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石家莊市農村興起編修村志熱潮

“我們村有2000多年的歷史, 曾湧現出許多堪留史冊的英模人物, 有很多具有珍貴價值的歷史文物, 被評為河北省美麗鄉村、省級基層組織示範村……”1月9日上午, 高邑縣倉房村黨支部書記龐中現手裡拿著散發著墨香的《倉房村志》高興地對記者說, 編修村志是為了傳承優良的鄉風文明, 記錄現在的幸福生活, 助力鄉村振興,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

記者看到, 這本20多萬字的《倉房村志》共有21章, 其中既有村莊的自然環境、歷史沿革、事業產業發展, 也有村風民俗、名人逸事、方言俚語, 就像一本倉房村的“百科全書”。

“正式編修工作是從2015年開始的, 由村裡8位年長的村民負責。 ”龐中現說, 編修村志工作量很大, 不僅要翻閱大量的資料、檔案、書報, 還要入戶反復走訪。 好在鄉親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都積極參與、主動“爆料”, 從而保證了編修工作的順利進行, 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完成了。

記者調查發現, 像倉房村一樣, 石家莊市很多村莊都在自發地編修村志。 如曾發生過梅花慘案、見證過日軍暴行的槁城區梅花鎮, 素有趙縣“小延安”、“小陝甘寧”之稱的停住頭村, 以“漁光曲”紅遍全國的名門才女安娥的家鄉談村, 《人民日報》曾經的辦報地鹿泉區東焦村都編寫了村志, 一批記錄鄉村歷史、文化、風俗、經濟、人物的村志正在陸續出版。 有些縣(市)區甚至已經在全域範圍內啟動了編修村志工作。

目前, 鹿泉區208個村中, 已有195個村開展了編修村志工作;高邑縣107個村中, 已有98個村啟動編修村志工作……編修村志的熱潮正在石家莊市農村悄然興起。

“盛世修志, 志載盛世。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編修村志也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鹿泉區史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齊海群表示, 編修村志不僅是對鄉土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更能以真實的史料、生動的事實喚起村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對於守望鄉土文化、留住美麗鄉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說:“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新的戰略部署,

實施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的引領。 村志是村落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 更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重要表現, 具有‘證歷史、益當代、啟後人’的文化價值, 村志編纂一旦鋪開, 必將留下體量碩大、卷帙浩繁的文化遺產, 成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精神動力。 ”(記者張明星、王慶芳、祁鵬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