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電影音樂全解|析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尼柯洛·帕格尼尼是義大利小提琴及吉他演奏家、作曲家, 屬於歐洲晚期古典樂派, 早期浪漫樂派音樂家。 他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之一,

對小提琴演奏技術進行了很多創新。

他於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義大利北部, 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熱那亞。 父親是小商人, 沒受過多少教育, 但非常喜愛音樂, 是一個吉他和曼陀鈴業餘愛好者。 父親教他彈曼陀鈴並請了一位劇院小提琴手在他7歲時教他小提琴, 後又與熱那亞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學習。 他幼年充分顯露出音樂才能, 不論什麼曲子, 他都立刻能輕鬆地演奏出來。 同時他還學習作曲, 8歲就會寫小 提琴奏鳴曲。 12歲, 他在熱那亞舉行公開演奏會, 獲得極大成功。 他13歲開始旅行演出。 從十餘歲起, 帕格尼尼跟著許多不同的老師學習, 包括了Giovanni Servetto和Alessandro Rolla, 但是對於這早來的成功, 他沒有辦法妥善的處理。 在他十六歲時,

他就開始賭博和酗酒, 就在這個時候, 荻達拯救了他, 把他帶到她的家去, 在那裡他又開始學習小提琴, 共學了三年。 在這三年之中, 他也彈奏吉他。 1805年他擔任盧加宮廷樂隊小提琴獨奏家。 1825年後, 他足跡遍及維也納、德國、巴黎和英國, 他還會演奏吉他和中提琴。 在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中, 表現了高超的技巧。 1840年5月27日夜, 這位被譽為“小提琴之神”和“音樂之王”的人離開了人世, 年僅五十八歲。

電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人物簡介

帕格尼尼的父母

帕格尼尼的父親安東尼歐·帕格尼尼, 母親狄蕾莎.波姬亞蒂, 皆未受過正式音樂教育, 夫婦倆在酒店唱歌賺取賞金, 帕格尼尼大概是繼承了父母天份。 他的身體似乎天生就是拉琴的, 他的肩膀,

他的手肘, 他的手腕關節異常柔軟。 寬大的胸幅使他不必使用肩墊及腮托, 小腦特別發達, 聽覺格外靈敏, 即使是用調音不准的琴依然可以拉出準確的音.他還可以將曲子任意升高或降低半音來拉, 當然不是基於調音, 而是從指法的改變。

帕格尼尼的天賦

帕格尼尼的演奏將小提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 為小提琴演奏藝術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不僅影響了後來的小提琴作品, 也影響了後來的鋼琴作品。 他還將吉它的技巧運用於小提琴的演奏中, 大大豐富了小提琴的表現力。 由於技巧保密, 他生前出版作品極少, 絕大部分系去世後出版。 著名的音樂評論家柏遼茲稱帕格尼尼是“操琴弓的魔術師”,

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 帕格尼尼的手是不可思議的, 一般小提琴家必須在高把位才能用1、3指在兩條弦上拉出八度音, 但據說帕格尼尼可以用四根手指在四條弦拉出四個八度, 這相當於在手掌彎曲狀態下, 食指和小指指尖要相距至少20公分以上。 帕格尼尼的身材瘦長, 拉琴時情緒激越, 如癡如醉, 如魔鬼附身, 技巧十分精湛。 在帕格尼尼五十八年的音樂生涯中, 共創作了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 包括《鐘》、《狩獵》等名曲。

帕格尼尼的墮落

他才華橫溢, 風流倜儻, 他一度揮金如土, 賭博成性, 與妓女鬼混。 那雙拉琴的手, 那雙抓住音樂翅膀的手, 一隻伸進了骯髒的賭場, 一隻伸進了狐臭飄香的妓女幔帳。

他把金質的音符當作了籌碼, 輸掉了不僅是自己的尊嚴, 還有人格。 他把生命最精彩的部分, 輸給了齷齪的溫床和淫蕩的女人, 他的肉體和靈魂被女人掌握和玩弄, 他把才氣和傲骨輸了個淨光。

脫掉音樂的盛裝, 帕格尼尼背上了桎梏一樣的債務, 他被饑餓、疾病困擾著, 最後不得不將心愛的小提琴變賣度日。 他的小提琴要比托查的傑西命運還慘。 有人說, 帕格尼尼的雙手和靈魂, 被撒旦掌握了。 在帕格尼尼輝煌的時期, 人們聆聽他的演奏時這樣說:“才華橫溢的大師你拉錯幾個音符吧, 那樣我們覺得你還像人類。 ”

