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我與京都的緣分——寫在去京都之前

雖然從未去過京都, 但京都離我並不遙遠。

川端康成的《古都》, 夏目漱石的《虞美人圖》, 穀崎潤一郎的《細雪》和《陰翳禮贊》, 梶井基次郎的《檸檬》、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

京都就已經沉澱在我的少女時代, 即使閉上眼睛, 它仍然在我的視野內。 但那終究是模糊的, 曖昧的, 游離的, 只能感受到它依稀的氣息和身影:一樹垂櫻、一盞燈籠、一條腰帶, 一扇窗戶、一山紅葉……這是京都, 亦或者, 又不是?

15歲時, 我深深地迷戀上了《源氏物語》, 雖然不知道是必然或是偶然, 總之, 一直到大學畢業, 我都如饑似渴的尋找身邊每一本稍有名氣的日本作家的作品, 還想轉專業去考北京師範大學東方文學系的研究生。 在那個時期, 由於日劇、動漫和偶像團體在中國的流行, 我們那一代中許多人有一個日本情結再正常不過了——即使反日情緒和活動從來接連不斷,

文化的魅力依然難以阻擋。

《源氏物語》中的綺麗畫卷

小時候的我是個孤僻不合群的學生, 連老師都會稱之為“乖逆”, 日本文學中那份寂寞、細微、幽玄和物哀, 然而又偏執、不顧一切的美, 就這樣逐漸順著年少的孤獨滲入自己的血液裡。 “老楓樹幹上的紫花地丁開了花”、“此身行作出岫雲,

日暮猶試嫁衣裳”、“在千重子的前發上飄落了少許細雪, 很快就消融了。 整個市街也還在沉睡著”、“我想:我要活下去!”……讀著讀著, 就感覺那樣的寂寞變成了冬日凝結在窗戶上的輕霧, 呵口氣, 朦朧得似乎就看不見了。

川端康成《古都》

一個幾乎沒有情節只剩下情緒的故事

從銀閣寺、到金閣寺, 從比叡山、到嵐山, 從柊家到渡月亭, 從京都禦所、到三十三間堂, 平等堂、四條、三條、桂離宮的籬笆、大文字山的“大”字、本能寺的大火、南禪寺的豆腐火鍋、晴明神社的祭祀、鴨川沿岸永恆而又稍縱即逝的風景、南座劇場的歌舞伎表演、祗園祭……那些一個個名字所勾勒出來的京都輪廓, 在書中若隱若現, 像淡墨畫一般, 讓人心生嚮往, 又心懷感喟。

金閣寺與銀閣寺

對於京都, 我是感激的。

在我與這個世界建立初步的連接之時, 日本的美, 支撐起了我最初的人生, 它必然會朝著之後無限的時間發出邀請。無論我有沒有真實踏上京都的土地,大約都一樣。在我的生命中,大約永遠都會保留一份對於細微幽靜哀愁之美的欣賞和感受,而這正是我獨享的風景,永遠都只屬於我。在這時空流動的某種氣息中,我才成長為今日的我。

永遠有些什麼在流逝之中卻又停留不變

然而,對於京都,我也不免有些遺憾。

大學畢業後,我對於日本文學的興趣便與日俱減,或許是新的文學作品如輕小說一類再也不如曾經的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井上靖、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水上勉……那般吸引我,縱然是人人稱讚的大島健三郎或是村上春樹也不復前輩的魅力。而且,最後我沒考上東方文學的研究生,也沒走上文學研究者的道路。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刻意引導,我最終選擇了人類學。

川端康成

三島由紀夫

研一時,恰逢南京大學徐藝乙教授來講座,講的是日本民藝,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是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那一年,我找了許多包括柳宗悅在內的日本民藝書籍,開始以另一個視角來看待日本,看待古老的京都,以及那曾經流逝又曾經輝煌的一切。

日本,逐漸失去了它的神秘,如冰一樣透明的美,最終還是不免如冰一樣容易破碎。我開始理解它,理解它的新與舊,菊與刀,以及曖昧、殘酷、美好,極致。民藝,匠人……開始成了我關注的另一極,重新喚起了我對日本文化的熱愛。但那樣的熱愛終究不能和往日相提並論,對於日本最根基的匠人精神,我始終未能產生深深的認同感,而纖細、細微、陰翳的美麗,似乎過了少女時期,也就逐漸讓位於更加深沉宏大的時代感。小說幾乎也不讀了,我的目光,幾乎全被社科、哲學、藝術領域內的書籍牽引。那搖曳在暮春盛極而衰的櫻花,更因為“櫻花樹下有屍體”,而讓我看到了凋落。

柳宗悅: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1936年創辦日本民藝館並任首任館長,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民藝”一詞的創造者,被譽為“民藝之父”。

川端、芥川之後,我最迷戀柳宗悅,但始終明白,那並不是大勢所在。

那個曾經誕生過川端康成、柳宗悅的古都,終於不再能孕育出新的驚心動魄的極致之美。時光終究向前,京都,或許也逐漸開始擁有全新生命力。我很期待,但或許,也不免有些失落。

