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養三九,夏養三伏”:為什麼要做三九灸?

中醫臨床上比較常用的“節氣灸”除應季應用以外, 還有一種是遵循“冬病夏治, 夏病冬治”的反季節的防治思路, 如夏季的三伏灸和冬季的三九灸。

為什麼要做三九灸?

三九天艾灸是對三伏天艾灸療效的補充和鞏固, 前者是冬病冬防, 後者是冬病夏治, 均是扶陽補虛療法。

三九天氣候寒涼, 而“寒主收斂”, 人體處於收斂狀態, 影響氣血循環;再加上三九天本來又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 也是人們最容易誘發虛寒之症的時候。

而艾灸為純陽之火, 推動氣血循環, 能夠溫潤五臟, 這時艾灸在防病養生上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

因此, 在三九天進行三九灸, 能起到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的功效, 有效增強機體抵抗力。

具體時間是從冬至起, 每九天為一九, 順應天象進行“三九灸”。 其中又以白天進行調理, 效果最佳, 因為白天人體穴位處於開放狀態, 氣血通暢, 有利於藥物吸收, 提高療效。

因此, 在冬季, 三九灸更能調理‘任督’二脈來協調陰陽。 如果您錯過了三伏灸, 那一定不能錯過三九灸。

“三九灸”主要適用于三類人群一是調已病

主要調理冬季常見慢性病, 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咽炎, 各種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尿頻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腎炎、月經不調, 以及頸肩腰腿痛、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二是調未病

重點調理亞健康狀態, 如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神經衰弱、抑鬱、焦慮、疲倦、頭痛、頸肩腰背酸痛等, 對於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發作性疾病病史的亞健康人群, 有防病保健作用。

三是強身健體

通過“三九灸”來提高人體抵抗力, 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等症狀, 對夏季已做過“三伏灸”的患者, 有鞏固和加強療效的作用。

冬季的寒冷又最易傷腎,腎藏受損,還能引起各種虛寒性的性功能障礙。所以,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滋陰養腎防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關元穴和腎俞穴。

1、關元穴

關元穴,居下焦,真陰真陽關鎖於此。故灸此溫熱之氣,能直達精宮以助元陽。元陽,為全身之真陽,是五臟六腑陽氣活動的動力,是周身陽氣之源,源足乃支流長也。

【取穴】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四橫指)。

2、腎俞穴

腎俞穴與命門穴相平,與肚臍在一條線上,為腎氣所聚之處。《玉龍歌》曰:“若知腎俞二穴處,艾火頻加體自康”。該穴是延緩衰老的要穴,艾灸該穴可具益精補腎之效。

【取穴】

腎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左右兩指寬處。

附上三九灸時間表

九前固本:12月1日~12月12日

引九:12月13日~12月21日

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

二九:12月31日~1月8日

三九:1月9日~1月17日

加強灸:1月18日~1月28日

冬季的寒冷又最易傷腎,腎藏受損,還能引起各種虛寒性的性功能障礙。所以,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滋陰養腎防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關元穴和腎俞穴。

1、關元穴

關元穴,居下焦,真陰真陽關鎖於此。故灸此溫熱之氣,能直達精宮以助元陽。元陽,為全身之真陽,是五臟六腑陽氣活動的動力,是周身陽氣之源,源足乃支流長也。

【取穴】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四橫指)。

2、腎俞穴

腎俞穴與命門穴相平,與肚臍在一條線上,為腎氣所聚之處。《玉龍歌》曰:“若知腎俞二穴處,艾火頻加體自康”。該穴是延緩衰老的要穴,艾灸該穴可具益精補腎之效。

【取穴】

腎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左右兩指寬處。

附上三九灸時間表

九前固本:12月1日~12月12日

引九:12月13日~12月21日

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

二九:12月31日~1月8日

三九:1月9日~1月17日

加強灸:1月18日~1月28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