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貴南“家庭牧場”,忽如一夜春風來

地域遼闊、水草豐美, 可利用草場面積三萬多公頃……一直以來, 草地畜牧業是貴南縣的主導產業和經濟支柱, 豐富的畜產品資源為發展現代畜牧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近年來, 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充分依託草地畜牧業資源優勢, 大力發展家庭牧場, 並作為解決群眾生計的一項重要舉措, 有力促進了農牧民增收致富, 形成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贏”的現代畜牧業新格局。

完加六村扶貧產業示範園舉行分紅儀式。

家庭牧場工人在加工製作飼料。

嘉倉家庭牧場的農機設備。

通過舍飼、半舍飼等養殖技術的推廣, 在提高了牛羊出欄率的同時也減少了對天然草原的過度利用。 本報記者 劉偉 攝

集中投入, 轉變生產方式

減畜不減收、禁牧不禁養。 為探索破解草畜平衡和畜牧業發展瓶頸, 貴南縣通過牧民定居、草地圍欄、人工種草、棚舍建設、畜群結構調整和疫病防治等措施, 引導牧民建立家庭牧場模式, 使其由遊牧業生產方式變為定居方式, 實行產業化經營, 長期在草原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隨即迎來了革命性、歷史性的變革。

有170戶人口的森多鎮加尚村, 2011年時, 全村只有兩個畜棚。 2014年全縣家庭牧場試點工作開展以來, 村裡的致富能手仁慶塔把握時機, 積極學習家庭牧場經營, 組織19戶牧民成立了嘉倉家庭牧場, 現已成為貴南草原家庭牧場中的明星牧場。

畜棚、青貯飼料棚、機械棚……空曠的草原上, 一排排新建的家庭牧場大棚整齊劃一, 煥發出勃勃生機。 仁慶塔告訴我們, 2016年底, 牧場完成草地畜牧業股份制改造, 2017年, 除去成本和相關費用, 嘉倉家庭牧場純收入達到40萬元, 牧戶按入股比例分紅最高的有五萬餘元。

在一排農機車輛前, 仁慶塔指著一輛聯合收割機說, 原來收割牧草十多天才能幹完的農活現在僅需七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在家庭牧場的發展中, 政府投入了大量的扶持資金, 這些價值100多萬元的農機, 自籌僅為19萬元。

據悉, 為了促進家庭牧場良性發展, 政府部門不斷提升科學管理水準, 從基礎設施、土地流轉、農畜數量、資金投入、運行狀況、信貸誠信等指標情況, 對家庭農牧場實行星級評定動態管理, 並作為專案扶持的重要依據, 對獲得星級的家庭農牧場給予1-5萬元的農牧業生產設備購置獎勵。

幾年來, 貴南縣不斷加大家庭牧場扶持力度, 積極培育和搭建融資擔保平臺, 啟動了貴南縣匯通農牧業融資擔保公司和郵政銀行合作的以授信為主的貸款擔保業務, 為家庭農牧場解決了融資難貸款擔保難的問題, 並對家庭農牧場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獎勵性扶持,達到分級引導,示範帶動的目標。

截至目前,全縣共組建家庭農牧場124個,參與農牧戶710戶,帶動就業2480人、帶動群眾增收2347萬元,切實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力推動了農牧業經營體制和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

自主經營,激發市場活力

家庭牧場是由大戶帶頭,聯合自己的親朋好友從事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聯戶生產經營的新型畜牧業經營主體。

在家庭牧場的發展上,政府以服務為主,不參與經營,把養什麼、種什麼的經營權交給群眾,讓群眾去考察市場,制定經營計畫,從而激發自主創業的積極性。

一個產業、一種發展模式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事實上,早在五年前,家庭牧場就已經在貴南起步。

2012年,塔秀鄉巴塘新村農場主馬德福,流轉了近200公頃土地,以青稞、油菜、燕麥等種植業為主,註冊成立了貴南縣首個家庭牧場。經營中,馬德福以18名家族成員為主要勞動力,每年僅農忙季節短期雇傭工人,即可滿足農場的生產經營。同時,將農場種植的青稞全部實現良種化,並陸續與互助青稞酒廠等簽訂青稞收購合同,協定價均高於市場價。

2013年,沙溝鄉關塘村採取群眾個體種植和專業合作社經營兩種模式,試點建設了千畝枸杞基地,然而由於管理、技術、投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原因,專業合作社經營效果不佳,個體種植幾乎撂荒。

