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兩岸青年話新態勢:培育“兩岸觀”形塑“兩岸族”

新華社武漢3月14日新媒體專電在此間舉行的第九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上, 多位學者建議, 應繼續通過真誠、善意和親情拉近心理距離, 深化臺灣青年世代對兩岸關係的正確認知, 形塑認同和平發展、促進社會融合的“兩岸族”。

她認為, 兩岸青年交流持續深入, 心理障礙不斷打破, 兩岸社會融合的主要群體“兩岸族”日漸成型。 “兩岸族”作為兩岸溝通和聯結的橋樑, 對“兩岸命運共同體”的體認更加真切。 他們在大陸的生活經驗以及對大陸的認知、情感將對臺灣社會產生直接的導向性影響。 他們不僅是普通意義上的移居者, 更是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謝楠分析說, 近年來大陸密集推出協助臺灣青年就業創業政策, 整體發展勢頭看好。 同時, 大陸持續調整優化相關政策, 提出推進“體驗式交流”, 鼓勵各地為臺灣青年提供深入體驗大陸社會的各種機會, 效果也逐漸凸顯。 希望未來強化宏觀、中觀、微觀各層級政策的有機整合, 幫助臺灣青年正確認知大陸, 更好適應大陸市場競爭與社會生活習慣。

來自臺灣的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黃彰國表示,

無論兩岸關係如何變化, 臺灣青年還是有很多人想要到大陸走走看看, 也有不少青年朋友希望到大陸就業創業。 近年來, 大陸重視並積極鼓勵台青“登陸”創新創業, 吸引青年族群對大陸的關注與研究, 鞏固和擴大了兩岸和平發展的青年群眾基礎。

他建議, 針對臺灣青年分散在大陸各地發展、職場資訊不對稱等特點, 可多樣化搭建青年就業創業交流的平臺, 統籌創新創業與就業支援工作, 提供資訊、融資、資訊傳遞等全方位的服務和指導。

論壇上, 兩岸青年學者還深入探討了臺灣青年的政治傾向、與政黨關係、文化認同等議題。

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的本次論壇於14日在湖北武漢舉行, 來自中國社科院、廈門大學、浙江大學和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東海大學等兩岸高校、研究機構的近50名青年學者與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