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天起,飛機上可以用手機了!

東方航空、海南航空均宣佈從1月18日起, 大家在飛機上不必關閉手機, 還可通過Wi-Fi連結互聯網。

據東方航空介紹, 旅客可在飛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智慧手機)和規定尺寸內(長寬高三邊之和不超過31cm)的電子書、視/音訊播放機、電子遊戲機等小型PED設備。

需要注意的是, 不具備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等設備, 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

航空公司紛紛開放手機使用權

2017年9月18日, 民航局曾宣佈, 《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CCAR-121部)第五次修訂已獲交通運輸部通過, 放寬了對機上PED的管理規定, 允許由航空公司對PED的影響進行評估, 並制定相應管理政策。

1月15日, 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發佈了《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 《指南》顯示, 運營人可按照諮詢通告決定是否開放或部分開放 PED設備的使用, 並附總經理聲明, 表明對機組訓練和飛行運行負責。

這也就意味著航空公司制定的相關評估辦法和規則, 無需中國民航局再次審批了, 這將大大加快機上手機放開的進程。

據瞭解, 除東方航空、海南航空以外, 春秋航空、廈門航空等其他航空公司則正在進行評估。

多家上市公司提前佈局

在所有航班上, 旅客使用手機時, 仍需要開啟飛行模式, 關閉蜂窩移動網路, 並且全程不能通過撥號進行通話。

而在裝置了Wi-Fi設備的航班上, 旅客則可以連接W i-Fi, 進行上網、看線上視頻、視頻通話、網上購物等活動。 業內普遍認為, 下一階段的空中流量爭奪戰或已打響。

其實, 早在2014年4月, 中興通訊就基於4G地空寬頻技術, 在國航班機上部署機載Wi-Fi首飛成功。 而三大通訊運營商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 早已佈局機載Wi-Fi產業。

國內的部分上市公司也佈局機載Wi-Fi領域。 輝煌科技2016年10月曾表示, 目前已經通過參股各交通Wi-Fi應用場景下優秀運營企業的方式在航空、鐵路、公路等方面進行了交通Wi-Fi佈局。

其中在飛機機載和火車車載領域參股飛天聯合(北京)系統技術有限公司。

北緯通信在2016年年報中則提到, 在保持與川航良好合作同時, 積極開展航企市場的拓展, 取得一定成效, 成功中標海航客艙Wi-Fi及支付二期項目並積極推進專案建設。

新的百億市場開放

對於機上Wi-Fi剛剛起步的中國來說, 這是一個前景巨大的市場。 民航局統計數字顯示, 2017年國內民航旅客運輸量超過4.88億人次。

不過除了北美地區, 全球機上Wi-Fi的覆蓋率都不高。 據線上空旅網站Routehappy測算, 目前機上Wi-Fi覆蓋了全球航班中39%的航程。 機上Wi-Fi建設方面, 美國的航空公司已有71%的航程可以實現Wi-Fi全覆蓋, 而在非美國的航空公司中僅為13%。

乘客對機上Wi-Fi的需求也可謂迫切,國際海事衛星組織(下稱“Inmarsat”)針對亞太地區的一份機上無線網路報告顯示,在中國,90%的乘客更願意選擇具備機上網路的航班,68%的乘客願意為優質網路服務額外付費。54%的乘客將具備無線功能視作第一想要的機上服務,遠超飛機餐(18%)和傳統娛樂設施(16%)。

這巨大的空白,正在催生新的市場。IHS諮詢公司預計,到2022年,全球一半的商用飛機將提供無線網路服務。Inmarsat與倫敦政經(LSE)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預測,到2035年,互聯飛機將覆蓋全球,這將催生約1300億美元的新市場,惠及航空公司、硬體設備供應商、內容提供者、零售商、酒店出行服務商以及廣告商。

延伸:飛機上使用手機 國外怎麼規定?

