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長知識:看那些年中國引進的歐美武器!

上世紀80年代中西蜜月期引進或準備計畫引進的武器裝備

100毫米自動艦炮

中國從法國引進了100毫米自動艦炮的技術, 現在我國的軍艦很多仍在使用該艦炮。

盧瓦爾公司的T-100C型主炮, 問題是這玩意當時自身都不成熟且品質穩定性有問題, 引進後花了大力氣解決各種問題。

引進法國“幻影-2000”戰鬥機

1982年我空軍試飛員試飛的"幻影"2000B型戰鬥機雖然只是"幻影"2000系列戰鬥機的初期型號, 但在當時我國試飛員及相關行業的科研人員的感受可以用"震撼"二字來形容, 讓長久以來一直使用俄系武器的我空軍高層對當時西方國家的先進科技有了更進一層的認識。

雖然法國出售"幻影"2000的意願很強, 但畢竟不便宜, 而我國當時剛剛進行改革開放, 國家財力有限, 所以這樁交易最終未能實現。

幻影-2000戰鬥機

從英國引進了L7型105毫米線膛炮裝備在79式坦克上

L7型105毫米線膛坦克炮是由英國皇家兵工廠(Royal Ordnance)在20世紀60年代為了抵抗蘇聯紅軍強大的T-54/55裝甲集群及其裝配的D-10T型100毫米坦克炮所研發的52倍徑的線膛反坦克炮而研發出來的新型線膛炮。

裝備L7型105線膛炮的中國陸軍79式主戰坦克

在後來的冷戰時期中, 西方國家以它為原型開發了一系列的105毫米坦克炮, 我國於80年代由奧地利引進奧版的L7, 在此基礎上開發了81式、83式105毫米線膛炮。

英國42型導彈驅逐艦

英國海軍42型導彈驅逐艦

在上世紀80年代初, 中國與西方處於所謂的“密月期”, 西方的很多先進裝備都向中國開放, 其中就有英國42型驅逐艦。 在1982年, 中國海軍深感缺乏防空力量, 試著與西方接觸以獲得幫助, 當時英國很大方地拿出了42型驅逐艦, 很是讓中國海軍興奮, 是否引入成了一個話題。

當時國內有人拍著胸脯保證, 數年內就可以拿出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艦艇, 加之42型在“馬島之戰”中表現不佳,

且價格不低, 還有考慮到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等因素, 於是42型最終未能引進。

引進英國鷂式戰鬥機

80年代計畫引進100架但因為英國的一系列附加條件和蘇聯的強烈抗議最終流產。

“鷂”式戰鬥機是一種亞音速單座單發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 由英國原霍克飛機公司(已併入英國航宇公司)和布里斯托爾航空發動機公司(已併入羅·羅公司)研製的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 其主要作戰任務是海上巡邏、艦隊防空、攻擊海上目標、偵察和反潛等。

英國海鷂式戰鬥機

目前中國國內僅有的一架“鷂”式飛機收藏於北京航空館,是當年北京航空館用一架拉-9式蘇聯戰鬥機與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交換來的,非常珍貴。

總的來說,海鷂是一個生逢其時的福將。它的出現,是皇家海軍為了保住自己的戰略打擊能力(藉以維護政治地位)而與政府所作的妥協,而實際作戰能力與皇家海軍的期望並不相符。

在英國政府決心裁撤海軍航母時,又被阿根廷推了一把(如果沒有馬島戰爭,航母大概半年後就會開始退役),得以繼續生存。馬島艦隊防空本來效果不好,但因為阿根廷空軍編成結構不適應遠海作戰送給了海鷂21架戰績,結果一舉成名。

海鷂式戰鬥機作戰半徑有限,所以總體作戰效率不是很高,但是這種獨特的起飛方式和降落方式有利於在小型航母上使用。

英國獵迷預警機

引進英國獵迷預警巡邏機 由於1989年武器禁運而取消

英國獵迷預警機是英國空軍為取代“沙克爾頓”預警機而於70年代末開始研製的一型飛機。

其翼載小,低速機動性好,需要增加續航時間時,可用兩發飛行,使用單發飛行時也可巡邏和爬升。海灣戰爭期間,該機曾參加在海灣地區的海上反潛空中偵察任務。

西班牙輕型航空母艦

西班牙巴贊造船公司向中國提供兩種輕航母設計方案,SAC200的長221.8米,排水量23000噸,搭載輕型戰機為主;SAC220長240米,排水量25000噸,26節,可搭載重型戰機。

