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薪40萬招老年人”為何成了新聞?

1月16日, 阿裡巴巴發佈社會招聘, 以35萬~40萬元的年薪, 招聘2名淘寶資深用研專員。 該招聘要求應聘者年齡60歲以上, 廣場舞達人、社區居委會成員優先。 此次招聘的用研專員供職于“親情版淘寶”用戶體驗團隊。

年薪40萬元!60歲以上!廣場舞跳得好優先!這幾個關鍵字一出來, 馬上就刷爆了朋友圈。 有網友笑稱, “很快我媽就要賺得比我多了”。 此前職場“中年危機”盛行, 一大因素就是超過35歲、40歲, 就會在就業市場上成為“老臘肉”。 現在, 像阿裡這樣的高科技公司都開始招起了老年人, 讓不少人松了一口氣。

在我看來, 這則新聞之所以引來如此大的轟動, 是因為我們的觀念已習慣了“老年人不工作”這個思維定式。 現實也確實如此, 除了極個別崗位, 社會主流工作崗位中很難見到老年人的身影。 事實上, 老年人的就業競爭力並不一定弱, 在很多對經驗和技術要求高的行業內,

越老越吃香才是常態。 就拿我所在的新聞業來說, 外國媒體的名編名記, 多是頭髮花白、從業幾十年的老員工。 而在加工製造業, 一些幾十年如一日打磨某項技術的資深人才, 也是“小鮮肉”們無法望其項背的存在。 在世界上很多國家, 老年人參加工作都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日本, “老人計程車”“老人雜貨鋪”相當常見。 同樣面臨老齡化壓力的我國, 在這方面還大有潛力可挖。

總有人擔心, 老年人工作, 會不會搶走年輕人的飯碗。 這種擔憂並無道理, 阿裡巴巴此次招聘就是最好的例子:招聘老年人, 是為了開發面向老年人群體的淘寶埠。 做大老年人消費市場, 不僅是老年人可以從中找到工作, 也為年輕人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無論線上的程式師、開發人員,

線下的商品製造、銷售、物流等環節, 通過不斷創造新的需求、開拓新的市場而做大就業崗位總量。 在這個過程中, 老年人和年輕人都是得益的。

當然, 要鼓勵更多老年人重新就業, 一方面需要老年人自己做好知識技能的儲備。 豐富的經驗、扎實的技術等等需要時間沉澱而成的素質, 正是老年人的優勢所在。 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 應當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為將來老了之後還能保有競爭力早做準備。 如今很多高齡科技工作者即便退休了也被各大研究所、企業搶著返聘, 證明了“專業”的不可替代性。 另一方面, 還需要社會提供完備的支援和保障。 老年人在身體健康等方面需要額外的關照,

因而有必要夯實勞動保護體系, 在醫保等方面有所傾斜。 同時, 眼下針對老年人的就業仲介機構和平臺還非常少, 多數老人找工作只能靠人介紹, 不利於實現高品質就業。

對老年人而言, 工作並不僅僅意味著一份收入, 更是一種理想寄託和情感需要。 年輕人常自嘲“工作使我快樂”, 對相當一部分老年人來說還真是如此。 讓有工作意願的老年人都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對社會、家庭、個人, 都是多贏之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