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英特爾收購Mobileye內幕:153億美元買到了什麼新技術

3月13日, 英特爾宣佈以每股63.54美元現金收購全球最大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供應商——以色列公司Mobileye, 此次收購總價高達153億美元, 這不僅創下了以色列科技公司被收購的最高價,

也創下了自動駕駛領域的最大交易。

目前, 英特爾正在為離岸現金交易準備資金, 交易有望在未來9個月內完成。 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底, 英特爾的171億美元現金中有136億美元位於美國以外的地區。 目前該項交易已經得到了Mobileye和英特爾董事會的批准, 但仍有待監管部門的審查。

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已落後

外媒分析認為, 英特爾此舉實際上是變相承認自己在自動駕駛領域——人工智慧目前最大的市場應用領域——已落後半拍。 同為晶片巨頭, NVIDIA(英偉達)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基於深度學習的自動駕駛汽車平臺, 率先通過搜集人類實際開車影片泳衣訓練類神經網路。 NVIDIA還與博世聯手,

開發麵向量產汽車的人工智慧自動駕駛電腦, 並且已經與包括奧迪在內的多家整車廠商達成合作, 為它們提供技術支持。 特斯拉在與Mobileye因致死事故“分手”後, 最新的Autopilot半自動駕駛系統也選擇了NVIDIA 的計算平臺DRIVE PX2進行補檔。

高通也一直在加速汽車業務的佈局, 推出了多款針對汽車領域的晶片, 去年10月高通還宣佈以470億美元鉅資收購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廠商恩智浦。 據資料顯示, NXP 有40% 的營收來自汽車行業, 其帶有 ADAS 功能的晶片出貨量已經超過3000萬, 全球前十大汽車廠商中有 8家是它的客戶, 是汽車行業中最大的晶片廠商, 其2015年營收為61億美元, 利潤為15億美元, 去年的營收有望達到94.8億美元。 就在上個月, 高通還宣佈與全球領先的高航和地圖測繪產品企業TomTom合作,

利用駕駛資料平臺支援高清地圖。

而英特爾直到去年才開始有一些動作, 宣佈斥資2.5億美元作為進軍自動駕駛的起步經費。 隨後與寶馬和Mobileye達成三方戰略聯盟, 計畫於2018年下半年將40輛無人駕駛測試車送上路。 針對該項聯盟, 寶馬方面表示希望在2021年能夠實現無人駕駛汽車量產的計畫。

但是對於這項合作, 之前有許多業界分析人士紛紛表示“看不懂”, 因為合作中的Mobileye本身就是自動駕駛SoC晶片提供商。 2018年, Mobileye將發佈最新的EyeQ5晶片, 該晶片可以支援多達16個車載攝像頭以及多個車載雷達以及LiDAR(鐳射測距雷達), 功能非常強大。

按照英特爾的想法, Mobileye的晶片將負責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處理(相當於汽車的眼睛),

而英特爾的晶片則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腦。 Mobileye的晶片在完成攝像頭和感測器資料的初步處理後, 將會把處理完的資料交給英特爾的晶片, 而英特爾的晶片將依據這些資料決定汽車的下一步操作。

但這可能會威脅ST(意法半導體)與Mobileye的合作關係(之前EyeQ系列晶片是Mobileye與ST共同打造)。 此前Mobileye資深副總裁Daniel Galves就堅稱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並稱ST是EyeQ4與EyeQ5取得競爭力的重要合作夥伴, 其演算法是以能在雙方合作開發的架構上最有效率運作而打造。 也就是說, 英特爾至少在2018年EyeQ5發佈前沒有任何的機會。 顯然這是英特爾最不願意看到的, 英特爾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等待了。

在接受採訪時, 公司CEO科再奇就表示, 自動駕駛汽車會在2023年或2024年正式上路,

英特爾要成為首個推動這股風潮的公司。 雖然聽起來還有些遙遠, 但科再奇認為“我們現在就應該抓緊行動了”。 因為“現在許多廠商已經開始規劃2020或2021年的車型了, 英特爾要做的就是加入它們的平臺開發。 ”所以迅速收購Mobileye便成為了一個選擇。

相比其他競爭對手來說, 英特爾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相對較晚, 並且目前正處於落後的局面, 而此次收購全球最大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供應商Mobileye則有助於英特爾快速補足短板。

收購Mobileye可補齊5年短板?

