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00米見綠500米入園 常州打造生態綠城升級版

擁抱綠色, 自由呼吸, 讓我們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 要全力打造生態綠城升級版, 讓綠色真正成為城市的底色。

位於勤業路與勞動西路交叉口的一處綠地, 儘管占地面積只有6080平方米, 但小型廣場、運動器械、休閒步道一應俱全。 考慮到緊鄰交通主幹道, 設計人員還對地形進行了調整, 使其成為鋼筋水泥中的一處綠洲。

“這些小型綠地也稱之為口袋公園或者是袖珍公園, 它們的規模都很小, 是一種小型的城市的開放空間, 呈斑塊狀, 散落在我們城市的結構中, 部分解決高密度城市中心區人們對公園的需求。 ”常州市園林設計院設計室主任季小玲介紹說。

2018年, 除了一批大型城市綠廊綠道項目外, 口袋綠地將更多地出現在常州街頭。 目前, 通濟河綠化及兩側綠道工程正在建設中, 西林職高綠地、蘆墅路街頭綠地也將啟動建設。

今年, 常州將持續推進生態綠城“六大工程”, 實施森林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畫, 啟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 推進新老運河等重要河道兩側生態綠道、親水廊道建設, 實現增核6000畝, 擴綠2000畝、聯網50公里、成片造林1萬畝, 為市民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

市人大代表、溧陽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趙波表示, 還要延伸、優化、提升100公里的旅遊公路, 300-400公里的1號公路周邊還要建設茶舍、驛站、觀景平臺, 特別是一些房車營地, 來提升旅遊元素, 更高層次提升溧陽人居環境的品質。

今年, 市園林綠化部門還將新建、改建20個以上的公園綠地, 打造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 實現城市公園綠地“300米見綠、500米入園”要求。

為了實現市區見縫插綠、市郊成片造綠、全市沿路沿河同步建綠, 營造處處皆綠、人人可享的綠色生態生活空間, 市城鄉建設部門還將補足做好市民家門口的街頭綠地, 展現江南水鄉城市風貌, 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特色。

市城鄉建設局局長史政達表示, 2018年常州將進一步整合城市道路、綠化、人文、河道、基礎設施等公共資源, 實現城鄉建設由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保障型, 向突出民生幸福的和諧宜居型的轉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