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腫瘤治療難題怎麼破?省級專家下沉帶來優質醫療資源

浙江線上-健康網1月15日訊紹興上虞53歲的朱大伯食道癌術後一直堅持定期複查, 近期CT報告提示出現了縱隔淋巴結腫大的跡象, 雖然沒有明顯的疼痛感, 但他還是擔心是不是腫瘤再度復發, 得知有省裡的腫瘤專家要來, 特意在週末趕到了上虞中醫院來看了看。

1月11日~12日,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邵浙新的帶領下, 來自浙大一院青年醫療科技服務隊的多位元成員, 以及腫瘤外科、全科、放療科、肝膽胰外科、腫瘤內科等10多個科室的省級專家, 在上虞中醫院為當地居民送去優質的醫療資源。 其中, 還有60位來自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浙江省分行上虞支行的VIP客戶在現場享受到了專家們帶來的優質服務。

兩天的義診活動, 雖然寒風刺骨, 卻彌漫著濃濃的暖意。 在義診現場, 腫瘤外科主任醫師王敏接診了不少像朱大伯這樣的患者。

她告訴記者第一天上午就有兩位直腸癌來諮詢, 大部分都是來徵求下一步的治療建議, 看看是否需要化療或病情是否惡化。

詳細察看了朱大伯CT診斷報告, 確認術後五年沒有明顯復發的跡象, 她建議朱大伯可以每半年再做一次複查, 穩定病情, 不必過分擔心。

此外, 週六上午她還接診了一位80多歲的張大伯。 他3年前查出患有前列腺癌, 一直在上虞中醫院接受治療, 此前醫考慮到患者的年齡太大以及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 給出的建議都是吃藥等保守治療。

“現在藥已經吃了有一段時間了, 各項指標也顯示比較平穩。 ”張大伯的兒子張先生告訴記者, 這次趁著來醫院複查的功夫正好碰上了浙大一院的專家來義診, 就想著給自己父親也參謀一下。

“因為長期用藥會產生耐藥性, 加上大伯的各項指標比較平穩, 可以考慮停藥一段時間看看情況。 ”王敏告訴張先生, 如果病情出現了起伏再繼續用藥, 期間也要做好定期1到2個月的複查, 這樣可以避免身體產生耐藥性。

記者瞭解到, 義診短短兩天吸引了上百位患者來看病就診, 每位專家每天20個義診號, 很多一大早就已經派光了, 其中放療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全科等幾個科室的號子都是當天的熱門。 一位元放號的護工告訴記者, 都有供不應求的跡象。

除了義診, 當天下午, 腫瘤外科、腫瘤內科、放療科、心胸外科、放療科等科室的專家還與當地醫院的醫生針對四份病例進行了MDT討論。 其中, 一位老年的乳腺癌患者吸引了專家們的關注。 通過影像報告, 大家圍繞患者是否存在乳腺癌復發轉移以及下一步的治療方案進行了討論。

同時,邵浙新書記還做了題為《凝聚醫院文化,提升管理效能》的專題講座。

“醫療品質是醫院的生命線。”邵浙新書記在講座中表示,醫療品質的提升靠管理也靠制度更靠細節,必須把制度落實到細節之中,把好醫療關,把好護理關,把好用藥關。同時,要想在醫院形成高效率和高執行力,還要發揮好管理幹部的關鍵作用,發揚敢於吃苦、甘於負責、善於解難的三種精神;當好調研員、協調員和服務員;爭取做到讓領導滿意,讓幹部滿意,讓職工滿意。

此外,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陳水芳等還與當地醫院的對口科室進行了業務對接,通過查房帶教、病例討論等形式為當地醫療能力提升建計獻策。

隨後,放療科主任醫師嚴森祥、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曉琛還分別就《放射腫瘤學的概論和最新進展》以及《肺癌CKI耐藥性機制和處理》等相關話題帶來了兩場專家講座。

放療是很多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接觸的一步。放療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哪些應用?什麼樣的情況適合接受放療?嚴森祥在講座過程中進行細緻地介紹。

“如今,放療已經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他指出,現在的外科手術可以治癒22%的惡性腫瘤,化療可以治癒5%,而放療可以治癒18%-20%,放療也在臨床上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她表示,在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放射治療的精確度將越來越高,新型放射增敏劑以及功能性影響技術的開發和發展也將得到大力發展。

