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契約高於邏輯,這就是猶太人做生意的特點!

猶太人對契約的信奉簡直達到了崇拜的程度, 所以一方面他們不可能做不履行契約的事, 而另一方面, 由於對契約十分諳熟與精通, 他們並不像別人所想像的, 會被契約束縛手腳, 反倒常常利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和嫺熟老到, 讓契約成為自己的幫手。

契約

猶太人加利在一個猶太教區為貧困人口做服務工作。 那個時候, 世界的經濟遠遠還沒有到現在的這個程度, 因此一些猶太人的生活還處於窮困當中。 冬天到了, 這個教區的居民還沒有足夠的煤來過冬, 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錢來買煤。 當然, 加利本人也沒有那麼多的錢來幫助人們解決困難, 但他卻想到一個辦法, 一個絕對可靠而又有效的辦法。

他找到了一個經售煤炭的商人, 和他洽談買煤的的事情。 不過他首先表示, 希望那個煤炭商人能夠看在上帝的份上, 捐助一批煤炭給貧困居民。 那個商人說:“我可不會白白送東西給你們。 不過, 我可以半價賣給你50個車皮的煤炭。 ”

加利寫信說, 讓煤炭商先運來25個車皮的煤炭來。 煤炭運來後, 這個猶太教區並沒有付錢, 並說煤炭不用在運了。

煤炭商見此情況非常的憤怒, 他發出了一份措辭強硬的催款書,

說如果加利他們在不付款, 他將起訴。

很快, 這個商人收到了一封回信, 信上這樣說:“你的催款書我們無法理解。 你答應賣給我們50車皮煤炭減掉一半, 25車皮正好等於你減掉的價錢。 這25車皮的煤我們要了, 那25車皮的煤我們不要了......”

煤炭商人自然氣憤不已但又實在沒有辦法。

煤炭

猶太人這樣理解他們之間訂立的契約。 從邏輯的角度講, 這種理解是不能成立的。 因為煤炭的一半價格並不等於一半煤炭的價格——二者僅僅在價格上沒有區別, 但是在事件本質上卻有著根本的區別。 由於這件事牽涉到“慈善”這樣的一個敏感問題, 煤炭商人只好不了了之。

契約甚至高於邏輯, 這就是猶太人做生意的特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