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東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

東莞陽光網訊 今天(1月18日)上午, 東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市會議大廈開幕,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大會執行主席、市委書記呂業升主持會議,

大會執行主席、市長梁維東代表東莞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 2018年, 東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8%, 人均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以上。

首次就未完成的任務進行書面解釋說明

上午9:00, 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 大會由市委書記呂業升主持。 梁維東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分為兩部分, 分別回顧了2017年的工作, 介紹了2018年的工作安排。 梁維東作報告期間, 大會在主席臺兩側的螢幕同步播放幻燈片, 直觀體現報告內容。

今年, 報告特別說明了過去一年政府主要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共分解工作任務355項, 已完成及基本完成的任務343項, 未完成的12項中, 有7項是由於政策變動等客觀原因導致, 實際完成率為98.6%。 對於未完成的任務, 已責成相關單位形成書面材料在大會印發, 向代表們進行解釋說明, 此舉在東莞尚屬首次。

此外, 大會還書面審查了市人民政府的計畫報告、財政報告,

並對《東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辦法(草案)》進行表決。

大會應到代表443人, 實到396人, 超過全體代表人數的三分之二, 符合法定人數。 出席政協東莞市十三屆二次會議的全體政協委員列席會議, 與市人大代表們一起聽取政府工作報告。

回顧2017:新增上市企業數為歷年之最

增長速度更穩。 預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580億元, 同比增長8.2%左右, 快於全國全省, 為近四年來最高。 進出口總額突破1.2萬億元。 稅收總額突破2000億元。 市場主體突破100萬戶。 引進了歷年投資規模最大的紫光芯雲產業城等一批重大項目。 新增上市企業十家, 數量為歷年之最。 28個鎮全部入選全國千強鎮, 13個鎮入圍前100名, 虎門、長安進入500億元俱樂部。 村組兩級集體經營總收入突破200億元。 全市經濟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態勢更趨明顯。

經濟結構更優。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名珠三角九市第二, 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占比突破50%, 內資工業增加值、一般貿易進出口、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均超四成。

創新驅動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中國散裂中子源獲得第一束中子束流, 全市R&D投入占比升至全省第三, 國家高企、省級創新科研團隊、有效發明專利等數量穩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東莞成為全省唯一一個被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地級市。 東莞材料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進入全省首批啟動的4個實驗室行列。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取得重大進展。 濱海灣新區、東莞港正式掛牌, 成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平臺。 在商務部首批向全國複製推廣的24項試點經驗中, 東莞經驗超過五分之一。 在海關總署公佈的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中, 東莞首次進入前三。

社會環境更好。 新建截汙管網767.8公里, 新擴建9座汙水處理廠,東莞三項工作在國務院大督查中獲得表彰獎勵。完成11所公辦學校新建擴建工程。新增中小學(幼稚園)64所。新增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公辦和補貼學位6.8萬個,增長78.3%。民辦義務教育優質學校比例達61.9%。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首次獲得綜治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榮獲“寬頻中國”示範城市最佳實踐獎,成為全國第九個版權示範城市、中國十佳會展城市,順利通過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和水生態文明城市考核驗收。在中科院、騰訊等權威機構和企業發佈的相關報告中,東莞綜合經濟競爭力、城市人口吸引力、智慧生活綜合指數分別排名全國第14、第5和第6位。東莞充滿活力的經濟形象、生態宜居的城市形象、和諧友善的文明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

展望2018:東莞要達成這些目標!

市委提出,要堅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按照“新時代·新征程·新東莞”的總體要求,推動在創新轉型發展、全面開放格局、區域協調發展、美麗東莞建設、社會和諧善治、文化繁榮興盛上的“六大躍升”,奮力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準發展,努力在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報告強調,全市政府系統要按照這個總體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

報告指出,今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的根本要求,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強化創新驅動、擴大改革開放、提升城市品質、建設美麗東莞、增進民生福祉,加快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奮力推動東莞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準發展,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8%;人均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進出口總額增長3%;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5%;R&D投入占比提高至2.6%;國家高企數量達4500家;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比分別達到51%和42%;一般貿易(含保稅物流)占比達48%;新建截汙管網1300公里;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空氣品質達標天數310天以上;PM2.5濃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內;全面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新提供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公辦和補貼學位13萬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以上。

