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闖關奪隘 書寫高寒地區隧道建設新篇章

哈牡客專愛民隧道順利貫通側記

孔祥文 丁旭 記者 王雅萍

路靠人開, 鋼用鐵煉, 鋼鐵巨龍能帶來經濟騰飛的速度, 而“鐵”的剛硬亦需要建設者的熱情來“暖”化。

哈牡客專牡丹江段自建設以來, 建設者們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 與嚴寒競速, 與酷暑鬥爭, 啃山鑿洞, 攻堅克難, 為打通黑土地的大動脈, 夜以繼日, 揮汗如雨。

1月16日9時許, 牡丹江地區雪花飛舞, 氣溫零下20攝氏度, 在哈牡客專愛民隧道進口773米處, 隨著最後一塊土方掉落, 這座我國高寒地區風險等級最高的隧道勝利貫通, 標誌著哈牡客專線下工程全部完工,

為2018年年底全線通車掃除最後障礙, 書寫了高寒地區隧道建設新篇章。

42秒鐘與29個月的不等式

愛民隧道貫通後, 哈牡客專穿越這座隧道僅需42秒鐘。 為了這42秒鐘, 建設者們奮戰了29個月。 這個不等式, 意味著哈牡客專克服了國內高寒地區隧道施工最大難題,

創造了東北地區極高風險隧道施工紀錄。

“作為全線極高風險隧道, 愛民隧道地質情況較為罕見, 僅進口段, 我們三次進洞三次都被‘攆’了出來, 最大進尺僅19.5米!”中鐵二十二局愛民隧道負責人徐松說, 他在東北參建過多條高鐵隧道, 但愛民隧道一度成為他心頭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全長2940米的愛民隧道明挖段1050米、暗挖段1980米。 1980米, 對我們這些‘老鐵’來說, 最多一年就能完工。 可在不良圍岩超過95%的愛民隧道, 相當於在豆腐裡打洞。 ”徐松打開《愛民隧道施工形象進度圖》, 指著五顏六色的標識告訴記者, 這裡地質地層分佈、接觸關係更複雜, 相距幾米情況卻大不同, 被稱為“高寒地區地質博物館”, 在隧道施工中風險等級當屬最高,

全國屈指可數。

其中, 進口段100多米蠕滑段加上1號、2號斜井間的366米砂泥岩互層段等共計470米特殊地質段, 則如同一個連環套, 成為名副其實的“卡脖子”工程。 自開工以來, 該範圍內砂泥岩互層地段發生湧泥12次, 滑層地段發生突然變形情況3次, 其他變形、塌陷達62次, 山體蠕滑1次, 致使愛民隧道施工曾多處受阻, 不得不停下來。

“放大招”破解不良地質“連環套”

“愛民隧道看起來是直通的, 其實它設計呈‘V’字型。 ”中鐵二十二局哈牡客專項目部負責人李寶成介紹, 哈牡客專進入牡丹江市區時, 在郊外鑽入愛民隧道運行, 在接近牡丹江站時再行至地面, 這樣能最大限度減少高鐵開通對城市環境和百姓生活的影響。

這種獨特的設計,

也使該隧道高差達41.8米, 加上不良地質的影響, 給隧道施工帶來較大困難。 面對挑戰, 如何實現“V”型轉身?李寶成說, 該工程項目部成立攻關小組, 科技立項2項;聯合有關隧道專家, 展開科技攻關。 2016年11月23日, 就在470米特殊地質逼迫該工程項目部停止施工時,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鐵路總公司突出貢獻專家劉招偉等5名專家來到現場, 在會同項目部技術小組進行勘察、論證後, 一套針對高寒地區極高風險隧道施工的方案出爐。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 該隧道安全總監李朋亮介紹, 針對進口段的蠕滑難題, 建設者們堅持內外兼治。 在隧道裡面, 他們在沉降段增加防護結構, 即在隧道內側設6根人工挖孔樁, 左右各3根, 以此為支撐,

