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三位俄羅斯女孩住在中國西南小鎮:這裡不排外,噓寒問暖讓人溫暖

說起俄羅斯, 許多中國人會聯想到“普京”、“紅場”、“芭蕾舞”這些詞彙。 說起中國, 俄羅斯人又會有怎樣的感受, 在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朱砂小鎮上,

三位來自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赤塔的女孩與記者交流她們來到中國的感受。

中新網報導, “這裡有著和俄羅斯赤塔完全不同的風土人情和自然環境。 ”俄羅斯赤塔女孩維多利亞的專家幫助指導了萬山汞礦的建設。 “我現在工作的俄羅斯餐廳就是原來的外國專家樓, 在這個地方我可以感受到俄羅斯民族與中華民族的友誼。 ”維多利亞說, “希望俄羅斯餐廳能夠為我的中國夢帶來好運。 ”

同樣來自俄羅斯赤塔的柳芭(音譯)用禮貌、開放、熱情、友好來形容她所接觸到的小鎮居民。 但她也表示, 由於文化差異等原因, 一些小鎮居民的習慣讓她感到“意外”。 貴州在中國的西南, 氣候潮濕, 人們有吃辣椒的習慣。 “小鎮居民會勸我吃些辣椒食品抵禦潮濕, 可我不太習慣辣椒的刺激味道, 雖然她們是為了表達善意和友好, 可我還是委婉的拒絕了。 ”柳芭解釋說, 在俄羅斯, 分享美食只有非常親密的朋友間才會這樣做。 “雖然拒絕了辣椒, 可我對小鎮農民售賣的當地水果和黃瓜很喜歡,

基本上是每日必需品。 ”

柳芭來到中國, 跟她姐姐學習漢語有很大的關係。 “姐姐學習了三年漢語, 是一個‘中國通’, 她給我講述了許多有意思的中國故事。 於是, 充滿好奇心的我就出現在這個中國小鎮的俄羅斯餐廳裡。 ”柳芭坦言, 這個小鎮生活設施齊全, 居民友好, 讓她很喜歡。

歐麗婭說能夠來到這裡工作, 完全是由於老鄉劉雪婷的幫助, 她坦言, “如果不挑剔, 中國的就業機會很多, 中國人友善, 不排外。 ”她希望在中國期間能夠學習一些中文, 以後好與中國人交流。

劉雪婷是翻譯, 母親是俄羅斯人。 2016年在北京工作的她從朋友處得知朱砂古鎮俄羅斯餐廳招聘俄語翻譯、俄餐廚師和服務人員, 就主動應聘, 獲聘後協助餐廳招聘俄羅斯服務人員。

“中俄兩國間的友好與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吸引俄羅斯年輕人到中國‘追夢’。 ”劉雪婷說, 目前, 中俄商貿、俄語溝通與教育、餐飲演藝等, 是俄羅斯人在中國主要就業領域。

“在陌生環境中面臨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與習慣, 適應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三位元俄羅斯女孩告訴記者, “在俄羅斯, 人與人之間是有距離感的。 但中國的交流是隨時隨地的, 哪怕在馬路邊上就開始了。 ”

柳芭說, “小鎮的居民很熱情, 我們在小鎮上時常被‘關注’, 因為特別。 ”但這樣的特別柳芭很享受, “噓寒問暖讓人感到溫暖。 ”

三位來到的朱砂小鎮的俄羅斯女孩, 都懷著改變生活軌跡的夢想。 這裡, 也確實為他們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