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終獎關鍵期:當心這個75%職場人都有過的小習慣,讓老闆很生氣

不知從何時開始, 微信朋友圈已經成為我們瞭解一個人最快捷的管道。 它不僅讓人對親朋好友“瞭若指掌”, 還能幫助你在工作中“左右逢源”。

不過, 隨著微信功能的不斷更新, 用戶開始有權設置好友查看朋友圈的時限, 其中, “僅三天可見”備受職場人的歡迎。 近日, 中國職場網的一項調查顯示, 國內有多達75%的受訪者曾經、正在或將要對朋友圈許可權進行設置, 只有22%的職場人選擇“完全公開”。

當朋友圈淪為“工作圈”、“事業圈”、“行銷圈”, 我們到底該不該“打開心扉”呢?看似簡單的“僅三天可見”背後, 又牽連著怎樣的職場關係?

故事

小潔: “快看, 陳美最新朋友圈的視頻好搞笑!”

同事A: “啊?我怎麼沒看到。 ”

這段發生在長沙一家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裡的對話, 造成了一對職場好友關係的破裂。

1月3日, 午間時分, 正打算休息一會兒的小潔聽到隔壁辦公桌同事的一聲吆喝, 好奇心湧了上來。

但迫於困意, 午覺後起來她給忘了視頻的事。

幾天後, 小潔突然記起陳美的視頻, 再點開朋友圈——什麼內容都沒有看到, 一行字顯得特別刺眼:“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原來, 陳美在小潔午睡的時候, 對朋友圈進行了許可權設置。

同在長沙一家網路公司上班, 4年時間裡, 小潔和陳美不僅是“室友”還是一起加班熬夜想創意的小姐妹。 怎麼突然關係就變了?

這個事情出現後, 小潔心理有疙瘩, 可陳美好像並沒有不同——每天跟大家有說有笑, 遇著工作上的麻煩, 還是會來求助小潔。

越想越奇怪, 小潔又點開了微信工作群發現, 除了陳美, 還有幾個平日不怎麼說話的同事也對自己設置了“僅三天可見”, 而恰好這幾個同事還走得挺近。

難道被排擠了?小潔越想越氣, 隨後也將自己的朋友圈進行了許可權設置。 可後來, 公司年終總結大會上的一幕讓小潔悔不當初——“老闆說朋友圈的工作資訊轉發量將納入今年年終考核, 財務已經根據大家的朋友圈進行核算。 我們遮罩了朋友圈, 財務人員無法審核, 全部以零計算”。

調查

75%的受訪者曾設置朋友圈許可權

“我身邊很多職場人都選擇設置許可權。 ”1月13日, 在長沙一家雜誌社工作的黃女士告訴記者, 半年前, 由於同間辦公室的同事突然都“鎖”上朋友圈, 所以她也對別人設置了。

記者瞭解到, 中國職場網針對國內100家企業所做的一項調查資料顯示, 多達75%的受訪者曾經、正在或將要對朋友圈許可權進行設置, 只有22%的人沒有設置。 其中, “微信工作化角色增多”是導致人們關上朋友圈大門的最大原因。

那麼, 職場人為何喜歡設置朋友圈許可權呢?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 原因大致有三種——第一是隱私觀念特別強;第二是拒絕將朋友圈工作化, 認為朋友圈更多是“私人物品”;第三類是小團體主義,

為了搞好某些同事關係、分化小群體。

觀點

領導怎麼看待員工的“三天可見”

正面:看中能力, 公事公辦

負面:微信也是業務工具, 有秘密瞞著我

如今, 越來越多老闆要求員工在朋友圈轉發公司資訊, 可一旦發現員工對自己“僅三天可見”, 該是怎樣的心情?1月14日,記者走訪了長沙5家不同企業,其中有4家企業的老闆認為:“微信也是業務工具,有秘密瞞著不好”,而1家企業老闆認為:“更看中員工能力,公事公辦。”

