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斷加碼,東風新能源事業高速發展

2017年, 32項國家新能源汽車新政, 標定了未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站在汽車工業發展的浪潮風口, 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為改變未來競爭格局的關鍵。

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升級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 汽車行業加速轉型升級步伐,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2017年用資料和成果充分展現了國之大企的責任與擔當:2017年全年, 東風公司新能源汽車銷售5.4萬輛, 同比增長117.6%, 遠高於行業增速。 東風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連續兩年居四大汽車集團之首。 其中東風新能源乘用車全年累計銷量1.6萬輛, 同比增長114.1%,

東風新能源商用車全年累計銷售3.9萬輛, 同比增長1.2倍, 銷量排名行業第一, 新能源專用車銷量連續三年行業排名第一。 與此同時, 在新能源汽車產品佈局、技術研發、產業化基地建設、示範推廣與商業模式創新等新能源汽車生態圈建設方面, 東風都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以綠色至未來, 在發展中兼顧需求與發展, 環境與能源的平衡, 2017年, 東風用行動表明了其致力於汽車工業文明進步和為美好生活加油的決心和主張。

持續創新, 東風“綠能”戰略落地有聲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是東風順應汽車產業變革, 著力構建和培育的新發展優勢, 必須全力以赴, 加快佈局, 搶佔市場先機。 ”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新能源事業發展領域信念篤定。

深耕新能源汽車市場, 2017年,東風公司迎來收穫季節。

2017(第五屆)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東風公司展臺

繼上海車展, 東風攜10輛新能源汽車參展後, 10月18日, 在2017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成果展上, 東風繼續攜東風風神E70純電動轎車、風神AX7插電式混動SUV、東風風行S50、M5純電動車、東風雷諾風諾E300純電動車、東風氫燃料電池物流車等最新的6款新能源車型集體亮相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東風氫燃料電池物流車是展會上唯一一款氫燃料電池物流運輸車, 該車加氫8—10分鐘, 續航里程300公里, 電池壽命長達8年, 排放只有水, 安全環保, 新車技術和環保標準均領先於行業。

東風風神E70純電動轎車

9月底, 在備受行業矚目的東風科技創新周上, 東風公司更是一次性展出120余項創新成果和77項技術, 凸顯了東風“綠能戰略”和“智能戰略”的新成果。 在這場科技盛會中, 東風為全行業帶來了一系列黑科技, 其中有一項被稱之為可顛覆汽車行業的新技術——輪轂電機技術。 該技術使汽車結構更加簡單化, 簡單到只需要電池包和電機就可以替代傳統的發動機和傳動系統。 目前, 東風已在軍車和乘用車兩個領域成功運用了該技術, 東風輪轂電機乘用車傳動效率比高達96%, 且因為不需要減速器、傳動軸等,

降低成本的同時還減輕了重量。

東風公司科技創新成果展上展出的輪轂電機驅動系統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東風目前累計獲授權專利438項, 其中發明專利40項, 參與編制國家、行業標準19項。 2017年前7批國家新能源推廣目錄中, 東風公司有156款車型進入公告, 數量居行業前三,預計到2020年,東風公司將累計投放各類新能源車型100多款。

多點開花,攜手共進,過去一年,東風公司各新能源事業單元發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東風汽車股份公司預計全年新能源車將突破2.3萬輛,至今,該公司已有2萬餘輛新能源車(含純電動底盤)在全國各地運營。與此同時,東風汽車股份新能源車產品結構也在優化中得到了豐富,由單一的東風天翼純電動客車,拓展到東風禦風中型客車、東風物流微面、東風俊風ER30乘用車、東風凱普特廂貨等,實現了乘、商並舉的格局。在純電動商用車領域,東風汽車股份市占率已經處於第一陣營。東風零部件集團則建成了東風公司首條年產2萬台的驅動電機生產線,驅動電機業務、電機控制器、VCU、電池冷卻系統的研發能力及產品平臺基本形成,部分產品實現批量供貨。

集聚資源,東風新能源汽車生態圈加速形成

中國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7年12月的第一天,一場汽車“國家隊”的戰略合作協定的簽訂彙聚了行業目光。

在東風公司總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三方根據協定將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新商業模式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其中,新能源是此次戰略合作的一個重要方向。

當下,汽車產業漸趨無邊界,通過技術革新、聯合開發、資源分享、優勢互補等方式,打造一個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的生態體系,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共識。“乘勢而進”的東風新能源事業積極把握未來先機,正全力加速駛入新能源發展快車道。

