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醫養康”融合!江蘇首家老年康復醫院落戶棲霞,將與鐘山頤養園實現雙向轉診!

如何緩解醫院老年慢病治療床位的壓力?

如何解決醫院不適合養老、養老院就醫不方便的難題?

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

老年人對養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老人對“醫養融合”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在位於棲霞區馬群街169號的

江蘇鐘山老年康復醫院

(江蘇省人民醫院鐘山康復分院),

老人們不僅就診就醫,

還可與即將開業的鐘山頤養園實現雙向轉診。

省內首家老年人專業康復醫院

落戶棲霞馬群

2017年12月30日, 江蘇鐘山老年康復醫院正式掛牌運營, 其既是省內首家老年人專業康復醫院, 也是省人民醫院鐘山康復分院。

江蘇鐘山老年康復醫院是江蘇鐘山職業技術學院與江蘇省人民醫院以創新模式共同打造的非營利性專業康復醫院。

該院採取醫、護、治、養、康為一體的整體康復模式運營, 聚焦老年常見病, 醫院設有神經康復病區、骨與慢病康復病區、綜合康復病區及門診, 分別有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門診以及藥房、檢驗、放射和超聲診斷等。

醫院一期設床位100張, 二期還將新增300-500張床位。

該院作為省人民醫院鐘山康復分院試運行5年, 注重針對老年病患的整體康復, 醫、護、治一體的整體康復模式與標準化、國際化的康復品質管制理念為前來就診的國內外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診體驗。

“我在這裡住了一年多, 功能康復成效很明顯, 而如果在專業醫院, 是不可能長期占著床位的。 ”外地來的脊髓炎患者王先生說, 老年專科醫院的治療和護理人員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專業性。

鐘山老年康復醫院院長勵建安教授表示,當前,老齡化正成為社會的重大挑戰,江蘇有1700多萬老年人,8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70萬,老年人的康復基數大、需求複雜,而專門為老年人設立的獨立康復醫院省內還是空白。

康復醫療+預防保健,

是江蘇鐘山老年康復醫院的定位。

據介紹,鐘山老年康復醫院的康復醫療、治療、護理和工程學專家團隊所進行的康復評估及訓練設備在國內處於先進地位。

專業醫院與養老院“連體”

“老齡化正成為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養老服務機構和醫療機構銜接不夠緊密、醫院不適合養老、養老院不方便就醫的矛盾比較突出。”鐘山老年康復醫院院長勵建安教授說,養老不只是給老人一張床,而是給他們一個家。新的服務模式要把居家、養老、護理三者融合起來,打破現有行政壁壘。

據瞭解,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內開辦的養老機構鐘山頤養園近日也將正式開業。

該養老機構依山而建,每棟建築3—5層不等,高低錯落。與一般養老機構賓館式、病房式格局不同,該養老院內部結構和設施完全按照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求,既有臥室、客廳、衛生間還有廚房,設置無障礙通道,為老人們營造家的感覺。

智慧養老

高科技元素比比皆是

門口玻璃鏡安裝互聯網健康檢測視頻系統,不僅可以記錄老人的刷牙時間,也能通過面部視頻,診斷出老人每天的身體狀況;

衛生間裡安裝了可升降馬桶,可以幫助膝關節不好的老人完全自理;

德國進口的塑膠地墊,可以讓坐輪椅老人無障礙洗浴……

鐘山頤養園與澳大利亞養老服務百年品牌“皇家地區護理服務機構”合作,採用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服務理念和方式,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人性化、個性化服務。

醫養結合

雙向轉診

此外,老人生病不適,將轉到院內鐘山學院與省人民醫院聯辦的“鐘山康復分院”治療;失去自理能力經過評估後,將轉到“鐘山康復護理院”,全天候有專業護理員照護。

該養老院已經建成的250套養老公寓中,分別有100平方米、60平方米和40平方米的大中小套房。

醫院、養老院進校園

“醫、養、教”一體化模式可複製

養老機構+人才+康復醫院,

使棲霞馬群街169號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

成為 省內首個

集學、養、康、醫一體的

專業化養老和轉診基地。

值得關注的是,鐘山頤養園與江蘇鐘山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樓、江蘇鐘山老年康復醫院之間有連廊相接,大學生在進行專業課學習的同時,實踐課就是當護理員。

江蘇鐘山職業技術學院董事長陳逸表示,通過將醫院、養老院“搬”進校園,涉醫專業的學生實現“病床邊教學”,涉老專業的實現“養老院教學”,完成從專業化到市場化的“醫、養、教”一體化模式的探索。

陳逸介紹,鐘山學院養老康復照料專業的配置占所有學科1/3以上,每年有近千名畢業生,他們在學業的最後一年能夠上崗全方位實踐老年護理,畢業時就可以積累豐富的照護經驗。在年輕人為老人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同時,老人也在年輕人的介入和陪伴中消解孤寂和抑鬱。

