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現場翻閱 350件作品 7種歸納 3萬字翻譯:中島英樹的幻景與顯影

2018年1月13日, 新年裡第一個刷遍朋友圈的展覽——“幻景:中島英樹”(Unreal Scene:Hideki Nakajima), 在上海正式揭幕。

包括CD封套設計、海報、書籍、雜誌等在內總計350餘件中島英樹作品, 會在上海M50零時藝術空間進行為期九天的展示。

除了普通形式的觀看, 展覽中的大部分作品可以直接碰觸。 一如中島先生自己所說:

“我認為出版的設計作品不應該僅是展示, 而應該同時被觸摸與翻閱。 ”

上一次, 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島英樹作品展,

還要追溯至2009年8月, 發生在深圳華·美術館。

時隔將近八年半, XYZ Lab及非白工作室的兩位主要負責人, 在經過一年時間的準備後, 將個人長期收藏的中島作品彙集呈現, 與眾分享。

2016年底的願望,如今實現。

策展團隊回憶:2016年年底,當驚訝地發現彼此收藏的中島英樹作品,數量上已經達到一個小型展覽的體量時,他們萌發了策劃一次展覽的念頭。

有了做展覽的想法之後,團隊加緊了對中島作品的整理,同時開始草擬展覽策劃案並尋找合適的展出空間。

2017年11月初,一行人特別前往日本拜會中島英樹。在先生的認可與支持下,他們又親自帶回一部分由中島提供的絕版作品。

從左至右:羅苓甯(翻譯)、wanqing、邵年、中島英樹、虞瓊潔

作品規模、類型與年代

這次展出的作品,創作於1990年至2017年間,總數超過350件,主要包含CD封套設計、海報、書籍、雜誌等。

以作品載體為緯度,創作時間為經度,力求全方位、系統化展現這位元當今日本平面設計領域最為重要的設計師之一的設計理念。

可供翻閱的體驗式觀展

“我認為出版的設計作品不應該僅是展示,而應該同時被觸摸與翻閱。”

這是中島英樹本人所宣導的“觀看”。除此之外,在他的設計中所蘊含的複雜和巧妙,往往也正隱匿于簡潔、樸素的表面之下。

如:紙張的使用、印刷方法的穿插、突破紙張平面性的多維度空間設計、以及對新技術和方法的融合等等。

因此,對於真正 “觀看”作品的人們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自觸摸實物,在拆解、組合和審視的過程中,去發掘設計與內容特徵的契合點。

Studies in Organic Kengo Kuma & Associates

隈研吾建築設計事務所著

2009

這是中島英樹與隈研吾合作設計的一本建築書。封面的書名文字使用了感溫油墨,當你用手摩擦書名時,文字的部分會消失,中島用這種方式來回應書中隈研吾寫的第一篇文字《消去から有機體》。將外封取下後展開,收穫是一張36×47cm的海報。

整本書文字與圖片的編排非常自由,並充滿細節與變化。在本書的最後部分,中島留下了24P的空白頁面作為結尾,以一種未完成的姿態來結束設計。

FOIL VOL.7 アメリカAMERICA特集

阪本龍一著,Terry Richardson & 大森克己寫真,2004

《FOIL》每一期都與不同的設計師合作。在與中島合作的這一期中,設計師于封面上用打孔的方式拼寫書名。這一設計靈感來自於護照:當使用過的護照被送回來時,上面總會留有凹陷下去的小洞。

每一本《FOIL》VOL.7封面上的小洞都深淺不一,沒有一本完全相同。隨著翻閱,這些小洞慢慢減少直至消失。

展覽現場大部分的作品可被翻閱,這種直接的體驗,令人感觸更加深刻;因著一份共用,衍生出更多的分享。

“幻景”與“顯影”

對於這樣一場展覽,“實體”與“現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隨之一同發行的出版物——《顯影:中島英樹》(Fade into Black:Hideki Nakajima),也因其收錄的由策展團隊前期整理並翻譯的30000字訪談、評論,而成為實體展覽的一種延伸。

"顯影",是通向"幻景"的另一條線。

七個章節:從“原點”到“未完成”

