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系列報導之經濟篇」呼和浩特實施工業強市戰略 建設具有首府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2018-01-17 呼和浩特新聞網

全文3660字 內有視頻 閱讀需15分鐘

1月16日上午, 2018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系列新聞發佈會召開, 會上, 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財政局的負責人從經濟工作方面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瞭解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 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經濟運行情況知多少?

2017年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量質齊增

記者從2018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報告解讀系列新聞發佈會上瞭解到, 2017年, 呼和浩特市工業經濟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提質、量質齊增的良好局面。 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約4.5%, 共開(複)工億元以上重點專案58項, 建成投產16項,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戶,

工業經濟發展的經濟效益、品牌效益、綠色效益穩步提升。

一是工業發展總體實現穩中有進。 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1320億元左右, 同比增長約9%, 是近三年來同期最高增速。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 高於全區平均水準約2.5個百分點。 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168億元左右, 同比增長100%以上, 虧損企業數、虧損額實現“雙下降”, 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好轉。

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去產能方面, 依法依規依政策完成蒙豐特鋼煉鐵生產線拆除、驗收工作, 退出鋼鐵過剩產能55萬噸, 圓滿完成了年度任務。 降成本方面, 2017年新增10家企業納入自治區電力多邊交易市場, 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投產企業落實0.26元/千瓦時到戶電價,

電力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基本實現全覆蓋, 全年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近5億元。

三是工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 傳統產業提升改造方面, 市政府印發關於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的意見, 推動乳產業集群加快實現國際化、智慧化、新型化發展。 2017年, 綠色食品加工、電力能源、冶金化工等產業實施技術改造與產品結構升級專案34項, 總投資310.4億元, 有力推動了產業升級。 全年工業傳統產業完成產值966.2億元, 同比增長10.4%, 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5%, 傳統產業的穩步轉型依然是全市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 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方面, 推動金宇國際生物科技產業園一期主體完工, 完成阜豐生物、齊魯製藥、常盛製藥等製藥企業技術改造及產品結構升級專案;建成中環光伏單晶矽四期項目,

全市單晶矽產能達到3萬噸, 產量增速超過100%;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一期已建成, 二期、三期基礎設施建設已開工, 正在積極引進整車裝配生產等項目入駐。 2017年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億元以上重點專案36項, 占全部億元以上工業專案的6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3.1億元, 占全部工業投資的55%, 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已成為工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四是企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中環光伏被認定為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成為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中環光伏高效太陽能電池用超薄單晶矽片產業化等4個專案獲自治區工業和資訊產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資金1535萬元;宏昌機械自走式向日葵聯合收割機獲評自治區技術裝備首台套產品,

精誠高壓絕緣子盤型懸式瓷絕緣子、歐晶科技太陽能級石英坩堝獲評自治區關鍵零部件首批次產品。 截至目前, 我市共有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23戶, 其中國家級6戶, 占全區三分之一;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4戶, 占全區近二分之一。

五是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 新增24家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 1家自治區級、12家市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 2017年, 我們為7家“小基地”在稅費減免、用能減免、公共培訓等方面提供了290萬元資金支援, 直接帶動基地新增入駐企業213戶, 新增就業15784人;為100家中小企業落實“助保貸”低門檻融資4.6億元, 融資額同比增長394.6%,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實施工業強市戰略 加快建設具有首府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2018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全面提升工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通過推動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振興實體經濟,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設具有首府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決策,也是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2018年工業和資訊化工作主要任務。

為推動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實現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務,2018年,我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提高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完善政策體系與優化發展環境並重、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同興、創新驅動與投資拉動結合、產業發展與安全環保同步,加快提升主導產業競爭力,培育百億龍頭企業、百強中小企業,著力提升工業經濟創新發展、持續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生產水準,加快建設具有首府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一是進一步完善產業政策體系,打造主導產業集群,優化工業產業佈局。

