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24歲小夥天津大爆炸犧牲 如今弟弟妹妹滿月 48歲母親:孩子是希望

剛剛生產完一個月, 48歲的方志英身體還有些虛弱, 她走路很慢, 需要人攙扶著。 但是一看到繈褓裡的一對兒女, 她疲憊的臉上總會露出笑容。

外界給了方志英一個稱號:“英雄的母親”。 2015年8月12日, 天津港發生特大爆炸事故, 家中獨子龐題參與消防救援, 不幸犧牲, 年僅24歲。

失去孩子之後, 本就患有腦梗的方志英身體狀態更加糟糕。 為了有個寄託, 她不顧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 想再要一個孩子。 丈夫龐方國一開始擔心妻子的身體, 後來也堅定地支持。 經過四次艱難的試管嬰兒嘗試, 方志英終於在去年5月成功懷孕,

並於去年12月14日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生下一對龍鳳胎, 體重都是2190克。

如今兩個孩子剛剛滿月, 體重都長了一斤多, 夫婦倆也從武漢回到了隨州家中。 方志英說, 有了孩子就有了寄託, 有了希望。

▲方志英露出欣慰的笑容。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A

孩子小名“思思”“念念”

“就是希望他們不要忘記大哥”

1月9日上午, 龐方國夫婦帶著小孩, 來到了去年做試管嬰兒的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總醫院。

這一天天氣晴朗, 陽光暖暖地灑在臉上。 方志英穿著一件橘紅色羽絨服, 圍了一條淺色圍巾。 還在月子期間, 她的頭髮稍微有點亂, 走路也不敢邁得太大步, 兩名醫護人員一左一右攙扶著她。

兩個小孩分別由爸爸和姨媽抱著, 在懷裡安靜地睡著了。 哥哥穿著藍色小棉襖, 妹妹則是紅色。 他們準備回湖北隨州老家, 臨走前再來醫院看看, 還帶來了一面錦旗。

▲夫婦倆帶著小孩和錦旗回到醫院。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醫生和護士都圍攏過來, 欣喜地打量著兩個小生命。 沒過一會兒, 哥哥醒了, 哭鬧起來, 龐方國趕緊拿過奶瓶給小孩餵奶。 “看你動作有點生疏, 不夠熟練啊!”一名護士見龐方國餵奶的姿勢還不夠自然, 笑著調侃說。 龐方國一聽笑了:“哥哥胃口大, 要吃兩份的!”

方志英靜靜地坐在旁邊, 滿臉幸福地望過去。 由於十年前患上腦梗, 方志英整個右手失去知覺,

不能動, 無法親手抱抱孩子, 走路久了也會腰疼。 但是只要看到孩子, 她就覺得踏實。

座位旁邊, 一名女士在輸液, 跟方志英聊了起來, “生了一對龍鳳胎, 真是好!”方志英聽了, 臉上又露出笑容。 女士問方志英, 剖腹產的時候疼不疼, 方志英笑著縮了一下身子, 說:“挺疼, 後來幾天就好了。 ”

方志英輕聲告訴女士, 懷孕的過程很辛苦, 撐得肚子都要炸了一樣, 睡覺也只有側躺, 不能平躺, 否則出不了氣, 就像有一塊大石頭壓在身上一樣。 後來到第33周, 實在受不了, 就去醫院剖腹產, 比預產期提前了一些。

“哥哥先出來, 他一出來就爬爬爬。 ”方志英右手動不了, 就抬起左手, 小幅度上下揮動, 模仿小孩爬的動作。 剛出生時兄妹倆都是2190克,

哥哥胃口更大, 現在比妹妹要重一點, 兩兄妹都長了一斤多, 快到3000克。

▲龐方國給孩子餵奶。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龐方國告訴紅星新聞, 他已經給孩子取好了名字, 兒子叫龐清暉, 女兒叫龐思琦。 “琦”和“題”諧音, 並且女兒的小名叫思思, 兒子的小名叫念念, “就是希望他們不要忘記大哥龐題,以大哥為榜樣。”

B

冒險懷孕,每天注射三四針抗凝藥物

第四次試管嬰兒終於懷上

把錦旗送給醫護人員後,龐方國一家帶著小孩,回到隨州市家中。少了醫護人員的專業護理,之後就需要靠他們自己了。好在小孩的姨媽也在幫忙照料,讓他們可以鬆口氣。當天晚上,兩個小孩哭得比較厲害,大人幾乎一夜沒睡。

相比起成功懷孕時的驚喜,以及小孩剛剛出生時的激動,如今龐方國夫婦進入了一種更加平和的心態。新生命的誕生讓之前空落落的心有了期待,現在,他們懷揣著這份期待開始新的生活。