Mobileye是較早投入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公司, 而且多年來一直專注於該領域。 Mobileye的技術主要集中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視覺技術開發。 目前產品包括可用安裝在後視鏡後的單顆彩色攝像頭(非標準RGB Sensor)對目標物進行檢測、識別和分類, 同時還會對物體的運動軌跡進行跟蹤、分析,並分析道路狀況。實現功能包括車道檢測、車輛檢測、行人檢測、動物檢測、交通標誌識別、紅綠燈識別、燈光控制。

另外Mobileye具有自主研發設計的晶片EyeQ系列,由意法半導體公司生產供應。現在已經量產的晶片型號有EyeQ1、Eye Q2、EyeQ3,EyeQ4正在開發進行中,預計將於2018年推出。如果另外一輛車靠太近,或者汽車前方有行人,系統就會在發生撞擊前自動刹車。

Mobileye的技術已得到了業界的認可。許多汽車公司都是Mobileye的合作商。它的碰撞預警系統,曾以每輛售價超過100美元價格出售給汽車供應商和製造商,例如富豪AB,福特汽車和現代汽車公司。2013年,Mobileye就賣出了200萬套以上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Mobileye還曾是特斯拉Autopilot半自動駕駛系統的提供商,但該公司在去年7月宣佈終止與特斯拉的合作,原因是它認為特斯拉“大肆吹噓”Autopilot的功能,從而導致致死交通事故。

據瞭解,目前Mobileye旗下的幾款產品就占到了ADAS領域90%的市場份額,據分析師表示,該公司還將佔據碰撞檢測系統70%的市場份額,這也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

顯然目前Mobileye不僅在自動/輔助駕駛技術上處一定的領先地位,而且在市占率上也是遙遙領先。英特爾要想快速補足自己在這塊的短板,Mobileye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標的。

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創始人、人工智慧專家余凱表示,英特爾這次收購Mobileye,在研發方面一下子可以補齊將近5年的短板,而在前端市場佔有率上則直接跑到了NVIDIA的前頭。

“許多人都有疑問,作為一家晶片公司,英特爾為什麼對自動駕駛技術那麼上心?答案就是資料。”科再奇在寫給員工的內部信中說道。“汽車和汽車產業的驅動力正在轉變為資料和計算,馬力不再為王。”“我們的戰略是讓英特爾成為每一種技術、每一個行業資料革命的驅動力量。我們是一家資料公司。我們聚焦的業務、我們解決方案的提供方向,都在於創造、使用和分析海量的資料。”

他補充說:“現在,世界上每天產生的資料有4兆百萬位元組( terabytes),平均每一輛自動駕駛汽車產生的資料量約等於3000人產生的資料量。只需要1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上路,你就能擁有全世界一半的人口所產生的資料。這麼大資料量需要英特爾傾注所有來為客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高性價比的高性能解決方案。”

英特爾估計,截至2020年,自動駕駛汽車將每天產生4000GB的資料;截至2030年,駕駛系統、資料和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700億美元。通過並購Mobileye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領軍人,英特爾的Xeon處理器、FPGA、記憶體、寬頻連線和電腦視覺技術、Mobileye的MobileEyeQ4和EyeQ5視覺晶片都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

科再奇表示:“這項並購對我們的股東、自動駕駛行業和消費者都是一大步。英特爾可以提供關鍵性的基礎技術,包括行車路線規劃和即時決策。Mobileye則帶來業內最頂級的自動駕駛級別電腦識別技術,還有最好的工程師和供應商。英特爾和Mobileye一道,將改善雲端到車端的解決方案,降低製造成本,從而加速自動駕駛的發展。”

此外科再奇還認為,收購Mobileye可將兩家公司的技術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有利於監管部門對自動駕駛技術進行管理。

153億美元的代價是否過高?