快來認識這些新詞!你的2018與它們密切相關

美麗東莞

積極適應後工業化時代城市發展的要求,以建設美麗東莞為目標,把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品質提升作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大力推進水污染治理攻堅戰、魅力小城和美麗幸福村居建設、城市更新改造、精細化管理等重點工作,加快補齊環境短板,進一步夯實生態本底,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質內涵,不斷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力和區域競爭力。

2018年,東莞講將繼續深入推進水污染治理攻堅戰。年內新建截汙管網1300公里,爭取1600公里。抓好破損截汙主幹管網修復,健全管網維護保養機制。同步實施接水通水工程,加快推動廠網一體化運營,充分發揮截汙管網作用。改擴建汙水處理廠6家,提標改造35家,加快推進首批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將全市汙水處理能力提升至356.5萬立方米/日。加大對企業排汙的監管力度,從嚴處理偷排等違法行為。實施考核斷面水質保障工程,深入推進“八大專項行動、十項整改措施”。2018年春節前完成40條重污染河湧整治示範項目,年內完成不少於100條內河湧整治。

新“三位一體”

加快構建新“三位一體”的城市中心體系。加強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新區“三心”之間的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網路聯繫,實現城市功能有機疏散、錯位發展。適度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抓好“兩軸三節點”城市品質提升,加快南城國際商務區規劃建設,啟動環同沙地區規劃建設及整治提升,推進“三江六岸”統籌開發。加快建設魅力小城,出臺設計技術指引,每個鎮街(園區)選取至少1條道路和1個片區進行示範提升。打造美麗幸福村居,啟動第一批3個市級示範片區的申報建設工作,探索實施鎮級連片建設。開展城市生態修復、城市功能修補,用好山水資源,進一步彰顯“一半山水一半城,城市就在山水間”的城市特色。

廣深高速創新帶“1+1+11”

廣深高速創新帶“1+1+11”:指一條路、一個核、十一個鎮街。一條路即廣深高速公路,一個核即濱海灣新區,十一個鎮街即沿線周邊的麻湧鎮、中堂鎮、望牛墩鎮、洪梅鎮、道滘鎮、萬江街道、南城街道、厚街鎮、沙田鎮、虎門鎮和長安鎮。

報告提出,將成立專項小組,按照定規劃、定專案、定標準、定政策的要求,制定總體建設方案,引進培育一批重大專案,啟動實施一批環境提升和城市更新項目,進一步提升沿線環境和科技平臺建設水準。出臺政策,支持沿線鎮街(園區)在科技創新、經營城市、盤活土地、利益共用、協調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引領帶動東莞全域創新發展。

民生關鍵字預覽我們的2018

教育:新建擴建公辦中小學20所

報告提出,擴充公共教育資源,新建擴建公辦中小學20所。開展社區配套幼稚園專項整治。力爭公辦幼稚園占比未達30%的鎮街(園區)新建(新增)1所以上公辦幼稚園。努力挖掘公辦學位潛力,增加民辦學位補貼數量,向隨遷子女新提供學位13萬個。創建品牌學校30所,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制定民辦教育“1+N”政策檔,投入2億元,進一步提升民辦學校教育品質。實施“互聯網+教育”戰略,新增優課微課1萬節。

治堵:新建22座人行天橋

大力整治交通擁堵、“兩違”等突出問題。按照“建、控、活、優、增、投、管、減、合”的思路,進一步強化交通擁堵整治統籌領導,出臺系統科學、標本兼治的整治方案,力爭一年實現擁堵狀況得到有效緩解,三年實現交通通行能力明顯提升。抓緊改造環城路等7個擁堵節點,實施道路微循環改造。升級交通指揮系統。編制公交專用道網路規劃,加大對常規公交投入。加強計程車、網約車、共用單車管理。新建22座人行天橋,完善城市慢行系統。

交通: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

抓好地鐵1號線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贛深客專東莞段建設,完成深茂鐵路東莞段前期工作,加快穗莞深、佛莞城際東莞段工程建設。抓好穗莞深軌道銜接工作,適時啟動寮步高鐵始發主站規劃,構建與灣區中心、區域重大樞紐快速聯繫。開工建設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爭取完成2號線三期項目立項,加快推進虎門二橋、莞番高速、深圳外環高速東莞段等建設,對水鄉大道等實施快速化改造,對與深廣惠交接的20個國省縣道門戶路段進行改造提升,打通一批斷頭路,進一步完善市域綜合交通一張網。