“幻景:中島英樹”總共劃分為七個章節。

它們分別為:原點 - 默契 - 實驗 - 秘密 - 聲音 - 閱讀 - 未完成。

0. Origins / 原點

電影雜誌《CUT》對於中島英樹而言,既是開端,也有轉折。

1989年,當中島還供職于清水正己工作室時,就參與了《CUT》的創刊號設計。直到今年1月第391期出版,他一直是這本雜誌的設計師與藝術指導,並且這份工作還將繼續。

無論形勢變化,中島堅持在《CUT》中進行字體視覺實驗,用各種手法發揮字體對於讀者的潛在影響。而雜誌也因此廣受好評,連續於1996、97年榮獲紐約ADC金獎。

“雖然有90%的雜誌命運註定是被扔進垃圾箱,不過仍有10%的希望是它們即便歷經搬家也不會被捨棄。這其中,如果有0.1%能在20年後出現於舊書店裡就好,這也是我的最大理想。”

1. Tacit Agreement / 默契

中島英樹與阪本龍一,合作至今已有23年。從1995年的攝影集《N/Y》開始,他們的圖像與音樂便共生共存。中島的平面設計,是對阪本音樂創作的視覺轉譯,這一特質在1999年推出的《Sampled Life》中達到極致。

Sampled Life

阪本龍一, 1999

據說二人很少碰面,一年下來能見上一到兩次。但他們的溝通不依賴語言,這對配合默契的摯友,已然心靈相通。崇尚簡約主義,試圖消除設計與音樂間的屏障,是他們一致的目標。

它的外包裝是一個A4大小的白色盒子,若不是仔細觀看,會忽略盒子表面絲網印刷的一層白色。中島正是通過不同的白色之間微弱的對比,創造出不同的層次。

中島通過對資訊的重新梳理,利用不同的尺寸、工藝、文本編排,創造與之相對應的閱讀體驗,如:《Scope and Interview》 中用黑色色塊遮擋樂譜,色塊面積不斷擴大,從單一到複雜,這種節奏仿佛又形成了一種視覺上的音樂。

阪本曾經這樣評價中島的作品:“中島英樹的設計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處於規則的邊緣,有時甚至越過了邊緣。他的設計和我的音樂具有相同的意義。”

2. Experiment / 實驗 : 海報

除了商業專案的委託之外,中島還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在自發專案的探索上。“實驗”部分展出的就是這其中最重要的三套海報系列。

2008年“無限圖書館”(INFINITE LIBRARIES)系列海報一共有10張。受美國視覺藝術家、作家古斯塔夫(Gustavo Alberto Garcia Vaca)的創作邀請,中島在海報中使用了“比紙更白”這一概念。

當光照在海報上時, 文字會變得比紙張更白。在不同的“圖書館”(不同海報)中,各種詩歌被作為印刷元素進行放置。每張海報都使用了不同的紙張印刷,印量設定為50張。

中島並不認為自己是個藝術家,他在創作中也執意模糊藝術與設計的邊界。

將“實物”本身的存在意義放大到極致,它們以一種後退的姿態,對觀者發起視覺挑戰。

這是中島為2005年4月在香港舉辦的“七人展”所做的一個海報系列。它是2004年在德國雜誌《032C》上發表的一件作品的延續,參展設計師和展覽場地之類資訊全部被刪除。

中間的海報上紅色玫瑰的外輪廓,是中島用圓珠筆畫了三次後得到的結果。他認為,只畫為數不多的幾下是非常有勇氣的事情。當電腦可以被用來任意修改作品時,雖然自己也喜歡這種技術,但他並不確定這是一件好事。

3. Secret / 秘密

平面設計作為一種傳遞資訊的溝通方式,視覺讀取並非唯一,“體驗”同樣可以促成良好的溝通。

於是,我們看到一種從視覺張力到視覺暗示的轉變發生,它以多種形式呈現在中島的作品當中。如:受熱後顯現的圖像;黑暗裡才會放出的光芒;經過仔細翻閱才找得見的隱藏頁面……

荒木經惟寫真,2015

中島為荒木經惟設計的這本《感傷之旅2》,全書只有32頁。將薄薄一冊書設計出彩,要比厚書設計更費心思。中島通過紙張差異、圖片順序、以及翻閱方式,建立起了完整的閱讀節奏。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是裝訂所用的紅線,這樣一根紅色的細線,讓一眾黑白照片作品多了一層淡淡的情欲或哀愁——而這也是中島英樹對於感傷之旅的最終詮釋。