當晚,急診科護士長趙雪紅、腫瘤外科護士長章海濱為全院護士分別作了《急重症的護理評估與緊急處理》 和《腫瘤與營養》的講課,章護士長表示,此塊內容是近年來逐漸重視的話題,腫瘤病人更需要合理的營養支援。

此外,嚴森祥還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浙江省分行上虞支行的VIP客戶圍繞腫瘤的預防與早期篩查等話題帶來了一場科普講座。

據瞭解,浙大一院團委青年醫療科技服務隊進上虞,採取“點對點”的精准服務,內容不僅涵蓋醫療的方方面面,讓患者體驗到省級醫院的醫療服務,也讓基層的醫務人員享受到專家教學的盛宴,提升了上虞中醫院的管理理念和服務水準。浙大一院作為全國一流的醫學中心,認真貫徹國家深化醫改政策精神,加強省委省政府“雙下沉,兩提升”的拓展和延伸,把浙江大學“服務地方”的號召落到實處,為上虞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上虞中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龔月江表示,兩天的義診正值上虞中醫院放療中心成立20周年,活動的開展對於醫院放療水準提升及學科水準建設也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義診過程中,省級專家來到了基層一線,讓當地患者不出遠門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也增進了兩家醫院彼此之間的聯繫,特別是放療、腫瘤等學科的交流與建設。在未來,雙方也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地密切雙方之間的合作與聯繫,通過開展疑難病例多學科聯合會診等形式為當地的老百姓帶來福音。

同時,邵浙新書記還做了題為《凝聚醫院文化,提升管理效能》的專題講座。

“醫療品質是醫院的生命線。”邵浙新書記在講座中表示,醫療品質的提升靠管理也靠制度更靠細節,必須把制度落實到細節之中,把好醫療關,把好護理關,把好用藥關。同時,要想在醫院形成高效率和高執行力,還要發揮好管理幹部的關鍵作用,發揚敢於吃苦、甘於負責、善於解難的三種精神;當好調研員、協調員和服務員;爭取做到讓領導滿意,讓幹部滿意,讓職工滿意。

此外,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陳水芳等還與當地醫院的對口科室進行了業務對接,通過查房帶教、病例討論等形式為當地醫療能力提升建計獻策。

隨後,放療科主任醫師嚴森祥、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曉琛還分別就《放射腫瘤學的概論和最新進展》以及《肺癌CKI耐藥性機制和處理》等相關話題帶來了兩場專家講座。

放療是很多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接觸的一步。放療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哪些應用?什麼樣的情況適合接受放療?嚴森祥在講座過程中進行細緻地介紹。

“如今,放療已經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他指出,現在的外科手術可以治癒22%的惡性腫瘤,化療可以治癒5%,而放療可以治癒18%-20%,放療也在臨床上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她表示,在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放射治療的精確度將越來越高,新型放射增敏劑以及功能性影響技術的開發和發展也將得到大力發展。

當晚,急診科護士長趙雪紅、腫瘤外科護士長章海濱為全院護士分別作了《急重症的護理評估與緊急處理》 和《腫瘤與營養》的講課,章護士長表示,此塊內容是近年來逐漸重視的話題,腫瘤病人更需要合理的營養支援。

此外,嚴森祥還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浙江省分行上虞支行的VIP客戶圍繞腫瘤的預防與早期篩查等話題帶來了一場科普講座。

據瞭解,浙大一院團委青年醫療科技服務隊進上虞,採取“點對點”的精准服務,內容不僅涵蓋醫療的方方面面,讓患者體驗到省級醫院的醫療服務,也讓基層的醫務人員享受到專家教學的盛宴,提升了上虞中醫院的管理理念和服務水準。浙大一院作為全國一流的醫學中心,認真貫徹國家深化醫改政策精神,加強省委省政府“雙下沉,兩提升”的拓展和延伸,把浙江大學“服務地方”的號召落到實處,為上虞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上虞中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龔月江表示,兩天的義診正值上虞中醫院放療中心成立20周年,活動的開展對於醫院放療水準提升及學科水準建設也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義診過程中,省級專家來到了基層一線,讓當地患者不出遠門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也增進了兩家醫院彼此之間的聯繫,特別是放療、腫瘤等學科的交流與建設。在未來,雙方也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地密切雙方之間的合作與聯繫,通過開展疑難病例多學科聯合會診等形式為當地的老百姓帶來福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