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融防風險 攻堅在行動①|輕裝前行穩根基:經濟去杠杆邁出堅實步伐

“備豫不虞, 為國常道”。 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一以貫之”, 其中之一就是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 我們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 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 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 要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

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迴圈, 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 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 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 當前, 防控金融風險工作進展如何?下一步如何著力推進?本報記者就此采寫了系列報導, 敬請讀者關注。

經濟全球化時代, 環球同此涼熱。

2017年9月21日淩晨2點, 在經過長達9年的擴表之後, 美聯儲宣佈縮表, 信貸擴張時代正式結束。 從某種意義上說, 現代經濟史, 是一部信貸週期史。 歷史上的大多數經濟危機都是發生在信貸收縮週期, 因為在信貸擴張週期期間, 信貸的擴張掩蓋了企業面臨的問題, 而信貸收縮週期會讓這些問題暴露。 這也就是巴菲特所說的:“潮水退去, 才知道誰在裸泳。 ”

美聯儲加息和“縮表”的力度和節奏, 必然影響資金跨境流動。 這對其他國家是一個非常大的外部風險衝擊, 也是我國防範金融風險的一個國際大背景。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亂治未亂”。 底線思維, 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政治經驗和政治智慧。

把工作的基點放在防範出現較大的風險上, 準備好對策, 化解風險, 為未來更長時間的增長奠定基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 今後三年重點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首要就是防控金融風險, 並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

主動把風險說的這麼全面和嚴峻, 源於有著足夠的智慧、自信和應對能力。 直面挑戰, 主動作為, 為中國經濟的行穩致遠謀未來。

去杠杆 “拆彈”進行時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賓曾將“過度舉債”稱為現代經濟的“阿喀琉斯之踵”。 中國的債務規模在2009年之後大幅擴張, 曲線開始變得陡峭。 發展到現在, 內外聯動看, 需要補課。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楊堅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中國提出經濟去杠杆, 符合國際上降低債務杠杆在防止金融危機方面能起重要作用的最新認識。 過去800年, 儘管各國歷次金融危機具體誘發原因看起來各不一樣, 但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危機前要麼企業, 要麼銀行, 要麼政府過度使用杠杆。 中國金融政策正向著正確的方向推進。

與此同時, 中國的大門在進一步開放。 相應的, 外部風險衝擊碰頭共振的可能性也在累積。 我們必須著重消除已知的國內經濟金融風險點, 以便留有風險承受餘力, 去應對進一步開放中的外部風險衝擊。

從內因講, 中國產業升級, 需要金融更強有力的支援。

但是在中國崛起之中, 金融是短板。 儘管金融市場規模壯大了, 輻射力、影響力增強了, 但依然存在結構之弊、品質之別、體制之痛。 金融風險點多面廣、亂象叢生、整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在增大, 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存在不小差距。

因此, 在我國經濟週期性、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疊加情況下, 需要重塑金融體系, 治理疏浚上一個週期的經濟模式積累下的沉屙積弊, 建設與我國經濟地位相匹配的大國金融, 同時也依靠富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市場來支援強國夢想。

一場經濟去杠杆, 防範金融風險的攻堅戰就此吹響號角。

2017年嚴防“黑天鵝”“灰犀牛”, 中國經濟去杠杆邁出實質性步伐,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比如,去產能,一個直接結果是大宗商品市場明顯復蘇。去杠杆,“千招萬招,管不住貨幣供應,就是無用之招”。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持續放緩。金融部門去杠杆速度非常快,金融部門內部融資增速已經降到了個位數,是過去十多年來的最低水準。中國人民銀行在2017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社會杠杆率高位有所趨穩,金融體系控制內部杠杆也取得階段性成效。以地方債為例,2017年全國累計發行地方債4.36萬億,較2016年下降三成。

經濟去杠杆,降低宏觀負債率,絲毫不因短期奏效而鬆懈。處理風險,要付出成本,經歷痛苦。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一些“吃杠杆飯”的行業感覺到了痛苦,那還只是開始。中國已下決心將債務和杠杆率上升的勢頭止住,不能讓可能淘空經濟基礎的不良金融行為再繼續下去。

清理國企債務除“僵屍”

貨幣,對於經濟體來說好比血液。金融的作用,是讓血液流通,血太多或者凝滯的地方,效率低下,需要減少供血和進行疏通;血太少的地方,也會造成效率低下,要多融通過來一些。

一些資不抵債的“僵屍”企業,既佔用大量信貸資源、抬升國有企業總體杠杆率,又形成呆壞賬,加大金融風險。因此,處理國企“僵屍企業”是去杠杆中一大重點。該死的死不了,該活的就活不好。更何況還有一些國有企業,將低息貸來的款,不用在發展實體經濟上,而是去搞房地產開發,甚至去放高利貸,更要及時糾偏。

2017年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針對無金融資質的國有企業變相從事金融業務,成為貸款通道的問題,要求對其變相從事金融業務,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的,應當依法否定其放貸行為的法律效力,並通過向相應的主管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等方式,遏制其通道業務,引導其回歸實體經濟。同時,《意見》要求通過充分發揮破產審判的功能,依法處置“僵屍企業”,推動經濟去杠杆。對於已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和營運價值的“僵屍企業”,及時進行破產清算,化解過剩產能,降低企業杠杆率。對於雖然喪失清償能力,但仍能適應市場需要、具有營運價值的企業,則要綜合運用破產重整、和解制度手段進行拯救,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實現企業再生。