舉步維艱時,沙溝鄉汪什科村關白三兄弟通過聯戶經營組建家庭農牧場的方式,投入資金104萬元,更新部分種苗,專業種植枸杞,不到兩年就扭虧為盈,實現銷售收入209萬元,並帶動周邊群眾務工增收103萬元。

作為我省草產業龍頭企業,青海現代草產業公司多年來一直在積極打造“牧草之鄉”企業品牌。公司總經理李桂斌告訴記者,貴南獨特的高海拔、無污染、晝夜溫差大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宜種植當年生燕麥,其蛋白質含量要高於其他地方;通過“企業+家庭牧場+牧戶”的經營模式,企業引進全省最先進的草顆粒生產線,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為合作社、牛羊育肥大戶以及防災儲備提供了數萬噸的草產品。

這絕不是家庭牧場發展進程中的偶然事件,而是貴南縣幹部群眾奮力而為的必然結果。正是在這樣的勇於實踐、敢於探索中,貴南縣不斷地為家庭牧場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為生態畜牧業夯實了發展基礎。

整合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專業生產,實現了利益捆綁和生產資料的集約化利用。通過家庭牧場這一發展模式,把一家一戶幹不了、沒幹好的事,幹出成效,每個成員都把農牧場當成自家的事,實現自主經營、按需發展,有利推動了農企、農市的有效對接。

高效利用,提升科技含量

當前,畜牧養殖正處於從傳統向現代加快轉型的關鍵時期,因此,提升畜牧業產品科技含量意義重大。

近年來,貴南縣農牧部門結合基層農技推廣補助專案,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實行聯點包戶形式對家庭農牧場進行科技指導,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為了方便全縣廣大農牧民群眾及時便捷地掌握農產品市場價格、銷售管道、政策資訊諮詢,農牧部門在家庭農牧場中建立了“農技寶”科技服務平臺,實現了資訊資源分享,從而有效提高了家庭農牧場的科學種養水準。

森多鎮加尚村嘉倉家庭牧場利用燕麥青貯飼技術並配合牛羊精料進行犛牛育肥,大大縮短了飼喂週期,犢牛飼養20-24月即可出欄,比普通飼養36個月以上出欄縮短了近一年時間,節約了飼草成本,加快了牲畜周轉。

塔秀鄉塔秀村雪域諾央家庭牧場立足於優化畜種畜群結構,積極引進種牛,有效促進了養殖業增產增收。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一個擁有大小犛牛280頭以及攪拌機、顆粒飼料機、割草機、打捆機等一系列加工設備的專業合作社,固定資產達到150多萬元。

合作社理事長青本加說,雪域諾央家庭牧場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運用。通過科技轉化,合作社成立的牛奶組、乳品加工組、飼料種植加工組將酥油、曲拉、糌粑、優酪乳、蜂蜜、草種、飼草、有機肥料、特種雞蛋等加工製作成二十幾種畜產品,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2015年,國家認監委確定貴南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先後認定有機農畜產品11個,這也是我省創建的第一個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區,其中,貴南黑藏羊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目前,全縣已初步形成了飼草種植—畜禽養殖—有機肥還田—綠色有機產品開發的農牧業迴圈經濟發展新模式,現代畜牧業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經意間,“家庭牧場”這一“新鮮事物”還未被人們所熟知,就如雨後春筍般在貴南草原崛起。如今,像嘉倉家庭牧場、雪域諾央家庭牧場、“五三六九”等一批股份改造到位、內生動力強勁、經營組織有方、群眾持續增收的“家庭牧場”發展典型,正產生巨大的示範帶動效應。

並對家庭農牧場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獎勵性扶持,達到分級引導,示範帶動的目標。

截至目前,全縣共組建家庭農牧場124個,參與農牧戶710戶,帶動就業2480人、帶動群眾增收2347萬元,切實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力推動了農牧業經營體制和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

自主經營,激發市場活力

家庭牧場是由大戶帶頭,聯合自己的親朋好友從事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聯戶生產經營的新型畜牧業經營主體。

在家庭牧場的發展上,政府以服務為主,不參與經營,把養什麼、種什麼的經營權交給群眾,讓群眾去考察市場,制定經營計畫,從而激發自主創業的積極性。

一個產業、一種發展模式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事實上,早在五年前,家庭牧場就已經在貴南起步。

