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華學長:高考從不相信傳說,只有你流的血汗不會欺騙你!

我們看過很多無數的學渣逆襲文章, 但那只不過是為了給沒動力學習的同學打氣而已, 類似的傳說你這一生也許都無法遇見, 每日只能在題海中埋頭苦幹, 但是, 這不就是高三應有的狀態嗎?正如本文分享學習經驗的清華學長所言:高考從不相信傳說, 只有你流的血汗才不會欺騙你!

01

高考不相信傳說

高三的老師說過很多好話, 但我只相信三句:

一、排名比分數重要!

二、補弱科!

三、不喜歡做題的學生, 不是愛學習的學生!

我也高三過。 上高三之前, 我對高三所有美好的傳說, 都賦予不信任。

我不信任半天踢足球, 半天上課, 晚自習還睡覺的學生, 會考上北京大學;

我不信任平時交白卷的學生, 高考忽然靈光乍現, 考了滿分;

我不信任左手吉他, 右手美眉的人, 能考過專心致志的學生;

我不信任翻圍牆去上網的, 學功課最靈光;

我不信任家長從不過問的學生,

心理最健康;

我不信任今天經某位名師點穴, 明天就逃出生天;

我不信任高考會提供作弊的空間;

我不信任高考會給予超常發揮的機會;

我不信任腦白金腦黃金……

上高三之後, 學校開了場“高三動員會”。 在我看來, 前面要加個“運”字=“運動員會”。

我上清華以後, 認識一個同學, 他在高三前, 一直是個運動員。

上高三之後, 成績排名在30多名。

高三畢業時, 高考成績卻是全班第一。 問其奧秘, 他說:“我當運動員的時候, 教練說, 只有你流的血汗, 不會欺騙你。 ”

我對高三沒機遇任何幻想, 甚至對大學將要給予我什麼, 也沒過多的期待。 高三是個競技場, 你是個運動員。 一切的藉口, 一切的傷痛, 一切的眼淚, 一切的軟弱都無人喝彩。

不要說什麼過程最重要,

只有大學《錄取通知書》是王道。

如果你沒有退路, 不能退到國外的大學、父母的攤點、複讀學校……那麼, 來到這條起跑線上, 就儘快打消幻想吧。 沒有奇跡, 所有的奇跡都是一步一步發生的, 只是最後那一步引起世人關注而已。

02

不關心分數,

只關心排名!

上高三後, 學校組織了第一次摸底考試, 我考出了一個超級好的分數, 數學高達142分, 文科總分超過620分。 老師說, 這是為了讓我們“提高自信心”的一次考試。 我不關心自信心, 不關心分數, 只關心排名。

我在班上排名第四, 在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21。 這就是我高三的第一個起點名次。 而高一的時候, 因為文理不分, 我竟被糟糕透了的理科拖累了總成績, 以致排名在全校一千名之外。

分數只會讓我迷惑, 名次才能給我自信, 讓我平靜, 讓我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走下去。

成績排名被認為是反教育規律的, 現在正被人性化的抨擊。 但我以“運動員”的思維, 認為成績排名是天經地義的。

空口鼓勵沒有用, 資料才是硬道理。 這樣, 你才知道自己身前身後有多少人,

你才知道自己的目標定位。 才不會在自己蝸行龜步的時候, 妄想著拿世界長跑冠軍。

考了幾次之後, 我逐漸知道了自己成績區間, 在570-590之間。 我的名次從來沒有跌落到班級第七名之外。

不過要超過前面的人, 也不容易, 唯一的辦法, 就是在我的弱科上著手。

我的弱科, 也是大部分文科生的弱科, 那就是數學和地理。

我積攢的一點體能和毅力, 幾乎都給了數學;我的方法是做題、再做題;

我積攢的優勢, 給了語文和外語, 我的方法是只參加考試, 不交這兩科的作業;

我積攢的智慧, 給了歷史和政治, 我的方法是做筆記, 畫表格, 理框架, 找得分竅門。

還有地理, 我一直沒有找到方法, 只是在混亂的調整中跟進別人的步伐。

我的數學老師說:“你是我見過的做題最多的學生。”