西班牙輕型航母

兩型航空母艦均配備兩個長75米的彈射器,三條攔截索與一個緊急攔截網,兩座升降機和一座彈藥運輸升降機,機庫可容納二十一架飛機。

巴贊造船公司並提出,如採用軍用與商業混合規格標準建造,造價能壓低到3到4億美元之間,並在五年內交船。西班牙同時願意提供設計圖紙,談判開始以後不了了之,中國支付了300萬美元的諮詢費用。

C130運輸機(只交付2架民用型號L100)

C-130是世界上設計最成功、使用時間最長、服役國家最多的運輸機之一,從1954年8月23日首飛至今已服役60餘年,有70餘個國家或地區使用,總生產數量愈2300架,各種任務改型近40種。

中國民航引進的C-130運輸機

C-130可在前線簡易機場跑道上起落,向戰場運送或空投軍事人員和裝備,返航時可用于撤退傷患。

改型後用於執行各種任務,用於電子監視、空中指揮、控制和通訊的型別有EC-130、EC-130Q等;此外還有搜索救援和回收型、空中加油型、特種任務型、氣象探測型、海上巡邏型及空中預警型,此外還有大量民用型別。

LM2500燃氣輪機

LM2500系列燃氣輪機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以TF39渦輪風扇發動機為藍本研製的航改式燃氣輪機。該系列燃氣輪機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可應用於船舶動力,發電,石油開採等多種目的。最為主要的用途是作為軍用艦艇的動力裝置。

中國海軍哈爾濱號導彈驅逐艦的LM2500燃氣輪機艙室

由於該型燃氣輪機性能優秀,所以美國與其他海軍均採購LM2500燃氣輪機作為作戰艦艇的動力裝置。從上世紀70年代初正式投入使用以來,LM2500系列燃氣輪機已經銷售了2000多台(包括工業和艦船),佔據了世界艦船燃氣輪機的絕大部分份額。

目前,用於艦船推進的LM2500和LM2500+燃氣輪機的總運行時數已經超過驚人的5千萬小時,這是其他任何一種艦船燃氣輪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這一切都得益於LM2500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利用率,也得益於其不斷的升級改進。從最初的25500馬力(18755千瓦)到G4的 47370馬力(34841千瓦),LM2500連續跨越了兩個功率等級的臺階,從而充分滿足了客戶的需求。

可以說,LM2500是最優秀、最成功的燃氣輪機。從目前世界燃氣輪機發展的趨勢來看,很難再出現一種可以挑戰甚至超越這座豐碑的新型燃氣輪機了。

而且燃氣輪機屬於高技術產品,研發必須具備雄厚的工業基礎和長期不斷的投入,目前世界上真正能設計、制造船用大功率燃氣輪機的廠商數量也很少。

CH-47支奴幹直升機(交付一架)

塗有中國民航塗裝的支奴幹雙旋翼直升機

CH-47支奴幹直升機(Chinook),是一種由美國波音公司研發並製造的多功能、雙引擎,雙螺旋槳的中型運輸直升機。其雙旋翼縱列式結構(contra-rotating rotors)剔除了一般直升機的尾部垂直螺旋槳,允許機體垂直升降,而且時速高達165裡。

其首要任務從部隊運輸到炮臺戰場補給。CH-47已經被外銷往16個國家, 最大的消費者是美軍和英國的皇家空軍。支奴幹可搭載加特林機槍,還可以運送軍事車輛和坦克。

AN/APG65機載雷達

中美80年代和平典範專案,本來美賣F16給中國,後來因為其中一系列附加原因不了了之,最後美方願意幫助中國改造殲8戰鬥機的雷達

AN/APG65機載雷達

F16戰鬥機(中方希望引進技術國內自主生產組裝,美方不同意)

通用動力F-16“戰隼”(英文:General Dynamics F-16 Fighting Falcon),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為美國空軍研製的單發輕型空中優勢戰鬥機,與F-15戰鬥機一道是美國空軍主力戰鬥機之一,1993年通用動力將航空業務出售給洛克希德,在此之後的F-16戰鬥機稱為洛克希德F-16。

