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歷史機遇期不會再與中國擦肩而過

習近平總書記1月5日的重要講話提出, 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習總書記的這一重大戰略判斷為人們理解十九大精神的豐富內涵提供了新的聚焦點。

在歷史的長河中, 每個國家都有過很多機遇, 但真正能把握住機遇的鳳毛麟角。 今天歷史在一個恰當的時空交匯點再次眷顧中華民族, 我們前所未有地接近了民族的偉大復興, 整個國家和人民躊躇滿志。

這一歷史機遇期是真實的, 而並非中國人的想像。 人類發展的基本格局和運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 中國處在了新世紀幾條增長帶交叉的重心位置上。 實力的規模效應更加突出, 經濟對綜合競爭力的帶動作用愈發顯著。 這是一個大國優勢不斷釋放的時代, 中國歷盡苦難沒有散掉, 中共將國家空前凝聚了起來, 改革開放又讓我們在後發國家中先行一步。 歷史把一個大機遇期賦予我們,

正所謂山不轉水轉。

過去幾個世紀的情況表明, 光有機遇, 如果缺少把握機遇的能力, 都是枉然。 只有建立起充分的把握能力, 機遇才會真正成為機遇期。

那麼新時代的中國有什麼與以往不同之處呢?

第一,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中國社會緊緊凝聚起來, 中國實現了高速經濟增長中的高度政治團結。 這是非常難得的。 大多數時候, 經濟發展觸發的社會矛盾會導致政治上的鬆散化, 進而釀成反復劇烈衝突。 中國成功打破了這一魔咒。 舉望世界, 政治凝聚力是這個時代的稀缺物, 國家基礎結構的分岔和潰瘍十分常見, 中國在這方面勝出了關鍵一籌。

第二, 中國度過了超大社會規模的經濟負擔期,

步入了規模優勢在內外元素互動中不斷生成, 形成滾雪球效應的收穫期。 一些原本一籌莫展的問題在被發展的慣性碾碎, 或者被發展的水漲船高淹沒, 還有些被其他的發展凸起分散了, 中國崛起有了越來越多的內在動力, 和與外界元素碰撞出雙贏火花的能力。

第三, 中國社會的發展潛力深不見底。 我們遇到了其他社會都有或有過的大部分問題, 但是發展的新增量充滿後勁, 這是一種關鍵的戰略支援和崛起縱深。 同樣是發展不平衡, 同樣是老齡化, 但中國的這些問題因發展潛力的托舉又與世界其他地方不那麼一樣。

第四, 40年的改革開放和之前近30年的探索, 使中國形成了相當成熟的戰略理性。 中國不追求對抗性擴張,

強調共贏;對內注重民心, 把發展民生放在首位;解決對外矛盾十分耐心, 內外和諧得到統籌兼顧, 從而增加了行穩致遠的希望。

第五, 中國仍面臨大量內外挑戰, 隨著國內民眾的期待持續上升, 外部的防範之心日趨加重, 長跑“最後一兩圈的風險”實際在增加。 但是另一方面, 中國社會的組織性使我們能夠集中精力和資源應對挑戰, 戰略的冷靜讓我們的核心利益線不隨意拉長, 在最有把握的地方“戰之必勝”, 這些使得我們成為最具戰略穩健的當今大國。

第六, 過去5年中國實現了戰略能力不斷構建中的再整理, 爭取最好效果以及防範最壞風險成為中國體制的高度自覺。 這個國家被西方戰略學者無數次預測“行將崩潰”,

但我們卻蒸蒸日上。 中國發展形成了很多西方人看不懂的強大內在邏輯。 今後只要我們堅持實事求是, 見招拆招, 就一定能夠避免顛覆性錯誤, 不讓屬於我們的未來被人偷走。

中國毫無疑問手裡握著一把好牌, 把這手牌打好, 是全黨全國全社會的共同考驗。 我們的總風險和總希望在博弈, 這種博弈在形成人類從未見過的大國軌跡。 我們決不可掉以輕心, 對風險和挑戰甚至睡覺都該睜著眼睛。 同時我們更不能失去信心。 “堅定擁戴核心, 忠誠緊跟領袖”, 中國社會的這一強大共識奠定了完成新時代偉業的政治基石。 再出發, 我們決不會辜負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