雖然收購Mobileye對於英特爾來說有著諸多的好處,但是價格也是否值得收購的一個衡量因素。

Mobileye於2014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此次收購消息公佈之前的股價為47.27美元,而英特爾的收購價為每股63.54美元,溢價約50%。

研究公司CFRA Research認為,雖然Mobileye能加快英特爾切入自動駕駛市場的腳步,但153億美元的價格未免有些太高了。

有媒體甚至評論認為,英特爾此次收購是受到了此前高通並購恩智浦、三星並購哈曼國際的刺激,被迫跟隨高通和三星進行戰略卡位,其實是無奈和盲目之舉。

儘管Mobileye自動駕駛領域有很大的優勢,但資料顯示,其去年全年的營收僅為3.582億美元,利潤1.084億美元。如果按照英特爾153億美元並購價格與營收和利潤比較來衡量ROI(投資回報率)的話,其年ROI僅為2.3%和0.7%。相比之下,高通收購恩智浦的ROI則為20%和3.2%左右。而剛剛完成的三星80億美元並購哈曼國際的年ROI也高達87.5%和8.75%,是英特爾並購Mobileye年ROI的38倍和12.5倍。顯然,相比高通收購恩智浦、三星收購哈曼國際的交易來說,英特爾以150億美元並購Mobileye並不划算。

另外,收購消息一出,Mobileye股價週一開盤後大漲近30%,而英特爾股價不但沒有大漲,反而跌去2%。不難看出,市場對於英特爾此次收購可能可能並不看好(或者認為代價過高)。科再奇也表示他需要花更多時間向投資者解釋英特爾收購Mobileye的原因和其未來戰略。

“買下Mobileye可不只是為了汽車,它們的產品還能出現在多個領域,如直升機、無人機和機器人等。153億美元買的是計算視覺,而該技術將改變世界。”科再奇這樣說道。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乾貨、爆料、獨家觀點,歡迎訂閱芯智訊

同時還會對物體的運動軌跡進行跟蹤、分析,並分析道路狀況。實現功能包括車道檢測、車輛檢測、行人檢測、動物檢測、交通標誌識別、紅綠燈識別、燈光控制。

另外Mobileye具有自主研發設計的晶片EyeQ系列,由意法半導體公司生產供應。現在已經量產的晶片型號有EyeQ1、Eye Q2、EyeQ3,EyeQ4正在開發進行中,預計將於2018年推出。如果另外一輛車靠太近,或者汽車前方有行人,系統就會在發生撞擊前自動刹車。

Mobileye的技術已得到了業界的認可。許多汽車公司都是Mobileye的合作商。它的碰撞預警系統,曾以每輛售價超過100美元價格出售給汽車供應商和製造商,例如富豪AB,福特汽車和現代汽車公司。2013年,Mobileye就賣出了200萬套以上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Mobileye還曾是特斯拉Autopilot半自動駕駛系統的提供商,但該公司在去年7月宣佈終止與特斯拉的合作,原因是它認為特斯拉“大肆吹噓”Autopilot的功能,從而導致致死交通事故。

據瞭解,目前Mobileye旗下的幾款產品就占到了ADAS領域90%的市場份額,據分析師表示,該公司還將佔據碰撞檢測系統70%的市場份額,這也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

顯然目前Mobileye不僅在自動/輔助駕駛技術上處一定的領先地位,而且在市占率上也是遙遙領先。英特爾要想快速補足自己在這塊的短板,Mobileye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標的。

