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熊玲:人或自在或糾結

明明知道自己不夠好, 卻還不努力的人是什麼心理?

探究“不努力”是什麼心理, 需弄清不努力的前提, 或情形。 此問的前提是模糊的,

或說有多個情形:一是雖明知自己不夠好, 但並不想要努力;二是明知自己不夠好, 也很想努力但就是做不到努力。 兩種情形, 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狀態。

第一種, 明知自己不夠好, 卻還不努力的人(並不想要努力), 是一種自我、自在的狀態。 原因很簡單, 他沒有想努力的意願。 從行為心理學理解, 人的任何行為背後, 有來自內心的動機或願望。 而推動人持續某項行為的動力, 又源自對某行為的興趣和目標。 面對佳餚, 飽肚子或沒食欲者, 是不會心動, 也不會心慌難受。

不想要努力的人, 也可說, 是因為他允許和接受自己不夠好, 接受自己不如別人好。 這樣的人, 在別人尤其是在父母或領導的眼中, 是不知恥、不知進取的懶惰、庸人,

甚至有恨鐵不成鋼的恨意、難過。 但對當事者本人的心裡, 他是接納自己的, 也因接納自己他是自在的。 儘管在別人看來他不夠優秀。

第二種, 明知自己不夠好, 也想努力但就是做不到努力的人, 是一種內心衝突的糾結, 或焦慮狀態。 內心衝突, 說明願望混亂,

什麼都想要, 卻什麼也沒要到。 一個人, 若一慣的表現為想得好、說得好, 看似很有自知之明, 但就是不做, 行為和想法判若兩人, 這多半跟他的脆弱性格有關。 比如拖遝症的人, 他們除了在多種事情上有選擇焦慮, 或逃避選擇, 還經常表現為非常清楚該做什麼什麼、不做的後果如何如何, 心裡著急, 但就是不行為, 最多是事到臨頭抱佛腳、或得過且過。

對拖遝症的研究發現, 在他們過去的教養模式中, 處於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模式, 兒時的想法、感受、行為等, 幾乎在撫養人的大包攬下“受訓”, 如果你看到父母對小孩的行為模式, 是千叮嚀忘囑咐, 是指令嘮叨催促性的, 那麼這個孩子定會變成拖遝的人。 因為孩子, 首先是做不到成人的教導、也達不到成人的速度要求,

更重要的是, 孩子的內心感受是沒被看見, 沒被尊重過, 他只能通過拖遝予抵抗。 很顯然, 拖遝是被動行為, 更是一種情緒隱喻:對被控制的憤怒, 對被要求的反攻擊。 因此說, 理智上知道自己不夠好, 想努力但做不到努力的人, 他們的性格裡缺乏自主性力量, 內在是缺乏自我目標的動力。

判斷一個人好與不好, 或不夠好的標準, 受太多因素制約, 也因人不同。 而一個人過得好與不好, 活得開心與否,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才是人們應該看重的, 其判斷標準, 也應依賴當事者本人--內心的感受, 他人的評判有失真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