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羅永浩、Papi醬相繼退出,2018年內容付費將走向何方?

導讀:2017年, “喜馬拉雅”D輪融資過億、“蜻蜓FM”E輪融資10億、“得到”C輪融資9億, 這些融資事件無不彰顯著內容付費的熱度。 但是, 同樣在2017年, 上述幾大平臺的訂閱專欄打開率不斷降低, 羅永浩、Papi醬相繼退出, 有人說內容付費拐點到了。 那麼內容付費未來將走向何方?

內容付費拐點到了嗎?

什麼是內容付費?

內容付費從字面上理解, 就是消費者花錢看自己想流覽的內容, 包括文字、圖片、音訊、視頻等。 起點網在2003年就推出了內容付費模式——使用者閱讀時前面部分章節是免費的, 但後面則需要付費觀看。 所以, 內容付費並不是一個新東西, 只是我們給予了它一個新的概念。

內容付費得到推崇原因大致有以下:

1. 緩解用戶的各種焦慮, 包括身份焦慮、競爭焦慮、財富焦慮等。

2. 用戶越來越習慣于利用碎片化時間。

3. 資訊爆炸時代, 付費是篩選資訊的一個方式。

4. 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帶來的便利性。

5. 消費升級。

不過儘管內容付費有足夠的發展前景, 但其目前仍存在著不少問題:

1. 內容不過關

眾多玩家紛紛加入內容付費領域, 生產的內容良莠不齊、同質化嚴重, 甚至很多內容的水準跟機場光碟差不多。 此外, 知識是需要積累的, 不會每天都有新的東西, 內容生產商後面會陷入內容重複的窘境。

2. 內容無法匹配需求

對於焦慮的消費者來說, 他們付費是為了解決焦慮, 也就是獲取知識、磨練技能。 這些消費人群希望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但是他們並沒有選擇線上教育的知識, 而是選擇類似於職場技能、人生勵志、心靈雞湯等。 這些內容短時間貌似收穫頗多, 但解決問題實在有些難度, 這也就讓內容付費變成了智商收稅。

虞滌新 果睿投資董事長、前德隆集團執行總裁

內容付費未來將走向何方?

1. 內容付費的邊界變得模糊

內容付費的熱潮, 讓無數玩家爭先恐後地進入這個市場, 其品類和範圍越來越豐富。 很多內容付費已經不是知識分享了, 而是傳播一種觀點甚至只是為了娛樂,

內容付費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

2. 興趣閱讀正在興起

基於內容付費存在的問題, 很多內容付費平臺不再是直面焦慮, 更多地指向興趣、人文歷史、女性情感、母嬰時尚等領域。

3. 社交性將更強

目前, 大多數內容付費產品互動性較差, 而對於知識的學習來說, 互動能提升學習者的興趣, 也能增加平臺粘性。 正如今日頭條開始做社交, 喜馬拉雅越來越重視用戶粘度問題, 未來內容付費社交性將更強, 目的就是提升使用者的交流和粘度。

內容付費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

內容付費已經進入2018年, 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 這個市場尚未定局, 未來還會有很多變數以及機會, 讓我們拭目以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