棲霞區60周歲以上老人9.8萬人,約占戶籍人口的20%。

為積極應對日益增長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創新健康養老服務形式,拓展養老服務內涵,滿足老齡人口健康需求,提高為老服務能力,棲霞區按照“政府主導、政策引導,多措並舉,多點推進”的思路方法,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初步構建完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深度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區已構建起區、街道、社區三級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站)三級網路,組建了區智慧養老資訊平臺和區虛擬養老院,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實現全覆蓋。

目前,全區共建成兼具醫療康復功能的養老機構6家、由醫療機構向養老功能轉型融合3家、簽訂契約醫療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2家,積極探索推行家庭醫生模式,使醫養結合服務進社區、進家庭。

鐘山老年康復醫院院長勵建安教授表示,當前,老齡化正成為社會的重大挑戰,江蘇有1700多萬老年人,8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70萬,老年人的康復基數大、需求複雜,而專門為老年人設立的獨立康復醫院省內還是空白。

康復醫療+預防保健,

是江蘇鐘山老年康復醫院的定位。

據介紹,鐘山老年康復醫院的康復醫療、治療、護理和工程學專家團隊所進行的康復評估及訓練設備在國內處於先進地位。

專業醫院與養老院“連體”

“老齡化正成為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養老服務機構和醫療機構銜接不夠緊密、醫院不適合養老、養老院不方便就醫的矛盾比較突出。”鐘山老年康復醫院院長勵建安教授說,養老不只是給老人一張床,而是給他們一個家。新的服務模式要把居家、養老、護理三者融合起來,打破現有行政壁壘。

據瞭解,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內開辦的養老機構鐘山頤養園近日也將正式開業。

該養老機構依山而建,每棟建築3—5層不等,高低錯落。與一般養老機構賓館式、病房式格局不同,該養老院內部結構和設施完全按照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求,既有臥室、客廳、衛生間還有廚房,設置無障礙通道,為老人們營造家的感覺。

智慧養老

高科技元素比比皆是

門口玻璃鏡安裝互聯網健康檢測視頻系統,不僅可以記錄老人的刷牙時間,也能通過面部視頻,診斷出老人每天的身體狀況;

衛生間裡安裝了可升降馬桶,可以幫助膝關節不好的老人完全自理;

德國進口的塑膠地墊,可以讓坐輪椅老人無障礙洗浴……

鐘山頤養園與澳大利亞養老服務百年品牌“皇家地區護理服務機構”合作,採用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服務理念和方式,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人性化、個性化服務。

醫養結合

雙向轉診

此外,老人生病不適,將轉到院內鐘山學院與省人民醫院聯辦的“鐘山康復分院”治療;失去自理能力經過評估後,將轉到“鐘山康復護理院”,全天候有專業護理員照護。

該養老院已經建成的250套養老公寓中,分別有100平方米、60平方米和40平方米的大中小套房。

醫院、養老院進校園

“醫、養、教”一體化模式可複製

養老機構+人才+康復醫院,

使棲霞馬群街169號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

成為 省內首個

集學、養、康、醫一體的

專業化養老和轉診基地。

值得關注的是,鐘山頤養園與江蘇鐘山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樓、江蘇鐘山老年康復醫院之間有連廊相接,大學生在進行專業課學習的同時,實踐課就是當護理員。

江蘇鐘山職業技術學院董事長陳逸表示,通過將醫院、養老院“搬”進校園,涉醫專業的學生實現“病床邊教學”,涉老專業的實現“養老院教學”,完成從專業化到市場化的“醫、養、教”一體化模式的探索。

陳逸介紹,鐘山學院養老康復照料專業的配置占所有學科1/3以上,每年有近千名畢業生,他們在學業的最後一年能夠上崗全方位實踐老年護理,畢業時就可以積累豐富的照護經驗。在年輕人為老人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同時,老人也在年輕人的介入和陪伴中消解孤寂和抑鬱。

棲霞區60周歲以上老人9.8萬人,約占戶籍人口的20%。

為積極應對日益增長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創新健康養老服務形式,拓展養老服務內涵,滿足老齡人口健康需求,提高為老服務能力,棲霞區按照“政府主導、政策引導,多措並舉,多點推進”的思路方法,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初步構建完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深度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區已構建起區、街道、社區三級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站)三級網路,組建了區智慧養老資訊平臺和區虛擬養老院,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實現全覆蓋。

目前,全區共建成兼具醫療康復功能的養老機構6家、由醫療機構向養老功能轉型融合3家、簽訂契約醫療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2家,積極探索推行家庭醫生模式,使醫養結合服務進社區、進家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