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鄉村振興進行時」昔日空心村,如今致富忙

冬天的柯城山區, 寒意料峭。 近日, 九華鄉新宅村村支書鄭金財起了個早, 來到村裡 “微民宿”改造項目現場, 溜達了一圈。

廟源溪穿村而過, 遊魚往來翕忽;經過修繕的老房古色古香, 房前屋後點綴著花草, 具有當地特色的民宿客房, 已初見雛形……“曖曖遠人村,

依依墟裡煙”的田園生活, 正觸手可及。

“等這些民宿房間投入運營, 我們村肯定能吸引更多人來。 ”看著專案一點點起來, 鄭金財信心滿滿。

▐ 自今年7月飛越叢林探險樂園開業, 大蔭山便成了年輕人群以及戶外運動愛好者的樂園。

一座山觸發致富靈感

窮, 是以前許多人到新宅村的第一感受。 村級公路坑坑窪窪, 河塘多年無人修整, 村舍農居荒置無人管。 全村1254人, 人均不足一畝地, 40歲以下村民基本都外出打工, 留守的老人、婦女偶爾接些竹編加工活, 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 是典型的空心村。

產業優勢不突出, 村裡靠什麼發展, 村民靠什麼致富?冥思苦想之際, 眼前的綠水青山進入當地政府的視野:大蔭山, 不就是金山銀山嗎?

大蔭山海拔405米, 林木資源豐富。 一直以來, 山腳下的新宅村與源口村嚴禁村民隨意上山砍伐樹木。 “我們兩個村會各安排護林員, 專門上山巡邏, 即使是大雪壓斷的樹木, 也不允許村民私自採伐, 而是由村裡嚴格按照程式, 向林業部門申請報備後進行清理。 ”鄭金財說, 正是這樣的世代保護, 才有大蔭山現在的古樹參天。

依託大蔭山,發展森林旅遊,對於基礎薄弱的新宅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專案。2014年,新宅村從治理村容村貌幹起,拆掉露天廁所,整治“赤膊牆”,清理河道垃圾,實施村莊亮化、綠化工程。昔日髒亂差的山村變漂亮了,機遇也來了。2016年,村裡通過出租山林入股的方式,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建設大蔭山森林休閒公園並發展森林極限運動,同時,村裡還引進叢林飛越專案,設計、施工、運營交由法國頂尖團隊執行,所有設備全部為法國原裝進口。

經過一年多的規劃與建設,項目從圖紙躍然而出。

村集體收入零的突破

2017年7月,大蔭山叢林飛越探險樂園率先投入營運,原本冷清的新宅村一下子有了生氣,遊客紛至遝來。“十一”期間,新宅村吸引遊客達1.5萬人,僅樂園門票收入就有90多萬元。

儘管不是週末時間,在村民鄭若古的農家樂裡,依然有5桌客人在用餐。中午11時,鄭若古忙著招呼客人,在廚房和大廳之間來回穿梭。看中樂園的發展前景,鄭若古叫回了在城裡從事餐飲業的女兒,一家人辦起了農家樂。“以前在杭州、衢州的飯店上班,一年有近10萬元收入。” 鄭若古介紹,十一假期來吃飯的遊客多的時候有近30桌,一天營業額就有1.5萬元。

目前,像鄭若古一樣,在這一專案的帶動下,村裡已經新增了八家農家樂。“以前我們守著大蔭山幾百畝林地沒錢賺,現在山林租出去,村集體每年至少有10萬元收入。”談起今年的收入,鄭金財一臉的笑容,“村集體接下來還有項目的分紅,而村民少則增收數千元,多則增收上萬元。”

乘勢而上,如今,新宅村正在謀劃發展傳統技藝——竹器編織。鄭金財告訴記者,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審美觀也日漸返樸歸真,竹編品因其綠色、環保、美觀、實用的特點,必將有更廣闊的市場。“以前村裡做竹編品,只為滿足日常所需,沒有轉化成經濟效益。接下來,我們鼓勵村民製作提籃等手工藝品,作為特產賣給遊客。”

撬動農民增收新引擎

村民鄭曉明最近很忙,他的房子正在裝修,將開闢出8個民宿房間,預計明年1月可以接待遊客。

鄭曉明的這幢房子毗鄰廟源溪邊,一共四層,平時只有父母在居住,三樓和四樓一直閒置。今年11月,三樓和四樓共320平方米的房間被租用,每年可以拿到100元每平方米的租金。“按照合約,除了房間,陽臺還能拿到50元每平方米的年租金。8年租期,租金每四年漲一次。”鄭曉明算了一筆賬:2018到2021年,每年能拿4萬元,8年後這個收入至少能翻倍。同時,樓下還可以辦農家樂、賣土特產,讓遊客吃住一體,這又是一筆額外收入。

鄭曉明是柯城區提出打造“微民宿”產品的受益者之一。2017年8月,柯城區森林運動小鎮入圍全國首批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大蔭山就位於森林運動小鎮的核心區域。為配套森林運動小鎮建設,柯城區推出創新型鄉村民宿產品——“微民宿”。項目一期投資200多萬元,共50間房,選址就在新宅村。“由民宿開發者通過村委會,向村民統一租用,村民的租金收入遠遠高於個體出租。而房間裝修由開發者投入成本建設,村民不花一分錢。”鄭金財介紹,引入“微民宿”得到了許多村民的認同,目前已經有25戶村民和開發者完成洽談,其中90%村民有簽約意向。