技術是第一核心競爭力,東風公司始終高度重視技術的攻克與研發。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是“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東風新能源乘用車的電子電控工業化、電池成組工業化、驅動電機工業化等專案均在2017年得到落實。為攻克“三電”關鍵技術,東風公司大手筆投資8.5億元,建成“三電”系統實驗室28個,覆蓋“三電”關鍵零部件性能測試能力;構建了可以滿足3大技術路線(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所需的新能源汽車模組化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東風已完成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總成工業化方案,將投入93億元建成集研發、試驗、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三電”工業園。如今,整車控制器、驅動電機及控制器、電池成組及電池管理系統實現小批量搭載;電池成組工廠完成工藝設計;規劃年產電驅動40萬套的電驅動工廠2018年投產。

在“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的趨勢下,東風公司在強化技術研發的同時,進一步深化戰略資源協同,與一汽共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與中航工業、清華大學等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圍繞新能源領域等領域的發展攜手共進。借助國際優勢資源,東風與PSA集團聯合研發電動版共用模組化平臺E-CMP,開發第二代純電動車;與本田共同研發純電動轎車、燃料電池汽車;收購海外研發團隊,在瑞典建立電控系統研發基地。2017年8月,東風與雷諾日產聯盟深化戰略合作,決定組建合資公司聯合開發純電動汽車,面向全球銷售。

從基礎研發向產業化邁進,是實現新能源事業發展的必然條件。2017年,東風公司加快產業化步伐,目前,已初步建成2個新能源乘用車基地(武漢、廣州),2個新能源客車基地(十堰、襄陽),2個新能源專用車基地(襄陽、鄭州)和2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基地(武漢、襄陽),形成了22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武漢基地乘用車新能源工廠建成產能6萬台/年,二期產能10萬台/年,可與傳統車混流生產,柳州、鄭州等地也正在建設新能源乘用車產能;襄陽基地建成6000輛新能源客車和2萬輛新能源輕型客車、物流車、專用車產能;十堰基地建成2萬輛新能源特種商用車產能。關鍵零部件產業化方面,東風電動車公司已建成電子控制器生產線,具備產能20萬套;襄陽基地初步形成電機系統批量生產能力,並開始與自主乘用車配套。

“新趨勢下,企業必須加速產品和業務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拓展產業鏈,發展汽車後市場、汽車金融和汽車服務,加快從製造商向出行方案提供商轉型,提供超越客戶期待的汽車產品和服務。”2017年,竺延風多次強調,東風各領域的發展必須認清形勢、把握近勢。

打通新能源產品到商品的最後一公里,構建更完善的產業發展生態圈,東風公司過去一年積極探索與實踐。

在商業推廣上,東風已累計投放新能源汽車5萬多輛,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麗江、佛山、拉薩等城市運營,規模不斷擴大,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在創新服務方面,基於東風共用汽車平臺,東風公司已與國家電網公司、中國普天、青島特來電、常州萬幫、武漢城投等充電服務方案提供商開展戰略合作,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充電解決方案;與東風財務公司、招商銀行合作,為用戶提供定制化的汽車金融解決方案;與政府相關部門開始聯合探討如何進行用戶個人信用管理。

在武漢經開區三角湖租賃網站內,易微享電動汽車正在充電

東風共用汽車平臺通過實踐探索了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積累了共用汽車推廣經驗,對於未來發展也有著明確的規劃。“易微享”平臺將被打造成城市級的共用汽車提供和運維服務商。2017年新上線的“東風出行”則立足東風新能源車輛推廣及應用,將實現多車型、多功能平臺搭建,業務涵蓋共用汽車、新能源通勤車、新能源計程車、網約車、新能源物流車等。12月底,東風電動車公司成功向用戶交付了650輛東風純電動計程車和1500輛東風E70網約車,將為市民提供更多安全、環保、便捷的出行服務。

滿足客戶全方位出行要求,東風集聚各方資源攜手共建的綠色共用智慧出行的汽車生態圈正加速形成。

戰略引領,東風搶佔新能源汽車制高點路徑明晰

從《中國製造2025》的宏偉藍圖到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正式發佈,從“雙積分”政策到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新能源汽車正昂然向上加速成為新時代的主角之一。

搶佔新能源發展制高點,汽車產業變革正當其時。2017年,在接續不斷的國家新能源新政之下,國內各大車企開始秣馬厲兵,掀起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發展熱潮。豐收之時,2017年,東風公司面向未來的戰略謀篇也逐步清晰。

提前一年,東風以“583”計畫正式吹響向新能源汽車制高點進軍的號角。“583”計畫明確提出,公司要通過掌控5項核心資源、開發8項關鍵技術、創新3項商業模式,在商品競爭力、商業模式、市占率和市場規模等方面,搶佔新能源汽車制高點,到2020年公司新能源汽車市占率要達到18%,銷量達到36萬輛。

