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男神吳彥祖造出最時尚蒙古包,還拿了建築界的奧斯卡

蒙古包

2008年, 蒙古包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蒙古包作為一種便於拆裝的居所, 被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廣泛應用, 走到哪裡, 就搬到哪裡。 圓形的尖頂開有天窗, 天窗上覆蓋四方的羊毛氈, 可通風、可採光。

有待點評:

羡慕蒙古包代表的肆意灑脫的自由生活。

——有待, 有所為, 方有所待

建築圈裡最會演戲的, 演藝圈裡最會搞建築的全能男神就是吳彥祖

1月5日, 吳彥祖在Ins上宣佈:自己設計的一棟建築作品, 入圍建築設計界的奧斯卡——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獎!全球僅61個作品被提名。

吳彥祖嶄露頭角, 可能要追溯到1998年, 當年, 他借電影《美少年之戀》, 進入娛樂圈, 並憑此角色受到關注。

當時人們沒想到的是, 這個演技精湛的小夥, 居然是個學建築的。 1993年, 吳彥祖在美國俄勒岡大學攻讀建築系, 並獲得建築副修獎學金。

1994年, 吳彥祖贏得CaliforniaMartial Art Competitions的亞軍, 並在美國西岸排名第二位。 出身美國俄勒岡大學建築系的他, 一直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建築師夢想”。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去年, 他接受了《漂亮的房子》節目組的邀約。

在《漂亮的房子》中, 吳彥祖帶領的“築夢小隊”, 一共改造了四個項目。 這次的獲獎作品, 就是他們最後的收官之作:木蘭坊。

木蘭圍場, 位於河北和內蒙的交界, 是古代帝王們的狩獵之地。 康熙爺當年正是在此舉行“木蘭秋獮”, 開啟了大清一百四十多年的圍獵逐鹿。

建築的基地, 位於起伏的丘陵之間, 幾百畝的草原上都是空曠一片, 如何使建築不違和地融入場所中, 是設計團隊要面臨的一大問題。

糾結來糾結去, 團隊最後決定將蒙古包作為設計主題, 既不突兀, 也是對傳統草原文化的致敬。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遊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漢時期就以“穹廬”、“氈帳”等名稱見之於我國史籍,從清朝開始以滿語音譯和意譯的方式改稱“蒙古包”。

傳統的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

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雙環圓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代表吉祥如意,於是,同行的張海翱建議,將蒙古包的造型,做成兩個相交的圓,用現代手法演繹傳統精神。

傳統蒙古包裡圓形的結構造型減少了風雨和沙塵對蒙古包的襲擊,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蒙古高原嚴寒、酷熱的大陸性氣候。技法獨特、傳承久遠的蒙古包營造技藝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吳彥祖說:“這個房子,不僅僅是一個小家,更應該是一個大家,一個所有人可以一起交流,分享快樂的地方。”

為了實現這個想法,最後,他們決定把木蘭坊建造成一座草原圖書館。設計圖敲定,模型也做好了,正式施工開始。

歷經千年的蒙古包,象徵著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獨特的雙環圓造型,體現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室內則以傳統蒙古大帳的空間感受為靈感來源。通過縱橫交錯的木杆件,重塑蒙古大帳的室內效果。

在立面裝飾上,吳彥祖利用蒙古包的紋飾特點,通過粗細不同的木杆組合,創造出充滿韻味的花瓣紋樣。吳彥祖說:“在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讓我們領略到中國的建築味道。

每個鄉村擁有它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建築語言,我們只要按照它的建築語言去改裝一點點,把現代與舊的建築風格結合起來。

非遺科普

蒙古包的發展歷程

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山洞居住。靠洞頂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簡單的壕作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時兼有走煙出氣採光通風等多種功能,後來就發展為蒙古包的門和天窗。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蒙古包應運而生。

你的家鄉有什麼獨特的建築呢?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遊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漢時期就以“穹廬”、“氈帳”等名稱見之於我國史籍,從清朝開始以滿語音譯和意譯的方式改稱“蒙古包”。

傳統的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

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雙環圓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代表吉祥如意,於是,同行的張海翱建議,將蒙古包的造型,做成兩個相交的圓,用現代手法演繹傳統精神。

傳統蒙古包裡圓形的結構造型減少了風雨和沙塵對蒙古包的襲擊,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蒙古高原嚴寒、酷熱的大陸性氣候。技法獨特、傳承久遠的蒙古包營造技藝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吳彥祖說:“這個房子,不僅僅是一個小家,更應該是一個大家,一個所有人可以一起交流,分享快樂的地方。”

為了實現這個想法,最後,他們決定把木蘭坊建造成一座草原圖書館。設計圖敲定,模型也做好了,正式施工開始。

歷經千年的蒙古包,象徵著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獨特的雙環圓造型,體現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室內則以傳統蒙古大帳的空間感受為靈感來源。通過縱橫交錯的木杆件,重塑蒙古大帳的室內效果。

在立面裝飾上,吳彥祖利用蒙古包的紋飾特點,通過粗細不同的木杆組合,創造出充滿韻味的花瓣紋樣。吳彥祖說:“在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讓我們領略到中國的建築味道。

每個鄉村擁有它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建築語言,我們只要按照它的建築語言去改裝一點點,把現代與舊的建築風格結合起來。

非遺科普

蒙古包的發展歷程

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山洞居住。靠洞頂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簡單的壕作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時兼有走煙出氣採光通風等多種功能,後來就發展為蒙古包的門和天窗。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蒙古包應運而生。

你的家鄉有什麼獨特的建築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