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運滿滿與貨車幫「聯姻」稱霸公路物流?話別說得太早

隨著物流運輸業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車貨匹配APP品牌不斷增多。 其中, 尤以運滿滿和貨車幫使用者規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

近期, 運滿滿與貨車幫正式宣佈合併為“滿幫集團”, 同時兩家公司對外發佈, 將保留原有貨車幫和運滿滿的品牌繼續獨立運作, 業務上進行優勢互補的戰略整合。

這樣的強強聯合, 能否為物流行業以及運輸用戶帶來利好?以貨車幫和運滿滿為代表的貨運APP未來將如何發展?

■找貨更便利 使用者多為個體散戶

過去, 貨車幫與運滿滿均有各自的優勢區域, 尤其是在自家的大本營。 貨車幫總部位於貴陽, 雲貴地區的貨源資訊基本都由其掌握;運滿滿的總部在南京, 在江浙滬地區更具優勢。 如今, 兩家公司合併之後, 雙方的資訊互通已初見成效。

卡車司機張坤長年在全國各地跑運輸, 運滿滿和貨車幫兩個貨運APP他都使用過。

張坤告訴記者:“以往運滿滿和貨車幫還互為競爭對手的時候, 如果在昆明用運滿滿找貨源, 找到的幾率很小。 但兩家企業合併之後, 運滿滿的貨源明顯變多了, 找活兒也更加容易了。 ”

此外, 現在運滿滿與貨車幫APP上還有很多優惠活動, 比如集齊五福卡可兌換機油、加油代金券、ETC充值優惠券等禮品的活動, 以及分享領紅包等激勵司機使用APP的促銷手段。

記者採訪得知, 這類貨運APP的使用者絕大部分為個體散戶, 他們對於APP上的貨源資訊、優惠活動及提供的金融、保險等後市場服務有著較高的依賴性。 另外, 一些物流公司也會在淡季時來貨運APP上找貨, 或在“雙十一”貨運量激增時, 在貨運APP上尋找一些社會車輛。 不過, 規模越大的物流公司卻對貨運APP並不感冒,

因為他們有穩定的貨源和後市場業務管道。

■運價不規範 長期或形成惡性循環

雖然為卡車司機帶來了便利, 但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 許多物流業內人士對以運滿滿、貨車幫為代表的貨運APP並沒太多好感, 甚至嗤之以鼻的人也不在少數。 有些卡車司機直言, 很多貨運APP擾亂運價, 損壞了他們的利益。

“一開始用貨運APP還不賴, 運價穩定, 時不時會有一些優惠活動, 但時間久了以後, 我發現這運價是越來越低, 有時還不如線下找活兒的價格。 ”

“可不麼, 貨運APP公司將當地零散貨源整合完畢以後, 就更有自主權了, 也更有底氣了, 以後還有可能要交保證金等費用, 根本划不來。 ”

“貨運APP可不是什麼公益組織,

他們也想賺錢。 想想看, 本來運價就低, 還讓他們抽走一些, 最後吃虧的還是卡車司機。 ”記者在北京新發地物流園採訪時, 卡車司機無奈地表示。

客觀來說, 車貨線上匹配大大提高了運營效率, 車輛空駛現象不見了, 但在大部分運輸從業者的觀念裡, 這種轉變是一把雙刃劍。

“為了避免空駛, 很多卡車司機會傾向于在返程途中‘捎’一批貨回家, 而且通常都持以‘只要有貨可拉, 不管多便宜我都帶’的心理, 競相以低價搶貨。 而這種情況一旦放到資訊更加透明、傳播範圍更大的網路上, 低價競爭會更加激烈, 導致運價進一步降低。 比如, 原來線上下發佈貨源, 物流園裡只會有十幾個司機搶, 而發佈在貨運APP上, 可能就會有成百上千個司機搶。

所以無論貨運APP上顯示的運價有多低, 總會有司機接單。 ”卡車司機劉峰表示。

久而久之, 傳統的定價機制完全被打破, 運價低、定價亂幾乎成了貨運APP的通病。

“雖然卡車司機都知道這種情況, 但還是處於‘說恨你卻離不開你’的狀態。 ”卡車司機姜超告訴記者, 現在很多司機都是貸款買車, 每個月都需要還高額的貸款, 所以空車返程, 他們想都不敢想。 “我接過一次返程的貨物, 虧了3000元。 但要是不接的話, 空車返程要虧5000元, 能賺一點是一點吧。 ”卡車司機劉先生無奈地說道。

■增強核心競爭力 發展模式須轉變

鑒於此, 運滿滿和貨車幫合併之後該如何發展, 成為了業內關注的熱點。 此前, 一些業內文章分析兩家合併事件, 都以滴滴、快滴合併來類比, 並預測滿幫集團或許會成為行業壟斷企業。不過,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戴定一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貨運APP之間的競爭,表面看起來是壟斷資訊的競爭,但最終還是要靠服務及技術專業性來取勝。”

