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曾經“國辯”的最佳辯手,因為跨界《最強大腦》再次走紅!

​1993年, 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在獅城新加坡舉行, 中國派出復旦大學參賽, 最終大獲全勝, 當時的四辯蔣昌建名聲大噪“一夜成名”。

話說, 當時南昌一家只能容納2000多人的新華書店擁進了6000多人, 擠碎了8塊玻璃, 只是為了目睹他的風采。
​蔣昌建成為那屆辯論賽的“最佳辯手”。 作為四辯的他在做總結陳詞時, 用了“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而我用它來尋找光明”收尾, 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加坡《聯合早報》用“詞鋒銳利, 反應敏捷”來評價他的表現。
​不過自那場辯論會以後, 蔣昌建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其實這20多年來, 他一直沒閑著, 一直在探索著適合自己的事業和生活。 他甚至進過企業, 不過最終還是選擇了自由自在, 能夠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學校生活,
成為復旦大學最受歡迎的老師。
​2001年, 在央視副台長陳漢元的牽線下, 蔣昌建出任陽光衛視《楊瀾訪談錄》的總策劃。 作為幕後外腦, 他參與選題、問題設定、提問策略, 提供國際政治方面專業知識支援, 審片和把持尺度, 一直堅持了5年。

​自2014年《最強大腦》播出以來, 這位消失20年的最佳辯手跨界成為主持人, 人氣再次飆升。
​而20年後的蔣大叔也沒有讓我們失望, 他獨特的魅力在這個舞臺都得到了最好的展示。 面對各位評委及嘉賓的不同意見, 他總是能做到最好的平衡。 面對選手的失利, 他總是能做到最好的鼓勵。 面對選手的成功, 他比選手都激動, 甚至給人家來個熊抱, 落下了”激動帝“的稱號。 即使面對國家隊的失敗, 他也能保持冷靜, 不減紳士風度。
​他幽默風趣,在和嘉賓互動時,在比賽緊張時,他總能通過機智的語言,讓大家開懷大笑。他還非常喜歡孩子,在臺上總是能照顧孩子的情緒,外國孩子也不例外。
​這樣一位主持人是難得的,是充滿魅力的。

​他幽默風趣,在和嘉賓互動時,在比賽緊張時,他總能通過機智的語言,讓大家開懷大笑。他還非常喜歡孩子,在臺上總是能照顧孩子的情緒,外國孩子也不例外。
​這樣一位主持人是難得的,是充滿魅力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