美國空軍F-16戰鬥機

F-16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輕型戰鬥機種之一,從1976年開始批量生產到現在共有近4600架F-16誕生,單憑F-16的生產量即可超過絕大多數國家空軍總航空器數量的總和,外銷近30個國家和地區;從1981年貝卡谷地空戰至今F-16幾乎參與了歷次大規模戰爭,其優異的性能也經受住了實戰考驗。

在設計上F-16針對越南戰爭空戰經驗大幅度優化視距內格鬥性能,是美國第一種能夠進行9G(88m/s?)超載機動的戰鬥機,也是美國首先採用線傳飛控、人體工程學座艙的戰鬥機之一。從F-16A/B型Block 15批次開始F-16進行多用途化改進,具備了夜戰能力和發射空對地導彈、反艦導彈等對面打擊能力,成為多用途戰鬥機。

望樓預警機

計畫引進的一部分後來因為價錢因素和武器禁運告吹

E-3望樓預警機

E-3哨兵式預警機(又稱望樓式)是波音公司生產的全天候空中預警機(AWACS),主力提供管制、控制、通訊、偵察等功能。美國、英國、沙烏地阿拉伯、法國、北約組織等國家或組織都有使用,1992年生產線關閉前一共生產了68架。

E-3預警機E-3 Sentry (AWACS)是美國波音公司根據美國空軍“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統”(英文縮寫AWACS——Airborne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計畫研製的全天候遠端空中預警和控制機,具有下視能力及在各種地形上空監視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駕駛飛機的能力,別名E-3“望樓”。

引進早期型號的愛國者導彈

計畫準備出口給中國的但最終流產

愛國者導彈(MIM-104Patriot)是美國雷神公司製造的中程地對空導彈系統。它取代了勝利女神力士(NikeHercules)導彈,成為美軍高級中高度防空武器。這個武器系統在波斯灣戰爭後廣為人知,成為美國的代表性武器之一。

愛國者防空導彈

正如很多昂貴的美國武器系統,愛國者導彈系統見證了很多有關其作戰性能的爭議。PAC-2和之前的導彈使用導彈跟蹤與指揮導引作為中途導引方式。終端則是半主動雷達導引。

PAC-3則是以中途慣性導引加上終端主動雷達導引。愛國者2型和3型被銷售到以色列、德國、荷蘭、比利時、日本、臺灣、波蘭等國家或地區。2012年12月4日,北約批准土耳其部署愛國者導彈系統。

KC130加油機

這個流產的原因是因為美帝的附加條款是戰時要為美帝戰鬥機加油被拒絕

KC-130加油機

瑞典的Saab-37“雷”式戰鬥機。

這個在70年代中期就開始接觸、談,真的想買,可是發動機是美國的,受美國的武器管控法限制。雖然美國人打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後來還是不了了之

雷式戰鬥機

黑鷹直升機

中美關係蜜月期時的典範,引進當時的西科斯基的S-70C,黑鷹,只能說這傢伙高原上太好用了,中國非常需要

中國陸軍航空兵黑鷹直升機

法國“海響尾蛇”艦空導彈,中國引進後命名為海紅旗7

海紅旗-7防空導彈,英文代號HHQ-7。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PLAN)目前的制式點防空導彈。廣泛裝備在人民海軍的非專職防空水面艦艇上,作為艦艇自身的點防空之用。

海紅旗7型防空導彈

八十年代中期,中國即從法國引進剛服役不久的“海響尾蛇”艦空導彈系統,1988年中國仿製該系統成功,定名為HHQ-7。

中國版“海響尾蛇”——HHQ-7的技術不亞于法國原裝產品,名聲也一樣遠揚。

目前在我國的部分主戰艦艇包括“旅海”級驅逐艦上裝備的8聯裝艦空導彈系統就是HHQ-7防空導彈系統。

英國海鷂式戰鬥機

目前中國國內僅有的一架“鷂”式飛機收藏於北京航空館,是當年北京航空館用一架拉-9式蘇聯戰鬥機與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交換來的,非常珍貴。

總的來說,海鷂是一個生逢其時的福將。它的出現,是皇家海軍為了保住自己的戰略打擊能力(藉以維護政治地位)而與政府所作的妥協,而實際作戰能力與皇家海軍的期望並不相符。

在英國政府決心裁撤海軍航母時,又被阿根廷推了一把(如果沒有馬島戰爭,航母大概半年後就會開始退役),得以繼續生存。馬島艦隊防空本來效果不好,但因為阿根廷空軍編成結構不適應遠海作戰送給了海鷂21架戰績,結果一舉成名。