荻達的靈魂拯救

但帕格尼尼還算是幸運的, 當他墮落到窮困潦倒的時候, 一個善良的貴婦人, 像天使一樣降臨到他的身邊。 這個貴婦人叫荻達。荻達清楚地知道,拯救帕格尼尼的生命和靈魂,必須從他的雙手開始。因為帕格尼尼的墮落是雙手開始的。首先,荻達將帕格尼尼接到鄉村自己的一個別墅,對他開始了三年的精心調養:生活上的多滋味調養,心靈上的仁愛撫慰,還有音樂上的指導輔助。荻達手把手地教會了帕格尼尼吉它演奏指法,使他學會了用手指拔出與長笛相似的泛音和雙音。帕格尼尼重新找到了手感和樂感,並創造出了小提琴演奏新技法。《狩獵》是帕格尼尼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第九曲的別名,其中一段雙音,像是狩獵號角聲,就是從荻達那裡學來的。

手指的靈性恢復,取決於一位善良的女人之手的把握;而心靈的復蘇,緣于荻達心中愛的呵護。帕格尼尼的音樂再生,是荻達用愛心拯救復活的。在鄉村別墅靜養的三年中,帕格尼尼學會了珍愛自己和他酷愛的音樂。在荻達的調養下,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熱那亞,並在盧卡重新舉辦了小提琴音樂會。

電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演奏技巧

評價

法國小提琴家吉特利斯曾說:“帕格尼尼不只是一個發展……先是有了前面的這些(小提琴家),然後帕格尼尼橫空出世了。”儘管帕格尼尼所採用的一些小提琴技巧在當時已經出現,技巧發展卻已經停滯不前。科萊裡(1653年-1713年)被認為是小提琴技巧之父,他將小提琴的地位從伴奏樂器提升到了獨奏樂器。巴赫(1685年-1750年)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組曲(BWV 1001-1006)奠定了小提琴的複調演奏能力。第一部對小提琴技巧進行系統研究的作品是盧卡特裡(1693年-1764年)的24首隨想曲,儘管在今天演奏起來沒有問題,在創作的時代卻因難度過高而無法被演奏。當時的傑出小提琴家們更為關注的是音調和弓法(弦樂演奏家們稱為“右手技巧”)這兩個最基本但是很關鍵的問題。

演奏家

帕格尼尼則為演奏家和作曲家們引入了更先進的技巧。通過他的貢獻,小提琴作品的創作極大地豐富了。他的音樂具有非常豐富和高難度的指法和弓法以取悅聽眾,並對他當時的同行們構成挑戰。他的音樂會作品中有連頓弓、和聲、撥弦(雙手),和豐富的音程(最多達到大十度)。帕格尼尼的作品不被認為是完美的對位法創作:(伊薩依曾抱怨說在帕格尼尼的音樂中鋼琴和管弦樂伴奏太像吉他了,缺乏個性和對位)。但是,他將小提琴的音色和色彩擴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帕格尼尼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吉他演奏家,並為這件樂器創作了超過200部作品。

難以超越

帕格尼尼可以在一個把位上用四根弦演奏出三個八度,這在今天看來簡直是難以想像的。他的靈活性也許是由於馬凡氏綜合症或Ehlers-Danlos 綜合症。他的指法,比如雙音技巧,換指八度(和十度)和左手撥弦在當時都被認為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但卻是當代年輕小提琴家們的常規訓練科目。幾乎半個世紀後才由約阿希姆和伊薩依帶來了可以和帕格尼尼相提並論的小提琴技巧跳躍式發展。

很多作曲家都對帕格尼尼的a小調第24隨想曲很感興趣。李斯特、勃拉姆斯、拉赫馬尼諾夫、盧托斯拉夫斯基和很多其它作曲家都為這個作品的旋律創作了變奏曲。

電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奇聞異事

獨弦操聖手

義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帕格尼尼(1782-1840)是一傳奇式的人物,他創作和演奏過不少小提琴"獨弦操"。他在G弦上的不可思議的絕技,傳說是在監獄裡練就的。他曾因殺妻坐牢,看守准許他演奏只有一根弦的小提琴做為消遣,他就在這根G弦上練出了真功夫。