一方面是深入落實《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於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的若干意見》,研究制定支援新型化工、光伏、高端裝備製造三個新興主導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打造乳製品、光伏、新型化工、新能源汽車等主導產業集群。另一方面是按照建設現代化首府城市的要求,結合各旗、縣、區主體功能區規劃定位,制定和落實促進工業產業佈局優化的政策意見,加快打造托清、和林格爾、金山等優勢特色鮮明、規模效應突出、空間佈局合理的重點工業園區。

二是進一步推進重大專案建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升級。

傳統產業轉型方面,加快推進富友聯合聖牧乳業、聖牧低溫乳業等高端乳製品專案,主動參與和推動乳業全球化進程,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加快推動久泰能源煤制乙二醇專案建設進程,積極引進和實施下游精細化工專案,打造新型化工產業集群;建成環聚新能源二期、晟大新能源等新太陽能發電項目,加快建設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全面落實關於加快發展工業迴圈經濟的實施意見,實施金誠環保粉煤灰磚、日盛化工煤矸石分子篩等資源綜合利用專案,力爭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8%以上。

新興產業升級方面,加快建設金宇國際生物科技產業園、神元生物生產基地、世紀福康口服液等項目,不斷擴大生物疫苗、生物保健品、中蒙藥、生物化妝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比例,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升級;實現中環光伏四期、四期擴能項目建成投產,實施中環光伏新型複合材料產業化、大直徑半導體矽單晶產業化等項目,推動光伏產業規模化升級;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一期全面投產達效,爭取引進開沃新能源汽車整車裝配生產、華友鈷業三元正極材料等項目,建成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和應用產業鏈。

三是進一步提高惠企助企能力,培育百億級龍頭企業、百強中小企業。

一方面是加強重點企業運行保障工作,在現有中石油呼石化、伊利、蒙牛、內蒙古電力、北方聯合電力5戶百億元級工業企業的基礎上,每年重點支援1戶行業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上百億。

另一方面是開展工業“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每年在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中認定20—30戶“小巨人”企業,建立呼和浩特市工業中小企業百強庫,確保每一項惠企政策、每一項助企措施都能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全覆蓋”。

四是借助新區建設機遇,進一步加強招商工作。

充分借助和林格爾新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產業發展重點和發展佈局,內外聯動抓招商、八面來風引項目,著力引進一批食品、裝備製造、新材料、大健康專案佈局核心區,引進一批大工業、重化工專案佈局托清經濟開發區,引進一批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項目佈局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齊心協力提升製造業持續發展的潛力。

五是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和品牌創新,發展智慧型、創新型、高端型製造業。

大力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圍繞製造業智慧化轉型、基礎能力提升和綠色升級需求,積極推動實施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試驗驗證、工業強基工程、綠色製造系統集成等專案,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推薦申報國家政策資金,促進基礎發展與產業應用良性互動。強化品牌創新意識,認真落實國家、自治區關於工業自主知名品牌培育、智慧財產權運用工作的政策部署,重點支援製造業中小企業加大品牌創新力度,力爭新增一批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等稱號。

六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動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

繼續開展“能效領跑者”、“水效領跑者”、“標準領跑者”等行動,確保全年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均下降4%,完成5—10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推動一批先進適用清潔技術工藝及裝備在重點企業應用。

七是堅持安全生產原則,持續做好重點行業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

對全市電力、民用爆炸品等行業生產運行即時監測、定期檢查,嚴格落實有關生產制度,積極履行指導、協調、監督職責,確保行業運行安全、穩定。

丨本期校審:哈圖

丨本期審核:張中陽

融資額同比增長394.6%,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實施工業強市戰略 加快建設具有首府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2018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全面提升工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通過推動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振興實體經濟,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設具有首府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決策,也是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2018年工業和資訊化工作主要任務。