醫療 :加快5所區域中心醫院建設

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整合醫療資源,加快5所區域中心醫院建設,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推動部分公立醫院向專科醫院、醫養結合機構等轉型,完成150所社區衛生機構的升級達標。推進公立醫院藥品跨區域聯合集中採購改革。建成市兒童醫院。啟動國醫館、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打造中醫藥強市。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成立市醫療和健康保障中心。

社保:搭建住房租賃監管平臺

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和醫保制度,將中央、省屬機關事業單位納入機關養老保險,建立醫保按病種分值付費方式,推廣工傷預防試點經驗,推進社保醫療O2O服務平臺建設,做好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實施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全面放開小額創業貸款戶籍條件,促進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出臺構建科學住房體系的配套政策,搭建住房租賃監管平臺,加強人才住房保障工作,抓好房地產調控、去庫存工作,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助推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啟動社會綜合福利院建設,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

創業:力爭年內為實體經濟減負190億元以上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突出“破”“立”“降”,推動企業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力軍。全面落實省市“實體經濟十條”,統籌用好30億元扶持企業專項資金。靈活確定工業用地出讓年限,鼓勵“先租後讓”使用土地,劃定365平方公里工業保護線。規範反映突出的仲介服務。探索制訂新型產業用地政策體系。深入推進解決重點製造業企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試點工作。抓好建設用地使用權二級市場試點改革。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新擴建9座汙水處理廠,東莞三項工作在國務院大督查中獲得表彰獎勵。完成11所公辦學校新建擴建工程。新增中小學(幼稚園)64所。新增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公辦和補貼學位6.8萬個,增長78.3%。民辦義務教育優質學校比例達61.9%。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首次獲得綜治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榮獲“寬頻中國”示範城市最佳實踐獎,成為全國第九個版權示範城市、中國十佳會展城市,順利通過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和水生態文明城市考核驗收。在中科院、騰訊等權威機構和企業發佈的相關報告中,東莞綜合經濟競爭力、城市人口吸引力、智慧生活綜合指數分別排名全國第14、第5和第6位。東莞充滿活力的經濟形象、生態宜居的城市形象、和諧友善的文明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

展望2018:東莞要達成這些目標!

市委提出,要堅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按照“新時代·新征程·新東莞”的總體要求,推動在創新轉型發展、全面開放格局、區域協調發展、美麗東莞建設、社會和諧善治、文化繁榮興盛上的“六大躍升”,奮力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準發展,努力在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報告強調,全市政府系統要按照這個總體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

報告指出,今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的根本要求,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強化創新驅動、擴大改革開放、提升城市品質、建設美麗東莞、增進民生福祉,加快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奮力推動東莞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準發展,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8%;人均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進出口總額增長3%;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5%;R&D投入占比提高至2.6%;國家高企數量達4500家;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比分別達到51%和42%;一般貿易(含保稅物流)占比達48%;新建截汙管網1300公里;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空氣品質達標天數310天以上;PM2.5濃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內;全面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新提供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公辦和補貼學位13萬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以上。

快來認識這些新詞!你的2018與它們密切相關

美麗東莞

積極適應後工業化時代城市發展的要求,以建設美麗東莞為目標,把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品質提升作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大力推進水污染治理攻堅戰、魅力小城和美麗幸福村居建設、城市更新改造、精細化管理等重點工作,加快補齊環境短板,進一步夯實生態本底,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質內涵,不斷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力和區域競爭力。

2018年,東莞講將繼續深入推進水污染治理攻堅戰。年內新建截汙管網1300公里,爭取1600公里。抓好破損截汙主幹管網修復,健全管網維護保養機制。同步實施接水通水工程,加快推動廠網一體化運營,充分發揮截汙管網作用。改擴建汙水處理廠6家,提標改造35家,加快推進首批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將全市汙水處理能力提升至356.5萬立方米/日。加大對企業排汙的監管力度,從嚴處理偷排等違法行為。實施考核斷面水質保障工程,深入推進“八大專項行動、十項整改措施”。2018年春節前完成40條重污染河湧整治示範項目,年內完成不少於100條內河湧整治。

新“三位一體”