1805年3月,拿破崙的姊妹盧卡和皮翁博公主埃麗薩·巴切科契請他到她的宮廷裡當樂長,每兩星期在宮廷音樂會上演奏一次。公主嫌他的泛音刺激她的神經,常常不等他演畢就離席,但還是十分欣賞他天才的創造力,經常鼓勵他發掘小提琴上的新效果。

當時有一個貴婦人和他相戀,要求他寫一首只用兩根弦演奏的《愛情場面》。他用E弦代表女子,奏出求愛的旋律;用G弦代表男子,奏出了熱情的回答;最後, G弦和E弦上的雙音結合成愛情的二重唱。貴婦人聽了他的演奏大為感動。

皮翁博公主把帕格尼尼捧上了天,她用最婉轉的語氣對他說:"你剛才演奏了在兩根弦上無與倫比的東西,能不能在一根弦上發揮你的天才呢?"帕格尼尼答應試試看。幾星期後,他果然寫出一首用G弦演奏的軍隊奏鳴曲(作品31號),標題是《拿破崙》。8月,在廣大宮廷聽眾之前演奏了這個作品。他後來所作的《瑪麗-路易絲奏鳴曲》(作品65號)、《宣敘調和三首詠歎調的變奏曲》等,也都是專用G弦演奏的"獨弦操"。

吉他的探索

帕格尼尼這個名字,總是與小提琴有著不解之緣。但是,帕格尼尼在吉它方面的造詣,則鮮為人知。事實上,帕格尼尼不但會演奏吉它,而且完全稱得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吉它家。帕格尼尼為了潛心研究吉它,曾放棄了公開的小提琴演奏活動達數年之久。

歐洲的古典吉它藝術在十八世紀曾盛極一時,這與當時的幾位吉它藝術家如索爾、阿瓜多、朱裡亞尼的努力宣導是分不開的。這幾位傑出人物作古之後,歐洲古典吉它藝術一時趨向衰落,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才得以復興。

帕格尼尼研究吉它的時代,正是古典吉它藝術處於低潮之時。他將許多吉它演奏技法有機地"移植"到了小提琴上,大大增強了小提琴的表現力。帕格尼尼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小提琴作品,也留下不少吉它曲,都堪稱藝術精品。有趣的是,他的小提琴曲幾乎都以技巧艱深而著稱,但他的吉它曲卻很少有"炫技之作",大多平易而優美。

帕格尼尼是吉它藝術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這不僅是因為他留下了幾首堪稱珍品的吉它曲,更重要的是在於他在吉它藝術處於低潮之時對吉它藝術苦心扶植,為吉它藝術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復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艱難的下葬

帕格尼尼的琴聲有股魔力。人們在他琴聲中能忘記正在流行的霍亂,依然人山人海地來捧場。一名盲人聽他的琴聲,以為是樂隊演奏,當得知臺上只有他一人時,大喝一聲“他是魔鬼!”隨即倉皇逃走。這聲“魔鬼”似乎成了讖語。

帕格尼尼58歲時因肺結核口噴鮮血而亡,當喪鐘敲響時,忽然又戛然而止。他生活的小城每個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他去世幾個小時前,一個傳言正在城裡擴散。

謠言散播者是一位神父,這個無聊的傢伙在帕格尼尼奄奄一息時,盤問他琴裡藏著什麼秘密。帕格尼尼只好忽悠他一下,“裡面藏著魔鬼!”然後掙扎著去拿小提琴。神父逃出來以後匆忙向主教報告,謠言立刻傳遍全城。謠傳帕格尼尼那根能誘發出天籟之聲的琴弦,是由他殺害的情人的腸子做成——正是這根弦纏住他的脖子,將他慢慢絞死。

主教聽後下令停止喪鐘,全城的氣氛顯得詭異緊張。小城沒人能忍受一個魔鬼同盟者,甚至不允許為他舉行一場葬禮。朋友只得給他的屍體注射防腐劑並帶回家藏起來。屍體停放兩個月後,宗教當局仍不同意下葬,於是朋友便把遺體公開展示以期喚醒輿論,但人們避之唯恐不急。

他的遺體輾轉於各個港口,都不准其上岸,最後在無人的小島上擺放了四年,後被偷運到家鄉藏起來。大約三十多年後,他兒子再次和教會交涉,宗教當局回答說,除非能提供死者坦白悔罪的證明,否則不能撤銷禁令!而所謂悔罪的證明是什麼呢?把由魔鬼説明賺的錢全部還給教會。兒子屈服了活生生的勒索,支付了150萬馬克。在一個靜悄悄的夜晚,大師終於入土為安。