野口裡佳寫真《太陽》,2010

在中島為野口裡佳設計的《太陽》的封面上,一個巨大的黑色長方形貌似就是封面的全部。但當黑色部分受熱之後,會逐漸顯影出一張作者拍攝的太陽照片,而太陽——也是整本畫冊的主題。

中島使用受熱後逐漸變為透明的感溫油墨,作為對野口裡佳作品的解讀與回應。當印刷工藝與主題緊密對應至平行以後,前者成為內容的主體,而非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中島在作品裡埋下的伏筆,為讀者發現喜悅留出餘地。

倘若是將這些視覺的喜悅單純理解為是對工藝的使用,就成了一種常見的誤判。那麼,中島英樹自己如何解釋他埋下的這類伏筆呢?

“如果你細心地觀看我的作品,你將可以找出我對一些細節上的堅持。”

鈴木祥子《あたらしい愛の詩》 , 1999

在這張專輯的封面上,中島選擇了一張帶有玫瑰花與書本的黑白照片作為主體,搭配使用黑色線條與粗磅重的Helvetica,當所有元素組合在一起後,呈現出來平靜、穩重並優雅的氣質,類似一種緩慢無聲的訴說。

歌詞頁被設計成一張小尺寸海報折入CD殼內,海報正面的照片被印刷在低飽和的單光牛皮紙上,像是褪色後的記憶;背面的歌詞文字,使用了類似樂譜的秩序編排,讓文字在靜止的頁面上流動起來。

4.Sound / 聲音

中島英樹的設計啟蒙,發生在青春時代的唱片店。在那裡他看到Peter Saville為OMD樂隊設計的專輯封套,於是下決心也要成為一名平面設計師。

Phut Cr@ckle Tokyo[K],Slayre & The Feminin SL@YRE&THE FEMININE STOOLξ,2005

“平面設計具有改變人生軌跡的力量,我的存在就是一個證明。”

曾經有人評價:中島的設計像是從未聽過的樂譜,雖有同感,但他認為:音樂和圖形藝術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THE ART OF LOSING TOUCH, Fake?, 2005

MUSIC VIDEO集,中村一義,2011

私生活,中谷美紀,1999

讓兩樣不同的事物看起來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這是中島英樹喜愛的嘗試。這一點,在他使用抽象語言表達的作品中有不少出色的表現。

Your Place, Tourbillon, 2005

HEAVEN, Tourbillon, 2005

為阪本龍一設計唱片,對於中島而言只是一個開始。除此之外他所經手設計的唱片總數已經超過300張之多。如此龐大的數量,幾乎等同於一個音樂的世代。

從90年代至今,中島的作品都是日本年輕文化中的音樂、電影、文學的楷模。

5. Reading / 閱讀

出版物的設計在中島英樹的工作中佔據了相當大的體量。中島長期與眾多藝術家保持緊密的設計合作,但不管是為藝術家設計數量較少的畫冊,還是為講談社或TOTO這種主流出版社做設計,他總是能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表達。

TOKYO UP CLOSE, 山內道雄, 2008

具體到“閱讀”:不能停留在簡單的圖文階段,“閱讀”更像是一種“體驗”,除了頭腦,還需調動讀者的肢體、五感去發覺資訊的存在。

疾走するファイバー―BEYOND FIBERS, 2004

平面設計師需要證明自我的存在,但最終還是要成就他人。當有人質疑設計是為商業利益服務的時候,中島英樹的回應是這樣的:“設計師不可能在一本印量只有100冊的書上追求盈利。”

6. Unfinished / 未完成

“未完成”的部分,展示的是中島英樹過往的作品集與圖錄,從第一本作品集《Revival》到《Hideki Nakajima 1992-2012》,可以看到中島在不同時期對於設計的理解。

Revival, 1999

相比回憶自己的過去,他更期待的是未來,就像看著天上的星星一樣。

在完美中保留不完美的存在,在完成時保留未完成的狀態。

Clear in the Fog, 2006

中島英樹,1992-2012

即使今年已經57歲,但在“設計”面前,他還是那個17歲時在唱片店看到Peter Saville設計的中島。

曾經中島英樹做過一件作品,叫做:我不知道設計的含義是什麼。這也許是一個他會花費一生去思考的問題。

策展人邵年、虞瓊潔:既感動又惶恐

邵年(XYZ Lab負責人) =邵

虞瓊潔(非白工作室負責人) =虞

策展團隊與論壇嘉賓合影

開幕順利嗎?有什麼出乎意料的事?