對於非金融部門去杠杆,重點在於國企去杠杆。楊堅認為,從中國出口構成看,中國製造業正在資本密集化。這一定程度上會自然而然地提高企業負債率。因此,對於企業負債率無須一高就驚,而要全面具體分析。只有當高負債率會引起企業違約風險上升,才是問題核心。而在國企去杠杆中,用市場化方式債轉股,不失為可行的救急措施,但還需要一個長效機制。第一步要有序打破剛性兌付,讓企業不敢盲目借債,讓債券市場和銀行有充分風險考量。第二步需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股權融資和更全面完善的公司治理等,既降低過高的杠杆率,又能夠切實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同時通過管理影子銀行、調整金融結構等來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這樣就不需要那麼高的M2增長就可以支持經濟增長。

整頓規範地方債務

對於一些省市的地方官來說,這個冬天特別寒冷。

近日,財政部通報了江蘇、貴州兩省對部分縣市違規借債的整改處分情況,除責令限期整改,並對相關責任人給予不同處分。積極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誰家的孩子誰抱走”,將堅決打消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堅決打消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

當下,財政部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嚴格執行預算法和擔保法,堅決刹住無序舉債之風,有效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

金融和財政政策加強協同,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動“大手術”已經起步。同時,相關改革也要跟上,使地方政府減少負債動力。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要進一步理順政府市場關係,理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係,同時硬化政府的預算約束。最重要的是讓民營資本進入現在由地方政府親自上陣的一些領域。

中國經濟“去杠杆”,打贏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攻堅戰,是落實新時代“兩步走”戰略的序曲,為中長期發展清除風險,夯實地基。經歷此役,那些高效率,低杠杆,現金充裕、技術儲備深厚的中國企業,將會功力大長,銳不可擋,而中國經濟也會長成參天大樹,根深葉茂。

(見習編輯:陳蓉蓉)

比如,去產能,一個直接結果是大宗商品市場明顯復蘇。去杠杆,“千招萬招,管不住貨幣供應,就是無用之招”。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持續放緩。金融部門去杠杆速度非常快,金融部門內部融資增速已經降到了個位數,是過去十多年來的最低水準。中國人民銀行在2017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社會杠杆率高位有所趨穩,金融體系控制內部杠杆也取得階段性成效。以地方債為例,2017年全國累計發行地方債4.36萬億,較2016年下降三成。

經濟去杠杆,降低宏觀負債率,絲毫不因短期奏效而鬆懈。處理風險,要付出成本,經歷痛苦。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一些“吃杠杆飯”的行業感覺到了痛苦,那還只是開始。中國已下決心將債務和杠杆率上升的勢頭止住,不能讓可能淘空經濟基礎的不良金融行為再繼續下去。

清理國企債務除“僵屍”

貨幣,對於經濟體來說好比血液。金融的作用,是讓血液流通,血太多或者凝滯的地方,效率低下,需要減少供血和進行疏通;血太少的地方,也會造成效率低下,要多融通過來一些。

一些資不抵債的“僵屍”企業,既佔用大量信貸資源、抬升國有企業總體杠杆率,又形成呆壞賬,加大金融風險。因此,處理國企“僵屍企業”是去杠杆中一大重點。該死的死不了,該活的就活不好。更何況還有一些國有企業,將低息貸來的款,不用在發展實體經濟上,而是去搞房地產開發,甚至去放高利貸,更要及時糾偏。

2017年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針對無金融資質的國有企業變相從事金融業務,成為貸款通道的問題,要求對其變相從事金融業務,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的,應當依法否定其放貸行為的法律效力,並通過向相應的主管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等方式,遏制其通道業務,引導其回歸實體經濟。同時,《意見》要求通過充分發揮破產審判的功能,依法處置“僵屍企業”,推動經濟去杠杆。對於已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和營運價值的“僵屍企業”,及時進行破產清算,化解過剩產能,降低企業杠杆率。對於雖然喪失清償能力,但仍能適應市場需要、具有營運價值的企業,則要綜合運用破產重整、和解制度手段進行拯救,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實現企業再生。

對於非金融部門去杠杆,重點在於國企去杠杆。楊堅認為,從中國出口構成看,中國製造業正在資本密集化。這一定程度上會自然而然地提高企業負債率。因此,對於企業負債率無須一高就驚,而要全面具體分析。只有當高負債率會引起企業違約風險上升,才是問題核心。而在國企去杠杆中,用市場化方式債轉股,不失為可行的救急措施,但還需要一個長效機制。第一步要有序打破剛性兌付,讓企業不敢盲目借債,讓債券市場和銀行有充分風險考量。第二步需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股權融資和更全面完善的公司治理等,既降低過高的杠杆率,又能夠切實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同時通過管理影子銀行、調整金融結構等來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這樣就不需要那麼高的M2增長就可以支持經濟增長。

整頓規範地方債務

對於一些省市的地方官來說,這個冬天特別寒冷。

近日,財政部通報了江蘇、貴州兩省對部分縣市違規借債的整改處分情況,除責令限期整改,並對相關責任人給予不同處分。積極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誰家的孩子誰抱走”,將堅決打消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堅決打消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

當下,財政部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嚴格執行預算法和擔保法,堅決刹住無序舉債之風,有效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

金融和財政政策加強協同,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動“大手術”已經起步。同時,相關改革也要跟上,使地方政府減少負債動力。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要進一步理順政府市場關係,理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係,同時硬化政府的預算約束。最重要的是讓民營資本進入現在由地方政府親自上陣的一些領域。

中國經濟“去杠杆”,打贏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攻堅戰,是落實新時代“兩步走”戰略的序曲,為中長期發展清除風險,夯實地基。經歷此役,那些高效率,低杠杆,現金充裕、技術儲備深厚的中國企業,將會功力大長,銳不可擋,而中國經濟也會長成參天大樹,根深葉茂。

(見習編輯:陳蓉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