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度互聯網盛典琅琊榜,誰擔得起榜首之名

無論是走在時代的康莊大道上, 還是走在時代的邊上, 我們都不可避免接收著他人的動態、娛樂的消遣, 這是資訊化時代賦予我們的活法。

工業革命的成果是創造了在輪子上賓士的人類, 而新媒介的變革會讓你體會到“關係感”越來越強。

於是乎, 我們看到了他們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各種搞事情, 各式各樣的盛典和頒獎出爐。 那麼, 這些密集舉辦的活動影響力究竟如何?他們年度指數的盤點衡量體系是什麼?如果有一個互聯網盛典的琅琊榜, 誰又擔得起榜首之名?

1

毫無疑問, 網路年度盛典越來越成為各家平臺秀肌肉的一個出口。 不管是視頻平臺, 還是新聞門戶以及科技網站, 都推出了各自的年終秀。

有些平臺確實都請來了不少明星, 彙聚了大半個娛樂圈。 又因為他們自身平臺的推薦, 盛典直播和點播的流量也確實不小。 但從獎項來看,

他們的年度突破演員、年度綜藝、年度炸屏藝人顯然都還只是局限於自家平臺資料維度。

不過不可否認, 我們能從他們的榜單上能看出來, 當下娛樂產業的發展趨勢。 比如綜藝多元化, 小眾文化也能引爆流行;90後新生代明星正成長為中堅力量;新時代網路神曲仍然層出不窮等等。

但無論從電視劇、電影、綜藝、音樂、短視頻、國漫等等方面, 還是從明星個人影響力和號召力, 他們只能基於本身平臺的使用者資料來綜合評判。 一些獎項設置也必然會考慮平臺自製或獨播的作品, 傾向與平臺關係更為親密的明星藝人。

2

每一個明星人物榜背後, 都有一個熱門話題, 話題背後是明星過去一年的代表作品。 比如薛之謙的《初學者》專輯、胡一天《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潘粵明《白夜追凶》等等。

這就說明, 在粉絲經濟的當下, 明星的基本功和口碑越來越重要。

3

4

說到底, 當下內容平臺之爭, 很大程度上爭的其實就是娛樂效率。 而娛樂盛典之爭, 在環節和機制上已經分出了高下。 如果我們來看迪士尼過去20年的發展經驗會發現, 高水準的工業化製作能力固然重要, 全管道的全球發行能力也是關鍵因素。 國內方面, 精品內容不斷湧現, 內容工業化生產的體系不斷完善, 這也將勢必加快社交媒體的傳播進化。

吳懟懟, 虎嗅、36氪、鈦媒體、介面、i 黑馬等專欄作者, 前澎湃記者, 專注互聯網和文娛行業個性解讀。 聯繫以及入讀者群“一群顏值極高的患者”, 請加微信wuduidui72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