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留住貴州瀕危方言 2017年貴州8個語保專案通過國家驗收

1月15日, 教育部語信司、國家語保中心的專家們來到貴陽, 對我省2107年度語保工程項目進行驗收。 結果我省語保專案8個課題順利通過驗收。

用聲像文字留住瀕危方言“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簡稱“語保工程”)是由財政部立項, 教育部和國家語委領導實施的一項語言文化類國家工程, 被視作為拯救面臨消失的地方方言的一項國家行動。

語保工程貴州漢語方言專案自2016年4月啟動以來, 作為專案課題承擔單位的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安順學院、凱裡學院、貴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遵義師範學院等課題組的專家老師們就成為了“語保人”。

田野調查是“語保人”的基本工作, 他們首先得找到符合要求的發音合作人, 每個調查點需要方言發音人4人, 包括老年男性、青年男性、老年女性、青年女性各1人;口頭文化發音人1人;地方普通話發音人1人。 找到發音人後, 讓他們用方言說出提供的字、詞、句子、文章等, 然後攝錄保存下來。 按規定, 發音人得是至少三代以上居住當地的本地人, 且妻子也是本地人, 這對“語保人”來說是個難度不小的工作。

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的吳偉軍教授是“語保人”之一, 負責的是金沙調查點。 她告訴記者, 由於大眾對語保工程的不瞭解, 使得她們尋找發音人時, 常被當地人誤認為是“傳銷組織”。 吳蓓則是攝錄老師,

錄製對背景顏色、音量大小、雜訊分貝等也有要求, 為此, 她們甚至在當地臨時搭建了錄音棚。 “一個點我們要錄8000多個條目, 工作量的確不小。 ”

2016年到2018年, 貴州共有25個漢語方言點被列入語保範圍, 其中2016年10個、2017年8個、2018年5個。 2016年底, 雲岩區、紅花崗區、花溪區、仁懷市、思南縣、都勻市、興義市、凱裡市、六枝特區、七星關區等10個課題點的專案通過國家驗收。 此次通過驗收的是2017年的8個課題, 分別在桐梓縣、西秀區、大方縣、威甯縣、金沙縣、甕安縣、黎平縣、碧江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