在上面做永久性的、長17米的鋼筋混凝土套拱。 在套拱上面, 他們回填土石方, 對暗挖段隧道產生反壓作用;在套拱下面, 他們施工隧道初支鋼拱架和二次襯砌。 這種方法, 相當於給隧道上了三層保險。 在隧道地表, 他們對未開挖地段先行注漿處理, 固化土層, 提高穩定性, 再依次開挖作業。 在多次受阻被迫停工後, 經過多番努力, 實現了順利復工掘進。

打造高寒高鐵建設“技術名片”

2017年5月18日,哈牡客專愛民隧道2號斜井至出口間主洞貫通;

2017年8月13日,該隧道進口至1號斜井間477米主洞順利貫通;

2018年1月16日,在建設者們一片歡呼中,愛民隧道整體貫通。

在取得成績的背後,除了幾百人的付出與堅守,還有一段段“小插曲”。根據安排,愛民隧道最初計畫2017年8月貫通,後改為2017年10月。而此時隧道正在進行難度最大的地段施工,平均每天只能掘進0.5米。於是,隧道貫通時間被無條件地後推到11月底,後又被推到12月中旬……

哈牡客專愛民隧道的貫通,展示了近年來我國高鐵技術創新帶來的新突破。寒冷對於東北人來說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根據近年的氣象記錄,東北三省全年溫差達到80℃,哈牡客專刷新了高寒地區高速鐵路建設的歷史,將成為一張高鐵建設的“技術名片”。截至目前,該工程項目部創新總結了兩項技術成果,並已申請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發表科技論文數篇。

“我們始終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不僅要實現愛民隧道勝利貫通,還要保證哈牡客專勝利通車”。李寶成說,該工程項目部始終視哈牡客專運營安全為最高使命,把確保工程品質當成管理底線。下一步,他們還將繼續開展冬季施工,對最後貫通的部分做好超期支護措施,確保圓滿完成愛民隧道施工任務,助力沿線百姓早圓高鐵夢。

哈牡客專設計時速250公里每小時,全長293公里,該線路作為中國高鐵路網的最北端,不但承載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運輸動力”,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連通俄羅斯的重要通道;項目建成後,哈爾濱到牡丹江的時間將縮短至一小時四十分鐘,向東經綏芬河口岸,可快速進入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為牡丹江經濟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打造高寒高鐵建設“技術名片”

2017年5月18日,哈牡客專愛民隧道2號斜井至出口間主洞貫通;

2017年8月13日,該隧道進口至1號斜井間477米主洞順利貫通;

2018年1月16日,在建設者們一片歡呼中,愛民隧道整體貫通。

在取得成績的背後,除了幾百人的付出與堅守,還有一段段“小插曲”。根據安排,愛民隧道最初計畫2017年8月貫通,後改為2017年10月。而此時隧道正在進行難度最大的地段施工,平均每天只能掘進0.5米。於是,隧道貫通時間被無條件地後推到11月底,後又被推到12月中旬……

哈牡客專愛民隧道的貫通,展示了近年來我國高鐵技術創新帶來的新突破。寒冷對於東北人來說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根據近年的氣象記錄,東北三省全年溫差達到80℃,哈牡客專刷新了高寒地區高速鐵路建設的歷史,將成為一張高鐵建設的“技術名片”。截至目前,該工程項目部創新總結了兩項技術成果,並已申請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發表科技論文數篇。

“我們始終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不僅要實現愛民隧道勝利貫通,還要保證哈牡客專勝利通車”。李寶成說,該工程項目部始終視哈牡客專運營安全為最高使命,把確保工程品質當成管理底線。下一步,他們還將繼續開展冬季施工,對最後貫通的部分做好超期支護措施,確保圓滿完成愛民隧道施工任務,助力沿線百姓早圓高鐵夢。

哈牡客專設計時速250公里每小時,全長293公里,該線路作為中國高鐵路網的最北端,不但承載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運輸動力”,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連通俄羅斯的重要通道;項目建成後,哈爾濱到牡丹江的時間將縮短至一小時四十分鐘,向東經綏芬河口岸,可快速進入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為牡丹江經濟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