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西安古村揭秘:西安市長安區灤鎮鴨池口村!

西安市南郊終南山下有個“秦嶺野生動物園”, 位於秦嶺北麓淺山地帶, 距西安市區28公里, 為西北首家野生動物園。 在動物園的下面有一個古村:鴨池口村, 隸屬長安區灤鎮街道管轄。 鴨池口村位於環山公路以南, 村民有五千之眾, 是長安區中部沿山一帶最大的村落之一。 村子十分好找, 開車從長安區走240鄉道直達本村村口, 從西萬路向南到環山路東拐路南可見本村, 從子午大道向南到環山路西拐也能到本村, 要是做遊9旅遊專線, 本村村口就有車站, 交通十分便利。 當初為了找黃峪寺特地來到本村,

結果沒找到上山的路, 繞道灃峪大瓢溝上山, 一下午也沒找到。

史籍記載:“唐高祖 武德八年, 於終南山造太和宮 。 太宗貞觀十年廢。 二十一年重行修建, 改名 翠微宮 。 終南山翠微宮, 與臨潼縣華清宮、麟游縣九成宮、銅川市玉華宮, 合稱大唐四大避暑行宮。

李世民死後, 皇族因翠微宮是先皇下世處, 不願前來居住, 就改為翠微寺, 也就是黃峪寺。 翠微宮的下苑已改為嚴福寺。 《長安縣地名志》記在:因為村子地處終南山鴨池峪口, 原為翠微宮出山的路口, 嚴福寺在此, 故稱為“阿寺口”。 據《西安通覽》引古代文獻記載:村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元年, 當時此村分為上、下兩村。

關於“阿寺口”如何變成“鴨池口”有好幾種說法。 一說得名於村子後山的鴨池峪。 鴨池峪傳說唐朝在後山興建行宮翠微宮, 上山有兩條路, 第一條是金沙澗, 第二條是東溝, 東溝天然形成一個大沉潭, 遇水不漲, 遇旱不幹, 人稱“神潭”, 狀如梅花, 又稱“鴨池”, 鴨池峪由此而來。 村子位於鴨池峪口, 故名:鴨池口。 二說唐僖宗借李克用回紇兵攻奪長安城,

回紇大將在阿寺口屯兵, 認為地名不祥, 改名為鴨池口。

“阿寺口”是否由此變成“鴨池口”, 今已不可考究。 但此地為駐兵之地卻史有出處, 除了唐朝屯兵, 元朝時期也在此地屯兵, 而且第一次出現“鴨池口”的地名。 《元史•世祖本紀》記載:“至元十五年(1278)十二月, 鴨池口等處招討使欽察所領南征新軍不能自瞻者千人, 命屯田於京兆”。

清嘉慶年間發大水, 下鴨池口被淹, 村民們南遷到現在的村落, 原村三官廟前僅留下一顆古槐, 樹齡已有600年, 雖主杆中空, 但現在依然枝繁葉茂。 清嘉慶《長安縣誌》記載:阿寺口, 隸屬:子午廒管轄。 此時, 阿寺口已經不分上下二村。 《咸甯長安兩縣續志》記載:子午廒 在縣南五十裡,有鎮。 分八保障,統二十一村, 廒在子午鎮。 鴨池口,前志作阿市口。 鴨池峪水出穀北流,經花園村南,複西北流至新村西北,與金沙河水合。 又西北流入五樓廒。

鴨池口因背靠終南山, 毗鄰子午鎮, 此地古為通往川蜀的要道。 清朝嘉慶年間陝川白蓮教大起義, 嘉慶三年二月白蓮教過村, 本村村民張桂居、張珠居兄弟挺身而出, 護村大罵白蓮教而被殺害。 清朝末年咸豐同治時期, 太平軍扶王陳德才、尊王賴文光, 撚軍梁王張宗禹、順天軍藍二順, 屢次從山口而出, 橫行終南山下, 本地勢力紛紛響應。 當時鴨池峪旁邊的南橋村(喬村)孫玉寶帶領3000人馬起事, 號稱孫元帥,盤踞戶縣牛東村一帶。進而成為咸甯、長安、戶縣三萬多起義軍的統帥,與清軍激戰於長戶一帶,來回廝殺征戰,民國初年河南寶豐綠林武裝白朗義軍、本地村民屢遭兵火,苦不堪言。

