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購物消費,不同支付方式有不同的利弊和結果

購物消費, 不同支付方式有不同的利弊和結果

副標題:大資料與資訊安全(九)不同支付方式的利弊和結果

作者:卡爾赫林

@新浪科技【馬雲泡吧花了1300多元, 沒用支付寶刷的銀行卡】10日晚上, 馬雲確實出現在重慶九街的某個酒吧, 不過因為太出名, 很快被大家認出,

待了1個小時左右, 馬雲就離開了酒吧。 馬雲本次消費的金額大約在1300多元左右, 有意思的是馬雲並未選擇支付寶支付, 而是刷了銀行卡。

支付寶連馬雲都不用?為什麼呢? 馬雲為什麼不用支付寶?自己公司開發的軟體, 那麼便捷!為何不用?因為馬雲擔心自己的支付寶帳號洩露。 別忘記現在是大資料時代。

現在, 很多人都在使用手機支付, 不管是用支付寶, 還是用微信支付, 帶著手機就可以出門逛街了, 不用再帶錢包。 手機掃碼輕鬆支付, 簡單設置即可, 再也不用掏錢、數錢和找零, 既方便又快捷, 既時髦又時尚。 而使用銀行卡和信用卡支付, 也很便捷, 而使用“黑卡”來進行消費, 更是身價和身份的象徵。 而中老年人, 和比較土鼈的人,

上街才使用現金消費(我也是一個比較土鼈的人, 一般情況下用現金消費, 偶爾使用銀行卡)。 不過, 現金消費、刷卡和手機支付, 三種消費方式會有不同的利弊, 或導致不同的結果。

假如說:你花10元現金, 在超市買了包煙, 然後把煙裝兜裡——你不說出去, 買煙的事只有你和超市收銀員知道。 如果你刷銀行卡, 在超市買了包煙——你不說出去, 買煙的事有你和收銀員, 還有銀行知道(銀行卡有消費記錄)。 如果你掃碼用支付寶, 在超市買了包煙——你還是不說出去, 買煙的事有你、收銀員、銀行和支付寶平臺知道。

不過, 現在是大資料時代, 很多網站實現資訊共用——所以, 你買煙的事, 或許有好多人都知道了。 你用現金去超市買煙, 收銀員和超市,

不知道你是誰(只要你不把自己的名字告訴別人)。 你用銀行卡去超市買煙, 通過結帳的卡號, 可以查到你是誰(銀行卡實名, 除非你用別人的銀行卡)。 你用支付寶去買煙, 別人不僅能查到你是誰, 還有你過往的消費記錄, 甚至你的收入水準和消費能力, 還有家庭住址。

用現金消費, 只要你不數錯錢, 或者錢包不被偷, 就沒什麼太大的損失;用銀行卡消費, 一旦密碼洩漏和被竊, 帳戶裡的存款就會被盜;而使用手機支付, 萬一手機被入侵, 或者帳號密碼被竊取, 丟失的可能不只是錢款, 還有你的個人資訊。 即便日常消費用手機支付, 帳號密碼和錢款不被人竊取, 那麼個人資訊和消費記錄, 也在隨著消費購物在向外界傳遞和洩漏。

現在是大資料和雲計算技術,越來越發達的時代,而在大資料系統中更可以跟蹤、搜集、收納和存儲關於每個人的各種資料,資料覆蓋面之廣,可謂是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上網衝浪、網路社交,還是消費、餐飲、醫療、體檢、旅遊、出行,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所產生的各種資料,都可以被大資料系統跟蹤和採集。

而針對各種資料的跟蹤和採集,已經從PC端,轉移到移動端(也就是手機)。手機既是工作生活中的實用工具,給日常生活提供各種便利,但又無時不刻的洩漏(或竊取)你我個人資料和隱私。

伴隨著大資料系統的越來越先進,跟蹤和搜集資訊資料的手段也會越來越先進,各種探測器和感測器也會越來越多。不管你出入公共場合,還是窩在家中,你都難以保證自己的資訊、資料和隱私不外泄!

