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網路名博甬南行”活動1月11日至13日在寧海象山舉行

1月11日至13日, 為期三天的“網路名博甬南行”活動在寧海和象山舉行。 網路名博們踏上寧海和象山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 走訪了五個別具特色的文化勝地, 探尋寧海和象山的文化魅力。

第一站:

影視文化——象山影視城

“從神雕俠侶城到唐城、春秋城、民國城, 感覺像穿越了歷史一般, 在這些還原的建築前, 對歷史的感受特別真切並且深刻。 ” 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徐王嬰在參觀完象山影視城後感歎道。

象山影視城位於象山縣新橋鎮大塘港生態休閒旅遊區塊, 2005年初開城營業, 如今已經建成神雕俠侶城以及國內擁有最完善的以春秋戰國為時代背景春秋戰國城和全國質感最好的民國城。 2017年7月, 浙江廣電投資的中國海影城專案對外試營業。

2017年, 象山縣出臺《關於扶持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在企業落戶、企業獎勵和稅收政策等方面大力推進影視文化產業發展。

提供最多跑一次和五天辦結的高效方式, 並實行零收費服務。 在企業獎勵服務上, 實行一次性提供材料、全程代辦、季度返稅的服務。 2017全年, 整個寧波影視產業區營業收入實現爆發性增長16.28億元, 稅收達8412萬元, 其中落戶企業營業收入實現13億元, 稅收實現7029萬元;象山影視城景區門票及經營性收入達9690萬元, 門票收入躍入全國影視基地景區前三甲。

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主任陳建瑜介紹, 2017年, 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劇組引進數量屢創歷年新高, 《武動乾坤》、《狼殿下》等入駐拍攝劇組150個, 同比增長38%, 拍攝天數3700天, 同比增長20%, 穩居國內影視基地拍攝劇組數量第二位元。

目前, 《長安十二時辰》、《問天錄》等10個劇組正在影視城拍攝。

同時, 寧波的影視產業鏈效應凸顯, 全國最大的道具、影視器材和服裝道具公司已入駐象山影視城並投入運營。

第二站:

民宿文化——牆頭鎮方家嶴

走進方家嶴, 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紅燈籠, 上面寫著四個字:“村民說事”, 據說是村子裡的民主制度,

這或可認為是當下村落文化的一種體現。

方家嶴位於象山縣牆頭鎮, 西滬港畔, 大雷山腳下, 是象山縣首批十大美麗村莊之一。 方家嶴最有特色的當屬民宿, 全村707戶人家, 有30多戶都開起了客棧, 各家客棧做成一 覽表放置在村子裡的廣場上, 供遊客選擇。

參觀完民宿後, 知名博主“三段姑娘”對方家嶴民宿這樣評價:“方家嶴民宿乾淨、清新、漂亮, 便宜, 夏天來還有一個露天游泳池, 住宿包三餐, 吃的是海鮮!”可見方家嶴民宿的魅力。

方家嶴有長約1000米, 有象山第一長廊之稱的“十八景長廊”, 這條長廊是一條生態溪流觀光長廊。 長廊另一側, 有可供漂流的游泳池, 池水是山上流動的山泉水, 應該是有點野性的游泳池了。

此外還有大雷山可以徒步攀爬, 山上有大雷山莊;周邊還有振聲寺、水庫、石鼓嶺古道、雙龍潭等, 可以花點時間, 散步行走, 呼吸來自大自然的淳美之風。

第三站:

婚嫁文化——十裡紅妝博物館

十裡紅妝博物館裡展示的是江南富裕家庭特有的嫁女場面, 特指寧紹一帶。女方嫁妝之多,綿延十裡,號稱“十裡紅妝”。時至今日,館內1000多件展品看下來,更讓人震撼的是嫁妝所沉澱和封存的我國傳統的雕刻藝術、堆塑藝術、繪畫藝術和書法藝術等技藝。