到了民國軍閥混戰,適逢十八年持續3年的北方八省大饑荒,而其中又以關中旱災最為嚴重,災難之慘烈在中國以及世界歷史上都極其罕見。常言大災之後必有瘟疫。到了民國21年沒有緩過氣的老百姓又迎來了一場波及57縣的大瘟疫,官方稱“霍亂”,音譯為“虎烈拉”,當地人稱“胡里拉”。當年霍亂來勢兇惡猛烈,因此有了“虎疫”的稱號。6月“虎列拉”首先在潼關發現,7月分波及西安,鴨池口鄰村內苑村一個賣小吃的在趕南五台古會中發生腹瀉,嘔吐無治而死,查為“虎列拉”,這是長安第一種“霍亂”,數日之內波及全縣各個村鎮。染病輕則一兩日即止,重則很短時間即死亡,流行期間,幾乎到處設靈堂,村村有哭聲。經過天災、瘟疫洗劫本村元氣大傷。

解放初為了保衛國家,本村英烈張兆元犧牲于甘肅省夏河縣剿匪當中,吳成鎖犧牲于甘肅省甘南平叛之中,張建犧牲於對越自衛反擊戰之中,為國家建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改革開放後,村子村子日新月異,特別是2004年秦嶺野生動物園搬來後,帶來巨大的人氣,村子發展進入快車道,村旁有一片古栗子園,堪稱村中一景。600年大槐樹是村子的地標,現在依舊迎風招展。

豐鎬遺子(張新武)整理於2014年2月25日

【巡秦紀】是陝西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不說大事,只言小事,巡遊三秦沃土,紀錄周秦漢唐!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頭條號《巡秦紀》首發。

號稱孫元帥,盤踞戶縣牛東村一帶。進而成為咸甯、長安、戶縣三萬多起義軍的統帥,與清軍激戰於長戶一帶,來回廝殺征戰,民國初年河南寶豐綠林武裝白朗義軍、本地村民屢遭兵火,苦不堪言。

到了民國軍閥混戰,適逢十八年持續3年的北方八省大饑荒,而其中又以關中旱災最為嚴重,災難之慘烈在中國以及世界歷史上都極其罕見。常言大災之後必有瘟疫。到了民國21年沒有緩過氣的老百姓又迎來了一場波及57縣的大瘟疫,官方稱“霍亂”,音譯為“虎烈拉”,當地人稱“胡里拉”。當年霍亂來勢兇惡猛烈,因此有了“虎疫”的稱號。6月“虎列拉”首先在潼關發現,7月分波及西安,鴨池口鄰村內苑村一個賣小吃的在趕南五台古會中發生腹瀉,嘔吐無治而死,查為“虎列拉”,這是長安第一種“霍亂”,數日之內波及全縣各個村鎮。染病輕則一兩日即止,重則很短時間即死亡,流行期間,幾乎到處設靈堂,村村有哭聲。經過天災、瘟疫洗劫本村元氣大傷。

解放初為了保衛國家,本村英烈張兆元犧牲于甘肅省夏河縣剿匪當中,吳成鎖犧牲于甘肅省甘南平叛之中,張建犧牲於對越自衛反擊戰之中,為國家建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改革開放後,村子村子日新月異,特別是2004年秦嶺野生動物園搬來後,帶來巨大的人氣,村子發展進入快車道,村旁有一片古栗子園,堪稱村中一景。600年大槐樹是村子的地標,現在依舊迎風招展。

豐鎬遺子(張新武)整理於2014年2月25日

【巡秦紀】是陝西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不說大事,只言小事,巡遊三秦沃土,紀錄周秦漢唐!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頭條號《巡秦紀》首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