因為只要你使用手機和電腦,就可以造成資訊和資料的洩漏。若是不相信,就請到網購平臺,隨便搜索一款商品。當你翻看幾頁之後,然後關掉購物網站,再用流覽器打開其他網頁,或許你會發現:在其他網站的網頁上,也會出現與你搜索過的商品有關的廣告推薦。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很簡單,大資料時代,很多網站都實現了資料共用,也就是說:你我在網路上的一舉一動,都在被人監控,而別人對你我的行蹤近乎瞭若指掌。而這句話,不僅可以運用在網路上,也可以運用于現實之中——你利用手機支付,看似便捷,但你的各種消費記錄都在被人收集。

手機支付,最大風險:無時不刻的向外界,洩漏你的消費動向和出行動態;甚至,還會因為掃了一些“帶毒”二維碼,讓手機中了木馬程式,危害個人存款帳戶的安全。

使用銀行卡、信用卡和手機支付,使用者的消費動態和行蹤,很容易被人定位——這個銀行卡號,或這個支付寶帳號,曾經在哪消費過,別人一查便知;雖然不是任何人都能查到,但還是可以進行定位跟蹤的。

而用現金支付,就沒什麼事了——假如說:你手裡有張100塊錢紙幣,這100塊錢你在哪花掉的,如果你不說出去,其他人很難知道。除非這張100錢的序號被人牢記,並擴散出去,然後動用人海戰術來找尋這張100塊錢。

所以說,手機支付雖然便捷,但還是帶有一定風險性的。除了容易洩漏自己的消費動態之外,最主要的是容易被人用技術手段竊取手機上存儲的帳號和密碼,或者記錄下支付密碼,從而危害個人存款帳戶的安全。所以,在使用手機支付、轉帳和網購時,一定不要使用公共Wi-Fi,而是要使用手機流量,以保護帳號和錢款的安全。

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不要隨便掃描二維碼,不管是聊天工具,還是朋友圈,還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二維碼,都不要隨意的去掃描,以免掃描了帶毒二維碼,然後在不知不覺中下載和安裝木馬軟體。而在手機上看到的連結,不管是在微信、微信群,還是在短信中看到的連結,都不要隨意點開,以免打開連結後讓手機中木馬。

日常使用手機,千萬不要裸奔,一定要安裝好安全軟體,開啟監控和防禦,並定期進行掃描殺毒,以維護手機安全。下載和安裝各種APP,一定要從安全軟體的手機助手或軟體管家中進行下載。下載完APP後,要用安全軟體設置好各種許可權,把可以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監聽通話、獲取手機通訊錄等,可以造成錢款損失和資訊洩漏的許可權酌情關閉。並且,手機切勿ROOT,一旦將手機ROOT,或開啟手機的ROOT許可權,更容易讓手機遭到攻擊和被人控制。

說到手機遭到攻擊和被人控制,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則新聞:某品牌的監控攝像頭,洩漏使用者的個人隱私。其實,在高科技時代,各種高科技手段和設備都是雙刃劍——不光是監控器,還有我們大家都使用的手機,還有家中的智慧家電,都幾乎在無時不刻的洩露著我們的個人隱私。

伴隨著刷臉技術、大資料、物聯網技術的越來越先進和普及,各種監控器和感測器會越來越多,都在隨時隨地採集每個人的影像和各種個人資料,而我們的個人隱私也近乎無所遁形和無處隱藏。

遠離高科技的生活,才是最安全的,但是似乎不可能實現,除非不上網,不用電腦和手機,不消費不逛街,回歸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或回到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

而除了手機和監控攝像頭,還有智慧家電,以及高科技兒童玩具,都可以洩漏使用者的個人隱私。有些智慧家電,帶有攝像頭和感測器,這些攝像頭和感測器,都可以被駭客攻擊,然後偷拍和採集你的個人隱私和資料。

就連大家都熟悉和喜歡的掃地機器人,也可以被駭客攻擊和控制,然後通過掃地機器人身上的攝像頭,來監控和偷拍房間裡的影像畫面,以及人的一舉一動。而駭客一旦控制了掃地機器人,就可以掌控其行動軌跡,驅動著它在房間裡任意行走和隨處查看。

而一些高科技智慧玩具,帶有攝像功能,並可以連接Wi-Fi,然後通過網路連接到手機。這種高科技玩具,可以讓小朋友通過玩具和父母的手機,進行遠端通話或視頻聊天。但細思極恐的是,這些聊天內容和視頻畫面,都可以被駭客竊取,而駭客更可以通過玩具上的攝像頭,來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獲取孩子的照片和各種隱私資訊。所以,在給小孩子挑選玩具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隨便趕時髦。在把玩具交給小孩子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確認安全性可靠,再交給小孩子玩。