但是回顧之前的經歷,龐方國和方志英夫婦經歷了生離死別、重燃希望、艱辛受孕、生命延續的跌宕過程。

龐方國和方志英是湖北隨州人,2010年,家中獨子龐題參軍入伍,曾任天津市公安消防總隊保稅支隊天保大道中隊班長。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發生後,龐題主動請纓,參與救援,卻在爆炸事故中不幸犧牲,年僅24歲。

兒子犧牲後,夫妻倆陷入了深深的悲痛。特別是方志英,因為長期思念兒子,情緒不能自拔,每天精神恍惚。2015年底,方志英向龐方國提出想再生一個孩子。龐方國考慮到他們夫妻倆都是快50歲的人了,並且妻子身體狀況也不大好,懷孕生子風險太大,他不同意,勸妻子放棄這個想法。

但是方志英還是堅持想要,龐方國最終也同意了,他選擇支持妻子的想法。2015年12月2日,夫妻倆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總醫院,諮詢試管嬰兒的相關情況。

經過幾個月的調理,2016年4月12日,夫妻倆開始第一次試管嬰兒的嘗試,但以失敗告終。醫生告訴龐方國,以方志英身患腦梗的身體狀況,加上當時年齡已經47歲,試管嬰兒的難度非常大,成功率很低。

▲方志英患有腦梗,現在右手不能動。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但是夫妻倆沒有放棄。促排卵的激素藥物會加速血栓的形成,一旦發生血栓就有生命危險。為了預防血栓形成,方志英的腹部和臀部每天需要注射3到4針抗凝藥物,身上最多時有幾十個針眼,方志英一直默默忍受著。

直到2017年5月13日,第四次嘗試。當時方志英已經非常虛弱,但還是拖著身子來到醫院,沒想到14天后再一查,真的懷上了。

C

40歲以上,試管嬰兒成功率只有3%

醫院在治療中經常調整方案

“我們對他們保持了足夠的敬重,也希望用先進的技術幫他們實現願望。”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總醫院生殖中心主任張娟告訴紅星新聞,因為他們夫妻雙方的年齡都比較大,並且方志英本身有腦梗的後遺症,醫院就為夫妻雙方進行了詳細的身體檢查和評估,然後請了醫院相關科室進行會診,經過討論之後,制定了一個周密的方案,對夫妻倆進行治療。

▲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總醫院生殖中心主任張娟。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他們懷孕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相對常人而言風險更大一些,比如高齡孕婦容易出現糖尿病、高血壓等。”張娟介紹,方志英一是懷孕的幾率比較低,二是病情經常變化,在治療的過程中,醫院便經常調整治療方案,全科室的人也對夫妻倆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更好的適應治療過程。

“前三次都失敗了,第四次終於成功,成功的時候,我看到他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張娟告訴紅星新聞。

張娟介紹,一般來說,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跟年齡相關,一般40歲以上,成功率只有3%左右,方志英48歲,成功率就更低,“但是他們想再要孩子的願望十分強烈,我們也就努力幫助他們完成心願。”

“在做試管的過程中,會使用促排卵的藥物,但這些藥物會誘發血栓形成,一旦血栓形成就會加重腦梗的病情,也會有生命危險。”張娟介紹,這是受孕期間一個主要的矛盾,為了調和這一矛盾,醫院隨時調整用藥,並使用了抗凝的藥物,確保方志英既能夠順利受孕,又能夠保證生命安全。

而在懷孕期間,方志英有出血症狀,醫院就安排兩周左右複查一下,把風險控制住,確保能夠順利地度過孕期。

“比她年齡更大的做試管嬰兒成功的也有,但是不像她還有其他合併症,她整個右手都不能動。”張娟感慨,以方志英這樣的身體狀況,能夠成功懷孕並生下一對健康的龍鳳胎,的確讓人欣喜,生命得到延續。

在欣喜的間隙,夫妻倆偶爾也會回想起大兒子龐題,但是他們至今不後悔送兒子去參軍。龐方國計畫著,接下來兩三年都不出去打工了,主要在家照看兩個小孩。

“再過一段時間,就帶兩個孩子去看大哥,以後也會把大哥的故事說給他們聽。”龐方國說。

紅星新聞記者丨王俊峰 發自湖北

編輯丨馮玲玲

“就是希望他們不要忘記大哥龐題,以大哥為榜樣。”

B

冒險懷孕,每天注射三四針抗凝藥物

第四次試管嬰兒終於懷上

把錦旗送給醫護人員後,龐方國一家帶著小孩,回到隨州市家中。少了醫護人員的專業護理,之後就需要靠他們自己了。好在小孩的姨媽也在幫忙照料,讓他們可以鬆口氣。當天晚上,兩個小孩哭得比較厲害,大人幾乎一夜沒睡。