邵:開幕總體來說還是挺順利的,對於第一次策展的我們來說,所以事能夠完整的完成就已經是很好的結果。

出乎意料的部分可能就是來看展覽的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大約有300人左右。看著密集熱情的人群我們既感動又惶恐。

開幕之前的晚上忙到了幾點?

邵:淩晨4點才躺下。

在所有前期的準備中,最大困難是什麼?

邵:場地的選擇。

為什麼只在上海展九天?

邵:一方面,短期的展覽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於作品的磨損;另一方面是希望在過年前完成兩個城市的展覽,所以要為杭州站的展覽預留出準備與展示的時間。

這次你們讓現場的大部分作品可被直接翻閱,請回憶下自己過往經歷中一次難忘的“觸碰”。

邵:中島英樹的《Sampled Life》 這件作品,我已經翻閱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在白天。後來有一次是我在晚上打開檯燈看時,感覺書脊和封面的顏色有些不同,當把燈關上後,整個書脊都亮了起來。

虞:《Sampled Life》 中“Scope and Interview”的部分, 中島先生用黑色色塊去遮擋樂譜,色塊面積不斷擴大,從單一到複雜,這種節奏仿佛又形成了一種視覺的音樂;而在“Text”後半部分,圖片被對折後粘貼住隱藏在書中,成為等待被讀者發現的秘密。

這次展覽中不能接觸的都有哪些作品?

虞:主要是海報部分。這是我們向中島先生借展的作品,印刷數量稀少,非常珍貴。其中“INFINITE LIBRARIES”系列每張限量50張,帶版號並有手寫簽名。

展覽的名稱“幻景”和出版物名稱“顯影”都是怎麼出現的?

邵+虞:“幻景”是我們和中島先生一起討論多次的結果,我們認為這個詞能體現中島對於設計所追求的一種狀態或性格。

而“顯影”是讓 “幻景” 逐漸變清晰的一種可能,或是一種延伸。

通過展覽策劃,讓你們對中島英樹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其中印象最深刻的 / 最感動 / 最意外的是?

邵+虞:從熟悉他的作品到認識中島先生本人,與中島先生在設計中所追求的 “酷” 相比,意外的是他本人十分的可愛與友善。

最深刻的是中島先生的和藹可親與他對這個展覽的重視;最感動的是中島先生給予我們的極大信任,還有藍碧源特紙與四色印刷的專業與幫助。

接下來還需要操心的事兒是?

邵:一方面需要開始準備杭州站的佈置與現場執行,另一方面是需要在場地內做觀眾的引導與守護展品。

2016年底的願望,如今實現。

策展團隊回憶:2016年年底,當驚訝地發現彼此收藏的中島英樹作品,數量上已經達到一個小型展覽的體量時,他們萌發了策劃一次展覽的念頭。

有了做展覽的想法之後,團隊加緊了對中島作品的整理,同時開始草擬展覽策劃案並尋找合適的展出空間。

2017年11月初,一行人特別前往日本拜會中島英樹。在先生的認可與支持下,他們又親自帶回一部分由中島提供的絕版作品。

從左至右:羅苓甯(翻譯)、wanqing、邵年、中島英樹、虞瓊潔

作品規模、類型與年代

這次展出的作品,創作於1990年至2017年間,總數超過350件,主要包含CD封套設計、海報、書籍、雜誌等。

以作品載體為緯度,創作時間為經度,力求全方位、系統化展現這位元當今日本平面設計領域最為重要的設計師之一的設計理念。

可供翻閱的體驗式觀展

“我認為出版的設計作品不應該僅是展示,而應該同時被觸摸與翻閱。”

這是中島英樹本人所宣導的“觀看”。除此之外,在他的設計中所蘊含的複雜和巧妙,往往也正隱匿于簡潔、樸素的表面之下。

如:紙張的使用、印刷方法的穿插、突破紙張平面性的多維度空間設計、以及對新技術和方法的融合等等。

因此,對於真正 “觀看”作品的人們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自觸摸實物,在拆解、組合和審視的過程中,去發掘設計與內容特徵的契合點。