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物聯網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在物聯網時代,每個家庭中的所有智慧家電,都可以分配一個IP位址,然後進行即時聯網,以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料共用和資訊交互。

但各種智慧家電中,都帶有一些探測器、感測器或資料獲取工具,然後監測、監控和跟蹤採集你我生活中的各種資料。這些資料不管是生理的,還是物理的,還是動態的,都可以被跟蹤和採集,然後被大資料系統收集,然後再通過資料共用來與他人分享。換句話說:在大資料時代,別人可以利用你工作生活中產生的各種資料來賺錢。也就是說,你不用去給別人打工,你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產生的各種資料,都可以被人利用來幫人賺錢,但別人不會付給你酬勞和小費。

不用說其他智慧家電,就拿智慧馬桶來舉例。智慧馬桶可以監控你的體重、體溫和脈搏(通過感測器來監測脈搏),伴隨技術的發展,甚至可以通過監測你的上廁所次數(大小解次數)、尿量和糞便的幹稀,還有拉粑粑的耗時,來監測你的健康狀況,或對某些疾病做出預警。然而,一旦智慧馬桶連接上物聯網,智慧馬桶所獲取的各種資料,就會被大資料系統所跟蹤採集。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就連公共廁所也可以連接到物聯網和大資料系統,然後可以將公共廁所的坑位元佔用情況,做一個即時的統計——通過手機APP查詢,你就可以知道:在你附近有哪幾個公共廁所,每個廁所的坑位元佔用情況如何,哪些坑有人蹲,哪些坑閒置;而在蹲坑高峰期,你甚至可以知道,即將要去蹲坑的公共廁所,有多少人排隊,你要去的話需要等多久。甚至,你可以通過手機APP,與公廁的智慧管理系統,來預約坑位元——但不過,你什麼時間,在哪裡上的廁所,蹲的幾號坑,都可以被大資料系統跟蹤採集。如果公共廁所再實行“掃碼蹲坑”和“刷臉蹲坑”的話,其他人就可以通過網路來定位你的行蹤。

而大資料系統,雖然能夠監控和採集你我各種資訊資料,但可以通過甄別和綜合整理每個人的各項資料,來有針對性的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就拿汽車座椅來說,在汽車座椅上安裝一些感測器,座椅的靠背就可以根據探測你的脊柱彎曲產生的資料,來自動靠背調整到最舒適的彎曲度。而座椅感測器,跟汽車防盜系統相連接,通過監測你脊柱彎曲的資料來進行汽車防盜——因為每個人的脊柱彎曲度的讀數,都是不同的,一旦座椅靠背記錄了你脊柱彎曲的讀數,而當其他人坐上駕駛位置時,因為脊柱彎曲的讀數不同就無法解鎖防盜系統,所以根本無法將汽車啟動和開走。

伴隨著大資料和雲計算技術的不斷先進和成熟,可以為社會大眾提供各種個性化的,定制的,甚至獨一無二的產品和商品,以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有助於個人彰顯與眾不同的品味,展現獨具魅力的風采。而社會大眾的生活,也會伴隨著各種個性化產品的推出,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所以說,大資料系統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而大資料系統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會給我們的工作生活提供各種便利,讓我們的工作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而國家業已制定了大資料發展戰略,將大資料和雲計算都作為新興產業來加以大力的支持和推動。因為大資料和雲計算,更利於管理者及時和完整的採集和收錄社會公共管理中的各項資料,再通過雲計算及時的進行分析和處理,然後就可以更加全面的瞭解和體察民情,或者及時找到解決社會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措施,從而讓國家的社會經濟更加發達,社會健康發展和長治久安,社會大眾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此前,寫過一個原創文集《大資料和資訊安全》,用十余篇文章的篇幅,將大資料和資訊安全有關的常識為讀者稍作科普。其實也談不上科普,只是簡單寫了一些個人的看法和感悟。而今天的文章,算是對之前文章的一點簡單補充。