什麼是新能源汽車制高點?東風公司提出,要從商品競爭力、商業模式、市占率和市場規模三個方面來理解。在商品競爭力方面,要提升新能源整車收益性,改善新能源汽車業務經營品質;在商業模式方面,要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在領先的市占率和規模方面,要樹立行業地位,聚集更多資源。商品競爭力、商業模式、市占率和市場規模三者互相促進,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優勢,共同構成新能源汽車的制高點。

圍繞“583”計畫,東風公司已經向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部門和事業單元發佈《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控工業化》、《新能源汽車運行監控系統》、《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創新》等8項公司級新能源汽車事業推進課題。目前,各項課題都在積極推進中,《新能源汽車運行監控系統》課題方面,東風已經建成了資料中心,並與上海、深圳、大連等地實現了資料共用。

戰鼓聲催,聞鼓向前。圍繞這一路線圖和戰略目標,從成立新能源汽車事業管理部、積極推進電控自主開發,到東風風神、東風風行、東風風光三大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的推出,以及聚集資源與細分領域優勢企業開展合作……2017年,東風公司搶佔新能源汽車制高點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東風始終堅持在戰略上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東風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在由國務院國資委組織開展的“砥礪奮進新國企·創新東風篇”媒體座談會上,從新能源研發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強化風險管控等方面論述了東風新能源事業發展面對未來的準備和規劃。

為應對“雙積分”等政策,新能源領域已經成為國內車企的“必爭之地”。思之深,則行之遠。東風公司新能源事業發展清晰明瞭的戰略藍圖,正在精彩征途中轉化為發展的生動實踐。

數量居行業前三,預計到2020年,東風公司將累計投放各類新能源車型100多款。

多點開花,攜手共進,過去一年,東風公司各新能源事業單元發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東風汽車股份公司預計全年新能源車將突破2.3萬輛,至今,該公司已有2萬餘輛新能源車(含純電動底盤)在全國各地運營。與此同時,東風汽車股份新能源車產品結構也在優化中得到了豐富,由單一的東風天翼純電動客車,拓展到東風禦風中型客車、東風物流微面、東風俊風ER30乘用車、東風凱普特廂貨等,實現了乘、商並舉的格局。在純電動商用車領域,東風汽車股份市占率已經處於第一陣營。東風零部件集團則建成了東風公司首條年產2萬台的驅動電機生產線,驅動電機業務、電機控制器、VCU、電池冷卻系統的研發能力及產品平臺基本形成,部分產品實現批量供貨。

集聚資源,東風新能源汽車生態圈加速形成

中國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7年12月的第一天,一場汽車“國家隊”的戰略合作協定的簽訂彙聚了行業目光。

在東風公司總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三方根據協定將在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新商業模式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其中,新能源是此次戰略合作的一個重要方向。

當下,汽車產業漸趨無邊界,通過技術革新、聯合開發、資源分享、優勢互補等方式,打造一個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的生態體系,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共識。“乘勢而進”的東風新能源事業積極把握未來先機,正全力加速駛入新能源發展快車道。

技術是第一核心競爭力,東風公司始終高度重視技術的攻克與研發。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是“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東風新能源乘用車的電子電控工業化、電池成組工業化、驅動電機工業化等專案均在2017年得到落實。為攻克“三電”關鍵技術,東風公司大手筆投資8.5億元,建成“三電”系統實驗室28個,覆蓋“三電”關鍵零部件性能測試能力;構建了可以滿足3大技術路線(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所需的新能源汽車模組化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東風已完成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總成工業化方案,將投入93億元建成集研發、試驗、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三電”工業園。如今,整車控制器、驅動電機及控制器、電池成組及電池管理系統實現小批量搭載;電池成組工廠完成工藝設計;規劃年產電驅動40萬套的電驅動工廠2018年投產。

在“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的趨勢下,東風公司在強化技術研發的同時,進一步深化戰略資源協同,與一汽共建前瞻共性技術創新中心,與中航工業、清華大學等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圍繞新能源領域等領域的發展攜手共進。借助國際優勢資源,東風與PSA集團聯合研發電動版共用模組化平臺E-CMP,開發第二代純電動車;與本田共同研發純電動轎車、燃料電池汽車;收購海外研發團隊,在瑞典建立電控系統研發基地。2017年8月,東風與雷諾日產聯盟深化戰略合作,決定組建合資公司聯合開發純電動汽車,面向全球銷售。