這個貴婦人叫荻達。荻達清楚地知道,拯救帕格尼尼的生命和靈魂,必須從他的雙手開始。因為帕格尼尼的墮落是雙手開始的。首先,荻達將帕格尼尼接到鄉村自己的一個別墅,對他開始了三年的精心調養:生活上的多滋味調養,心靈上的仁愛撫慰,還有音樂上的指導輔助。荻達手把手地教會了帕格尼尼吉它演奏指法,使他學會了用手指拔出與長笛相似的泛音和雙音。帕格尼尼重新找到了手感和樂感,並創造出了小提琴演奏新技法。《狩獵》是帕格尼尼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第九曲的別名,其中一段雙音,像是狩獵號角聲,就是從荻達那裡學來的。

手指的靈性恢復,取決於一位善良的女人之手的把握;而心靈的復蘇,緣于荻達心中愛的呵護。帕格尼尼的音樂再生,是荻達用愛心拯救復活的。在鄉村別墅靜養的三年中,帕格尼尼學會了珍愛自己和他酷愛的音樂。在荻達的調養下,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熱那亞,並在盧卡重新舉辦了小提琴音樂會。

電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演奏技巧

評價

法國小提琴家吉特利斯曾說:“帕格尼尼不只是一個發展……先是有了前面的這些(小提琴家),然後帕格尼尼橫空出世了。”儘管帕格尼尼所採用的一些小提琴技巧在當時已經出現,技巧發展卻已經停滯不前。科萊裡(1653年-1713年)被認為是小提琴技巧之父,他將小提琴的地位從伴奏樂器提升到了獨奏樂器。巴赫(1685年-1750年)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組曲(BWV 1001-1006)奠定了小提琴的複調演奏能力。第一部對小提琴技巧進行系統研究的作品是盧卡特裡(1693年-1764年)的24首隨想曲,儘管在今天演奏起來沒有問題,在創作的時代卻因難度過高而無法被演奏。當時的傑出小提琴家們更為關注的是音調和弓法(弦樂演奏家們稱為“右手技巧”)這兩個最基本但是很關鍵的問題。

演奏家

帕格尼尼則為演奏家和作曲家們引入了更先進的技巧。通過他的貢獻,小提琴作品的創作極大地豐富了。他的音樂具有非常豐富和高難度的指法和弓法以取悅聽眾,並對他當時的同行們構成挑戰。他的音樂會作品中有連頓弓、和聲、撥弦(雙手),和豐富的音程(最多達到大十度)。帕格尼尼的作品不被認為是完美的對位法創作:(伊薩依曾抱怨說在帕格尼尼的音樂中鋼琴和管弦樂伴奏太像吉他了,缺乏個性和對位)。但是,他將小提琴的音色和色彩擴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帕格尼尼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吉他演奏家,並為這件樂器創作了超過200部作品。

難以超越

帕格尼尼可以在一個把位上用四根弦演奏出三個八度,這在今天看來簡直是難以想像的。他的靈活性也許是由於馬凡氏綜合症或Ehlers-Danlos 綜合症。他的指法,比如雙音技巧,換指八度(和十度)和左手撥弦在當時都被認為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但卻是當代年輕小提琴家們的常規訓練科目。幾乎半個世紀後才由約阿希姆和伊薩依帶來了可以和帕格尼尼相提並論的小提琴技巧跳躍式發展。

很多作曲家都對帕格尼尼的a小調第24隨想曲很感興趣。李斯特、勃拉姆斯、拉赫馬尼諾夫、盧托斯拉夫斯基和很多其它作曲家都為這個作品的旋律創作了變奏曲。

電影《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奇聞異事

獨弦操聖手

義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帕格尼尼(1782-1840)是一傳奇式的人物,他創作和演奏過不少小提琴"獨弦操"。他在G弦上的不可思議的絕技,傳說是在監獄裡練就的。他曾因殺妻坐牢,看守准許他演奏只有一根弦的小提琴做為消遣,他就在這根G弦上練出了真功夫。

1805年3月,拿破崙的姊妹盧卡和皮翁博公主埃麗薩·巴切科契請他到她的宮廷裡當樂長,每兩星期在宮廷音樂會上演奏一次。公主嫌他的泛音刺激她的神經,常常不等他演畢就離席,但還是十分欣賞他天才的創造力,經常鼓勵他發掘小提琴上的新效果。