“事實上,競爭者不僅只有眼前的這幾家,還有新加入的。如果某家企業超出了正常供需水準,其他資本就會紛紛湧入。舉例來說,如果滿幫集團減少了優惠或者開始收註冊費,其他APP就會馬上冒出來。實際上,現代社會資訊壟斷很難。貨運APP之間的競爭,最終還是要看自身的核心實力。”戴定一表示,運滿滿與貨車幫的合併,可能會在短期內造成一定影響,但不會長期如此。市場上的競爭只要不是行政壟斷,最終都會被其他競爭者分走一杯羹。

2017年12月20日,在大資料智慧交通論壇暨綜合交通大資料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貴陽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上,王剛指出:“雖然滴滴一開始通過補貼來做大規模,但後續發展還是依靠技術制勝,所以技術是核心競爭力。未來我們要把滿幫集團做成‘智慧型公司’”。顯然,滿幫集團已規劃好了發展之路,它將未來的發展劃分為3個階段。“‘1.0時代’是收集資料,只做APP平臺內的工作,車貨匹配、精准行銷、用戶畫像;‘2.0時代’資料量變大,這些資料就變成了新型的生產資料,往無人駕駛發展,優化路由規劃;‘3.0時代’是所有資料打通,形成一個超級資料平臺,甚至改變公路貨運領域保險行業、金融行業的遊戲規則。”運滿滿CEO張暉表示。

對於滿幫集團2018年的發展規劃,王剛則說得更具體一些:“現在我們進入了‘2.0時代’,2018年主要將交易平臺打通,深入增值服務,並將其做深做透。”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汽車運輸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煒表示,我國物流運輸行業中的一些亂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以個體化為主的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雖然現在物流集團逐漸增多,但不可否認的是,個體司機仍然是物流市場的運輸主力。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國家正在推廣無車承運人模式。目前,雖然貨運APP公司沒有車和貨,但它有平臺、大資料和資金,來吸引有貨、有車的人來到它的平臺,這就類似于無車承運人模式。”周煒說,“這些貨運APP公司可以轉變發展思路,向交通運輸部申請無車承運人資質,這樣它就有更規範的模式,也能獲得更好的承擔風險能力。”

並預測滿幫集團或許會成為行業壟斷企業。不過,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戴定一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貨運APP之間的競爭,表面看起來是壟斷資訊的競爭,但最終還是要靠服務及技術專業性來取勝。”

“事實上,競爭者不僅只有眼前的這幾家,還有新加入的。如果某家企業超出了正常供需水準,其他資本就會紛紛湧入。舉例來說,如果滿幫集團減少了優惠或者開始收註冊費,其他APP就會馬上冒出來。實際上,現代社會資訊壟斷很難。貨運APP之間的競爭,最終還是要看自身的核心實力。”戴定一表示,運滿滿與貨車幫的合併,可能會在短期內造成一定影響,但不會長期如此。市場上的競爭只要不是行政壟斷,最終都會被其他競爭者分走一杯羹。

2017年12月20日,在大資料智慧交通論壇暨綜合交通大資料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貴陽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上,王剛指出:“雖然滴滴一開始通過補貼來做大規模,但後續發展還是依靠技術制勝,所以技術是核心競爭力。未來我們要把滿幫集團做成‘智慧型公司’”。顯然,滿幫集團已規劃好了發展之路,它將未來的發展劃分為3個階段。“‘1.0時代’是收集資料,只做APP平臺內的工作,車貨匹配、精准行銷、用戶畫像;‘2.0時代’資料量變大,這些資料就變成了新型的生產資料,往無人駕駛發展,優化路由規劃;‘3.0時代’是所有資料打通,形成一個超級資料平臺,甚至改變公路貨運領域保險行業、金融行業的遊戲規則。”運滿滿CEO張暉表示。

對於滿幫集團2018年的發展規劃,王剛則說得更具體一些:“現在我們進入了‘2.0時代’,2018年主要將交易平臺打通,深入增值服務,並將其做深做透。”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汽車運輸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煒表示,我國物流運輸行業中的一些亂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以個體化為主的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雖然現在物流集團逐漸增多,但不可否認的是,個體司機仍然是物流市場的運輸主力。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國家正在推廣無車承運人模式。目前,雖然貨運APP公司沒有車和貨,但它有平臺、大資料和資金,來吸引有貨、有車的人來到它的平臺,這就類似于無車承運人模式。”周煒說,“這些貨運APP公司可以轉變發展思路,向交通運輸部申請無車承運人資質,這樣它就有更規範的模式,也能獲得更好的承擔風險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