2012年,塔秀鄉巴塘新村農場主馬德福,流轉了近200公頃土地,以青稞、油菜、燕麥等種植業為主,註冊成立了貴南縣首個家庭牧場。經營中,馬德福以18名家族成員為主要勞動力,每年僅農忙季節短期雇傭工人,即可滿足農場的生產經營。同時,將農場種植的青稞全部實現良種化,並陸續與互助青稞酒廠等簽訂青稞收購合同,協定價均高於市場價。

2013年,沙溝鄉關塘村採取群眾個體種植和專業合作社經營兩種模式,試點建設了千畝枸杞基地,然而由於管理、技術、投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原因,專業合作社經營效果不佳,個體種植幾乎撂荒。

舉步維艱時,沙溝鄉汪什科村關白三兄弟通過聯戶經營組建家庭農牧場的方式,投入資金104萬元,更新部分種苗,專業種植枸杞,不到兩年就扭虧為盈,實現銷售收入209萬元,並帶動周邊群眾務工增收103萬元。

作為我省草產業龍頭企業,青海現代草產業公司多年來一直在積極打造“牧草之鄉”企業品牌。公司總經理李桂斌告訴記者,貴南獨特的高海拔、無污染、晝夜溫差大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宜種植當年生燕麥,其蛋白質含量要高於其他地方;通過“企業+家庭牧場+牧戶”的經營模式,企業引進全省最先進的草顆粒生產線,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為合作社、牛羊育肥大戶以及防災儲備提供了數萬噸的草產品。

這絕不是家庭牧場發展進程中的偶然事件,而是貴南縣幹部群眾奮力而為的必然結果。正是在這樣的勇於實踐、敢於探索中,貴南縣不斷地為家庭牧場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為生態畜牧業夯實了發展基礎。

整合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專業生產,實現了利益捆綁和生產資料的集約化利用。通過家庭牧場這一發展模式,把一家一戶幹不了、沒幹好的事,幹出成效,每個成員都把農牧場當成自家的事,實現自主經營、按需發展,有利推動了農企、農市的有效對接。

高效利用,提升科技含量

當前,畜牧養殖正處於從傳統向現代加快轉型的關鍵時期,因此,提升畜牧業產品科技含量意義重大。

近年來,貴南縣農牧部門結合基層農技推廣補助專案,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實行聯點包戶形式對家庭農牧場進行科技指導,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為了方便全縣廣大農牧民群眾及時便捷地掌握農產品市場價格、銷售管道、政策資訊諮詢,農牧部門在家庭農牧場中建立了“農技寶”科技服務平臺,實現了資訊資源分享,從而有效提高了家庭農牧場的科學種養水準。

森多鎮加尚村嘉倉家庭牧場利用燕麥青貯飼技術並配合牛羊精料進行犛牛育肥,大大縮短了飼喂週期,犢牛飼養20-24月即可出欄,比普通飼養36個月以上出欄縮短了近一年時間,節約了飼草成本,加快了牲畜周轉。

塔秀鄉塔秀村雪域諾央家庭牧場立足於優化畜種畜群結構,積極引進種牛,有效促進了養殖業增產增收。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一個擁有大小犛牛280頭以及攪拌機、顆粒飼料機、割草機、打捆機等一系列加工設備的專業合作社,固定資產達到150多萬元。

合作社理事長青本加說,雪域諾央家庭牧場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運用。通過科技轉化,合作社成立的牛奶組、乳品加工組、飼料種植加工組將酥油、曲拉、糌粑、優酪乳、蜂蜜、草種、飼草、有機肥料、特種雞蛋等加工製作成二十幾種畜產品,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2015年,國家認監委確定貴南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先後認定有機農畜產品11個,這也是我省創建的第一個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區,其中,貴南黑藏羊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目前,全縣已初步形成了飼草種植—畜禽養殖—有機肥還田—綠色有機產品開發的農牧業迴圈經濟發展新模式,現代畜牧業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經意間,“家庭牧場”這一“新鮮事物”還未被人們所熟知,就如雨後春筍般在貴南草原崛起。如今,像嘉倉家庭牧場、雪域諾央家庭牧場、“五三六九”等一批股份改造到位、內生動力強勁、經營組織有方、群眾持續增收的“家庭牧場”發展典型,正產生巨大的示範帶動效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