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創始人、人工智慧專家余凱表示,英特爾這次收購Mobileye,在研發方面一下子可以補齊將近5年的短板,而在前端市場佔有率上則直接跑到了NVIDIA的前頭。

“許多人都有疑問,作為一家晶片公司,英特爾為什麼對自動駕駛技術那麼上心?答案就是資料。”科再奇在寫給員工的內部信中說道。“汽車和汽車產業的驅動力正在轉變為資料和計算,馬力不再為王。”“我們的戰略是讓英特爾成為每一種技術、每一個行業資料革命的驅動力量。我們是一家資料公司。我們聚焦的業務、我們解決方案的提供方向,都在於創造、使用和分析海量的資料。”

他補充說:“現在,世界上每天產生的資料有4兆百萬位元組( terabytes),平均每一輛自動駕駛汽車產生的資料量約等於3000人產生的資料量。只需要1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上路,你就能擁有全世界一半的人口所產生的資料。這麼大資料量需要英特爾傾注所有來為客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高性價比的高性能解決方案。”

英特爾估計,截至2020年,自動駕駛汽車將每天產生4000GB的資料;截至2030年,駕駛系統、資料和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700億美元。通過並購Mobileye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領軍人,英特爾的Xeon處理器、FPGA、記憶體、寬頻連線和電腦視覺技術、Mobileye的MobileEyeQ4和EyeQ5視覺晶片都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

科再奇表示:“這項並購對我們的股東、自動駕駛行業和消費者都是一大步。英特爾可以提供關鍵性的基礎技術,包括行車路線規劃和即時決策。Mobileye則帶來業內最頂級的自動駕駛級別電腦識別技術,還有最好的工程師和供應商。英特爾和Mobileye一道,將改善雲端到車端的解決方案,降低製造成本,從而加速自動駕駛的發展。”

此外科再奇還認為,收購Mobileye可將兩家公司的技術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有利於監管部門對自動駕駛技術進行管理。

153億美元的代價是否過高?

雖然收購Mobileye對於英特爾來說有著諸多的好處,但是價格也是否值得收購的一個衡量因素。

Mobileye於2014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此次收購消息公佈之前的股價為47.27美元,而英特爾的收購價為每股63.54美元,溢價約50%。

研究公司CFRA Research認為,雖然Mobileye能加快英特爾切入自動駕駛市場的腳步,但153億美元的價格未免有些太高了。

有媒體甚至評論認為,英特爾此次收購是受到了此前高通並購恩智浦、三星並購哈曼國際的刺激,被迫跟隨高通和三星進行戰略卡位,其實是無奈和盲目之舉。

儘管Mobileye自動駕駛領域有很大的優勢,但資料顯示,其去年全年的營收僅為3.582億美元,利潤1.084億美元。如果按照英特爾153億美元並購價格與營收和利潤比較來衡量ROI(投資回報率)的話,其年ROI僅為2.3%和0.7%。相比之下,高通收購恩智浦的ROI則為20%和3.2%左右。而剛剛完成的三星80億美元並購哈曼國際的年ROI也高達87.5%和8.75%,是英特爾並購Mobileye年ROI的38倍和12.5倍。顯然,相比高通收購恩智浦、三星收購哈曼國際的交易來說,英特爾以150億美元並購Mobileye並不划算。

另外,收購消息一出,Mobileye股價週一開盤後大漲近30%,而英特爾股價不但沒有大漲,反而跌去2%。不難看出,市場對於英特爾此次收購可能可能並不看好(或者認為代價過高)。科再奇也表示他需要花更多時間向投資者解釋英特爾收購Mobileye的原因和其未來戰略。

“買下Mobileye可不只是為了汽車,它們的產品還能出現在多個領域,如直升機、無人機和機器人等。153億美元買的是計算視覺,而該技術將改變世界。”科再奇這樣說道。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乾貨、爆料、獨家觀點,歡迎訂閱芯智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