其實,對於京都,我終歸不曾忐忑過。應當說,我終究不像當初芥川龍之介1920年滿揣夢想希冀來到中國,卻在西湖邊上看到有人往湖裡撒尿,從而備感失望甚至絕望那樣,不惜對他曾經深深眷念幻想的中國反戈一擊,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以至於戳痛了不少文化名人的玻璃心,招來大規模圍剿——我不如芥川龍之介,愛它愛得如此深切,落寞又落寞得如此徹底。

我心中的京都,依然,或者只是一個美麗風雅的輪廓,那是永遠會在我記憶深處發酵的事物,即使無人能抵達。

東山魁夷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水彩畫家

我相信,正如很多人所言,古都的“古”,並不僅指其文化遺產歷史有多麼悠久,因為很多被指定為物質文化遺產的建築,實際上都是後來重建的,這也是千餘年來幾經戰火,動亂的古都的宿命。然而古都的魅力在於從未完全喪失生命力,燒毀的寺院可以重建,荒廢的舊宅可以翻新。不論政治中心如何變遷,宗教、學問、藝術始終涵養於此,也使之可以長久保有“文化之都”的驕傲。

我想,無論我的視線何時停留又何時離開京都,它總會在許多的新生,許多的古老中安然的迎送自己的歲月,平靜的光陰底下,雖然消失仍不可逆轉,但因其在世俗身處,最平凡的回聲總是最震耳的。

我願始終懷著這樣的心態,祝福京都。

圖片來自互聯網

它必然會朝著之後無限的時間發出邀請。無論我有沒有真實踏上京都的土地,大約都一樣。在我的生命中,大約永遠都會保留一份對於細微幽靜哀愁之美的欣賞和感受,而這正是我獨享的風景,永遠都只屬於我。在這時空流動的某種氣息中,我才成長為今日的我。

永遠有些什麼在流逝之中卻又停留不變

然而,對於京都,我也不免有些遺憾。

大學畢業後,我對於日本文學的興趣便與日俱減,或許是新的文學作品如輕小說一類再也不如曾經的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井上靖、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水上勉……那般吸引我,縱然是人人稱讚的大島健三郎或是村上春樹也不復前輩的魅力。而且,最後我沒考上東方文學的研究生,也沒走上文學研究者的道路。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刻意引導,我最終選擇了人類學。

川端康成

三島由紀夫

研一時,恰逢南京大學徐藝乙教授來講座,講的是日本民藝,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是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那一年,我找了許多包括柳宗悅在內的日本民藝書籍,開始以另一個視角來看待日本,看待古老的京都,以及那曾經流逝又曾經輝煌的一切。

日本,逐漸失去了它的神秘,如冰一樣透明的美,最終還是不免如冰一樣容易破碎。我開始理解它,理解它的新與舊,菊與刀,以及曖昧、殘酷、美好,極致。民藝,匠人……開始成了我關注的另一極,重新喚起了我對日本文化的熱愛。但那樣的熱愛終究不能和往日相提並論,對於日本最根基的匠人精神,我始終未能產生深深的認同感,而纖細、細微、陰翳的美麗,似乎過了少女時期,也就逐漸讓位於更加深沉宏大的時代感。小說幾乎也不讀了,我的目光,幾乎全被社科、哲學、藝術領域內的書籍牽引。那搖曳在暮春盛極而衰的櫻花,更因為“櫻花樹下有屍體”,而讓我看到了凋落。

柳宗悅: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1936年創辦日本民藝館並任首任館長,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民藝”一詞的創造者,被譽為“民藝之父”。

川端、芥川之後,我最迷戀柳宗悅,但始終明白,那並不是大勢所在。

那個曾經誕生過川端康成、柳宗悅的古都,終於不再能孕育出新的驚心動魄的極致之美。時光終究向前,京都,或許也逐漸開始擁有全新生命力。我很期待,但或許,也不免有些失落。

其實,對於京都,我終歸不曾忐忑過。應當說,我終究不像當初芥川龍之介1920年滿揣夢想希冀來到中國,卻在西湖邊上看到有人往湖裡撒尿,從而備感失望甚至絕望那樣,不惜對他曾經深深眷念幻想的中國反戈一擊,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以至於戳痛了不少文化名人的玻璃心,招來大規模圍剿——我不如芥川龍之介,愛它愛得如此深切,落寞又落寞得如此徹底。

我心中的京都,依然,或者只是一個美麗風雅的輪廓,那是永遠會在我記憶深處發酵的事物,即使無人能抵達。

東山魁夷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水彩畫家

我相信,正如很多人所言,古都的“古”,並不僅指其文化遺產歷史有多麼悠久,因為很多被指定為物質文化遺產的建築,實際上都是後來重建的,這也是千餘年來幾經戰火,動亂的古都的宿命。然而古都的魅力在於從未完全喪失生命力,燒毀的寺院可以重建,荒廢的舊宅可以翻新。不論政治中心如何變遷,宗教、學問、藝術始終涵養於此,也使之可以長久保有“文化之都”的驕傲。

我想,無論我的視線何時停留又何時離開京都,它總會在許多的新生,許多的古老中安然的迎送自己的歲月,平靜的光陰底下,雖然消失仍不可逆轉,但因其在世俗身處,最平凡的回聲總是最震耳的。

我願始終懷著這樣的心態,祝福京都。

圖片來自互聯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