“把農民閒置房間變成民宿,讓農民成管家、當幫手,享租金、賺工錢。”發展“微民宿”,在區委書記徐利水心中醞釀已久。“之前,我們發現單純發展民宿對鄉村建設、帶動農民增收的拉動作用是有限的。民宿和鄉村、民宿業主和村民有機融合不足,甚至還存在利益衝突。”徐利水表示,民宿比酒店多一個很重要的誘人要素,那就是民宿有主人。柯城區創新探索“微民宿“產品,就是要實現住客和民宿主人的良性互動,同時,引入專業團隊統一管理對外運營,一方面解決農戶自主經營客源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農戶可享受固定房租,村集體能獲得盈利分成,從而實現商業資本、農戶、村集體三方共贏。

在徐利水看來,振興鄉村,必須啟動鄉村、經營鄉村,用創新的理念、經營的思路去盤活鄉村資源,重塑鄉村的產業,“或許‘微民宿’是一個方向。”

來源於浙江新聞用戶端

圖片:盧穎 李詩哲 柯城發佈素材庫

編輯:李詩哲

依託大蔭山,發展森林旅遊,對於基礎薄弱的新宅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專案。2014年,新宅村從治理村容村貌幹起,拆掉露天廁所,整治“赤膊牆”,清理河道垃圾,實施村莊亮化、綠化工程。昔日髒亂差的山村變漂亮了,機遇也來了。2016年,村裡通過出租山林入股的方式,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建設大蔭山森林休閒公園並發展森林極限運動,同時,村裡還引進叢林飛越專案,設計、施工、運營交由法國頂尖團隊執行,所有設備全部為法國原裝進口。

經過一年多的規劃與建設,項目從圖紙躍然而出。

村集體收入零的突破

2017年7月,大蔭山叢林飛越探險樂園率先投入營運,原本冷清的新宅村一下子有了生氣,遊客紛至遝來。“十一”期間,新宅村吸引遊客達1.5萬人,僅樂園門票收入就有90多萬元。

儘管不是週末時間,在村民鄭若古的農家樂裡,依然有5桌客人在用餐。中午11時,鄭若古忙著招呼客人,在廚房和大廳之間來回穿梭。看中樂園的發展前景,鄭若古叫回了在城裡從事餐飲業的女兒,一家人辦起了農家樂。“以前在杭州、衢州的飯店上班,一年有近10萬元收入。” 鄭若古介紹,十一假期來吃飯的遊客多的時候有近30桌,一天營業額就有1.5萬元。

目前,像鄭若古一樣,在這一專案的帶動下,村裡已經新增了八家農家樂。“以前我們守著大蔭山幾百畝林地沒錢賺,現在山林租出去,村集體每年至少有10萬元收入。”談起今年的收入,鄭金財一臉的笑容,“村集體接下來還有項目的分紅,而村民少則增收數千元,多則增收上萬元。”

乘勢而上,如今,新宅村正在謀劃發展傳統技藝——竹器編織。鄭金財告訴記者,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審美觀也日漸返樸歸真,竹編品因其綠色、環保、美觀、實用的特點,必將有更廣闊的市場。“以前村裡做竹編品,只為滿足日常所需,沒有轉化成經濟效益。接下來,我們鼓勵村民製作提籃等手工藝品,作為特產賣給遊客。”

撬動農民增收新引擎

村民鄭曉明最近很忙,他的房子正在裝修,將開闢出8個民宿房間,預計明年1月可以接待遊客。

鄭曉明的這幢房子毗鄰廟源溪邊,一共四層,平時只有父母在居住,三樓和四樓一直閒置。今年11月,三樓和四樓共320平方米的房間被租用,每年可以拿到100元每平方米的租金。“按照合約,除了房間,陽臺還能拿到50元每平方米的年租金。8年租期,租金每四年漲一次。”鄭曉明算了一筆賬:2018到2021年,每年能拿4萬元,8年後這個收入至少能翻倍。同時,樓下還可以辦農家樂、賣土特產,讓遊客吃住一體,這又是一筆額外收入。

鄭曉明是柯城區提出打造“微民宿”產品的受益者之一。2017年8月,柯城區森林運動小鎮入圍全國首批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大蔭山就位於森林運動小鎮的核心區域。為配套森林運動小鎮建設,柯城區推出創新型鄉村民宿產品——“微民宿”。項目一期投資200多萬元,共50間房,選址就在新宅村。“由民宿開發者通過村委會,向村民統一租用,村民的租金收入遠遠高於個體出租。而房間裝修由開發者投入成本建設,村民不花一分錢。”鄭金財介紹,引入“微民宿”得到了許多村民的認同,目前已經有25戶村民和開發者完成洽談,其中90%村民有簽約意向。

“把農民閒置房間變成民宿,讓農民成管家、當幫手,享租金、賺工錢。”發展“微民宿”,在區委書記徐利水心中醞釀已久。“之前,我們發現單純發展民宿對鄉村建設、帶動農民增收的拉動作用是有限的。民宿和鄉村、民宿業主和村民有機融合不足,甚至還存在利益衝突。”徐利水表示,民宿比酒店多一個很重要的誘人要素,那就是民宿有主人。柯城區創新探索“微民宿“產品,就是要實現住客和民宿主人的良性互動,同時,引入專業團隊統一管理對外運營,一方面解決農戶自主經營客源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農戶可享受固定房租,村集體能獲得盈利分成,從而實現商業資本、農戶、村集體三方共贏。

在徐利水看來,振興鄉村,必須啟動鄉村、經營鄉村,用創新的理念、經營的思路去盤活鄉村資源,重塑鄉村的產業,“或許‘微民宿’是一個方向。”

來源於浙江新聞用戶端

圖片:盧穎 李詩哲 柯城發佈素材庫

編輯:李詩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