這些紅妝用貴如黃金的朱砂漆底,用黃金和各種天然石等裝飾,又反映出當時的經濟情況,由於海運交通發達,商業的繁盛,當地物質生活曾經富庶,奢華的紅妝婚俗達到了全盛階段。無論家境貧富,紅妝是當地出嫁必不可缺的嫁妝,作為今後家庭生活的用具。

十裡紅妝博物館,由民間收藏家何曉道提供展品的國助民辦博物館,也是浙江省規模最大的民間民俗博物館,創建於2003年9月,2004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館內採用場景布展和藏品歸類布展相結合,有嫁妝場景,有木桶房、繡房、閨房、書房、婚房和百床風情等展廳,仿若一個寶庫。

知名博主“滾滾是偶”拍了一張博物館婚床的動圖發佈在網路上,引發網友對婚姻與愛情的討論。

第四站:

非遺文化——東方藝術博物館

“我父親籌建這座博物館其實是一種情懷,是為了展示和交流非遺文化,我父親是泥金彩漆傳承人。”東方藝術社董事長黃雍同樣是清刀木雕傳承人,他與父親、東方藝術博物館館長黃才良一起從博物館的設計到館內作品創作與收集,付諸匠心。

黃雍說,他曾在創作之前,單單磨刀就磨了半年。而他的父親黃才良則是從17歲開始學藝,靠的也是沒日沒夜的刻苦學習,直至日後成為寧海家喻戶曉的木雕大師和企業家。

在父子二人創建的博物館內,分別設了寧海東方藝術博物館、泥金彩漆、清刀木雕、十裡紅妝器具(箍桶)工藝流程演示區,中、小學生非遺工藝實習區,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旅遊職業學院非遺文化作品創作實驗區,泥金彩漆、清刀木雕研究所,寧海非遺文化創意設計區,寧海非遺產品生產區,交流會展區等十大功能區塊,整個博物館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790平方米,總投資9100萬元。館內的近、現代泥金彩漆生活用具、歷代造像館內所展示的造像等都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及學術價值。

目前,寧海東方藝術博物館還在後期完善中,將於今年5月18日正式開門迎客。

第五站:

古鎮文化——前童歷史文化街區

前童古鎮早已蜚聲海內外,每年的元宵行會,前童古鎮都會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遊覽參觀。因為,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和正月十五這兩天,是前童古鎮的元宵節,比全國其他地方的元宵節早一天,並多一天。這兩天裡,前童古鎮的童氏族人會將一些“老古董”:鼓亭、秋千、抬閣,按“房族”大小依次排列,走街巡遊,這一傳承百年的民俗在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古鎮的童氏百姓介紹,童氏元宵行會是紀念祖先童濠帶領族人開渠鑿砩、灌溉農田,並祈願年景豐收而進行的流動燈會,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前童古鎮的人們似乎特別鍾情于鵝卵石,古鎮裡有路的地方就有鵝卵石,甚至很多老屋的牆基也是用較大的鵝卵石堆積起來的,古鎮的人笑稱,這是給予腳底的按摩。

前童古鎮以明清古建築為主,粉牆黛瓦,給人以素雅之感。古鎮內還有好義堂、童氏宗祠、民俗博物館、鼓亭館等富有文化內涵的古跡,展示著古老的歷史。古鎮裡,每戶人家門前都有一塊青石板,一條清澈的溪水從石板下流過。古鎮的童姓先祖按照八卦原理,把發源於天臺山脈的白溪水引入村莊,形成“八卦水系”,潺潺流水如母親河般守護著古村,如今,河水依然清澈,仍然有婦人在河水裡浣洗衣物。

知名博主“勞月”說,浙江的古鎮古村落很多,但建於南宋年間的前童古鎮,至今仍保存得這般完好,別具特色,值得一遊。

特指寧紹一帶。女方嫁妝之多,綿延十裡,號稱“十裡紅妝”。時至今日,館內1000多件展品看下來,更讓人震撼的是嫁妝所沉澱和封存的我國傳統的雕刻藝術、堆塑藝術、繪畫藝術和書法藝術等技藝。