Studies in Organic Kengo Kuma & Associates

隈研吾建築設計事務所著

2009

這是中島英樹與隈研吾合作設計的一本建築書。封面的書名文字使用了感溫油墨,當你用手摩擦書名時,文字的部分會消失,中島用這種方式來回應書中隈研吾寫的第一篇文字《消去から有機體》。將外封取下後展開,收穫是一張36×47cm的海報。

整本書文字與圖片的編排非常自由,並充滿細節與變化。在本書的最後部分,中島留下了24P的空白頁面作為結尾,以一種未完成的姿態來結束設計。

FOIL VOL.7 アメリカAMERICA特集

阪本龍一著,Terry Richardson & 大森克己寫真,2004

《FOIL》每一期都與不同的設計師合作。在與中島合作的這一期中,設計師于封面上用打孔的方式拼寫書名。這一設計靈感來自於護照:當使用過的護照被送回來時,上面總會留有凹陷下去的小洞。

每一本《FOIL》VOL.7封面上的小洞都深淺不一,沒有一本完全相同。隨著翻閱,這些小洞慢慢減少直至消失。

展覽現場大部分的作品可被翻閱,這種直接的體驗,令人感觸更加深刻;因著一份共用,衍生出更多的分享。

“幻景”與“顯影”

對於這樣一場展覽,“實體”與“現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隨之一同發行的出版物——《顯影:中島英樹》(Fade into Black:Hideki Nakajima),也因其收錄的由策展團隊前期整理並翻譯的30000字訪談、評論,而成為實體展覽的一種延伸。

"顯影",是通向"幻景"的另一條線。

七個章節:從“原點”到“未完成”

“幻景:中島英樹”總共劃分為七個章節。

它們分別為:原點 - 默契 - 實驗 - 秘密 - 聲音 - 閱讀 - 未完成。

0. Origins / 原點

電影雜誌《CUT》對於中島英樹而言,既是開端,也有轉折。

1989年,當中島還供職于清水正己工作室時,就參與了《CUT》的創刊號設計。直到今年1月第391期出版,他一直是這本雜誌的設計師與藝術指導,並且這份工作還將繼續。

無論形勢變化,中島堅持在《CUT》中進行字體視覺實驗,用各種手法發揮字體對於讀者的潛在影響。而雜誌也因此廣受好評,連續於1996、97年榮獲紐約ADC金獎。

“雖然有90%的雜誌命運註定是被扔進垃圾箱,不過仍有10%的希望是它們即便歷經搬家也不會被捨棄。這其中,如果有0.1%能在20年後出現於舊書店裡就好,這也是我的最大理想。”

1. Tacit Agreement / 默契

中島英樹與阪本龍一,合作至今已有23年。從1995年的攝影集《N/Y》開始,他們的圖像與音樂便共生共存。中島的平面設計,是對阪本音樂創作的視覺轉譯,這一特質在1999年推出的《Sampled Life》中達到極致。

Sampled Life

阪本龍一, 1999

據說二人很少碰面,一年下來能見上一到兩次。但他們的溝通不依賴語言,這對配合默契的摯友,已然心靈相通。崇尚簡約主義,試圖消除設計與音樂間的屏障,是他們一致的目標。

它的外包裝是一個A4大小的白色盒子,若不是仔細觀看,會忽略盒子表面絲網印刷的一層白色。中島正是通過不同的白色之間微弱的對比,創造出不同的層次。

中島通過對資訊的重新梳理,利用不同的尺寸、工藝、文本編排,創造與之相對應的閱讀體驗,如:《Scope and Interview》 中用黑色色塊遮擋樂譜,色塊面積不斷擴大,從單一到複雜,這種節奏仿佛又形成了一種視覺上的音樂。

阪本曾經這樣評價中島的作品:“中島英樹的設計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處於規則的邊緣,有時甚至越過了邊緣。他的設計和我的音樂具有相同的意義。”

2. Experiment / 實驗 : 海報

除了商業專案的委託之外,中島還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在自發專案的探索上。“實驗”部分展出的就是這其中最重要的三套海報系列。

2008年“無限圖書館”(INFINITE LIBRARIES)系列海報一共有10張。受美國視覺藝術家、作家古斯塔夫(Gustavo Alberto Garcia Vaca)的創作邀請,中島在海報中使用了“比紙更白”這一概念。

