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教育不能摻雜銅臭之氣

【熱點事件】

一名叫趙沙的老師在網上曬了一張“帳單明細”, 稱僅11月7日這天因期中考試錯題收到的罰款就高達3950元。 緊接著, 其還向家長公佈, “下個月8單元有課文活動, 全班水果、優酪乳、麵包費用從這裡出!進步的同學也會繼續獎勵, 費用由張伯楊媽媽負責收取、管理。 ”

北青報記者聯繫到一位元昆明十中2019屆6班學生的家長, 據其講述, 趙沙是這個班級的英語老師, 她曾於本月5日在家校互動平臺“互學通”上發佈了一條向期中考試課文填空題型出錯的同學每題罰款50元的資訊, 為的是對學生提出警告, 隨後家長通過發紅包或孩子攜帶現金到校的方式紛紛繳納了“罰款”。

而趙沙自己發到網上的“帳單明細”則是為了向家長公佈所收罰款的使用去向。

【命題預測】

雲南昆明第十中學被曝光有老師向做錯題的學生罰款, 做錯一道填空題被罰50元, 有些成績不好的學生遭罰了幾百元。 對此, 請談談你的看法。

【中公解析】

學校老師憑藉手中的權力搞起了以罰代教的遊戲, 實可謂令人大開眼界, 其背後所折射出來的教育功利化傾向, 著實需要及時刹車。

學生考試出錯, 老師以罰款的手段進行警示, 儼然把自己當成了執法人員。 罰款是一種行政處罰方式, 無論是作為公民個體的教師還是學校都沒有權力罰款。 也就是說, 老師對學生的罰款行為,

不僅沒有法律支撐, 而且還違背教育宗旨和紀律, 更會使學生產生心理陰影。

這種罰款模式的出現, 和之前有些老師所推崇的暴力體罰、綠色校服、三色作業本其實是如出一轍的, 其背後所折射出來的, 是對分數的推崇和仰望。 教育的功利化, 最終將學生變成的是奪分機器人, 而不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進化的全方面發展的青年學生。 該教師如此大膽, 推出考試罰款模式, 雖和該老師的愚鈍有很大關係, 但其也和某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殷期望也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甚至這股力量, 絲毫不亞于該老師提出這種罰款本意和初衷, 畢竟, 父母和老師雙方的心都是往一塊想的, 那就是如何才能更快地讓自己的孩子能多快好省地提高自己的考試分數。

最後, 相關教育主管部門, 包括學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出現這一新的處罰模式, 相關部門為何沒能及時發現、制止並處罰相關涉事老師?甚至讓這一處罰方式能在家長群裡人盡皆知並能讓家長配合其行為?

教育, 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使學生改頭換面的。 我們要看到我們教育工作者能做的, 就是要看到每一個學生其實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 都有其可愛和可發掘的一面, 只是這一過程, 需要我們老師多些耐心和毅力, 在教育和引導這條路上, 多些潤物細無聲, 少些嗔怒苛責。 作為家長和學生自己也應該心態平和地面對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本身,

畢竟教育, 沒有一躍千里, 唯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穩抓穩打, 這其間, 家長的積極引導和鼓勵, 才能讓孩子耳聞目染更多積極向上的事物, 那麼, 學習, 對於學生來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當然, 這一切, 也需要教育部門的正確引導和監管, 對教育, 不能放手不管;更不能僅僅為了分數而和教師或學校沆瀣一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