只有病毒性肝炎才可能有傳染性。

二、即使是病毒性肝炎,是否有傳染性,不是由轉氨酶決定的,而是由患者的血液或體液中是否有病毒以及病毒的含量決定。

三、病毒性肝炎的傳染途徑有別,急性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為糞-口途徑傳播,在急性期有接觸傳染的可能性,所以要隔離患者,以免傳播病毒;而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過血液途徑傳播病毒,日常接觸不會感染病毒。可見,無論什麼途徑傳播,需要設防的是患者體內的病毒,而不是轉氨酶。

綜上,肝臟很脆弱,傷肝的因素也很多,受傷後最早出現和最直接的證據是血液中轉氨酶水準升高,在一定範圍內,轉氨酶的水準與肝損害的程度成正比,但又不儘然,尤其是轉氨酶的高低與肝臟的功能強弱並不完全成比例,與肝炎的傳染性有無或強弱也毫無關聯。讀者諸君,請不要“望酶生義”,更不要“望酶生懼”。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一旦出現轉氨酶異常,還是要請專科醫生來解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