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莞商界巨頭們開兩會最關注啥?原來他們跟你一樣備受這個困擾

黃建平委員關於人才引進。

東莞陽光網訊政協東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1月17日隆重開幕, 東莞多位身兼政協委員一職的商界大佬們帶著提案和建議參會,

他們最關心什麼?“大佬們的聚會”又談了些啥?

他們也歎“堵”:“堵車是城市發達的象徵”

政協委員、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黃建平感歎東莞的發展太快了, 他說自己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堵”, “每天到市區上班都要一個小時”。 政協委員、廣東龍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佛恩委員也深有感觸, “堵車是城市發達的象徵, 不要太堵就好。 ”

政協委員、中惠熙元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惠全認為要治理市區的擁堵, 就要依靠“智慧城市”, 通過科技的手段分流東莞大道等擁堵路段的車流。

張佛恩委員關注土地問題。

人越多地越少, 提高土地容積率可好?

土地資源也是大佬們關注的焦點。 政協委員、東莞市中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光大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健民委員認為土地是東莞最珍貴的資源, 希望政府可以加強土地方面的管理, 讓土地活用起來, “像很多TOD軌道交通站, 網站是建設得很好,

但是還要加快規劃, 讓周邊配套也旺起來, 希望很多的商業進駐。 ”他認為, 東莞的發展需要大型企業, 也需要中小企業, 交通站點周邊正是吸納中小企業的好載體。

張佛恩委員則建議, 可以通過適當提高土地容積率這方法, 來緩解東莞土地資源緊張的現狀。 他說:“提高一點對東莞有好處, 地越來越少, 人都往其他地方走了。 ”他認為, 東莞從一個農業城市發展到今天的智造名城, “應該有自己的思路。 ”

曾偉委員“傾訴”企業準備IPO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大佬點“金”:做地產不如做科技

政協委員曾偉經營著一家新三板上市企業, 已被納入倍增計畫, 他在推動企業朝IPO發展的路上遇到了一個頭痛的問題, “找不到針對新三板進IPO的針對性政策”。 他說, 希望政府可以幫助企業整合一些券商, 律師事務所資源, “新三板往上走的都是互聯網企業, 他們獲取的資訊很多很快, 像我們這些製造業對這類資訊把控得比較少。 ”

陳健民委員認為科技企業的盈利是爆發式的。

陳健民委員則希望政府可以強化引領, 統籌區域招商發展, 引導各鎮街將優勢產業做強做大。 他指出, 科技企業的潛力無限, 並分享了自己在科技投資上的經驗。 他說:“科技發展是看長遠, 它的盈利是具有爆發性的, 我做地產做了很多年, 年產值年年差不多, 做科技的產值一年翻幾倍!”他指出, 在引進科技專案上,東莞和周邊城市的競爭“很激烈”,“我們應該增強軟體配套,吸引一些大科技項目過來”。

葉惠全委員認為加大軌道交通的建設,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到東莞。

商業巨頭們坦言,最喜歡“這種人”

葉惠全委員認為,東莞要擁抱粵港澳大灣區,很有必要加大軌道交通的建設,這也會為東莞引進人才增加不少“籌碼”。他說: “如果我們的地鐵對接深圳,那在深圳上班的人才可能會選擇到東莞居住,把人才吸引過來,那隨著人才的遷移,可能也會把一些企業的研發中心吸引過來”。他還指出,如果深圳地鐵可以直通到濱海灣新區,濱海灣新區可以打造人工智慧產業基地,“因為東莞人工智慧產業基礎好,規模也大”。

黃建平委員也認為,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是東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推手,“其實我們有時候也有些疑惑,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如何提高生產力,推進產業化?這就需要一些創新型的人才,要讓人才在東莞安頓好,留下來”。

在引進科技專案上,東莞和周邊城市的競爭“很激烈”,“我們應該增強軟體配套,吸引一些大科技項目過來”。

葉惠全委員認為加大軌道交通的建設,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到東莞。

商業巨頭們坦言,最喜歡“這種人”

葉惠全委員認為,東莞要擁抱粵港澳大灣區,很有必要加大軌道交通的建設,這也會為東莞引進人才增加不少“籌碼”。他說: “如果我們的地鐵對接深圳,那在深圳上班的人才可能會選擇到東莞居住,把人才吸引過來,那隨著人才的遷移,可能也會把一些企業的研發中心吸引過來”。他還指出,如果深圳地鐵可以直通到濱海灣新區,濱海灣新區可以打造人工智慧產業基地,“因為東莞人工智慧產業基礎好,規模也大”。

黃建平委員也認為,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是東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推手,“其實我們有時候也有些疑惑,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如何提高生產力,推進產業化?這就需要一些創新型的人才,要讓人才在東莞安頓好,留下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