為推動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實現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務,2018年,我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提高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完善政策體系與優化發展環境並重、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同興、創新驅動與投資拉動結合、產業發展與安全環保同步,加快提升主導產業競爭力,培育百億龍頭企業、百強中小企業,著力提升工業經濟創新發展、持續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生產水準,加快建設具有首府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一是進一步完善產業政策體系,打造主導產業集群,優化工業產業佈局。

一方面是深入落實《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於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的若干意見》,研究制定支援新型化工、光伏、高端裝備製造三個新興主導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打造乳製品、光伏、新型化工、新能源汽車等主導產業集群。另一方面是按照建設現代化首府城市的要求,結合各旗、縣、區主體功能區規劃定位,制定和落實促進工業產業佈局優化的政策意見,加快打造托清、和林格爾、金山等優勢特色鮮明、規模效應突出、空間佈局合理的重點工業園區。

二是進一步推進重大專案建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升級。

傳統產業轉型方面,加快推進富友聯合聖牧乳業、聖牧低溫乳業等高端乳製品專案,主動參與和推動乳業全球化進程,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加快推動久泰能源煤制乙二醇專案建設進程,積極引進和實施下游精細化工專案,打造新型化工產業集群;建成環聚新能源二期、晟大新能源等新太陽能發電項目,加快建設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全面落實關於加快發展工業迴圈經濟的實施意見,實施金誠環保粉煤灰磚、日盛化工煤矸石分子篩等資源綜合利用專案,力爭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8%以上。

新興產業升級方面,加快建設金宇國際生物科技產業園、神元生物生產基地、世紀福康口服液等項目,不斷擴大生物疫苗、生物保健品、中蒙藥、生物化妝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比例,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升級;實現中環光伏四期、四期擴能項目建成投產,實施中環光伏新型複合材料產業化、大直徑半導體矽單晶產業化等項目,推動光伏產業規模化升級;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一期全面投產達效,爭取引進開沃新能源汽車整車裝配生產、華友鈷業三元正極材料等項目,建成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和應用產業鏈。

三是進一步提高惠企助企能力,培育百億級龍頭企業、百強中小企業。

一方面是加強重點企業運行保障工作,在現有中石油呼石化、伊利、蒙牛、內蒙古電力、北方聯合電力5戶百億元級工業企業的基礎上,每年重點支援1戶行業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上百億。

另一方面是開展工業“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每年在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中認定20—30戶“小巨人”企業,建立呼和浩特市工業中小企業百強庫,確保每一項惠企政策、每一項助企措施都能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全覆蓋”。

四是借助新區建設機遇,進一步加強招商工作。

充分借助和林格爾新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產業發展重點和發展佈局,內外聯動抓招商、八面來風引項目,著力引進一批食品、裝備製造、新材料、大健康專案佈局核心區,引進一批大工業、重化工專案佈局托清經濟開發區,引進一批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項目佈局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齊心協力提升製造業持續發展的潛力。

五是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和品牌創新,發展智慧型、創新型、高端型製造業。

大力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圍繞製造業智慧化轉型、基礎能力提升和綠色升級需求,積極推動實施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試驗驗證、工業強基工程、綠色製造系統集成等專案,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推薦申報國家政策資金,促進基礎發展與產業應用良性互動。強化品牌創新意識,認真落實國家、自治區關於工業自主知名品牌培育、智慧財產權運用工作的政策部署,重點支援製造業中小企業加大品牌創新力度,力爭新增一批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等稱號。

六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動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

繼續開展“能效領跑者”、“水效領跑者”、“標準領跑者”等行動,確保全年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均下降4%,完成5—10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推動一批先進適用清潔技術工藝及裝備在重點企業應用。

七是堅持安全生產原則,持續做好重點行業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

對全市電力、民用爆炸品等行業生產運行即時監測、定期檢查,嚴格落實有關生產制度,積極履行指導、協調、監督職責,確保行業運行安全、穩定。

丨本期校審:哈圖

丨本期審核:張中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