海鷂式戰鬥機作戰半徑有限,所以總體作戰效率不是很高,但是這種獨特的起飛方式和降落方式有利於在小型航母上使用。

英國獵迷預警機

引進英國獵迷預警巡邏機 由於1989年武器禁運而取消

英國獵迷預警機是英國空軍為取代“沙克爾頓”預警機而於70年代末開始研製的一型飛機。

其翼載小,低速機動性好,需要增加續航時間時,可用兩發飛行,使用單發飛行時也可巡邏和爬升。海灣戰爭期間,該機曾參加在海灣地區的海上反潛空中偵察任務。

西班牙輕型航空母艦

西班牙巴贊造船公司向中國提供兩種輕航母設計方案,SAC200的長221.8米,排水量23000噸,搭載輕型戰機為主;SAC220長240米,排水量25000噸,26節,可搭載重型戰機。

西班牙輕型航母

兩型航空母艦均配備兩個長75米的彈射器,三條攔截索與一個緊急攔截網,兩座升降機和一座彈藥運輸升降機,機庫可容納二十一架飛機。

巴贊造船公司並提出,如採用軍用與商業混合規格標準建造,造價能壓低到3到4億美元之間,並在五年內交船。西班牙同時願意提供設計圖紙,談判開始以後不了了之,中國支付了300萬美元的諮詢費用。

C130運輸機(只交付2架民用型號L100)

C-130是世界上設計最成功、使用時間最長、服役國家最多的運輸機之一,從1954年8月23日首飛至今已服役60餘年,有70餘個國家或地區使用,總生產數量愈2300架,各種任務改型近40種。

中國民航引進的C-130運輸機

C-130可在前線簡易機場跑道上起落,向戰場運送或空投軍事人員和裝備,返航時可用于撤退傷患。

改型後用於執行各種任務,用於電子監視、空中指揮、控制和通訊的型別有EC-130、EC-130Q等;此外還有搜索救援和回收型、空中加油型、特種任務型、氣象探測型、海上巡邏型及空中預警型,此外還有大量民用型別。

LM2500燃氣輪機

LM2500系列燃氣輪機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以TF39渦輪風扇發動機為藍本研製的航改式燃氣輪機。該系列燃氣輪機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可應用於船舶動力,發電,石油開採等多種目的。最為主要的用途是作為軍用艦艇的動力裝置。

中國海軍哈爾濱號導彈驅逐艦的LM2500燃氣輪機艙室

由於該型燃氣輪機性能優秀,所以美國與其他海軍均採購LM2500燃氣輪機作為作戰艦艇的動力裝置。從上世紀70年代初正式投入使用以來,LM2500系列燃氣輪機已經銷售了2000多台(包括工業和艦船),佔據了世界艦船燃氣輪機的絕大部分份額。

目前,用於艦船推進的LM2500和LM2500+燃氣輪機的總運行時數已經超過驚人的5千萬小時,這是其他任何一種艦船燃氣輪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這一切都得益於LM2500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利用率,也得益於其不斷的升級改進。從最初的25500馬力(18755千瓦)到G4的 47370馬力(34841千瓦),LM2500連續跨越了兩個功率等級的臺階,從而充分滿足了客戶的需求。

可以說,LM2500是最優秀、最成功的燃氣輪機。從目前世界燃氣輪機發展的趨勢來看,很難再出現一種可以挑戰甚至超越這座豐碑的新型燃氣輪機了。

而且燃氣輪機屬於高技術產品,研發必須具備雄厚的工業基礎和長期不斷的投入,目前世界上真正能設計、制造船用大功率燃氣輪機的廠商數量也很少。

CH-47支奴幹直升機(交付一架)

塗有中國民航塗裝的支奴幹雙旋翼直升機

CH-47支奴幹直升機(Chinook),是一種由美國波音公司研發並製造的多功能、雙引擎,雙螺旋槳的中型運輸直升機。其雙旋翼縱列式結構(contra-rotating rotors)剔除了一般直升機的尾部垂直螺旋槳,允許機體垂直升降,而且時速高達165裡。

其首要任務從部隊運輸到炮臺戰場補給。CH-47已經被外銷往16個國家, 最大的消費者是美軍和英國的皇家空軍。支奴幹可搭載加特林機槍,還可以運送軍事車輛和坦克。

AN/APG65機載雷達

中美80年代和平典範專案,本來美賣F16給中國,後來因為其中一系列附加原因不了了之,最後美方願意幫助中國改造殲8戰鬥機的雷達

AN/APG65機載雷達

F16戰鬥機(中方希望引進技術國內自主生產組裝,美方不同意)