俄羅斯:允許使用手機實為盈利 仍有公司限制手機

澳大利亞:並非所有航班允許使用手機 設置飛行模式

澳大利亞各大航空公司是從2014年8月起,允許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不過,一些具體的規定仍然需要乘客嚴格遵守。第一,並非所有的航班都允許使用手機,有些國際航班目前仍然在禁止。第二,手機可以用,但電話卻不能打,在飛行全程必須保證手機處於飛行模式。

澳航目前官網上的解釋為:在飛機飛行的全程都應當開啟飛行模式,但是除了在起飛前飛機還停靠在登機橋邊或者降落後飛機在接駁登機橋的時候,這段時間可以使用平常模式。另外,由於現在的電子設備種類越來越多,所以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什麼設備可以使用、什麼設備不能使用是以你是否可以單手持握為依據。

德國:有條件地解除 設置為飛行模式、有償上網

在2013年底之前,包括德國航空公司在內的歐洲航班不允許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市場的變化,為了滿足乘客的現實需求,歐洲航空安全局宣佈有條件的解除禁令。自2014年1月1日起,航空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調整。德國最大的漢莎航空公司立即做出了反應,從當年的3月開始,漢莎航空為乘客提供有償衛星電話和上網服務,乘客可以接入飛機上的無線網路,但是要收取相應的費用,平均一小時的上網費用大概在11歐元左右,折合約80元人民幣。

眾創網 王喆

眾創網現已建立五大會、五大資料庫、五大聯盟、四大行業社群,歡迎各界優秀人士添加眾創網官方客服小創妹(zhongchuangdream123)進行更好的溝通交流哦~

而在非美國的航空公司中僅為13%。

乘客對機上Wi-Fi的需求也可謂迫切,國際海事衛星組織(下稱“Inmarsat”)針對亞太地區的一份機上無線網路報告顯示,在中國,90%的乘客更願意選擇具備機上網路的航班,68%的乘客願意為優質網路服務額外付費。54%的乘客將具備無線功能視作第一想要的機上服務,遠超飛機餐(18%)和傳統娛樂設施(16%)。

這巨大的空白,正在催生新的市場。IHS諮詢公司預計,到2022年,全球一半的商用飛機將提供無線網路服務。Inmarsat與倫敦政經(LSE)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預測,到2035年,互聯飛機將覆蓋全球,這將催生約1300億美元的新市場,惠及航空公司、硬體設備供應商、內容提供者、零售商、酒店出行服務商以及廣告商。

延伸:飛機上使用手機 國外怎麼規定?

俄羅斯:允許使用手機實為盈利 仍有公司限制手機

澳大利亞:並非所有航班允許使用手機 設置飛行模式

澳大利亞各大航空公司是從2014年8月起,允許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不過,一些具體的規定仍然需要乘客嚴格遵守。第一,並非所有的航班都允許使用手機,有些國際航班目前仍然在禁止。第二,手機可以用,但電話卻不能打,在飛行全程必須保證手機處於飛行模式。

澳航目前官網上的解釋為:在飛機飛行的全程都應當開啟飛行模式,但是除了在起飛前飛機還停靠在登機橋邊或者降落後飛機在接駁登機橋的時候,這段時間可以使用平常模式。另外,由於現在的電子設備種類越來越多,所以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什麼設備可以使用、什麼設備不能使用是以你是否可以單手持握為依據。

德國:有條件地解除 設置為飛行模式、有償上網

在2013年底之前,包括德國航空公司在內的歐洲航班不允許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市場的變化,為了滿足乘客的現實需求,歐洲航空安全局宣佈有條件的解除禁令。自2014年1月1日起,航空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調整。德國最大的漢莎航空公司立即做出了反應,從當年的3月開始,漢莎航空為乘客提供有償衛星電話和上網服務,乘客可以接入飛機上的無線網路,但是要收取相應的費用,平均一小時的上網費用大概在11歐元左右,折合約80元人民幣。

眾創網 王喆

眾創網現已建立五大會、五大資料庫、五大聯盟、四大行業社群,歡迎各界優秀人士添加眾創網官方客服小創妹(zhongchuangdream123)進行更好的溝通交流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