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女人是社會的半邊天

女眾是走兩個極端, 不是0就是100, 信就全信, 不信就完全不信。 信一個人就完全接受他, 否則就完全不接受, 連看一眼都會覺得難受。

我們每年打禪七, 35天之中, 男眾全部在禪堂裡封閉式地打坐, 整個寺廟都交給女眾管理。 事實證明, 女眾比男眾修得好。 為何這麼說呢?何以證明?

女眾會管理, 會為人會處事, 就說明她們的內心比男眾修得好。 一個人能幹體現在哪裡?不是體現在說上, 而是體現在交給你的事情, 你能圓滿地完成, 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效果。

一個修行人修得好也是體現在他的為人處事上。 並不是你會打坐就證明你修得好,

只能說明你會打坐, 而打坐並不是目的, 最終是要體現在用上:首先自受用, 然後再讓他人受用。

所以這幾天我在想, 以後我們男眾提前一個月打禪七, 打完之後, 讓你們女眾也打, 也體驗體驗。 到時候也讓男眾替你們做飯、敲鐘、打鼓, 監管你們的觀音禪院, 看看男眾能不能進入狀態。 在社會上, 在家庭裡, 有女人是半邊天之說, 佛門裡也一樣。

表面上看, 佛門裡的女眾顯得特別不重要, 似乎沒有用。 但事實上每一個大和尚的背後, 都有一幫傑出的女弟子、女護法、女信徒在護持他。 就像一個家族一樣, 面子上的事情都是男的在做, 好像是男的在支撐著這個家族, 什麼頭銜啊、風光啊、光彩啊, 都給了男的,

而女的只是在背後默默地做一些具體的事情。

佛門裡何嘗不是如此?佛教、基督教、伊斯蘭、道教, 幾大宗教的教主都是男的, 而女的只是當宗教裡的菩薩和神。 第一都被男的搶去了, 女的只搶了個第二。 其實也不是搶的, 而是男的給的。 為什麼給呢?需要女眾幹活啊!女眾聽話, 願意幹活兒。 你們看, 佛教裡面都是菩薩在度眾生, 佛幹什麼呢?高高地坐著讓大家朝拜。 是不是這樣啊?(答:是)

事實上各個宗教的發展確實如此。 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我看不到, 但是看當代近代成就的大師, 的確如此。 尤其在臺灣, 這種情況更明顯, 護法都是女信徒居多。 因為女性慈悲心重, 很感性, 容易受感染, 又比較虔誠、比較熱心, 她們既願意出錢也願意出力。

而男信徒捐錢可以, 出力相對會難一些, 但能出錢也說明境界很高了。

近幾年, 我的確對男眾用心多一點。 因為東華禪寺的定位是男眾道場, 所以以培養、扶持男眾為主。 現在女眾道場建好了, 也要拿出一部分精力培養女眾了。 事實證明, 培養女眾我用的精力少, 效果反而很好、很明顯。 而我在男眾弟子身上投入的精力多, 用的心思多, 收到的效果卻不明顯, 還比不上女眾。

似乎每個宗教都說女眾成就不容易, 不如男眾容易成就。 對此我也有疑問, 也在觀察、思考, 有時候是從世間的顯態去觀察, 有時候是打坐冥想進入狀態, 從隱態去觀察。 我發現祖師們說的是對的, 男眾的確容易成就一些。

女眾儘管很虔誠, 她們信某個神或者某個人,

就百分之百地信, 但如果不信, 就百分之百地不能接受。 而男眾不同, 他們信某個神或者某個人, 不會百分之百地信, 總會有所保留。 男眾比較理智, 看問題會一分為二。

在世間上做事、看問題, 能理智、一分為二是有幫助的, 但對於信教修道就難以受益了, 因為信教不存在50%或者80%、90%, 要麼就100%地信, 要麼就不信。 據我觀察, 男眾很難做到100%, 總是徘徊在中間。

而女眾是走兩個極端, 不是0就是100, 信就全信, 不信就完全不信。 信一個人就完全接受他, 否則就完全不接受, 連看一眼都會覺得難受。 她們是愛恨分明的, 所以女眾信教容易進入狀態。

而男眾對於他不信的部分, 可以不在意、不理睬, 把它放在一邊。 女眾對於自己不接受的人或事很難包容,

所以很難做到佛門中所說的中道——既不偏左也不偏右, 而男眾可以做到, 這可能是性別差異導致的結果。

東華禪寺

作者: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 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 30歲複建東華禪寺、3次7年閉關、16年建寺安僧、8部著作、1.2萬場開示、千萬餘字的開示錄、16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4千萬多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30歲複建東華禪寺、3次7年閉關、16年建寺安僧、8部著作、1.2萬場開示、千萬餘字的開示錄、16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4千萬多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