相比起成功懷孕時的驚喜,以及小孩剛剛出生時的激動,如今龐方國夫婦進入了一種更加平和的心態。新生命的誕生讓之前空落落的心有了期待,現在,他們懷揣著這份期待開始新的生活。

但是回顧之前的經歷,龐方國和方志英夫婦經歷了生離死別、重燃希望、艱辛受孕、生命延續的跌宕過程。

龐方國和方志英是湖北隨州人,2010年,家中獨子龐題參軍入伍,曾任天津市公安消防總隊保稅支隊天保大道中隊班長。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發生後,龐題主動請纓,參與救援,卻在爆炸事故中不幸犧牲,年僅24歲。

兒子犧牲後,夫妻倆陷入了深深的悲痛。特別是方志英,因為長期思念兒子,情緒不能自拔,每天精神恍惚。2015年底,方志英向龐方國提出想再生一個孩子。龐方國考慮到他們夫妻倆都是快50歲的人了,並且妻子身體狀況也不大好,懷孕生子風險太大,他不同意,勸妻子放棄這個想法。

但是方志英還是堅持想要,龐方國最終也同意了,他選擇支持妻子的想法。2015年12月2日,夫妻倆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總醫院,諮詢試管嬰兒的相關情況。

經過幾個月的調理,2016年4月12日,夫妻倆開始第一次試管嬰兒的嘗試,但以失敗告終。醫生告訴龐方國,以方志英身患腦梗的身體狀況,加上當時年齡已經47歲,試管嬰兒的難度非常大,成功率很低。

▲方志英患有腦梗,現在右手不能動。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但是夫妻倆沒有放棄。促排卵的激素藥物會加速血栓的形成,一旦發生血栓就有生命危險。為了預防血栓形成,方志英的腹部和臀部每天需要注射3到4針抗凝藥物,身上最多時有幾十個針眼,方志英一直默默忍受著。

直到2017年5月13日,第四次嘗試。當時方志英已經非常虛弱,但還是拖著身子來到醫院,沒想到14天后再一查,真的懷上了。

C

40歲以上,試管嬰兒成功率只有3%

醫院在治療中經常調整方案

“我們對他們保持了足夠的敬重,也希望用先進的技術幫他們實現願望。”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總醫院生殖中心主任張娟告訴紅星新聞,因為他們夫妻雙方的年齡都比較大,並且方志英本身有腦梗的後遺症,醫院就為夫妻雙方進行了詳細的身體檢查和評估,然後請了醫院相關科室進行會診,經過討論之後,制定了一個周密的方案,對夫妻倆進行治療。

▲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總醫院生殖中心主任張娟。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他們懷孕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相對常人而言風險更大一些,比如高齡孕婦容易出現糖尿病、高血壓等。”張娟介紹,方志英一是懷孕的幾率比較低,二是病情經常變化,在治療的過程中,醫院便經常調整治療方案,全科室的人也對夫妻倆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更好的適應治療過程。

“前三次都失敗了,第四次終於成功,成功的時候,我看到他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張娟告訴紅星新聞。

張娟介紹,一般來說,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跟年齡相關,一般40歲以上,成功率只有3%左右,方志英48歲,成功率就更低,“但是他們想再要孩子的願望十分強烈,我們也就努力幫助他們完成心願。”

“在做試管的過程中,會使用促排卵的藥物,但這些藥物會誘發血栓形成,一旦血栓形成就會加重腦梗的病情,也會有生命危險。”張娟介紹,這是受孕期間一個主要的矛盾,為了調和這一矛盾,醫院隨時調整用藥,並使用了抗凝的藥物,確保方志英既能夠順利受孕,又能夠保證生命安全。

而在懷孕期間,方志英有出血症狀,醫院就安排兩周左右複查一下,把風險控制住,確保能夠順利地度過孕期。

“比她年齡更大的做試管嬰兒成功的也有,但是不像她還有其他合併症,她整個右手都不能動。”張娟感慨,以方志英這樣的身體狀況,能夠成功懷孕並生下一對健康的龍鳳胎,的確讓人欣喜,生命得到延續。

在欣喜的間隙,夫妻倆偶爾也會回想起大兒子龐題,但是他們至今不後悔送兒子去參軍。龐方國計畫著,接下來兩三年都不出去打工了,主要在家照看兩個小孩。

“再過一段時間,就帶兩個孩子去看大哥,以後也會把大哥的故事說給他們聽。”龐方國說。

紅星新聞記者丨王俊峰 發自湖北

編輯丨馮玲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