當光照在海報上時, 文字會變得比紙張更白。在不同的“圖書館”(不同海報)中,各種詩歌被作為印刷元素進行放置。每張海報都使用了不同的紙張印刷,印量設定為50張。

中島並不認為自己是個藝術家,他在創作中也執意模糊藝術與設計的邊界。

將“實物”本身的存在意義放大到極致,它們以一種後退的姿態,對觀者發起視覺挑戰。

這是中島為2005年4月在香港舉辦的“七人展”所做的一個海報系列。它是2004年在德國雜誌《032C》上發表的一件作品的延續,參展設計師和展覽場地之類資訊全部被刪除。

中間的海報上紅色玫瑰的外輪廓,是中島用圓珠筆畫了三次後得到的結果。他認為,只畫為數不多的幾下是非常有勇氣的事情。當電腦可以被用來任意修改作品時,雖然自己也喜歡這種技術,但他並不確定這是一件好事。

3. Secret / 秘密

平面設計作為一種傳遞資訊的溝通方式,視覺讀取並非唯一,“體驗”同樣可以促成良好的溝通。

於是,我們看到一種從視覺張力到視覺暗示的轉變發生,它以多種形式呈現在中島的作品當中。如:受熱後顯現的圖像;黑暗裡才會放出的光芒;經過仔細翻閱才找得見的隱藏頁面……

荒木經惟寫真,2015

中島為荒木經惟設計的這本《感傷之旅2》,全書只有32頁。將薄薄一冊書設計出彩,要比厚書設計更費心思。中島通過紙張差異、圖片順序、以及翻閱方式,建立起了完整的閱讀節奏。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是裝訂所用的紅線,這樣一根紅色的細線,讓一眾黑白照片作品多了一層淡淡的情欲或哀愁——而這也是中島英樹對於感傷之旅的最終詮釋。

野口裡佳寫真《太陽》,2010

在中島為野口裡佳設計的《太陽》的封面上,一個巨大的黑色長方形貌似就是封面的全部。但當黑色部分受熱之後,會逐漸顯影出一張作者拍攝的太陽照片,而太陽——也是整本畫冊的主題。

中島使用受熱後逐漸變為透明的感溫油墨,作為對野口裡佳作品的解讀與回應。當印刷工藝與主題緊密對應至平行以後,前者成為內容的主體,而非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中島在作品裡埋下的伏筆,為讀者發現喜悅留出餘地。

倘若是將這些視覺的喜悅單純理解為是對工藝的使用,就成了一種常見的誤判。那麼,中島英樹自己如何解釋他埋下的這類伏筆呢?

“如果你細心地觀看我的作品,你將可以找出我對一些細節上的堅持。”

鈴木祥子《あたらしい愛の詩》 , 1999

在這張專輯的封面上,中島選擇了一張帶有玫瑰花與書本的黑白照片作為主體,搭配使用黑色線條與粗磅重的Helvetica,當所有元素組合在一起後,呈現出來平靜、穩重並優雅的氣質,類似一種緩慢無聲的訴說。

歌詞頁被設計成一張小尺寸海報折入CD殼內,海報正面的照片被印刷在低飽和的單光牛皮紙上,像是褪色後的記憶;背面的歌詞文字,使用了類似樂譜的秩序編排,讓文字在靜止的頁面上流動起來。

4.Sound / 聲音

中島英樹的設計啟蒙,發生在青春時代的唱片店。在那裡他看到Peter Saville為OMD樂隊設計的專輯封套,於是下決心也要成為一名平面設計師。

Phut Cr@ckle Tokyo[K],Slayre & The Feminin SL@YRE&THE FEMININE STOOLξ,2005

“平面設計具有改變人生軌跡的力量,我的存在就是一個證明。”

曾經有人評價:中島的設計像是從未聽過的樂譜,雖有同感,但他認為:音樂和圖形藝術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THE ART OF LOSING TOUCH, Fake?, 2005

MUSIC VIDEO集,中村一義,2011

私生活,中谷美紀,1999

讓兩樣不同的事物看起來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這是中島英樹喜愛的嘗試。這一點,在他使用抽象語言表達的作品中有不少出色的表現。

Your Place, Tourbillon, 2005

HEAVEN, Tourbillon, 2005

為阪本龍一設計唱片,對於中島而言只是一個開始。除此之外他所經手設計的唱片總數已經超過300張之多。如此龐大的數量,幾乎等同於一個音樂的世代。

從90年代至今,中島的作品都是日本年輕文化中的音樂、電影、文學的楷模。

5. Reading / 閱讀

出版物的設計在中島英樹的工作中佔據了相當大的體量。中島長期與眾多藝術家保持緊密的設計合作,但不管是為藝術家設計數量較少的畫冊,還是為講談社或TOTO這種主流出版社做設計,他總是能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表達。