當時有一個貴婦人和他相戀,要求他寫一首只用兩根弦演奏的《愛情場面》。他用E弦代表女子,奏出求愛的旋律;用G弦代表男子,奏出了熱情的回答;最後, G弦和E弦上的雙音結合成愛情的二重唱。貴婦人聽了他的演奏大為感動。

皮翁博公主把帕格尼尼捧上了天,她用最婉轉的語氣對他說:"你剛才演奏了在兩根弦上無與倫比的東西,能不能在一根弦上發揮你的天才呢?"帕格尼尼答應試試看。幾星期後,他果然寫出一首用G弦演奏的軍隊奏鳴曲(作品31號),標題是《拿破崙》。8月,在廣大宮廷聽眾之前演奏了這個作品。他後來所作的《瑪麗-路易絲奏鳴曲》(作品65號)、《宣敘調和三首詠歎調的變奏曲》等,也都是專用G弦演奏的"獨弦操"。

吉他的探索

帕格尼尼這個名字,總是與小提琴有著不解之緣。但是,帕格尼尼在吉它方面的造詣,則鮮為人知。事實上,帕格尼尼不但會演奏吉它,而且完全稱得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吉它家。帕格尼尼為了潛心研究吉它,曾放棄了公開的小提琴演奏活動達數年之久。

歐洲的古典吉它藝術在十八世紀曾盛極一時,這與當時的幾位吉它藝術家如索爾、阿瓜多、朱裡亞尼的努力宣導是分不開的。這幾位傑出人物作古之後,歐洲古典吉它藝術一時趨向衰落,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才得以復興。

帕格尼尼研究吉它的時代,正是古典吉它藝術處於低潮之時。他將許多吉它演奏技法有機地"移植"到了小提琴上,大大增強了小提琴的表現力。帕格尼尼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小提琴作品,也留下不少吉它曲,都堪稱藝術精品。有趣的是,他的小提琴曲幾乎都以技巧艱深而著稱,但他的吉它曲卻很少有"炫技之作",大多平易而優美。

帕格尼尼是吉它藝術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這不僅是因為他留下了幾首堪稱珍品的吉它曲,更重要的是在於他在吉它藝術處於低潮之時對吉它藝術苦心扶植,為吉它藝術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復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艱難的下葬

帕格尼尼的琴聲有股魔力。人們在他琴聲中能忘記正在流行的霍亂,依然人山人海地來捧場。一名盲人聽他的琴聲,以為是樂隊演奏,當得知臺上只有他一人時,大喝一聲“他是魔鬼!”隨即倉皇逃走。這聲“魔鬼”似乎成了讖語。

帕格尼尼58歲時因肺結核口噴鮮血而亡,當喪鐘敲響時,忽然又戛然而止。他生活的小城每個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他去世幾個小時前,一個傳言正在城裡擴散。

謠言散播者是一位神父,這個無聊的傢伙在帕格尼尼奄奄一息時,盤問他琴裡藏著什麼秘密。帕格尼尼只好忽悠他一下,“裡面藏著魔鬼!”然後掙扎著去拿小提琴。神父逃出來以後匆忙向主教報告,謠言立刻傳遍全城。謠傳帕格尼尼那根能誘發出天籟之聲的琴弦,是由他殺害的情人的腸子做成——正是這根弦纏住他的脖子,將他慢慢絞死。

主教聽後下令停止喪鐘,全城的氣氛顯得詭異緊張。小城沒人能忍受一個魔鬼同盟者,甚至不允許為他舉行一場葬禮。朋友只得給他的屍體注射防腐劑並帶回家藏起來。屍體停放兩個月後,宗教當局仍不同意下葬,於是朋友便把遺體公開展示以期喚醒輿論,但人們避之唯恐不急。

他的遺體輾轉於各個港口,都不准其上岸,最後在無人的小島上擺放了四年,後被偷運到家鄉藏起來。大約三十多年後,他兒子再次和教會交涉,宗教當局回答說,除非能提供死者坦白悔罪的證明,否則不能撤銷禁令!而所謂悔罪的證明是什麼呢?把由魔鬼説明賺的錢全部還給教會。兒子屈服了活生生的勒索,支付了150萬馬克。在一個靜悄悄的夜晚,大師終於入土為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