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當年用落後技術造出了先進戰車,靠它撐起裝甲部隊的脊樑

【軍武次位面】作者:高得道

美國生產的M113是一款最為聞名的裝甲輸送車, 有近50個國家和地區裝備了這種裝甲車, 產量更是超過了75000輛。 相比之下, 中國的63式裝甲輸送車就顯得非常不起眼, 產量也只有約8000輛, 看似名氣沒有M113那樣響, 其實, 四對輪的63式即是中國首款裝甲輸送車, 也是一款經過戰爭考驗的戰車, 曾參加過包括越戰、中越戰爭、兩伊戰爭與海灣戰爭在內的不少的戰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負責運輸步兵的裝甲輸送車屈指可數, 絕大多數是輪/履混合式輸送車, 無論是防護能力, 還是機動能力都只能算是湊合。

而且數量還不夠, 所以, 包括蘇聯在內參戰國, 大多數步兵要想快速機動, 只能變身坦克騎兵。 這樣做看上去是拉風, 但是, 打起仗來卻是非常危險。

戰後, 各國掀起了研發一種“能讓步兵在有防護的情況下跟隨坦克行進和戰鬥的車輛”的潮流,

蘇聯的先行者是BTR系列輪式裝甲輸送車, 履帶式裝甲車還要等到1960s年代以後。 相比之下, 美國裝備的M113履帶式裝甲輸送車就有著相當優勢, 不僅其性能相當不錯, 而且普及率相對高, 是那個時代協同M60A3坦克作戰的主力。

▲戰後蘇聯第一款裝甲運輸車BTR-152

那個時代的中國可謂是內外交困, 環顧四周, 超級大國和地區性軍事強國虎視眈眈, 不斷發動軍事威脅、製造衝突和摩擦。 為了應對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戰爭, 建設可以作為“拳頭”使用的機械化部隊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工作, 畢竟, 這些機械化部隊將作為抗擊入侵的砥柱和機動反擊的中堅。

那時候, 中國已經仿製了蘇制T-54坦克, 就是五對輪的59式, 這款性能在當時是不算落後的主戰坦克,

也是建立機械化部隊的基石。 但是, 步兵戰車或裝甲輸送車卻沒有任何現成的資料可借鑒, 而以當時中國的工業能力, 製造像BMP-1那樣的步兵戰車是沒戲的, 就算是山寨M113一類的履帶式裝甲輸送車, 也是件相當有困難的事情。

這一切決定了63式裝甲輸送車的起點還是比較低的,

通過平衡車輛性能和生產條件, 最終搞出來了性能堪用, 且能夠在非常簡陋的條件下實現大量生產的履帶式裝甲輸送車。 從資料上看, 63式履帶式裝甲輸送車還是挺不錯的。

首批國產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於1963年設計定型, 這也是63式的名字的由來, 全重是12.6噸, 載員13人, 公路最大速度60公里/時, 最大行程500公里, 還具有一定的兩栖能力, 擁有6公里/時的水上浮渡速度。 基本型的武器開始的時候只有1挺7.62毫米機槍, 後來, 很快就被威力更大的12.7毫米大口徑機槍所取代。

全車由高強度裝甲鋼板焊接而成, 動力傳動裝置右前置, 駕駛員位於左前部, 車輛後部為載員艙並開有後門供載員出入, 開有頂窗。 63式裝甲輸送車採用188千瓦的6150L型直列6缸水冷柴油機, 傳動裝置為機械式, 主離合器為多片幹式, 採用同步器機械變速箱(有5個前進擋和1個倒擋), 這些技術一定程度上得益於59式坦克。

這一點可以從63式裝甲輸送車所採用的無托帶輪佈局得到應證, 每側有4個直徑760毫米的單負重輪, 還裝有兩個搖擺式液壓減震器。這一時期的所有國產坦克,包括59式中型坦克、62式輕型坦克和63式水陸兩用坦克,無一例外都採用無托帶輪佈局,63式裝甲輸送車傳承的就是這種設計思路,省得別出心裁浪費時間,好用就行是那個時期中國武器研發的特色。

▲澳大利亞正在測試繳獲自越軍的63式裝甲車

從各種指標看,63式裝甲輸送車都可以和M113媲美,M113是薄皮大餡的大目標,容易被RPG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命中。而63式裝甲輸送車則顯得小巧靈活,在上世紀60年代,大規模機械化戰爭被認為是最可能出現的大戰模式,裝甲輸送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運載步兵伴隨坦克與敵方的坦克和裝甲輸送車對抗。在首當其衝、隨時可能遭遇對方坦克的情況下,裝甲厚一點還是薄一點差別不大,但是,若能比坦克更加敏捷,反而能夠提高在激烈戰鬥中的生存機會,當然,這是因為當時坦克的火控系統還比較簡單,對移動目標的命中率還不高。

63式裝甲輸送車的服役,使得解放軍精銳的機械化部隊的步兵都能夠乘坐裝甲輸送車與坦克並肩作戰,使解放軍的機械化部隊至少在數量上可以與超級大國相抗衡。在抗擊可能的入侵戰鬥中,即使是武器性能還比較落後,作為防禦一方還是能夠保證數量和持續補充,使得解放軍面對強敵時尚可拼命一搏。這一點就是63式對於中國早期國防建設的重要地位。千萬不要小看這種“粗製濫造”的裝備,正是因為這些憑藉“粗糙技術”實現大量生產的武器裝備,保證了中國在那個困難時期建立起一支足以抗擊外敵的武裝力量。