文章以《購物消費,不同支付方式有不同的結果》,並不是說手機支付不好,只是在寫手機支付可能存在的弊端。雖然手機支付,可以造成人的資訊洩漏,但只要不被不法分子利用,就不會危害人身安全。不過,在使用手機支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第一不要用公共無線網路,來進行支付和轉帳,一定要用手機流量,以保護好帳號密碼和錢款的安全。再有,可以將手機支付當日常逛街的零錢包來用,就是不要在支付程式(不管是支付寶還是微信)上面,存儲太多的錢款——也就是說:不要在支付寶和微信綁定的銀行卡上儲存太多的錢款,換句話說:不要將存儲有大額或巨額錢款的銀行卡號,來綁定微信和支付寶。

只把手機支付當作一個“零錢包”來用,每次出門前,想去哪玩,或者要買什麼,可以在家中先定一個預算,然後往手機支付用戶端裡面充錢和轉帳,充好錢之後再出門——每次出門前,盤算好大概要花多少錢,就充多少錢(可以稍微多充一點);每次出門前,先充錢,隨用隨充。從而可以在出門在外時,保護好手機支付的錢款安全,即使少量錢款被竊取,損失也不大。而在出門前打好預算,隨用隨充,也可以抑制和避免衝動消費。

一旦出門在外,或身在公共場合,包括賓館、商場、咖啡館等等,如果要使用手機支付、轉帳或網購,一定要使用手機流量(我這是再三囑咐),千萬別使用公共無線網路(Wi-Fi),以更好的維護財產安全。

本文只是一點個人見解,僅供參考。感謝閱讀。

卡爾赫林 2018年1月15日 22:36:50

(頭條號 | 吉恩瀚棠,作者:卡爾赫林)

現在是大資料和雲計算技術,越來越發達的時代,而在大資料系統中更可以跟蹤、搜集、收納和存儲關於每個人的各種資料,資料覆蓋面之廣,可謂是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上網衝浪、網路社交,還是消費、餐飲、醫療、體檢、旅遊、出行,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所產生的各種資料,都可以被大資料系統跟蹤和採集。

而針對各種資料的跟蹤和採集,已經從PC端,轉移到移動端(也就是手機)。手機既是工作生活中的實用工具,給日常生活提供各種便利,但又無時不刻的洩漏(或竊取)你我個人資料和隱私。

伴隨著大資料系統的越來越先進,跟蹤和搜集資訊資料的手段也會越來越先進,各種探測器和感測器也會越來越多。不管你出入公共場合,還是窩在家中,你都難以保證自己的資訊、資料和隱私不外泄!

因為只要你使用手機和電腦,就可以造成資訊和資料的洩漏。若是不相信,就請到網購平臺,隨便搜索一款商品。當你翻看幾頁之後,然後關掉購物網站,再用流覽器打開其他網頁,或許你會發現:在其他網站的網頁上,也會出現與你搜索過的商品有關的廣告推薦。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很簡單,大資料時代,很多網站都實現了資料共用,也就是說:你我在網路上的一舉一動,都在被人監控,而別人對你我的行蹤近乎瞭若指掌。而這句話,不僅可以運用在網路上,也可以運用于現實之中——你利用手機支付,看似便捷,但你的各種消費記錄都在被人收集。

手機支付,最大風險:無時不刻的向外界,洩漏你的消費動向和出行動態;甚至,還會因為掃了一些“帶毒”二維碼,讓手機中了木馬程式,危害個人存款帳戶的安全。

使用銀行卡、信用卡和手機支付,使用者的消費動態和行蹤,很容易被人定位——這個銀行卡號,或這個支付寶帳號,曾經在哪消費過,別人一查便知;雖然不是任何人都能查到,但還是可以進行定位跟蹤的。

而用現金支付,就沒什麼事了——假如說:你手裡有張100塊錢紙幣,這100塊錢你在哪花掉的,如果你不說出去,其他人很難知道。除非這張100錢的序號被人牢記,並擴散出去,然後動用人海戰術來找尋這張100塊錢。

所以說,手機支付雖然便捷,但還是帶有一定風險性的。除了容易洩漏自己的消費動態之外,最主要的是容易被人用技術手段竊取手機上存儲的帳號和密碼,或者記錄下支付密碼,從而危害個人存款帳戶的安全。所以,在使用手機支付、轉帳和網購時,一定不要使用公共Wi-Fi,而是要使用手機流量,以保護帳號和錢款的安全。