加快構建新“三位一體”的城市中心體系。加強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新區“三心”之間的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網路聯繫,實現城市功能有機疏散、錯位發展。適度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抓好“兩軸三節點”城市品質提升,加快南城國際商務區規劃建設,啟動環同沙地區規劃建設及整治提升,推進“三江六岸”統籌開發。加快建設魅力小城,出臺設計技術指引,每個鎮街(園區)選取至少1條道路和1個片區進行示範提升。打造美麗幸福村居,啟動第一批3個市級示範片區的申報建設工作,探索實施鎮級連片建設。開展城市生態修復、城市功能修補,用好山水資源,進一步彰顯“一半山水一半城,城市就在山水間”的城市特色。

廣深高速創新帶“1+1+11”

廣深高速創新帶“1+1+11”:指一條路、一個核、十一個鎮街。一條路即廣深高速公路,一個核即濱海灣新區,十一個鎮街即沿線周邊的麻湧鎮、中堂鎮、望牛墩鎮、洪梅鎮、道滘鎮、萬江街道、南城街道、厚街鎮、沙田鎮、虎門鎮和長安鎮。

報告提出,將成立專項小組,按照定規劃、定專案、定標準、定政策的要求,制定總體建設方案,引進培育一批重大專案,啟動實施一批環境提升和城市更新項目,進一步提升沿線環境和科技平臺建設水準。出臺政策,支持沿線鎮街(園區)在科技創新、經營城市、盤活土地、利益共用、協調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引領帶動東莞全域創新發展。

民生關鍵字預覽我們的2018

教育:新建擴建公辦中小學20所

報告提出,擴充公共教育資源,新建擴建公辦中小學20所。開展社區配套幼稚園專項整治。力爭公辦幼稚園占比未達30%的鎮街(園區)新建(新增)1所以上公辦幼稚園。努力挖掘公辦學位潛力,增加民辦學位補貼數量,向隨遷子女新提供學位13萬個。創建品牌學校30所,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制定民辦教育“1+N”政策檔,投入2億元,進一步提升民辦學校教育品質。實施“互聯網+教育”戰略,新增優課微課1萬節。

治堵:新建22座人行天橋

大力整治交通擁堵、“兩違”等突出問題。按照“建、控、活、優、增、投、管、減、合”的思路,進一步強化交通擁堵整治統籌領導,出臺系統科學、標本兼治的整治方案,力爭一年實現擁堵狀況得到有效緩解,三年實現交通通行能力明顯提升。抓緊改造環城路等7個擁堵節點,實施道路微循環改造。升級交通指揮系統。編制公交專用道網路規劃,加大對常規公交投入。加強計程車、網約車、共用單車管理。新建22座人行天橋,完善城市慢行系統。

交通: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

抓好地鐵1號線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贛深客專東莞段建設,完成深茂鐵路東莞段前期工作,加快穗莞深、佛莞城際東莞段工程建設。抓好穗莞深軌道銜接工作,適時啟動寮步高鐵始發主站規劃,構建與灣區中心、區域重大樞紐快速聯繫。開工建設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爭取完成2號線三期項目立項,加快推進虎門二橋、莞番高速、深圳外環高速東莞段等建設,對水鄉大道等實施快速化改造,對與深廣惠交接的20個國省縣道門戶路段進行改造提升,打通一批斷頭路,進一步完善市域綜合交通一張網。

醫療 :加快5所區域中心醫院建設

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整合醫療資源,加快5所區域中心醫院建設,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推動部分公立醫院向專科醫院、醫養結合機構等轉型,完成150所社區衛生機構的升級達標。推進公立醫院藥品跨區域聯合集中採購改革。建成市兒童醫院。啟動國醫館、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打造中醫藥強市。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成立市醫療和健康保障中心。

社保:搭建住房租賃監管平臺

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和醫保制度,將中央、省屬機關事業單位納入機關養老保險,建立醫保按病種分值付費方式,推廣工傷預防試點經驗,推進社保醫療O2O服務平臺建設,做好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實施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全面放開小額創業貸款戶籍條件,促進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出臺構建科學住房體系的配套政策,搭建住房租賃監管平臺,加強人才住房保障工作,抓好房地產調控、去庫存工作,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助推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啟動社會綜合福利院建設,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

創業:力爭年內為實體經濟減負190億元以上

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突出“破”“立”“降”,推動企業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力軍。全面落實省市“實體經濟十條”,統籌用好30億元扶持企業專項資金。靈活確定工業用地出讓年限,鼓勵“先租後讓”使用土地,劃定365平方公里工業保護線。規範反映突出的仲介服務。探索制訂新型產業用地政策體系。深入推進解決重點製造業企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試點工作。抓好建設用地使用權二級市場試點改革。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