通用動力F-16“戰隼”(英文:General Dynamics F-16 Fighting Falcon),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為美國空軍研製的單發輕型空中優勢戰鬥機,與F-15戰鬥機一道是美國空軍主力戰鬥機之一,1993年通用動力將航空業務出售給洛克希德,在此之後的F-16戰鬥機稱為洛克希德F-16。

美國空軍F-16戰鬥機

F-16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輕型戰鬥機種之一,從1976年開始批量生產到現在共有近4600架F-16誕生,單憑F-16的生產量即可超過絕大多數國家空軍總航空器數量的總和,外銷近30個國家和地區;從1981年貝卡谷地空戰至今F-16幾乎參與了歷次大規模戰爭,其優異的性能也經受住了實戰考驗。

在設計上F-16針對越南戰爭空戰經驗大幅度優化視距內格鬥性能,是美國第一種能夠進行9G(88m/s?)超載機動的戰鬥機,也是美國首先採用線傳飛控、人體工程學座艙的戰鬥機之一。從F-16A/B型Block 15批次開始F-16進行多用途化改進,具備了夜戰能力和發射空對地導彈、反艦導彈等對面打擊能力,成為多用途戰鬥機。

望樓預警機

計畫引進的一部分後來因為價錢因素和武器禁運告吹

E-3望樓預警機

E-3哨兵式預警機(又稱望樓式)是波音公司生產的全天候空中預警機(AWACS),主力提供管制、控制、通訊、偵察等功能。美國、英國、沙烏地阿拉伯、法國、北約組織等國家或組織都有使用,1992年生產線關閉前一共生產了68架。

E-3預警機E-3 Sentry (AWACS)是美國波音公司根據美國空軍“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統”(英文縮寫AWACS——Airborne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計畫研製的全天候遠端空中預警和控制機,具有下視能力及在各種地形上空監視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駕駛飛機的能力,別名E-3“望樓”。

引進早期型號的愛國者導彈

計畫準備出口給中國的但最終流產

愛國者導彈(MIM-104Patriot)是美國雷神公司製造的中程地對空導彈系統。它取代了勝利女神力士(NikeHercules)導彈,成為美軍高級中高度防空武器。這個武器系統在波斯灣戰爭後廣為人知,成為美國的代表性武器之一。

愛國者防空導彈

正如很多昂貴的美國武器系統,愛國者導彈系統見證了很多有關其作戰性能的爭議。PAC-2和之前的導彈使用導彈跟蹤與指揮導引作為中途導引方式。終端則是半主動雷達導引。

PAC-3則是以中途慣性導引加上終端主動雷達導引。愛國者2型和3型被銷售到以色列、德國、荷蘭、比利時、日本、臺灣、波蘭等國家或地區。2012年12月4日,北約批准土耳其部署愛國者導彈系統。

KC130加油機

這個流產的原因是因為美帝的附加條款是戰時要為美帝戰鬥機加油被拒絕

KC-130加油機

瑞典的Saab-37“雷”式戰鬥機。

這個在70年代中期就開始接觸、談,真的想買,可是發動機是美國的,受美國的武器管控法限制。雖然美國人打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後來還是不了了之

雷式戰鬥機

黑鷹直升機

中美關係蜜月期時的典範,引進當時的西科斯基的S-70C,黑鷹,只能說這傢伙高原上太好用了,中國非常需要

中國陸軍航空兵黑鷹直升機

法國“海響尾蛇”艦空導彈,中國引進後命名為海紅旗7

海紅旗-7防空導彈,英文代號HHQ-7。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PLAN)目前的制式點防空導彈。廣泛裝備在人民海軍的非專職防空水面艦艇上,作為艦艇自身的點防空之用。

海紅旗7型防空導彈

八十年代中期,中國即從法國引進剛服役不久的“海響尾蛇”艦空導彈系統,1988年中國仿製該系統成功,定名為HHQ-7。

中國版“海響尾蛇”——HHQ-7的技術不亞于法國原裝產品,名聲也一樣遠揚。

目前在我國的部分主戰艦艇包括“旅海”級驅逐艦上裝備的8聯裝艦空導彈系統就是HHQ-7防空導彈系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