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不要隨便掃描二維碼,不管是聊天工具,還是朋友圈,還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二維碼,都不要隨意的去掃描,以免掃描了帶毒二維碼,然後在不知不覺中下載和安裝木馬軟體。而在手機上看到的連結,不管是在微信、微信群,還是在短信中看到的連結,都不要隨意點開,以免打開連結後讓手機中木馬。

日常使用手機,千萬不要裸奔,一定要安裝好安全軟體,開啟監控和防禦,並定期進行掃描殺毒,以維護手機安全。下載和安裝各種APP,一定要從安全軟體的手機助手或軟體管家中進行下載。下載完APP後,要用安全軟體設置好各種許可權,把可以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監聽通話、獲取手機通訊錄等,可以造成錢款損失和資訊洩漏的許可權酌情關閉。並且,手機切勿ROOT,一旦將手機ROOT,或開啟手機的ROOT許可權,更容易讓手機遭到攻擊和被人控制。

說到手機遭到攻擊和被人控制,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則新聞:某品牌的監控攝像頭,洩漏使用者的個人隱私。其實,在高科技時代,各種高科技手段和設備都是雙刃劍——不光是監控器,還有我們大家都使用的手機,還有家中的智慧家電,都幾乎在無時不刻的洩露著我們的個人隱私。

伴隨著刷臉技術、大資料、物聯網技術的越來越先進和普及,各種監控器和感測器會越來越多,都在隨時隨地採集每個人的影像和各種個人資料,而我們的個人隱私也近乎無所遁形和無處隱藏。

遠離高科技的生活,才是最安全的,但是似乎不可能實現,除非不上網,不用電腦和手機,不消費不逛街,回歸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或回到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

而除了手機和監控攝像頭,還有智慧家電,以及高科技兒童玩具,都可以洩漏使用者的個人隱私。有些智慧家電,帶有攝像頭和感測器,這些攝像頭和感測器,都可以被駭客攻擊,然後偷拍和採集你的個人隱私和資料。

就連大家都熟悉和喜歡的掃地機器人,也可以被駭客攻擊和控制,然後通過掃地機器人身上的攝像頭,來監控和偷拍房間裡的影像畫面,以及人的一舉一動。而駭客一旦控制了掃地機器人,就可以掌控其行動軌跡,驅動著它在房間裡任意行走和隨處查看。

而一些高科技智慧玩具,帶有攝像功能,並可以連接Wi-Fi,然後通過網路連接到手機。這種高科技玩具,可以讓小朋友通過玩具和父母的手機,進行遠端通話或視頻聊天。但細思極恐的是,這些聊天內容和視頻畫面,都可以被駭客竊取,而駭客更可以通過玩具上的攝像頭,來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獲取孩子的照片和各種隱私資訊。所以,在給小孩子挑選玩具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隨便趕時髦。在把玩具交給小孩子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確認安全性可靠,再交給小孩子玩。

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物聯網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在物聯網時代,每個家庭中的所有智慧家電,都可以分配一個IP位址,然後進行即時聯網,以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料共用和資訊交互。

但各種智慧家電中,都帶有一些探測器、感測器或資料獲取工具,然後監測、監控和跟蹤採集你我生活中的各種資料。這些資料不管是生理的,還是物理的,還是動態的,都可以被跟蹤和採集,然後被大資料系統收集,然後再通過資料共用來與他人分享。換句話說:在大資料時代,別人可以利用你工作生活中產生的各種資料來賺錢。也就是說,你不用去給別人打工,你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產生的各種資料,都可以被人利用來幫人賺錢,但別人不會付給你酬勞和小費。

不用說其他智慧家電,就拿智慧馬桶來舉例。智慧馬桶可以監控你的體重、體溫和脈搏(通過感測器來監測脈搏),伴隨技術的發展,甚至可以通過監測你的上廁所次數(大小解次數)、尿量和糞便的幹稀,還有拉粑粑的耗時,來監測你的健康狀況,或對某些疾病做出預警。然而,一旦智慧馬桶連接上物聯網,智慧馬桶所獲取的各種資料,就會被大資料系統所跟蹤採集。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就連公共廁所也可以連接到物聯網和大資料系統,然後可以將公共廁所的坑位元佔用情況,做一個即時的統計——通過手機APP查詢,你就可以知道:在你附近有哪幾個公共廁所,每個廁所的坑位元佔用情況如何,哪些坑有人蹲,哪些坑閒置;而在蹲坑高峰期,你甚至可以知道,即將要去蹲坑的公共廁所,有多少人排隊,你要去的話需要等多久。甚至,你可以通過手機APP,與公廁的智慧管理系統,來預約坑位元——但不過,你什麼時間,在哪裡上的廁所,蹲的幾號坑,都可以被大資料系統跟蹤採集。如果公共廁所再實行“掃碼蹲坑”和“刷臉蹲坑”的話,其他人就可以通過網路來定位你的行蹤。

