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汽車年終特寫:盤點新勢力造車“七宗最”

如果要評選2017年汽車圈的關鍵字, “造車新勢力”一定是熱門選擇之一。 與十幾年前的造車浪潮不同的是, 如今的新興造車企業大都攜帶著互聯網基因。 從產品研發、生產到行銷方式, 造車新勢力掀起了汽車產業新一輪的革命。 為了讓大家更瞭解造車新勢力現在的狀況與未來的前景, 今天軲轆哥就聊聊造車新勢力的“七宗最”。

最大規模:蔚來汽車

ESP上市引發的傳播效應足以說明蔚來汽車在新勢力造車中的領導地位。 相比其他新勢力造車, 蔚來汽車不僅有ES8、ES6等量產車開發團隊, 還有FE賽車開發與運營團隊、EP9賽車團隊與無人駕駛賽車開發團隊。

所以, 考慮到蔚來汽車多線發展, 員工規模最為龐大也在情理之中。 未來隨著江淮蔚來、長安蔚來與廣汽蔚來項目的推進, 蔚來的規模還將迎來大幅增加。

點評:無論從哪個角度看, 蔚來都是新造車勢力裡的領跑者,

但缺少生產資質是最大的痛點。 好在目前合作的車企都是有較強實力的, 也能讓蔚來汽車更好的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最低調務實:威馬汽車

相比於蔚來和小鵬的高調, 威馬汽車在這一波刷屏的造車新勢力中顯得很是低調, 這與創始人來自傳統車企富豪不無關係。 但或許正是因為這種低調務實作風讓威馬頗受資本的青睞, 累計融資已經超過120億元。 從具體產品上看, 首款量產車EX5並不存在過多的亮點, 20萬元左右的價格和600公里的最大續航里程算不上搶眼, 可能威馬汽車所宣導的概念更具有魅力。

點評:作為一家有腦、有情懷, 還不炒作的新造車企業, 很成功獲得投資方的認可, 希望到時量產車出來也能贏得消費者認可。

最獨特切入:車和家

在造車新勢力當中, 車和家是最特別的一個。 大多數競爭對手不約而同地選擇最受歡迎的SUV車型作為切入點, 車和家則推出了一款面向共用出行的微型純電動汽車。 1m出頭的車寬能讓它在車流中穿行自如, 停車也是它的一大優勢,

加上便攜可換電池的應用, 都讓這輛代步小車顯現出了不一樣的地方。 當然, 未來也會推出一款家用新能源SUV。

點評:車和家的思路與其他新勢力完全不同, 這或許能為它帶來獨特的競爭優勢, 不過要改變人們的出行習慣並非易事。

最輕模式:小鵬汽車

小鵬是互聯網基因最為濃厚的造車新勢力之一, 互聯網如何造車?小鵬給出的答案是, 要輕資本。 在生產方式上, 小鵬汽車採取“兩條腿走路”, 一方面海馬汽車為小鵬的代工廠, 雙方簽署了合作協定。 另一方面, 小鵬汽車與肇慶市政府合作規劃的百億生產基地落地建設。 此外, 小鵬汽車也已與神州優車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 未來或主打以租代購的長租方式, 這種“租售結合”的商業模式是目前造車新勢力中的獨一家。

點評:小鵬的做法更像“不要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的投資理念,或許這種全新模式更具看點。

最高效率:雲度新能源

相比其它新興品牌,雲度新能源無疑是推出新車效率最高的一個。在2015年底成立的它,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正式推出了自己的旗下第一款量產車——雲度π1,並上市發售。低於10萬元的價格讓其頗具市場競爭力,當然產品從外觀和內飾設計上看,較為中庸,亮點不多,未來提升空間較大。

點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研發製造,雲度的表現值得肯定,但其產品力本身的過硬度和品牌認知度能否快速提升才是消費者最想看到的。

最有背景:國能

與國內其它造車新勢力不同的是,國能汽車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是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在天津濱海高新區投資研發、生產、銷售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因為有國資背景,國能並沒有像互聯網企業造車那樣,大舉在資本市場融資。在2017Asia CES上,國能全新的概念車NEVS9-3和9-3x亮相。國能選擇與滴滴出行簽署合作協定,預計到2020年,後者在平臺上運營的電動汽車將達到100萬輛。

點評:國能新能源作為一個新興品牌,雖然實力和技術背景都較為深厚,但是想打破目前格局、搶佔市場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最快撲街:樂視汽車

從2015年底宣佈樂視造車“SEE計畫”,到2016年1月首款產品FF ZERO1概念車亮相,樂視的造車夢可以說實現了大跨越。然而,腳步就此停止,2016年底開始,樂視集團資金問題爆發,樂視汽車成為外界眼中拖了樂視集團後腿的業務板塊,樂視的造車夢也蒙上層層疑雲。

點評:究竟下一個“樂視”是誰?

從以上內容不難看出,能真正推出量產車的企業並不多。2018年是一個時間節點,那些企業能夠按照其規劃的那樣,拿出真正可以上市銷售的產品,那可以算邁過一大步。除了產品本身之外,銷售、售後模式,以及最終盈利的模式,還有很多需要考量的。

點評:小鵬的做法更像“不要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的投資理念,或許這種全新模式更具看點。

最高效率:雲度新能源

相比其它新興品牌,雲度新能源無疑是推出新車效率最高的一個。在2015年底成立的它,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正式推出了自己的旗下第一款量產車——雲度π1,並上市發售。低於10萬元的價格讓其頗具市場競爭力,當然產品從外觀和內飾設計上看,較為中庸,亮點不多,未來提升空間較大。

點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研發製造,雲度的表現值得肯定,但其產品力本身的過硬度和品牌認知度能否快速提升才是消費者最想看到的。

最有背景:國能

與國內其它造車新勢力不同的是,國能汽車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是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在天津濱海高新區投資研發、生產、銷售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因為有國資背景,國能並沒有像互聯網企業造車那樣,大舉在資本市場融資。在2017Asia CES上,國能全新的概念車NEVS9-3和9-3x亮相。國能選擇與滴滴出行簽署合作協定,預計到2020年,後者在平臺上運營的電動汽車將達到100萬輛。

點評:國能新能源作為一個新興品牌,雖然實力和技術背景都較為深厚,但是想打破目前格局、搶佔市場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最快撲街:樂視汽車

從2015年底宣佈樂視造車“SEE計畫”,到2016年1月首款產品FF ZERO1概念車亮相,樂視的造車夢可以說實現了大跨越。然而,腳步就此停止,2016年底開始,樂視集團資金問題爆發,樂視汽車成為外界眼中拖了樂視集團後腿的業務板塊,樂視的造車夢也蒙上層層疑雲。

點評:究竟下一個“樂視”是誰?

從以上內容不難看出,能真正推出量產車的企業並不多。2018年是一個時間節點,那些企業能夠按照其規劃的那樣,拿出真正可以上市銷售的產品,那可以算邁過一大步。除了產品本身之外,銷售、售後模式,以及最終盈利的模式,還有很多需要考量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