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康奈爾大學研究報告:比特幣和乙太坊的去中心化“名不副實”

康納爾大學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兩種最流行的加密貨幣區塊鏈, 比特幣和乙太坊, 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去中心化。 該大學研究人員發佈了一份長達兩年的縱向研究報告, 報告聲稱比特幣沒有充分使用自己的網路, 乙太坊的分佈性要比比特幣更好。 比特幣的獎勵對於小礦工來說經常是不可預測的, 因為其區塊大小限制。

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發佈區塊鏈研究報告

康奈爾大學加密貨幣與合約計畫(IC3)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比特幣和乙太坊網路的去中心化》, 該專案由Emin Gün Sirer(副教授和IC3聯合創始人)領導 , 而這份報告已經在業內引起波瀾。 這份報告最初計畫在今年二月份的“金融密碼學與資料安全”會議上發佈, 但最終在1月15日發佈到了網上公開。

這份報導探討了去中心化的實際實踐, 而不是大肆宣傳, 圍繞著兩種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網路, 比特幣和乙太坊。

研究人員檢查了節點及其互連、協議要求以及它們如何抵擋攻擊, 通過使用Falcon中繼網路(FRN)收集資料。

FRN通過減少孤兒塊來傳播區塊、連接礦工, 全節點和運送區塊。 反過來, 這個網路總體上更加高效並且可以專注於安全性, 最終目標是通過有效地將區塊速度與網路大小脫鉤來説明比特幣進行擴容。 這樣做的希望是將使礦工之間的競爭環境更加公平, 並加強去中心化。

通過與同事Adem Efe Gencer, Soumya Basu, Ittay Eyal, Robbert van Renesse一起, 這份論文報告對2015年到2017年進行了研究。 自2016以來, 比特幣節點的頻寬似乎增加了1.7倍。 研究人員聲稱, 隨著分配更多頻寬, 區塊大小能夠增加並且不會影響到去中心化。

隨著每秒交易的增加, 比特幣的交易應該能夠翻倍——這對用戶來說是一個主要的爭論焦點。

挖礦中心化

如果這種擔憂之後會轉向磁片需求, 報告的作者指出了CPU和磁碟空間的成本通常是如何相反地提高的:更低的價格和更多空間。 他認為, “截止目前為止, 對於比特幣最大區塊大小的任何特定值, 我們還沒有看到健全的定量論證”, 堅持認為“爭論的技術合理性與實際的技術事實不一致”。

這份報告堅持認為, “與乙太坊相比, 比特幣節點更傾向於聚集在一起, 無論是在網路延時上還是地理位置上”。 “換句話說, 乙太坊節點數量更多, 全球分佈情況更好。 這就意味著乙太坊的全節點分佈更加去中心化”。 研究人員將此歸因於佔有更高比例比特幣節點的資料中心, 這些資料中心的比特幣節點數量佔據的百分比超過一半。

相比之下, 乙太坊資料中心節點只占到不到四分之一。

資料中心會成為去中心化的一大麻煩, 因為它們通常是由公司控制的。 節點數量也有助於通過所謂的Sybil攻擊來扭曲公眾輿論。 Sybil攻擊也能夠對一種點對點系統帶來巨大影響, 使之看起來比實際情況更有共識。 對於比特幣等共識網路來說, 這些都是真正的擔憂。

這份報告確實發現乙太坊和比特幣“挖礦是非常中心化的, 比特幣前四大礦商和乙太坊前3大礦商都控制著超過50%的算力。 ”確實如此, “比特幣和乙太坊的這個區塊鏈都是由不到20家挖礦實體控制的”。 最後報告表示, “對於小礦工來說, 比特幣的挖礦獎勵與乙太坊相比更加不可預測。

”“這一部分上是譯文乙太坊的高出塊率幫助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使大多數人能夠使用乙太坊, 而比特幣由於區塊稀少, 每月的出塊情況存在更多不確定性。 ”

發文時比特幣價格 ¥70304.23

原文:https://news.bitcoin.com/cornell-researchers-bitcoin-not-as-decentralized-as-assumed/

作者:C. Edward Kelso

編譯:Kyle

稿源(譯):巴比特資訊(http://www.8btc.com/cornell-researchers-bitcoin-not-as-decentralized) 版權聲明:

作者保留權利。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 不代表巴比特立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