而大資料系統,雖然能夠監控和採集你我各種資訊資料,但可以通過甄別和綜合整理每個人的各項資料,來有針對性的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就拿汽車座椅來說,在汽車座椅上安裝一些感測器,座椅的靠背就可以根據探測你的脊柱彎曲產生的資料,來自動靠背調整到最舒適的彎曲度。而座椅感測器,跟汽車防盜系統相連接,通過監測你脊柱彎曲的資料來進行汽車防盜——因為每個人的脊柱彎曲度的讀數,都是不同的,一旦座椅靠背記錄了你脊柱彎曲的讀數,而當其他人坐上駕駛位置時,因為脊柱彎曲的讀數不同就無法解鎖防盜系統,所以根本無法將汽車啟動和開走。

伴隨著大資料和雲計算技術的不斷先進和成熟,可以為社會大眾提供各種個性化的,定制的,甚至獨一無二的產品和商品,以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有助於個人彰顯與眾不同的品味,展現獨具魅力的風采。而社會大眾的生活,也會伴隨著各種個性化產品的推出,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所以說,大資料系統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而大資料系統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會給我們的工作生活提供各種便利,讓我們的工作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而國家業已制定了大資料發展戰略,將大資料和雲計算都作為新興產業來加以大力的支持和推動。因為大資料和雲計算,更利於管理者及時和完整的採集和收錄社會公共管理中的各項資料,再通過雲計算及時的進行分析和處理,然後就可以更加全面的瞭解和體察民情,或者及時找到解決社會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措施,從而讓國家的社會經濟更加發達,社會健康發展和長治久安,社會大眾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此前,寫過一個原創文集《大資料和資訊安全》,用十余篇文章的篇幅,將大資料和資訊安全有關的常識為讀者稍作科普。其實也談不上科普,只是簡單寫了一些個人的看法和感悟。而今天的文章,算是對之前文章的一點簡單補充。

文章以《購物消費,不同支付方式有不同的結果》,並不是說手機支付不好,只是在寫手機支付可能存在的弊端。雖然手機支付,可以造成人的資訊洩漏,但只要不被不法分子利用,就不會危害人身安全。不過,在使用手機支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第一不要用公共無線網路,來進行支付和轉帳,一定要用手機流量,以保護好帳號密碼和錢款的安全。再有,可以將手機支付當日常逛街的零錢包來用,就是不要在支付程式(不管是支付寶還是微信)上面,存儲太多的錢款——也就是說:不要在支付寶和微信綁定的銀行卡上儲存太多的錢款,換句話說:不要將存儲有大額或巨額錢款的銀行卡號,來綁定微信和支付寶。

只把手機支付當作一個“零錢包”來用,每次出門前,想去哪玩,或者要買什麼,可以在家中先定一個預算,然後往手機支付用戶端裡面充錢和轉帳,充好錢之後再出門——每次出門前,盤算好大概要花多少錢,就充多少錢(可以稍微多充一點);每次出門前,先充錢,隨用隨充。從而可以在出門在外時,保護好手機支付的錢款安全,即使少量錢款被竊取,損失也不大。而在出門前打好預算,隨用隨充,也可以抑制和避免衝動消費。

一旦出門在外,或身在公共場合,包括賓館、商場、咖啡館等等,如果要使用手機支付、轉帳或網購,一定要使用手機流量(我這是再三囑咐),千萬別使用公共無線網路(Wi-Fi),以更好的維護財產安全。

本文只是一點個人見解,僅供參考。感謝閱讀。

卡爾赫林 2018年1月15日 22:36:50

(頭條號 | 吉恩瀚棠,作者:卡爾赫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