TOKYO UP CLOSE, 山內道雄, 2008

具體到“閱讀”:不能停留在簡單的圖文階段,“閱讀”更像是一種“體驗”,除了頭腦,還需調動讀者的肢體、五感去發覺資訊的存在。

疾走するファイバー―BEYOND FIBERS, 2004

平面設計師需要證明自我的存在,但最終還是要成就他人。當有人質疑設計是為商業利益服務的時候,中島英樹的回應是這樣的:“設計師不可能在一本印量只有100冊的書上追求盈利。”

6. Unfinished / 未完成

“未完成”的部分,展示的是中島英樹過往的作品集與圖錄,從第一本作品集《Revival》到《Hideki Nakajima 1992-2012》,可以看到中島在不同時期對於設計的理解。

Revival, 1999

相比回憶自己的過去,他更期待的是未來,就像看著天上的星星一樣。

在完美中保留不完美的存在,在完成時保留未完成的狀態。

Clear in the Fog, 2006

中島英樹,1992-2012

即使今年已經57歲,但在“設計”面前,他還是那個17歲時在唱片店看到Peter Saville設計的中島。

曾經中島英樹做過一件作品,叫做:我不知道設計的含義是什麼。這也許是一個他會花費一生去思考的問題。

策展人邵年、虞瓊潔:既感動又惶恐

邵年(XYZ Lab負責人) =邵

虞瓊潔(非白工作室負責人) =虞

策展團隊與論壇嘉賓合影

開幕順利嗎?有什麼出乎意料的事?

邵:開幕總體來說還是挺順利的,對於第一次策展的我們來說,所以事能夠完整的完成就已經是很好的結果。

出乎意料的部分可能就是來看展覽的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大約有300人左右。看著密集熱情的人群我們既感動又惶恐。

開幕之前的晚上忙到了幾點?

邵:淩晨4點才躺下。

在所有前期的準備中,最大困難是什麼?

邵:場地的選擇。

為什麼只在上海展九天?

邵:一方面,短期的展覽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於作品的磨損;另一方面是希望在過年前完成兩個城市的展覽,所以要為杭州站的展覽預留出準備與展示的時間。

這次你們讓現場的大部分作品可被直接翻閱,請回憶下自己過往經歷中一次難忘的“觸碰”。

邵:中島英樹的《Sampled Life》 這件作品,我已經翻閱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在白天。後來有一次是我在晚上打開檯燈看時,感覺書脊和封面的顏色有些不同,當把燈關上後,整個書脊都亮了起來。

虞:《Sampled Life》 中“Scope and Interview”的部分, 中島先生用黑色色塊去遮擋樂譜,色塊面積不斷擴大,從單一到複雜,這種節奏仿佛又形成了一種視覺的音樂;而在“Text”後半部分,圖片被對折後粘貼住隱藏在書中,成為等待被讀者發現的秘密。

這次展覽中不能接觸的都有哪些作品?

虞:主要是海報部分。這是我們向中島先生借展的作品,印刷數量稀少,非常珍貴。其中“INFINITE LIBRARIES”系列每張限量50張,帶版號並有手寫簽名。

展覽的名稱“幻景”和出版物名稱“顯影”都是怎麼出現的?

邵+虞:“幻景”是我們和中島先生一起討論多次的結果,我們認為這個詞能體現中島對於設計所追求的一種狀態或性格。

而“顯影”是讓 “幻景” 逐漸變清晰的一種可能,或是一種延伸。

通過展覽策劃,讓你們對中島英樹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其中印象最深刻的 / 最感動 / 最意外的是?

邵+虞:從熟悉他的作品到認識中島先生本人,與中島先生在設計中所追求的 “酷” 相比,意外的是他本人十分的可愛與友善。

最深刻的是中島先生的和藹可親與他對這個展覽的重視;最感動的是中島先生給予我們的極大信任,還有藍碧源特紙與四色印刷的專業與幫助。

接下來還需要操心的事兒是?

邵:一方面需要開始準備杭州站的佈置與現場執行,另一方面是需要在場地內做觀眾的引導與守護展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