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共用單車怎麼管?佛山正草擬規範發展指導意見

禪城區東建世紀廣場外停放著許多輛共用單車, 一位市民騎車通過。 (資料圖)/佛山日報記者王澍實習生林安迪

“30萬輛共用單車停路邊,

還怎麼能正常行走呢?”昨日下午, 市政協委員林榮關於共用單車配套管理的發言, 引來了眾多委員們的共鳴。 今年我市兩會期間, 共用單車管理缺位等問題, 引來了許多代表委員的關注。

共用單車進入我市即將滿一年, 摩拜和ofo方面資料顯示, 兩家公司的單車投放量雙雙超過15萬輛。 但投放量迅速增長的同時, 因車輛管理缺位等原因, 導致單車亂停亂放、甚至堵塞交通, 而飽受各方詬病。

焦點:共用單車管理堪憂

市人大代表、南海桂城街道市政管理處公用股運營管理部職員翁宏文表示, 目前, 我市共用單車投放量已達30萬輛, 且主要集中在禪桂中心城區。 他認為, 共用單車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時, 也存在一些隱患。

“首先是資金安全問題, 30萬輛單車的押金不是一筆小數。 ”翁宏文說, 大量共用單車的有序規範化管理缺位, 地鐵口、公車站大量的共用單車無序停放, 影響市容市貌, 甚至阻礙消防通道、人行道和盲道, 騎行安全問題也讓人擔憂。

他建議, 政府部門從投放源頭上加強管理, 規劃共用單車的停車點。 同時, 加快機動車、非機動車道的規範化管理, 建設更加完善的騎行綠道, 實現行人、單車、機動車的分流, 方便市民出行, 也規避共用單車與行人、機動車爭道帶來的安全風險。

“有的單車在自行車道上, 走著走著路就斷了。 還有的地方, 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混在一起, 一些沒有非機動車道的地方, 就從人行道劃出一條道走。 ”市政協委員林榮介紹,

大量共用單車的出現, 和有限的城市非機動車道之間, 出現嚴重的供需矛盾。

林榮表示, 當前, 市內不少非機動車道都存在障礙物擋道等情況, 給步行和騎車的市民都帶來了一定的危險。 他建議, 要打通非機動車道上的“斷頭路”, 為綠色出行的市民提供秘密頻道。

建議:各司其職形成共治

市政協委員、佛科院道路與交通工程設計研究所所長曾小明表示, 在共用單車管理上, 要明確政府職能部門、單車運營企業、廣大市民等的責任, 讓各方形成合力, 共同解決目前存在的難題。

他表示, 交通部門要進行統籌規劃, 根據市民的出行需要, 引導企業進行合理投放, 避免出現過量等情況。 同時, 規劃停車區域, 引導企業有序停放,

對違規企業進行約談。 此外, 政府部門要出臺相關的准入和退出機制, 明確各單位的責任, 對於整改不力的企業, 可責令其退出有關的區域, 甚至罰款和公佈黑名單。

而針對企業方面, 他表示, 企業應主動承擔管理主體責任, 加強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 對停車規則、區域等進行整合, 及時對亂停亂放車輛進行調度和調配, 避免其影響市容、甚至阻礙交通。 同時, 對行為不當的用戶, 進行適當約束。

市政協委員、兆利集團董事長楊中清也關注共用單車管理問題。 他表示, 單靠政府、企業、個人任何一方, 均無法得到妥善解決, 只有出臺長效機制, 引導各方形成合力, 方能促使共用單車良性、有序發展。

部門回應:正研究草擬指導意見

昨日,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我市交通部門一直密切關注和思考, 如何將共用單車這種新型運營出行方式與城市公共交通融合發展。 目前, 摩拜、ofo、優拜三家共用單車企業, 在我市投放的車輛為29.5萬輛。

該負責人還表示, 市交通運輸局已委託相關研究機構進行調研, 並根據初步成果草擬《佛山市關於規範發展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的指導意見》, 力求通過指導意見明確我市共用單車的發展思路、發展原則, 明晰經營企業、政府部門、承租人的權責分工, 保障各方合法權益, 規範其運營服務, 合理統籌運力佈局, 以實現新型共用交通方式與城市公共交通的融合發展。 相關指導意見目前在內部意見修改階段。

文|佛山日報記者李護彬、鄭澤聰、陳晨、李靜、倪玉潔

實習編輯|劉心悅

文|佛山日報記者李護彬、鄭澤聰、陳晨、李靜、倪玉潔

實習編輯|劉心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