有一個章節,我沒有搞懂,於是去網上下載了有關這個章節所有的試題彙編。列印出來,一共是600頁。

每天晚自習近4個小時,我都在埋頭做題中渡過。做完了之後,我常常覺得頭已經不在脖子上了。

我所做的題,幾乎都不是老師佈置的——老師絕不會佈置這麼多題。

我的題,全都來自教輔書市場。每個星期,我都會去補充和更新試題。我是個“教輔書原教旨主義者”,我知道在市場上能找到教輔書的名稱、優劣、出版週期。

我不會傻到做所有的題。但是我需要大量的資訊,才能篩選出對我有用的那一部分。

做題的辛苦,在高考中終於得到了回應。我的數學,是所有科目中考分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了我最強勢的一科。

03

自主招生:規則範圍內盡最大努力

不要抱著“鍛煉鍛煉”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經心,缺乏誠意。

上高三之前,老師對我說:“你的目標是清華和北大。”我知道,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我有上北大或清華的可能性。這不是句空話和豪言,而是種規劃和實施。

從暑假開始,我就在為自主招生做準備了。我的自述材料,足足準備了三個多月,前後裝訂出了一個冊子。這期間,我個人、我父母、我的高中母校,還有清華大學和其他大學,都在規則範圍內做了大量努力。

最終,在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在規則最寬容和最謹慎的60分優惠條件下,我進入了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我的高考分數加上自主招生的優惠分,排名全省21名。我從沒有放棄希望,也沒有錯過機會。

後來,有很多人向我諮詢自主招生方面的事,我並非這方面的專家,自己也不具備示範效應。但是我看到很多家長,常常是在最後一刻,才寄出孩子的資料。

那些資料大多是慌慌張張湊出來的,他們連打印紙都臨時借,獲獎證書也不知道塞到了哪裡,甚至還說:“就弄個假的證書,不會有人查的。”對於面試,他們說:“哎呀,無所謂,就當是鍛煉鍛煉吧,說不定就過了呢。”

奇跡也許會從天而降,但是我不相信。

參加自主招生前,我閱讀過很多大學的自主招生簡章,也登陸過很多大學的招生論壇。在那裡,接觸到一些大學的招生人員。很多招生資訊,都是公開的,也是歡迎考生去諮詢的。

比如如何準備個人資料,如果寄錯了資料該怎麼辦?具體該找誰聯繫?招生組負責人的行蹤,什麼時候可以當面諮詢?這些,對於開放的大學,並不是什麼保密資訊。

如果學生的上網時間不能保證,可以委託給家長活著親友。盡可能地早作準備,盡可能地獲取資訊,盡可能地符合招生簡章上得條件。證書齊備,蓋章齊全,耐心等待。

怎樣過一個快樂的高三?我沒有太多幻想。高三的學生,沒有誰還能保持所謂的心理健康。

如果你焦慮、煩躁、嫉妒別人比自己好、擔憂未來、抱怨父母、痛哭發洩、暴食減壓、患得患失,這都沒有什麼可怕,這就是競技心理,每天都圍繞著高三學生的病態心理。

在高三的那個漫長冬天,我每天都陷入負面情緒:看不到未來,沒有一個好消息,覺得苦海無邊,孤獨、變醜、任何一點小小挫折,都讓人崩潰非常。

我的唯一方法,是給自己寫小紙條,給自己做心理按摩,自我暗示。

這些紙條,如今已攢了一抽屜,現在翻出來看,甚是好笑,都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之類的大俗話。開春之後,我的情緒隨著成績的穩定也漸漸穩定了。因為該來的總會來的,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我的高三,是在理性中渡過的。告別時也非常平靜,我不會涕泗交流,不會撕書洩憤,不會跳樓自殺,不會徹夜狂歡。不會過於懷念高三,也不會全盤否定高三。

那是一段短暫的“運動員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榮與夢想,也感受悵然與失落,如此而已。