當然,63式的故事還沒有完,作為中國裝甲輸送車的開山之作,其奠定了中國的裝甲車族的基礎。1970s年代,以63式的底盤,中國又發展了122毫米自行榴彈炮,130毫米自行火箭炮和裝甲指揮車,這些裝備都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經受住了戰火的考驗,成為解放軍第一代機械化部隊的基石。

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國裝甲車輛的性能,1980s年代,設計人員曾經提出63式裝甲輸送車的改型方案,其中B方案將每側4個760毫米單負重輪改為5個650毫米雙負重輪,負重輪動行程從170毫米提高到210毫米,並增加3個托帶輪,將2個搖擺式減振器改為3個筒式減振器,車體加長178毫米,但是該方案僅生產出樣車,未投入批產。

▲85式裝甲輸送車

不過,隨著經濟狀況和國際環境日漸好轉,中國在1987年再一次推出了基於63式B型方案發展而來的新型裝甲輸送車,就是85式裝甲輸送車。該車依舊採用5對650毫米雙負重輪、不過,負重輪動行程提至230毫米,車首變尖、車體加長649毫米、車寬增至3.06米、車高增至2.59米、戰鬥全重也相應增加至13.6噸,動力採用BF8L413F型231千瓦V型8缸增壓風冷柴油機,公路最大速度65公里/時,還增加了“三防”設備、車外柴油箱和煙幕彈發射裝置,車載無線電臺的性能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後來,又演化出了89式裝甲輸送車,傳動裝置的性能得到了提高,“三防”能力更加完善,戰鬥全重也上升至14.3噸。

▲89式裝甲輸送車

縱觀中國履帶式裝甲輸送車的發展史,可以看出有一些M113的影子,不過63式裝甲輸送車的尺寸較小,內部空間不如M113A1。但是,通過挖掘63式裝甲輸送車的潛力,發展出來不少變型車和大改型號——85式、89式。在那個技術基礎並不雄厚的時代,中國軍工能夠發展出性能非常不錯的63式車族,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還裝有兩個搖擺式液壓減震器。這一時期的所有國產坦克,包括59式中型坦克、62式輕型坦克和63式水陸兩用坦克,無一例外都採用無托帶輪佈局,63式裝甲輸送車傳承的就是這種設計思路,省得別出心裁浪費時間,好用就行是那個時期中國武器研發的特色。

▲澳大利亞正在測試繳獲自越軍的63式裝甲車

從各種指標看,63式裝甲輸送車都可以和M113媲美,M113是薄皮大餡的大目標,容易被RPG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命中。而63式裝甲輸送車則顯得小巧靈活,在上世紀60年代,大規模機械化戰爭被認為是最可能出現的大戰模式,裝甲輸送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運載步兵伴隨坦克與敵方的坦克和裝甲輸送車對抗。在首當其衝、隨時可能遭遇對方坦克的情況下,裝甲厚一點還是薄一點差別不大,但是,若能比坦克更加敏捷,反而能夠提高在激烈戰鬥中的生存機會,當然,這是因為當時坦克的火控系統還比較簡單,對移動目標的命中率還不高。

63式裝甲輸送車的服役,使得解放軍精銳的機械化部隊的步兵都能夠乘坐裝甲輸送車與坦克並肩作戰,使解放軍的機械化部隊至少在數量上可以與超級大國相抗衡。在抗擊可能的入侵戰鬥中,即使是武器性能還比較落後,作為防禦一方還是能夠保證數量和持續補充,使得解放軍面對強敵時尚可拼命一搏。這一點就是63式對於中國早期國防建設的重要地位。千萬不要小看這種“粗製濫造”的裝備,正是因為這些憑藉“粗糙技術”實現大量生產的武器裝備,保證了中國在那個困難時期建立起一支足以抗擊外敵的武裝力量。

當然,63式的故事還沒有完,作為中國裝甲輸送車的開山之作,其奠定了中國的裝甲車族的基礎。1970s年代,以63式的底盤,中國又發展了122毫米自行榴彈炮,130毫米自行火箭炮和裝甲指揮車,這些裝備都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經受住了戰火的考驗,成為解放軍第一代機械化部隊的基石。

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國裝甲車輛的性能,1980s年代,設計人員曾經提出63式裝甲輸送車的改型方案,其中B方案將每側4個760毫米單負重輪改為5個650毫米雙負重輪,負重輪動行程從170毫米提高到210毫米,並增加3個托帶輪,將2個搖擺式減振器改為3個筒式減振器,車體加長178毫米,但是該方案僅生產出樣車,未投入批產。

▲85式裝甲輸送車

不過,隨著經濟狀況和國際環境日漸好轉,中國在1987年再一次推出了基於63式B型方案發展而來的新型裝甲輸送車,就是85式裝甲輸送車。該車依舊採用5對650毫米雙負重輪、不過,負重輪動行程提至230毫米,車首變尖、車體加長649毫米、車寬增至3.06米、車高增至2.59米、戰鬥全重也相應增加至13.6噸,動力採用BF8L413F型231千瓦V型8缸增壓風冷柴油機,公路最大速度65公里/時,還增加了“三防”設備、車外柴油箱和煙幕彈發射裝置,車載無線電臺的性能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後來,又演化出了89式裝甲輸送車,傳動裝置的性能得到了提高,“三防”能力更加完善,戰鬥全重也上升至14.3噸。

▲89式裝甲輸送車

縱觀中國履帶式裝甲輸送車的發展史,可以看出有一些M113的影子,不過63式裝甲輸送車的尺寸較小,內部空間不如M113A1。但是,通過挖掘63式裝甲輸送車的潛力,發展出來不少變型車和大改型號——85式、89式。在那個技術基礎並不雄厚的時代,中國軍工能夠發展出性能非常不錯的63式車族,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