從基礎研發向產業化邁進,是實現新能源事業發展的必然條件。2017年,東風公司加快產業化步伐,目前,已初步建成2個新能源乘用車基地(武漢、廣州),2個新能源客車基地(十堰、襄陽),2個新能源專用車基地(襄陽、鄭州)和2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基地(武漢、襄陽),形成了22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武漢基地乘用車新能源工廠建成產能6萬台/年,二期產能10萬台/年,可與傳統車混流生產,柳州、鄭州等地也正在建設新能源乘用車產能;襄陽基地建成6000輛新能源客車和2萬輛新能源輕型客車、物流車、專用車產能;十堰基地建成2萬輛新能源特種商用車產能。關鍵零部件產業化方面,東風電動車公司已建成電子控制器生產線,具備產能20萬套;襄陽基地初步形成電機系統批量生產能力,並開始與自主乘用車配套。

“新趨勢下,企業必須加速產品和業務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拓展產業鏈,發展汽車後市場、汽車金融和汽車服務,加快從製造商向出行方案提供商轉型,提供超越客戶期待的汽車產品和服務。”2017年,竺延風多次強調,東風各領域的發展必須認清形勢、把握近勢。

打通新能源產品到商品的最後一公里,構建更完善的產業發展生態圈,東風公司過去一年積極探索與實踐。

在商業推廣上,東風已累計投放新能源汽車5萬多輛,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麗江、佛山、拉薩等城市運營,規模不斷擴大,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在創新服務方面,基於東風共用汽車平臺,東風公司已與國家電網公司、中國普天、青島特來電、常州萬幫、武漢城投等充電服務方案提供商開展戰略合作,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充電解決方案;與東風財務公司、招商銀行合作,為用戶提供定制化的汽車金融解決方案;與政府相關部門開始聯合探討如何進行用戶個人信用管理。

在武漢經開區三角湖租賃網站內,易微享電動汽車正在充電

東風共用汽車平臺通過實踐探索了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積累了共用汽車推廣經驗,對於未來發展也有著明確的規劃。“易微享”平臺將被打造成城市級的共用汽車提供和運維服務商。2017年新上線的“東風出行”則立足東風新能源車輛推廣及應用,將實現多車型、多功能平臺搭建,業務涵蓋共用汽車、新能源通勤車、新能源計程車、網約車、新能源物流車等。12月底,東風電動車公司成功向用戶交付了650輛東風純電動計程車和1500輛東風E70網約車,將為市民提供更多安全、環保、便捷的出行服務。

滿足客戶全方位出行要求,東風集聚各方資源攜手共建的綠色共用智慧出行的汽車生態圈正加速形成。

戰略引領,東風搶佔新能源汽車制高點路徑明晰

從《中國製造2025》的宏偉藍圖到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正式發佈,從“雙積分”政策到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新能源汽車正昂然向上加速成為新時代的主角之一。

搶佔新能源發展制高點,汽車產業變革正當其時。2017年,在接續不斷的國家新能源新政之下,國內各大車企開始秣馬厲兵,掀起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發展熱潮。豐收之時,2017年,東風公司面向未來的戰略謀篇也逐步清晰。

提前一年,東風以“583”計畫正式吹響向新能源汽車制高點進軍的號角。“583”計畫明確提出,公司要通過掌控5項核心資源、開發8項關鍵技術、創新3項商業模式,在商品競爭力、商業模式、市占率和市場規模等方面,搶佔新能源汽車制高點,到2020年公司新能源汽車市占率要達到18%,銷量達到36萬輛。

什麼是新能源汽車制高點?東風公司提出,要從商品競爭力、商業模式、市占率和市場規模三個方面來理解。在商品競爭力方面,要提升新能源整車收益性,改善新能源汽車業務經營品質;在商業模式方面,要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在領先的市占率和規模方面,要樹立行業地位,聚集更多資源。商品競爭力、商業模式、市占率和市場規模三者互相促進,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優勢,共同構成新能源汽車的制高點。

圍繞“583”計畫,東風公司已經向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部門和事業單元發佈《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控工業化》、《新能源汽車運行監控系統》、《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創新》等8項公司級新能源汽車事業推進課題。目前,各項課題都在積極推進中,《新能源汽車運行監控系統》課題方面,東風已經建成了資料中心,並與上海、深圳、大連等地實現了資料共用。

戰鼓聲催,聞鼓向前。圍繞這一路線圖和戰略目標,從成立新能源汽車事業管理部、積極推進電控自主開發,到東風風神、東風風行、東風風光三大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的推出,以及聚集資源與細分領域優勢企業開展合作……2017年,東風公司搶佔新能源汽車制高點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東風始終堅持在戰略上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東風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在由國務院國資委組織開展的“砥礪奮進新國企·創新東風篇”媒體座談會上,從新能源研發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強化風險管控等方面論述了東風新能源事業發展面對未來的準備和規劃。

為應對“雙積分”等政策,新能源領域已經成為國內車企的“必爭之地”。思之深,則行之遠。東風公司新能源事業發展清晰明瞭的戰略藍圖,正在精彩征途中轉化為發展的生動實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