這些紅妝用貴如黃金的朱砂漆底,用黃金和各種天然石等裝飾,又反映出當時的經濟情況,由於海運交通發達,商業的繁盛,當地物質生活曾經富庶,奢華的紅妝婚俗達到了全盛階段。無論家境貧富,紅妝是當地出嫁必不可缺的嫁妝,作為今後家庭生活的用具。

十裡紅妝博物館,由民間收藏家何曉道提供展品的國助民辦博物館,也是浙江省規模最大的民間民俗博物館,創建於2003年9月,2004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館內採用場景布展和藏品歸類布展相結合,有嫁妝場景,有木桶房、繡房、閨房、書房、婚房和百床風情等展廳,仿若一個寶庫。

知名博主“滾滾是偶”拍了一張博物館婚床的動圖發佈在網路上,引發網友對婚姻與愛情的討論。

第四站:

非遺文化——東方藝術博物館

“我父親籌建這座博物館其實是一種情懷,是為了展示和交流非遺文化,我父親是泥金彩漆傳承人。”東方藝術社董事長黃雍同樣是清刀木雕傳承人,他與父親、東方藝術博物館館長黃才良一起從博物館的設計到館內作品創作與收集,付諸匠心。

黃雍說,他曾在創作之前,單單磨刀就磨了半年。而他的父親黃才良則是從17歲開始學藝,靠的也是沒日沒夜的刻苦學習,直至日後成為寧海家喻戶曉的木雕大師和企業家。

在父子二人創建的博物館內,分別設了寧海東方藝術博物館、泥金彩漆、清刀木雕、十裡紅妝器具(箍桶)工藝流程演示區,中、小學生非遺工藝實習區,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旅遊職業學院非遺文化作品創作實驗區,泥金彩漆、清刀木雕研究所,寧海非遺文化創意設計區,寧海非遺產品生產區,交流會展區等十大功能區塊,整個博物館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790平方米,總投資9100萬元。館內的近、現代泥金彩漆生活用具、歷代造像館內所展示的造像等都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及學術價值。

目前,寧海東方藝術博物館還在後期完善中,將於今年5月18日正式開門迎客。

第五站:

古鎮文化——前童歷史文化街區

前童古鎮早已蜚聲海內外,每年的元宵行會,前童古鎮都會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遊覽參觀。因為,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和正月十五這兩天,是前童古鎮的元宵節,比全國其他地方的元宵節早一天,並多一天。這兩天裡,前童古鎮的童氏族人會將一些“老古董”:鼓亭、秋千、抬閣,按“房族”大小依次排列,走街巡遊,這一傳承百年的民俗在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古鎮的童氏百姓介紹,童氏元宵行會是紀念祖先童濠帶領族人開渠鑿砩、灌溉農田,並祈願年景豐收而進行的流動燈會,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前童古鎮的人們似乎特別鍾情于鵝卵石,古鎮裡有路的地方就有鵝卵石,甚至很多老屋的牆基也是用較大的鵝卵石堆積起來的,古鎮的人笑稱,這是給予腳底的按摩。

前童古鎮以明清古建築為主,粉牆黛瓦,給人以素雅之感。古鎮內還有好義堂、童氏宗祠、民俗博物館、鼓亭館等富有文化內涵的古跡,展示著古老的歷史。古鎮裡,每戶人家門前都有一塊青石板,一條清澈的溪水從石板下流過。古鎮的童姓先祖按照八卦原理,把發源於天臺山脈的白溪水引入村莊,形成“八卦水系”,潺潺流水如母親河般守護著古村,如今,河水依然清澈,仍然有婦人在河水裡浣洗衣物。

知名博主“勞月”說,浙江的古鎮古村落很多,但建於南宋年間的前童古鎮,至今仍保存得這般完好,別具特色,值得一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