我的數學老師說:“你是我見過的做題最多的學生。”

有一個章節,我沒有搞懂,於是去網上下載了有關這個章節所有的試題彙編。列印出來,一共是600頁。

每天晚自習近4個小時,我都在埋頭做題中渡過。做完了之後,我常常覺得頭已經不在脖子上了。

我所做的題,幾乎都不是老師佈置的——老師絕不會佈置這麼多題。

我的題,全都來自教輔書市場。每個星期,我都會去補充和更新試題。我是個“教輔書原教旨主義者”,我知道在市場上能找到教輔書的名稱、優劣、出版週期。

我不會傻到做所有的題。但是我需要大量的資訊,才能篩選出對我有用的那一部分。

做題的辛苦,在高考中終於得到了回應。我的數學,是所有科目中考分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了我最強勢的一科。

03

自主招生:規則範圍內盡最大努力

不要抱著“鍛煉鍛煉”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經心,缺乏誠意。

上高三之前,老師對我說:“你的目標是清華和北大。”我知道,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我有上北大或清華的可能性。這不是句空話和豪言,而是種規劃和實施。

從暑假開始,我就在為自主招生做準備了。我的自述材料,足足準備了三個多月,前後裝訂出了一個冊子。這期間,我個人、我父母、我的高中母校,還有清華大學和其他大學,都在規則範圍內做了大量努力。

最終,在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在規則最寬容和最謹慎的60分優惠條件下,我進入了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我的高考分數加上自主招生的優惠分,排名全省21名。我從沒有放棄希望,也沒有錯過機會。

後來,有很多人向我諮詢自主招生方面的事,我並非這方面的專家,自己也不具備示範效應。但是我看到很多家長,常常是在最後一刻,才寄出孩子的資料。

那些資料大多是慌慌張張湊出來的,他們連打印紙都臨時借,獲獎證書也不知道塞到了哪裡,甚至還說:“就弄個假的證書,不會有人查的。”對於面試,他們說:“哎呀,無所謂,就當是鍛煉鍛煉吧,說不定就過了呢。”

奇跡也許會從天而降,但是我不相信。

參加自主招生前,我閱讀過很多大學的自主招生簡章,也登陸過很多大學的招生論壇。在那裡,接觸到一些大學的招生人員。很多招生資訊,都是公開的,也是歡迎考生去諮詢的。

比如如何準備個人資料,如果寄錯了資料該怎麼辦?具體該找誰聯繫?招生組負責人的行蹤,什麼時候可以當面諮詢?這些,對於開放的大學,並不是什麼保密資訊。

如果學生的上網時間不能保證,可以委託給家長活著親友。盡可能地早作準備,盡可能地獲取資訊,盡可能地符合招生簡章上得條件。證書齊備,蓋章齊全,耐心等待。

怎樣過一個快樂的高三?我沒有太多幻想。高三的學生,沒有誰還能保持所謂的心理健康。

如果你焦慮、煩躁、嫉妒別人比自己好、擔憂未來、抱怨父母、痛哭發洩、暴食減壓、患得患失,這都沒有什麼可怕,這就是競技心理,每天都圍繞著高三學生的病態心理。

在高三的那個漫長冬天,我每天都陷入負面情緒:看不到未來,沒有一個好消息,覺得苦海無邊,孤獨、變醜、任何一點小小挫折,都讓人崩潰非常。

我的唯一方法,是給自己寫小紙條,給自己做心理按摩,自我暗示。

這些紙條,如今已攢了一抽屜,現在翻出來看,甚是好笑,都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之類的大俗話。開春之後,我的情緒隨著成績的穩定也漸漸穩定了。因為該來的總會來的,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我的高三,是在理性中渡過的。告別時也非常平靜,我不會涕泗交流,不會撕書洩憤,不會跳樓自殺,不會徹夜狂歡。不會過於懷念高三,也不會全盤否定高三。

那是一段短暫的“運動員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榮與夢想,也感受悵然與失落,如此而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