“倒不是說這樣的行為有多惡劣,只是可能引發不少上下級以及同事間的揣測與誤會。”長沙一家大型裝飾公司老闆陳先生舉例,2017年,他曾開除了一名在公司工作了近10年的市場總監,原因就是對方設置了朋友圈許可權。

陳先生說,不僅是自己對此有芥蒂,很多同事也會因此揣測是否因為公司決策不合理、老闆員工關係差等原因導致員工對領導和同事“僅三天可見”。於是,為了穩定人心,他有了另外的考量,“微信不是一個純私人的社交軟體,工作溝通和客戶聯絡功能也佔據了大比重,市場總監這麼重要的崗位,對我遮罩,難道有什麼事不想讓我知道?”

專家

別讓許可權設置成職業“攔路虎”

陳涵(長沙資深人力與資源管理師)

希區柯克電影《後窗》裡說:“人永遠都想知道陌生窗戶裡的男女在幹什麼,而這扇窗戶背後發生的事情永遠比你想像的要複雜那麼一點點”。

這句話,用於職場也很合適。

當一個人決定設置朋友圈許可權時,大致會持有兩種心情。要麼是“應該不會被發現”的鴕鳥態度,要麼是“被發現又怎樣”的無所謂態度。不過當你繼續思考下去,你該更多地想想——別人猜測怎麼辦?產生疑心後的想法對你會有什麼影響?

從朋友圈被工作化的現狀和趨勢來看,職場人的朋友圈“僅三天可見”,或多或少會對職業發展帶來一定負面影響。領導是管理者,但根本上也是人,尤其是比較感性的人,更容易被這樣的事所影響。

另外,員工在企業所處的位置也會決定這種影響的大小。骨幹力量多半不會受影響,但對於處於邊緣位置的員工來說,努力獲取領導的信任不是件壞事,而開放朋友圈則是對此有裨益的。

編輯:小Y

該是怎樣的心情?1月14日,記者走訪了長沙5家不同企業,其中有4家企業的老闆認為:“微信也是業務工具,有秘密瞞著不好”,而1家企業老闆認為:“更看中員工能力,公事公辦。”

“倒不是說這樣的行為有多惡劣,只是可能引發不少上下級以及同事間的揣測與誤會。”長沙一家大型裝飾公司老闆陳先生舉例,2017年,他曾開除了一名在公司工作了近10年的市場總監,原因就是對方設置了朋友圈許可權。

陳先生說,不僅是自己對此有芥蒂,很多同事也會因此揣測是否因為公司決策不合理、老闆員工關係差等原因導致員工對領導和同事“僅三天可見”。於是,為了穩定人心,他有了另外的考量,“微信不是一個純私人的社交軟體,工作溝通和客戶聯絡功能也佔據了大比重,市場總監這麼重要的崗位,對我遮罩,難道有什麼事不想讓我知道?”

專家

別讓許可權設置成職業“攔路虎”

陳涵(長沙資深人力與資源管理師)

希區柯克電影《後窗》裡說:“人永遠都想知道陌生窗戶裡的男女在幹什麼,而這扇窗戶背後發生的事情永遠比你想像的要複雜那麼一點點”。

這句話,用於職場也很合適。

當一個人決定設置朋友圈許可權時,大致會持有兩種心情。要麼是“應該不會被發現”的鴕鳥態度,要麼是“被發現又怎樣”的無所謂態度。不過當你繼續思考下去,你該更多地想想——別人猜測怎麼辦?產生疑心後的想法對你會有什麼影響?

從朋友圈被工作化的現狀和趨勢來看,職場人的朋友圈“僅三天可見”,或多或少會對職業發展帶來一定負面影響。領導是管理者,但根本上也是人,尤其是比較感性的人,更容易被這樣的事所影響。

另外,員工在企業所處的位置也會決定這種影響的大小。骨幹力量多半不會受影響,但對於處於邊緣位置的員工來說,努力獲取領導的信任不是件壞事,而開放朋友圈則是對此有裨益的。

編輯:小Y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